CN206928367U -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8367U
CN206928367U CN201720626736.9U CN201720626736U CN206928367U CN 206928367 U CN206928367 U CN 206928367U CN 201720626736 U CN201720626736 U CN 201720626736U CN 206928367 U CN206928367 U CN 206928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water
cistern
pipe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267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琴
乔琦
俞苗莉
廖望
代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6267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8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8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8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地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水收集系统。所述地表水收集系统由排水边沟、沉砂池及雨水截流井组成,所述雨水截流井与阀门井相连。所述地下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雨水收集区域中的主盲管、次盲管和渗水井,所述次盲管与主盲管相连通,主盲管的汇合端与渗水井相通,所述渗水井通过输水管与阀门井相连。地表水与渗透地下水由阀门井内的控制阀门输送至蓄水池中;收集的再生水资源通过蓄水池内的水泵输出进行浇灌及景观补水。蓄水池中水量过多时,通过溢流管流入市政管网相。本实用新型集水方式多样,实现雨水收集与渗透地下水收集、利用,既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又缓解了市政管网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随着国家飞速发展,对于生活用水需求日益剧增,水资源的浪费是不争的事实。景观用水的等级较低,使用自来水浇灌景观是巨大的浪费。城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向景观供水,是解决城市水源紧张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且,公共场所内的水景如 :浅池、喷泉等设施一般都是独立封闭的,水不能进行循环流动,时间稍长水质就会变差,进而滋生出大量细菌,并产生异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既能收集过滤雨水又能收集渗透地下水,有效的缓解用水紧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地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水收集系统,
所述地表水收集系统由排水边沟、沉砂池及雨水截流井组成,所述雨水截流井与阀门井相连,阀门井控制地表水输送至蓄水池中;所述地下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雨水收集区域中的主盲管、次盲管、渗流盲管和渗水井,所述次盲管和渗流盲管均与主盲管相连通,所述主盲管的汇合端与渗水井相通,所述渗水井通过输水管,经阀门井与蓄水池相连,
所述蓄水池侧壁上设有输送出水管、溢流管、水泵电线管、自来水补水管和雨水收集补水管,所述蓄水池内设有导流墙、水质自净设备、顶板预留通风口、人孔和水泵坑,
所述蓄水池中收集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溢流管与市政管网相连通,蓄水池与水泵坑相连。
所述主盲管为设置在粒径为0.5-2.0mm粗砂垫层中的PVC管,所述PVC管外壁包裹有无纺布层。
所述渗水井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α为45°斜形进水孔。
所述进水孔布置在地下水位以下,进水孔在渗水井侧壁上交错排列。
所述蓄水池采用钢砼蓄水池。
所述蓄水池内侧涂有防水砂浆、蓄水池外侧涂有水泥砂浆。
为了增压,所述蓄水池内配置有潜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①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绿地土壤的渗透性和地形坡度的特点,是一种对地表雨水与下渗至浅表土壤以及地下水层进行收集、净化储存和循环利用雨水的构造;②本实用新型集水方式多样,既能收集过滤雨水又能收集渗透地下水,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雨水排放量、缓解市政管网压力,有效的缓解用水紧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水池内的水泵输出对周边的景观进行一个浇灌及补给作用,循环利用,达到资源充分利用。这一种雨水收集循环利用构造能充分的利用大自然给与的资源,通过绿地土壤的渗透性,结合地形坡度并对地表雨水与下渗至浅表土壤以及地下水层进行收集、净化和再次利用的生态系统,有效的提高了雨水资源化。即生态环保、经济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个系统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个系统的走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盲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渗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渗水井中进水孔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蓄水池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地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水收集系统,
所述地表水收集系统由排水边沟1、沉砂池2、及雨水截流井3组成,所述雨水截流井3与阀门井4相连,阀门井4控制地表水输送至蓄水池5中;
所述地下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雨水收集区域6中的主盲管7、次盲管8、渗流盲管9和渗水井10,所述次盲管8和渗流盲管9均与主盲管7相连通,所述主盲管7的汇合端与渗水井10相通,所述渗水井10通过输水管11,经阀门井4与蓄水池5相连,由阀门井4中设置的控制阀门19控制补水,
所述蓄水池5侧壁上设有输送出水管51、溢流管52、水泵电线管53、自来水补水管54和雨水收集补水管55,所述蓄水池5内设有导流墙56、水质自净设备57、顶板预留通风口58、人孔59和水泵坑60。
所述蓄水池中收集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溢流管52与市政管网12相连通,蓄水池5与水泵坑60相连。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主盲管为设置在粒径为0.5-2.0mm粗砂垫层13中的PVC管,所述PVC管外壁包裹有无纺布层14。所述主盲管上依次为基土层15、粒径为10-30mm的厚石屑层16、土工布垫层17及土壤透水层18,利用地形坡度等距设置管径为150mm的次盲管,将雨水收集区域内浅层水收集至主盲管,再由管径为200mm的主盲管汇入渗水井,收集、初步沉淀。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渗水井10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20,进行地下水的再一次收集,所述进水孔α为45°斜形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布置在地下水位以下,进水孔在渗水井10侧壁上交错排列。该斜形进水孔内的滤料应在井筒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再放入孔内,井壁外侧空隙应用细砂填实,在渗水井10的下部设有自流出水管21。渗水井采用沉井施工,沉井前,应将井壁外侧进水孔处的镀锌钢丝网22绑扎牢固,最后由阀门井控制对蓄水池的补水控制,满后进行景观给水使用。渗水井集水输水管阀门原则上常开,水池蓄满后可关闭所有阀门。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蓄水池采用钢砼蓄水池,蓄水池内侧涂有20mm厚的防水砂浆(防水砂浆的成分为:1份水泥,2份砂,0.6份水)、蓄水池外侧涂有20mm厚的水泥砂浆(成分为:1份水泥,1份砂,0.6份水),蓄水池内配置有潜水泵增压,将水泵至各用水设施及园区,在特殊干旱缺水时可通过自来水补水管进行补水;蓄水池内为保证用水安全设导流墙,导流墙为200mm厚C30P6钢砼(抗渗压力等级达到P6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级),钢砼蓄水池的池壁为300mm厚C30P6钢砼。本实施例中蓄水池内可储存约80m3水量,蓄水池进水由阀门井内的阀门控制,最后地表水与地下浅层水汇集到蓄水池内,进行过滤与储备。蓄水池水泵坑内设有水泵,通过水泵出水管向区域内草坪喷灌加压输水喷灌,并可像临近园区水系补水,满足不同时期的需要。
本实施例景观取水工艺及流程:
本实施例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的收集方式是通过收集地表水和地下水至蓄水池储备,可进行景观用水的补充和浇灌。其中,水源的取水方式有两种,分别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的收集利用地形设置排水边沟,在地势最低处设置沉砂池进行过滤,取用后排入雨水截流井进行初步沉淀,阀门井通过阀门控制地表水输送至蓄水池,通过溢流管将暴雨时期多余水排入市政管网,最后由阀门井控制汇入地下蓄水池水泵坑。
地下水的收集是利用地形坡度等距设置次盲管,通过次盲管将雨水收集区域内浅层水收集至主盲管中,由无纺布包裹的碎石相结合方式进行地下水收集,再由主盲管汇入渗水井,收集、初步沉淀净化,并在渗水井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进行地下水的进一步收集。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地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水收集系统,
所述地表水收集系统由排水边沟(1)、沉砂池(2)及雨水截流井(3)组成,所述雨水截流井(3)与阀门井(4)相连,阀门井(4)控制地表水输送至蓄水池(5)中;
所述地下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雨水收集区域(6)中的主盲管(7)、次盲管(8)、渗流盲管(9)和渗水井(10),所述次盲管(8)和渗流盲管(9)均与主盲管(7)相连通,所述主盲管(7)的汇合端与渗水井(10)相通,所述渗水井(10)通过输水管(11),经阀门井(4)与蓄水池(5)相连,
所述蓄水池(5)侧壁上设有输送出水管(51)、溢流管(52)、水泵电线管(53)、自来水补水管(54)和雨水收集补水管(55),所述蓄水池(5)内设有导流墙(56)、水质自净设备(57)、顶板预留通风口(58)、人孔(59)和水泵坑(60),
所述蓄水池中收集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溢流管(52)与市政管网(12)相连通,蓄水池(5)与水泵坑(6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盲管为设置在粒径为0.5-2.0mm粗砂垫层(13)中的PVC管,所述PVC管外壁包裹有无纺布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10)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20),所述进水孔α为45°斜形进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布置在地下水位以下,进水孔在渗水井(10)侧壁上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采用钢砼蓄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内侧涂有防水砂浆、蓄水池外侧涂有水泥砂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内配置有潜水泵。
CN201720626736.9U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Active CN206928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6736.9U CN20692836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6736.9U CN20692836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8367U true CN206928367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4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26736.9U Active CN20692836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8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7282A (zh) * 2019-04-30 2019-07-30 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绿地广场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7282A (zh) * 2019-04-30 2019-07-30 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绿地广场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9142B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6193247B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一体化雨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74191B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CN105735455B (zh) 一种入河污染复合生态截流系统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2531282B (zh) 一种雨水分质收集处理利用的装置及方法
CN103088897A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07567889U (zh)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4690903U (zh) 小区雨水回收系统
CN202416437U (zh) 一种雨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
CN203080678U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06192665A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入渗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13386A (zh) 串续式既有小区多级雨水花园渗透系统
CN106759646A (zh) 一种海绵城市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8797756A (zh)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CN201972229U (zh) 住宅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装置
CN101875529B (zh)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与填埋一体化装置
CN106088684B (zh) 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54949B (zh) 用于紧邻高边坡的地铁车站基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
CN104452941B (zh) 一种防止地面沉降变形的雨水收集渗透系统
CN106400927A (zh) 雨水收集综合生态系统
CN206928367U (zh) 一种雨水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CN10663891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回用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3989972U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
CN107473505A (zh)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型校园雨污水回收再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