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4106U - 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 Google Patents

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4106U
CN206924106U CN201720114083.6U CN201720114083U CN206924106U CN 206924106 U CN206924106 U CN 206924106U CN 201720114083 U CN201720114083 U CN 201720114083U CN 206924106 U CN206924106 U CN 206924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plate
head
proximal humerus
humerus bone
attach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140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保国
寇玉辉
殷晓峰
张培训
付中国
张殿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140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4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4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4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颈干部和干部;所述头部呈内凹的解剖型勺状结构,所述头部设有多个第一锁定孔,各所述第一锁定孔的轴线非平行设置;所述头部的边缘还具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向内凹侧翻折的翻边,各所述翻边均具有贯穿所述头部的克氏针孔。该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能够确保制成的肱骨近端接骨板与肱骨近端骨表面很好地贴合,且该接骨板的结构设计能够适应肱骨近端骨折的不同类型,固定后螺钉不易脱出,且便于手术中的定位,有利于接骨板在骨折部位的最终固定,从而能够达到较佳的临床固定效果,降低临床治疗的难度,确保术后的恢复。

Description

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背景技术
肱骨近端的骨折是最容易发生,也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数量大约占所有骨折的6~7%。
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将断裂的骨骼复位后,一般需要使用接骨板将断裂的骨骼稳固地连接并固定在一起。其中,接骨板可以避免骨骼的移位,使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使发生骨折的骨骼最大限度的发挥功能。
现有肱骨近端接骨板的钉孔设计通常使螺钉呈相同角度植入,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容易脱出,且也不利于多骨折块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另外,由于肱骨近端的结构特殊,在手术中无法很好地将接骨板与骨折块相对定位,以最终固定接骨板,给手术及术后恢复均带来一定的难度,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如何改进现有肱骨近端接骨板,使其能够适应肱骨近端骨折的不同类型,且便于术中定位,以达到更好的内固定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该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的结构设计能够适应肱骨近端骨折的不同类型,固定后螺钉不易脱出,且便于手术中的定位,有利于接骨板在骨折部位的最终固定,能够实现较好的内固定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颈干部和干部;所述头部呈内凹的的解剖型勺状结构,所述头部设有多个第一锁定孔,各所述第一锁定孔的轴线非平行设置;所述头部的边缘还具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向内凹侧翻折的翻边,各所述翻边均具有贯穿所述头部的克氏针孔。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头部和干部,其中,头部呈内凹的的解剖型勺状结构,这样有助于接骨板与肱骨近端骨表面相贴合,以较好地实现固定;这里,解剖型勺状结构是指依照人体肱骨近端三维数据模型的骨表面贴合设计而得到的勺状结构,该勺状结构也可依据临床个体患者实际解剖数据进行精确确定。其中,头部还设有多个第一锁定孔,且各第一锁定孔的轴线非平行设置,这样,便于锁定螺钉尽可能地大范围固定,且各锁定螺钉的植入角度不同,对于多骨折块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等骨折类型均能实现很好地固定,达到较好地固定治疗效果,且锁定螺钉不易脱出;同时,头部的边缘具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向内凹侧翻折的翻遍,各翻边具有贯穿头部的克氏针孔,利用这些克氏针孔,可在手术初始状态时实现接骨板的临时固定,便于接骨板的快速定位。
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锁定孔中的若干个为万向锁定孔。
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锁定孔沿所述头部的周向排布,所述头部的中心也具有若干克氏针孔。
可选的,若干所述万向锁定孔靠近所述头部的底端。
可选的,所述颈干部的底端设有第二锁定孔,其轴线与所述颈干部的板体呈预定角度。
可选的,所述颈干部的顶端还设有一个或两个万向锁定孔。
可选的,所述干部设有多个锁定加压结合孔。
可选的,多个所述锁定加压结合孔沿所述干部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右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头部11,翻边111,颈干部12,干部13;
第一锁定孔14,万向锁定孔141,克氏针孔15,第二锁定孔16,锁定加压结合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该接骨板的结构设计能够适应肱骨近端骨折的不同类型,固定后螺钉不易脱出,且便于手术中的定位,有利于接骨板在骨折部位的最终固定,能够实现较好的内固定效果。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右视图;图3为图1所示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左视图。
该实施例中,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11、颈干部12和干部13;头部11呈内凹的的解剖型勺状结构,头部11设有多个第一锁定孔14,各第一锁定孔14的轴线非平行设置;头部11的边缘还具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向内凹侧翻折的翻边111,各翻边111均具有贯穿头部11的克氏针孔15。
如上,该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头部11和干部13,其中,头部11呈内凹的的解剖型勺状结构,这样有助于接骨板与肱骨近端骨表面相贴合,以较好地实现固定;这里,解剖型勺状结构是指依照人体肱骨近端三维数据模型的骨表面贴合设计而得到的勺状结构,该勺状结构也可依据临床个体患者实际解剖数据进行精确确定。其中,头部11还设有多个第一锁定孔14,且各第一锁定孔14的轴线非平行设置,这样,便于锁定螺钉尽可能地大范围固定,且各锁定螺钉的植入角度不同,对于多骨折块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等骨折类型均能实现很好地固定,达到较好地固定治疗效果,且锁定螺钉不易脱出;同时,头部11的边缘具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向内凹侧翻折的翻遍,各翻边111具有贯穿头部11的克氏针孔15,利用这些克氏针孔15,可在手术初始状态时实现接骨板的临时固定,便于接骨板的快速定位,此外,这些克氏针孔15也便于缝扎针的通过。
具体的方案中,头部11的多个第一锁定孔14中有若干个为万向锁定孔141。这里万向锁定孔141指的是螺钉在植入时可以有多种固定方向的选择,单就一个万向锁定孔141来说,螺钉的植入方向可选择,并不唯一。
万向锁定孔141的设计便于手术中调整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固定,在确保肱骨近端接骨板与肱骨近端贴合的基础上很好地固定接骨板的头部11,以期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如图2所示,具体的方案中,多个第一锁定孔14沿头部11的周向排布,更具体地,将万向锁定孔141靠近头部11的底端设置,这样更能够确保头部11固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方案中,头部11的中心也可设置若干克氏针孔15,以方便术中接骨板的临时固定。
图示示例中,头部11具体设有五个第一锁定孔14,其中靠近头部11底端的两个为万向锁定孔141;头部11的边缘共设有六个翻边111,每个翻边111上均具有贯穿头部11的克氏针孔15,头部11的中心设有两个克氏针孔15。
实际设置时,头部11的钉孔数目、类型和排布可根据需要来设定,并不限于图中示例。
具体的方案中,颈干部12的底端设有第二锁定孔16,其轴线与颈干部12的板体呈预定角度,该锁定孔的设计用以支持肱骨距。该预定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
更具体地,颈干部12的顶端还设有一个或两个万向锁定孔141,以与头部11的万向锁定孔141相配合,从而更好地固定接骨板。
具体的方案中,干部13设有多个锁定加压结合孔17,以提供轴向加压或锁定选择。
为便于接骨板在相应骨段固定时受力的均衡性,多个锁定加压结合孔17沿干部13的长度方向均布。
具体的方案中,肱骨近端接骨板的钉孔设计可以基于关节周围骨折治疗原则,同时采用骨端骨折单轴螺钉技术与多轴螺钉固定相结合。如此,可使应用该接骨板进行的内固定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其中,单轴螺钉技术采用的是锁定式固定,保证在进行板钉固定过程中螺钉的稳定,从而达到内固定过程中,骨端的单轴螺钉对关节面的坚强支撑,达到关节周围骨折的坚强固定的内固定效果;多轴螺钉固定技术采用多向和/或非锁定螺钉技术,从而达到内固定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螺钉孔形成不同角度的螺钉固定,从而更方便的进行不同骨折碎片的固定,达到满足肱骨近端不同骨折类型的固定需求。
具体地,单轴螺钉技术的锁定式固定可以通过在对应的螺钉孔内设置螺纹,螺钉与螺钉孔配合处也设置匹配的螺纹,这样螺钉旋入螺钉孔后,能够锁死固定。
具体的方案中,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头部11的内凹形勺状结构均为解剖性曲面。其中,头部11、颈干部12和干部13的具体形状及相对位置均为解剖型结构,具体可通过下述方式确定,以使肱骨近端接骨板与肱骨近端骨表面具有良好的贴合度,即具有较佳的匹配效果,从而达到较佳的临床固定效果,降低临床治疗的难度。
这里,解剖型结构是指肱骨近端接骨板的结构依照人体肱骨近端三维数据模型的骨表面贴合设计而得到,也可依据临床个体患者实际解剖数据进行精确确定。
首先,建立肱骨近端的三维数据模型。
肱骨近端的三维数据模型具体可通过下述方式得到:
建立肱骨近端解剖数据库;具体地,肱骨近端解剖数据库的建立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人体实骨的解剖数据采集及测量,和/或,影像学骨的解剖数据采集及测量。
其中,人体实骨的解剖数据采集及测量可采用医学院校解剖教研室的尸体骨标本,通过对尸体骨标本进行解剖测量,建立尸体骨解剖测量数据库,作为肱骨近端解剖数据库的一部分。
其中,影像学骨的解剖数据采集及测量可采用医疗单位影像科已有的骨CT检查数据,进行三维数据重建,重建后通过三维数据软件进行影像学解剖数据的测量。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后续三维数据模型建立的精确性及更有利于国人治疗,通常采集的是国人骨解剖数据,且需要一定容量的样本,具体的样本容量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根据肱骨近端解剖数据库确定肱骨近端的主要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及角度,并以此建立肱骨近端的三维数据模型。
其中,肱骨近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朝内上,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在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各有隆起,分别称为大结节和小结节,两者之间的纵沟为结节间沟,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肱骨近端的解剖标志主要包括肱骨头横径、肱骨头纵径、肱骨头后倾角、头结节距及颈干角,根据肱骨近端解剖数据库确定肱骨近端的主要解剖标志后,即可以此建立该肱骨近端的三维数据模型。
这里主要解剖标志指设计人员可根据相应的设计要求和原则选取肱骨近端解剖标志中最具代表性的解剖标志。
在肱骨近端解剖数据库中,必然有很多组解剖数据,在确定某一尺寸的解剖标志时,可取多组解剖数据的均值,综合考虑离散分布情况等。
如此,可针对肱骨近端的不同尺寸建立一系列三维数据模型,最终形成针对该肱骨近端的一系列肱骨近端接骨板,即形成肱骨近端接骨板的系列产品设计,便于后续临床治疗中选取与患者骨相匹配的接骨板型号。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是根据肱骨近端的尺寸设计系列产品,当然,也可以依据其他参数设计肱骨近端接骨板的系列产品,设计原理与上述类似。
其次,依据肱骨近端三维数据模型的骨表面进行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外形设计,形成与肱骨近端骨表面贴合的肱骨近端接骨板数据模型,并设计钉孔结构。
这里的钉孔结构前文已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即可依据肱骨近端接骨板数据模型制成肱骨近端接骨板。
实际设置时,在通过上述方法得到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具体结构后,还可通过贴合实验进行修正,也就是说,在制成肱骨近端接骨板后,还对其解剖学贴合性进行验证,以期使肱骨近端接骨板与肱骨近端骨表面能够更好地贴合。
具体地,将制成的肱骨近端接骨板与肱骨近端骨标本进行贴合实验,以此来修正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外形。
具体操作时,使肱骨近端接骨板贴于肱骨近端骨标本的骨表面,测量两者之间的最远距离,若该最远距离在限定范围内,则认为该接骨板的贴合性合格,若该最远距离超出限定范围,则对该接骨板的外形进行修正,使其与骨标本之间的最远距离在限定范围内。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限定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11)、颈干部(12)和干部(13);所述头部(11)呈内凹的解剖型勺状结构,所述头部(11)设有多个第一锁定孔(14),各所述第一锁定孔(14)的轴线非平行设置;所述头部(11)的边缘还具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向内凹侧翻折的翻边(111),各所述翻边(111)均具有贯穿所述头部(11)的克氏针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锁定孔(14)中的若干个为万向锁定孔(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锁定孔(14)沿所述头部(11)的周向排布,所述头部(11)的中心也具有若干克氏针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万向锁定孔(141)靠近所述头部(11)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干部(12)的底端设有第二锁定孔(16),其轴线与所述颈干部(12)的板体呈预定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干部(12)的顶端还设有一个或两个万向锁定孔(14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部(13)设有多个锁定加压结合孔(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锁定加压结合孔(17)沿所述干部(13)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CN201720114083.6U 2017-02-07 2017-02-07 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Active CN206924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4083.6U CN206924106U (zh) 2017-02-07 2017-02-07 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4083.6U CN206924106U (zh) 2017-02-07 2017-02-07 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4106U true CN206924106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4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14083.6U Active CN206924106U (zh) 2017-02-07 2017-02-07 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41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6233A (zh) * 2021-09-22 2021-12-14 吉林大学 一种能有效降低应力遮挡的耦合仿生肱骨接骨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6233A (zh) * 2021-09-22 2021-12-14 吉林大学 一种能有效降低应力遮挡的耦合仿生肱骨接骨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7123U (zh) 一种保留关节面型组配式股骨肿瘤膝关节假体
US20120323282A1 (en) Method for designing and/or optimizing a surgical device
CN206836954U (zh) 贴合式腓骨远端接骨板
CN103169534A (zh) 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CN204092153U (zh) 锁定股骨近端接骨板钉系统
CN107252364B (zh) 一种3d打印的肱骨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McDonald et al. Stem abutment affects alignment of the humeral component in computer-assisted elbow arthroplasty
CN206924106U (zh) 贴合式肱骨近端接骨板
CN207024111U (zh) 贴合式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
CN106725806A (zh) 一种贴膜式解剖型胫骨平台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CN206836953U (zh) 贴合式肱骨远端接骨板
CN207429153U (zh) 贴合式尺骨鹰嘴接骨板
CN206836955U (zh) 贴合式胫骨远端内侧接骨板
CN208404987U (zh) 一种3d打印的肱骨模型
CN106420117B (zh) 一种与肌腱连接牢固的骨肿瘤假体及制作方法
Lall et al. Comparison of Surface Area across the Allograft‐Host Junction Site Using Conventional and Navigated Osteotomy Technique
CN207024109U (zh) 贴合式胫骨平台接骨板
CN207445020U (zh) 一种校正导板组件
Wa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to both the external fixation surgery scheme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nd the healing proces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CN209074838U (zh) 贴合式肱骨小结节接骨板
CN107280751A (zh) 用于肩胛骨骨折的肩胛骨外侧缘解剖锁定板及其用途
CN207024110U (zh) 贴合式股骨远端外侧接骨板
CN208481448U (zh) 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
CN105030314B (zh) 一种低切迹多向锁定的环形髌骨接骨固定装置
CN206880725U (zh) 贴合式桡骨远端掌侧接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