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2930U - 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2930U
CN206902930U CN201720301798.2U CN201720301798U CN206902930U CN 206902930 U CN206902930 U CN 206902930U CN 201720301798 U CN201720301798 U CN 201720301798U CN 206902930 U CN206902930 U CN 206902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ank body
inwall
pole
suppor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17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Bo Na De Zhen Mu Hou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017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2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2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2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包括抗震装置,所述抗震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本体,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抗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贯穿罐体的一端并延伸至罐体的外侧。该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通过对抗震装置的改进,当遇到强烈的撞击或者震动时,达到了对建筑的保护作用,避免因晃动造成的损坏,提高了模块式建筑的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背景技术
模块化建筑使用的新形建筑材料的运用,不仅使房屋更加坚固,而且其独特的保温作用,将减少房间温差的变化,减少对空调、取暖设备的依赖,更节能、环保。模块化建筑开辟了集装箱发展的新空间,将旧集装箱改造的概念融入模块化建筑,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集装箱的循环使用,为节能减排作出了最佳注解。
目前模块式建筑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中,但是这些模块式建筑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在一些土壤松动的地区,抗震效果不佳,容易导致模块式建筑损坏,影响建筑的使用,增加住宿者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解决了在一些土壤松动的地区,抗震效果不佳,容易导致模块式建筑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包括抗震装置,所述抗震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本体,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抗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贯穿罐体的一端并延伸至罐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支杆延伸至罐体外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远离第一支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的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支柱和箱体,所述支柱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固定轴的底部与第二滑轨的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开设有孔洞,所述箱体的顶部穿插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与孔洞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左侧的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尖形块,所述支撑块左侧的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圆形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且支撑块的底端与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另一侧与罐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水体,且水体的顶部与罐体的内壁顶部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孔洞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孔洞等距离排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解决了在一些土壤松动的地区,抗震效果不佳,容易导致模块式建筑损坏的问题,通过对抗震装置的改进,当遇到强烈的撞击或者震动时,达到了对建筑的保护作用,避免因晃动造成的损坏,具备了抗震的效果,提高了模块式建筑的使用年限。
(2)、该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通过对伸缩装置的设置,可以调节竖板的位置,便于对模块式建筑的支撑,进一步达到了抗震的效果,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抗震装置、11壳体、12第一滑轨、13罐体、14活塞、15第一支杆、16第二支杆、17定位块、18支板、19弹簧、2支撑块、3建筑本体、4伸缩装置、41支柱、42箱体、43固定轴、44第二滑轨、45孔洞、46固定螺栓、5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包括抗震装置1,抗震装置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支撑块2左侧的竖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尖形块,支撑块2左侧的竖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圆形块,支撑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本体3,支撑块2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壳体11的内部,并且支撑块2的底端与支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4,伸缩装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5,抗震装置1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2,壳体11的内壁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罐体13,罐体1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4,活塞14的另一侧与罐体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水体,且水体的顶部与罐体13的内壁顶部之间留有间隙,活塞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15,第一支杆15的一端贯穿罐体13的一端并延伸至罐体13的外侧,第一支杆15延伸至罐体13外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16,第二支杆16远离第一支杆15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定位块17,定位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8,支板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12的轨道滑动连接,定位块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底端与壳体1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支板18受到压力时,挤压下部的弹簧19和活塞14,活塞14挤压水体进行缓冲。
伸缩装置4包括支柱41和箱体42,支柱41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3,固定轴43的一端贯穿箱体42并延伸至箱体42的内部,箱体4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44,固定轴43的底部与第二滑轨44的轨道滑动连接,固定轴43的顶部开设有孔洞45,孔洞45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孔洞45等距离排布,箱体42的顶部穿插设置有固定螺栓46,固定螺栓46的底端与孔洞45配合设置,调整好竖板5的位置,最后用固定螺栓46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该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解决了在一些土壤松动的地区,抗震效果不佳,容易导致模块式建筑损坏的问题,通过对抗震1的改进,当遇到强烈的撞击或者震动时,达到了对建筑的保护作用,避免因晃动造成的损坏,具备了抗震的效果,提高了模块式建筑的使用年限。
同时,通过对伸缩装置4的设置,可以调节竖板5的位置,便于对模块式建筑的支撑,进一步达到了抗震的效果,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包括抗震装置(1),所述抗震装置(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本体(3),所述支撑块(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4),所述伸缩装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5),所述抗震装置(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2),所述壳体(11)的内壁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罐体(13),所述罐体(1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15),所述第一支杆(15)的一端贯穿罐体(13)的一端并延伸至罐体(13)的外侧,所述第一支杆(15)延伸至罐体(13)外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16),所述第二支杆(16)远离第一支杆(15)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定位块(17),所述定位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8),所述支板(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12)的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的底端与壳体(1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装置(4)包括支柱(41)和箱体(42),所述支柱(41)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3),所述固定轴(43)的一端贯穿箱体(42)并延伸至箱体(42)的内部,所述箱体(4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44),所述固定轴(43)的底部与第二滑轨(44)的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固定轴(43)的顶部开设有孔洞(45),所述箱体(42)的顶部穿插设置有固定螺栓(46),所述固定螺栓(46)的底端与孔洞(45)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左侧的竖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尖形块,所述支撑块(2)左侧的竖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圆形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壳体(11)的内部,并且支撑块(2)的底端与支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4)的另一侧与罐体(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水体,且水体的顶部与罐体(13)的内壁顶部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45)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孔洞(45)等距离排布。
CN201720301798.2U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Active CN206902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1798.2U CN206902930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1798.2U CN206902930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2930U true CN206902930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9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1798.2U Active CN206902930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29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0405A (zh) * 2019-04-25 2019-08-02 广东中汇移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实验室防护减震抗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0405A (zh) * 2019-04-25 2019-08-02 广东中汇移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实验室防护减震抗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79020U (zh) 网架拼装胎架
CN204491888U (zh) 一种三向减震质量调谐阻尼器
CN107425431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力柜
CN206220626U (zh) 防震电杆
CN107606048A (zh) 一种电气设备用减震底座
CN104727456A (zh) 一种三向减震质量调谐阻尼器
CN206902930U (zh) 一种具有高抗震功能的模块式建筑
CN206727806U (zh) 一种钻井用电机减震支架
CN203160448U (zh) 波折钢板阻尼器
CN207032018U (zh) 一种市政桥梁缓冲装置
CN206245846U (zh) 杆塔防震设备
CN110777934B (zh) 一种建筑用横梁的支撑机构
CN205777792U (zh) 预制结构节点耗能减震t型阻尼器
CN203742015U (zh)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摩擦阻尼器
CN207144606U (zh)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用通信塔
CN206233630U (zh) 用于穿斗式木构架的空间拓展结构
CN207121993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支撑加固的铰接节点
CN206789934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力柜底座
CN212427199U (zh)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减震防水装置
CN113357487A (zh) 一种注水泵智能管控用注水泵固定装置
CN206887760U (zh) 桥梁护栏
CN207902144U (zh) 一种氢能汽车内部减震装置
CN207184382U (zh) 一种高稳定的固定式光伏支架
CN204356096U (zh) 净水器支撑架
CN208917993U (zh) 一种梁柱耗能铰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0

Address after: 350213, 6 floor, No. 6, Wen he road, former Dong Cun, Wen Ling Town, Changle District, Fuzhou, Fujian.

Patentee after: Fujian Bo Na De Zhen Mu Hous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06, Chaoyang Road, Qingpu District, Huaian,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