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3859U -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3859U
CN206893859U CN201720660748.3U CN201720660748U CN206893859U CN 206893859 U CN206893859 U CN 206893859U CN 201720660748 U CN201720660748 U CN 201720660748U CN 206893859 U CN206893859 U CN 206893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outer conductor
cable connector
conducto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07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继明
赖小林
尹绪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07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3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3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3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导电壳体,具备沿垂直于所述同轴电缆轴向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壳体连接桥和以一定间距设置于所述壳体连接桥上的多个外导体触头;多个绝缘本体;多个内导体触头,每个所述内导体触头同轴地设置于相应位置的外导体触头内,并以所述相应的绝缘本体支撑地保持电性绝缘;每个所述外导体触头的尾端与相应的所述同轴电缆的导电屏蔽层连接,每个相应的所述内导体触头与相应的所述同轴电缆的芯线连接;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多个外导体触头的位置与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的位置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不仅结构简化、制造成本更低,实现了多线路信号传输。

Description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电性连接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同轴连接器插座和同轴电缆连接器插合在一起形成信号传输通道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外围设备中,通常,同轴电缆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插座分别各自包括由绝缘体隔离并同轴地配置的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同轴连接器插座作为固定端,安装于电路板上,同轴电缆连接器作为自由端,独立地与相对应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和脱开,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834391A的发明专利。然而,随着应用的增多,比如massive MIMO等高速率特性需求增加,终端产品上天线数量越来越多,在同一应用中需要同轴连接器插座和同轴电缆连接器互联的数量也增加了,如此,如果每个同轴电缆连接器分别单独地同同轴电缆连接器进行连接和脱开,在数量很多的情况下,特别是尺寸规格相对较小的情形下,其必然是困难的和/或费时的,因此,需要一种方便与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连接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制造成本更低的用以与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连接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它连接有多个并列排列的同轴电缆,包括:导电壳体,具备沿垂直于所述同轴电缆轴向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壳体连接桥和以一定间距设置于所述壳体连接桥上的多个外导体触头;多个绝缘本体;多个内导体触头,每个所述内导体触头同轴地设置于相应位置的外导体触头内,并以所述相应的绝缘本体支撑地保持电性绝缘;每个所述外导体触头的尾端与相应的所述同轴电缆的导电屏蔽层连接,每个相应的所述内导体触头与相应的所述同轴电缆的芯线连接;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多个外导体触头的位置与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的位置一一对应,使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可以同时与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实现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壳体的壳体连接桥和多个外导体触头是由等厚的金属板材通过冲压工艺一体地制成。
优选地,所述壳体连接桥为设于所述外导体触头背面的矩形平板,在每个外导体触头处设置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导电壳体的每个外导体触头包括筒状部、盖体部和接地连接部;所述筒状部是由所述壳体连接桥的上端缘垂直地折弯形成,所述盖体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中间位置,其上端连接所述开口的上边缘,其下端连接所述接地连接部,该接地连接部的另一自由端连接在所述开口的下边缘上,所述接地连接部从两侧包覆连接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导电屏蔽层上。
优选地,所述盖体部的两侧缘对称地设有包夹部,该包夹部从两侧夹住所述筒状部防止其移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连接桥的下端缘连接有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包夹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外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壳体通过其壳体连接桥将多个外导体触头连接为一整体的结构,便于通过冲压工艺一次形成,组装时,将相应数量的多个绝缘本体和内导体触头安装到外导体触头内,并将相应数量的同轴电缆连接到每个同轴电缆连接器上,最终形成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通过接地连接部的包夹力以及固持部的辅助固定作用,不仅能保证每个单独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可靠性,同时,即使在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时,所述导电壳体也不会轻易地松脱,从而使接地屏蔽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另外,所述壳体连接桥在每个外导体触头处设置的开口作为抓取位,便于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和脱开动作,也可以通过该开口对位置发生偏斜的外导体触头进行手工单独地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示出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示出图1、图2中所示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00、同轴电缆C、外皮C1、导电屏蔽层C2、芯线C3、导电壳体1、壳体连接桥11、外导体触头12、绝缘本体2、内导体触头3、开口110、筒状部120、盖体部121、接地连接部123、包夹部1210、固持部1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文中,以连接器的配合面为正面,以同轴电缆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共中,以同轴电缆所在侧为下侧,以同轴电缆所在侧的另外一侧为上侧。
参见图1~图3所示,较佳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00用以与安装于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上的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未示出,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匹配连接,它包括导电壳体1、多个绝缘本体2(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多个内导体触头3(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其尾端连接有多个并列排列的同轴电缆C(本实施例中为三个),所述导电壳体1上设置有多个外导体触头12,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00具备相同数量的外导体触头12、绝缘本体2和内导体触头3,以便每个外导体触头12、内导体触头3都被绝缘本体2电性绝缘地支撑并呈同轴地配置,从而组装成一个可以与相应的同轴连接器插座(未示出)匹配连接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导电壳体1的主体结构为位于背面的一矩形平板的壳体连接桥11,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同轴电缆C的轴向垂直,所述的多个外导体触头12以一定间距设置于该壳体连接桥11上,从而使得所有的多个外导体触头12、内导体触头3以及绝缘本体2组成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得以形成一个无法分开的一体件,这样使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00可以根据需要一次性地同时与安装电路板上的同轴连接器插座连接和脱开,实现信号的传输功能。
所述绝缘本体2通常是由工程塑料如LCP等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成,具有良好的电性绝缘介电常数,所述的内导体触头3通常由铜合金材料比如C5210通过冲压工艺制成,并进行了表面电镀处理。
进一步参照图4所示,并结合图1~图3所示,具体地,所述导电壳体1包括壳体连接桥11和多个外导体触头12,壳体连接桥11在每个外导体触头11处设置有开口110,所述外导体触头12主要由筒状部120、盖体部121、接地连接部123和固持部124构成,所述盖体部121位于所述开口110的中间位置,其上端连接所述开口110的上边缘,其下端连接所述接地连接部123,该接地连接部123的另一自由端连接在所述开口110的下边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壳体1是由金属板材通过冲压工艺制成,比如铜合金C5210,是在其壳体连接桥11上形成多个外导体触头12而成,首先,形成壳体连接桥11,在预制外导体触头12的位置冲制出相应的开口110,然后,相继通过包括切孔、下料、卷圆等工艺分别形成初时的筒状部120、初时的盖体部121、接地连接部123和固持部124,然后将所述筒状部120进行90°折弯,然后将盖体部121的两侧缘部分从两侧夹住折弯后的所述筒状部120形成包夹部1210,防止所述筒状部120移动。
所述每个内导体触头3的尾端连接相应的所述同轴电缆的芯线C3上,所述接地连接部123从两侧包覆连接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导电屏蔽层C2上实现可靠的屏蔽接地效果,从而使同轴电缆连接器与同轴电缆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功能,所述固持部124包夹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外皮C1上,增强了抗外部拉力能力,使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与同轴电缆C不容易被外力拉脱。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外导体触头12两侧旁设置的开口110提供操作的空间,当具体的某个同轴电缆连接器与同轴连接器插座插合不当或位置偏移等异常时可以作为抓取位进行重新扣合或调整,也可以通过治具或手工抓取到外导体触头12上进行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00与同轴连接器插座进行扣合连接和脱开等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连接有多个并列排列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壳体,具备沿垂直于所述同轴电缆轴向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壳体连接桥和以一定间距设置于所述壳体连接桥上的多个外导体触头;
多个绝缘本体;
多个内导体触头,每个所述内导体触头同轴地设置于相应位置的外导体触头内,并以所述相应的绝缘本体支撑地保持电性绝缘;
每个所述外导体触头的尾端与相应的所述同轴电缆的导电屏蔽层连接,每个相应的所述内导体触头与相应的所述同轴电缆的芯线连接;
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多个外导体触头的位置与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的位置一一对应,使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可以同时与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同轴连接器插座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体的壳体连接桥和多个外导体触头是由等厚的金属板材通过冲压工艺一体地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桥为设于所述外导体触头背面的矩形平板,在每个外导体触头处设置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体的每个外导体触头包括筒状部、盖体部和接地连接部;所述筒状部是由所述壳体连接桥的上端缘垂直地折弯形成,所述盖体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中间位置,其上端连接所述开口的上边缘,其下端连接所述接地连接部,该接地连接部的另一自由端连接在所述开口的下边缘上,所述接地连接部从两侧包覆连接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导电屏蔽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的两侧缘对称地设有包夹部,该包夹部从两侧夹住所述筒状部防止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桥的下端缘连接有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包夹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外皮上。
CN201720660748.3U 2017-06-08 2017-06-08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06893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0748.3U CN206893859U (zh) 2017-06-08 2017-06-08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0748.3U CN206893859U (zh) 2017-06-08 2017-06-08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3859U true CN206893859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17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0748.3U Active CN206893859U (zh) 2017-06-08 2017-06-08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38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9781A (zh) * 2020-07-01 202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CN114830452A (zh) * 2019-11-13 2022-07-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0452A (zh) * 2019-11-13 2022-07-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装置
CN113889781A (zh) * 2020-07-01 202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4870B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a connection terminal having a resilient tongue section
US10367294B1 (en)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 ground termination component with strain relief
CN101803127B (zh) 连接器、导电部件、其制造方法、功能板,以及测试装置
US9166305B2 (en) Coaxial electric connector
CN102842784A (zh) 电力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们的系统
CN108092015A (zh) 缆线、缆线组件以及将缆线连接到基板的方法
CN107683548A (zh) 薄型电连接器
US3509513A (en) Cables connecting assembly
CN108736186A (zh) 具有端接到电缆排流线的接地总线的电气装置
CN105191014B (zh) 电连接器
CN206893859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
TWI794231B (zh) 具有絕緣體薄片的電氣元件
US862835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9149279A (zh) 连接器组件
US9325127B2 (en) Patch panel structure
US8403685B2 (en) Electrical signal connector
CN104518381B (zh) 同轴型电气连接器
US8079873B2 (en) LVDS connector
CN201498709U (zh) 电连接器
CN201243101Y (zh) 电子产品的连接结构改良
CN210608412U (zh) 一种分线盒
CN201197021Y (zh) 线缆连接器
WO2008021754A3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coaxial cables
US10312620B1 (en) Spring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device
US20180076551A1 (en) Multipole connector, connector device, cas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cable to multipole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