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8701U -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8701U
CN206888701U CN201720857746.3U CN201720857746U CN206888701U CN 206888701 U CN206888701 U CN 206888701U CN 201720857746 U CN201720857746 U CN 201720857746U CN 206888701 U CN206888701 U CN 206888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pin
hole
clutch
squa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577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i Wisdom Intelligent L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xi Wisdom Intelligent L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i Wisdom Intelligent L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xi Wisdom Intelligent L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577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8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8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8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驱动器(11)和离合装置(20)相邻安装在锁体(12)内,驱动器(11)设有驱动推杆(111),驱动推杆(111)与离合装置(20)相接触的一面为圆弧形,离合装置(20)的拨片(2)安装在方孔轴(1)上,方孔轴(1)设有方孔(30),离合销(3)和上锁销(4)、上锁销(4)和上锁簧(61)都通过卡簧(5)和离合簧(6)安装在方孔轴(1)和拨片(2)之间,外方杆(7)穿过保护片(9)与内方杆(8)相连接并装在方孔轴(1)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生产成本低。2.方便开锁。3.提高用户安全性。4.本装置适用性广。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智能控制的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防盗锁体都为机械结构控制开启的,有各种结构原理功能的,但都不能应用到电子防盗锁配套使用,已有的电子防盗锁体也是专门设计开发的,导致适配性很困难,针对市场上锁体样式多样性,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防盗锁体构造均为专用结构,没有一种电子防盗锁体能够适应。导致成本很高的稳定性都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各种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原有机械锁体上设计出来的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包括驱动器、锁体和离合装置,驱动器和离合装置相邻安装在锁体内,驱动器设有驱动推杆,驱动推杆与离合装置相接触的一面为圆弧形,离合装置包括方孔轴、拨片、离合销、上锁销、卡簧、离合簧、上锁簧、外方杆、内方杆、保护片和销子,方孔轴安装在拨片上,方孔轴设有方孔,离合销和离合簧通过卡簧安装在方孔轴和拨片之间,上锁销和上锁簧通过卡簧安装在方孔轴和拨片之间,外方杆穿过保护片与内方杆相连接并装在方孔轴内。
更进一步,方孔轴1的方孔为通孔,方孔轴的外形为方形,外方可以为4面也可以为6面,其外壁夹角为圆弧形,圆弧形夹角设有台阶,台阶为两阶或两阶以上,方孔轴的其中两相对侧面开有轴销孔,轴销孔穿过方孔,轴销孔的外圆不超过方孔的中心位,轴销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孔边长的一半。
更进一步,拨片上开有和方孔轴配合的固定方孔,拨片两侧设有销档,销档上开有档销孔,拨片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主锁拨脚和斜舌拨脚。
更进一步,离合销和上锁销都设有卡环槽,卡环槽与卡簧配合安装。
更进一步,外方杆设有柄部,柄部为方形,与柄部固定连接设有圆杆,圆杆的直径与柄部的边长相等,圆杆上设有销口,销口的宽度和深度大于方孔边长的一半,圆杆前端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上开有销槽,所述保护片设有内孔,内孔直径与圆杆直径一致,保护片的外圆直径大于等于方孔轴的端面最大对角线。
更进一步,内方杆一端开有内方杆轴孔,内方杆的外侧与内方杆轴孔对应位置开有内方杆销孔,内方杆销孔穿过轴,内方杆一侧开有弹片槽,弹片槽上开有铆钉孔,弹片装在弹片槽内用铆钉固定。
更进一步,弹片槽的深度和长度大于弹片的厚度和长度,铆钉固定完后不高于内方杆的侧面。
工作原理:在方孔轴上的台阶对应位置方向安装拨片,拨片上的销档垂直于方孔轴上的轴销孔,拨片上的档销孔与轴销孔同轴;将离合簧放置拨片销档和方孔轴之间,离合销穿过档销孔,穿过离合簧进入方孔轴的轴销孔的一面,在销档和离合簧之间用卡簧固定在离合销的卡环槽上,此时离合销的默认状态为断开状态,离合簧在方孔轴和离合销上的卡环之间用力,将离合销推向销档,离合销离开方孔轴的方孔,此时离合销平或低于方孔,为断开状;将上锁销簧安装在另一侧的销档和方孔轴之间,上锁销通过销档的销孔,穿过上锁销簧进入方孔轴的轴销孔的另一侧,在方孔轴和上锁销簧之间用卡簧固定在上锁销的卡环槽上;此时由于上锁销簧在销档和卡环之间,上锁销默认是进入方孔轴的方孔内,上锁销进入方孔的深度小于等于方孔的边长一半。将此离合装置安装到锁体的方轴位置,将驱动组件安装到锁体的相应位置;将锁体组装好,普通的防盗锁体就变身为可靠的智能控制锁体了。通过智能控制驱动组件控制推杆直线运动来控制离合销直线活动,达到闭合或断开的控制,结合方杆附件组实现外面随时上锁,通过智能控制才能开锁,里面可以直通开锁和上锁的功能。
智能锁体离合和方杆附件是这样实现离合上锁开锁的,先将保护片套到外方杆的圆杆处,将外方杆的连接轴装入内方杆的的轴孔内,用销子通过内方杆销孔将销子安装到连接轴的销槽内实现内外方杆可以互转,在内方杆的弹片槽内放入弹片,弹片固定端有配合铆钉的孔,用铆钉通过铆钉孔将弹片固定在内方杆上,铆钉固定完后不高于内方杆的面;根据内外控制开门的需要,用内方杆一侧从方孔轴的一侧的方孔进入,用工具将上锁销退出方孔,由于内方杆上的弹片斜向安装,内方杆进入方孔时,弹片会压平到弹片槽内,方杆附件组可以贯穿方孔轴的方孔,直到保护片盖住方孔轴的端面,这时内方杆上的弹片也超过方孔轴的方孔,弹片弹起,此时外方杆上的销口刚好对应离合销和上锁销,这时通过逆时针旋转外方杆,上锁销会自动落入销口内,而销口的面和上锁销的轴面对应,使得外方杆不能再自转,再旋转外方杆的销口面将通过上锁销的轴面带动方孔轴和拨片,旋即驱动防盗锁体结构组的上锁动作,将锁的主锁上锁;如果外方杆顺时针旋转,由于离合销是默认是断开状态,外方杆的销口的面会和上锁销的端面相接处,这时销口的面会将上锁销压迫后退,直至销口的背面对应上锁销,这时上锁销刚好完全退出方孔,方杆组件可以通过将按压内方杆上的弹片压入弹片槽内从方孔轴的方孔中抽出。开门时通过智能控制驱动驱动组件的推杆,推杆会推动离合销进入到方孔和销口内,此时再顺时针旋转外方杆,销口的面就会和离合销的轴面相接触,旋即外方杆就通过销口的面通过离合销的轴面带动方孔轴和拨片顺时针旋转实现锁体开门动作,将所有锁舌缩回。智能开锁命令结束,推杆缩回,离合销被弹簧退出方孔和销口。再顺时针旋转外方杆即为空转状态,锁进入保护状态。内方杆和外方杆的连接处位于方孔内,所以内方杆可以直接上锁或开锁,由于内方杆在锁门的内侧,这样的设计可以为室内的人可以快速锁门和开门提供便捷。由于内方杆的设有弹片,在门外无法将方杆组抽出,而外方杆的圆杆处设有保护片,保护片自身可以360旋转,而外方杆的开锁方向是空转状态,这样可以保护即使将门上的面板把手拆除也无法将门锁打开,以实现门锁的最大安全保护。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下列优点:1.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容易,生产成本低。2.将机械锁变为智能锁体,方便开锁。3.本装置稳定性高,提高用户安全性。4.本装置适用性广,可以适应各类机械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闭合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断开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方杆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拨片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孔轴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防盗锁体总装离合断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防盗锁体智能控制驱动推杆离合闭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包括驱动器11、锁体12和离合装置20,驱动器11和离合装置20相邻安装在锁体12内,驱动器11设有驱动推杆111,驱动推杆111与离合装置20相接触的一面为圆弧形,离合装置20包括方孔轴1、拨片2、离合销3、上锁销4、卡簧5、离合簧6、外方杆7、内方杆8、保护片9和销子10,方孔轴1安装在拨片2上,方孔轴1设有方孔30,离合销3和离合簧6通过卡簧5安装在方孔轴1和拨片2之间,上锁销4和上锁簧61通过卡簧5安装在方孔轴1和拨片2之间,外方杆7穿过保护片9与内方杆8相连接并装在方孔轴1内。
所述的方孔轴1的方孔30为通孔,方孔轴1的外形为方形,外方可以为4面也可以为6面,其外壁夹角为圆弧形,圆弧形夹角设有台阶32,台阶32为两阶或两阶以上,方孔轴1的其中两相对侧面开有轴销孔31,轴销孔31穿过方孔30,轴销孔31的外圆不超过方孔30的中心位,轴销孔3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孔30边长的一半。
所述的拨片2上开有和方孔轴1配合的固定方孔23,拨片2两侧设有销档21,销档21上开有档销孔22,拨片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主锁拨脚24和斜舌拨脚25。
所述的离合销3和上锁销4都设有卡环槽,卡环槽与卡簧5配合安装。
所述的外方杆7设有柄部75,柄部75为方形,与柄部75固定连接设有圆杆71,圆杆71的直径与柄部75的边长相等,圆杆71上设有销口72,销口72的宽度和深度大于方孔30边长的一半,圆杆71前端设有连接轴73,连接轴73上开有销槽74,所述保护片9设有内孔,内孔直径与圆杆71直径大小一致,保护片9的外圆直径大于等于方孔轴1的端面最大对角线。
所述的内方杆8一端开有内方杆轴孔81,内方杆8的外侧与内方杆轴孔81对应位置开有内方杆销孔82,内方杆销孔82穿过轴孔81,内方杆8一侧开有弹片槽83,弹片槽83上开有铆钉孔84,弹片86装在弹片槽83内用铆钉85固定。
所述的弹片槽83的深度和长度大于弹片86的厚度和长度,铆钉85固定完后不高于内方杆8的侧面。
在方孔轴1上的台阶32对应位置方向安装拨片2,拨片2上的销档21垂直于方孔轴1上的轴销孔31,拨片2上的档销孔22与轴销孔31同轴;将离合簧6放置拨片2销档21和方孔轴1之间,离合销3穿过档销孔22,穿过离合簧6进入方孔轴1的轴销孔31的一面,在销档21和离合簧6之间用卡簧5固定在离合销3的卡环槽上,此时离合销3的默认状态为断开状态,离合簧6在方孔轴1和离合销3上的卡环5之间用力,将离合销3推向销档21,离合销3离开方孔轴1的方孔30,此时离合销3平或低于方孔30,为断开状;将上锁销簧61安装在另一侧的销档21和方孔轴1之间,上锁销4通过销档21的销孔,穿过上锁销簧61进入方孔轴1的轴销孔31的另一侧,在方孔轴1和上锁销簧61之间用卡簧5固定在上锁销4的卡环槽上;此时由于上锁销簧61在销档21和卡环5之间,上锁销默认是进入方孔轴1的方孔30内,上锁销4进入方孔30的深度小于等于方孔的边长一半。将此离合装置安装到锁体12的方轴位置,将驱动组件11安装到锁体12的相应位置;将锁体组装好,普通的防盗锁体就变身为可靠的智能控制锁体了。通过智能控制驱动组件控制推杆111直线运动来控制离合销3直线活动,达到闭合或断开的控制,结合方杆附件组实现外面随时上锁,通过智能控制才能开锁,里面可以直通开锁和上锁的功能。
智能锁体离合和方杆附件是这样实现离合上锁开锁的,先将保护片9套到外方杆7的圆杆71处,将外方杆7的连接轴73装入内方杆的8的轴孔81内,用销子10通过内方杆销孔82将销子安装到连接轴73的销槽74内实现内外方杆可以互转,在内方杆8的弹片槽83内放入弹片86,弹片86固定端有配合铆钉85的孔,用铆钉85通过铆钉孔84将弹片86固定在内方杆8上,铆钉85固定完后不高于内方杆8的面;根据内外控制开门的需要,用内方杆8一侧从方孔轴1的一侧的方孔30进入,用工具将上锁销4退出方孔30,由于内方杆8上的弹片86斜向安装,内方杆8进入方孔30时,弹片86会压平到弹片槽内,方杆附件组可以贯穿方孔轴1的方孔30,直到保护片9盖住方孔轴1的端面,这时内方杆8上的弹片86也超过方孔轴1的方孔30,弹片86弹起,此时外方杆7上的销口72刚好对应离合销3和上锁销4,这时通过逆时针旋转外方杆1,上锁销4会自动落入销口72内,而销口72的面和上锁销4的轴面对应,使得外方杆7不能再自转,再旋转外方杆的销口72面将通过上锁销4的轴面带动方孔轴1和拨片2,旋即驱动防盗锁体结构组的上锁动作,将锁的主锁上锁;如果外方杆7顺时针旋转,由于离合销3是默认是断开状态,外方杆7的销口72的面会和上锁销4的端面相接处,这时销口72的面会将上锁销4压迫后退,直至销口72的背面对应上锁销4,这时上锁销4刚好完全退出方孔30,方杆组件可以通过将按压内方杆8上的弹片86压入弹片槽82内从方孔轴1的方孔30中抽出。开门时通过智能控制驱动驱动组件11的推杆111,推杆111会推动离合销3进入到方孔30和销口72内,此时再顺时针旋转外方杆1,销口72的面就会和离合销3的轴面相接触,旋即外方杆1就通过销口72的面通过离合销的轴面带动方孔轴1和拨片2顺时针旋转实现锁体12开门动作,将所有锁舌缩回。智能开锁命令结束,推杆111缩回,离合销被弹簧6退出方孔30和销口72。再顺时针旋转外方杆即为空转状态,锁进入保护状态。内方杆8和外方杆7的连接处位于方孔30内,所以内方杆8可以直接上锁或开锁,由于内方杆8在锁门的内侧,这样的设计可以为室内的人可以快速锁门和开门提供便捷。由于内方杆8的设有弹片86,在门外无法将方杆组抽出,而外方杆7的圆杆71处设有保护片9,保护片9自身可以360旋转,而外方杆7的开锁方向是空转状态,这样可以保护即使将门上的面板把手拆除也无法将门锁打开,以实现门锁的最大安全保护。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下列优点:1.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容易,生产成本低。2.将机械锁变为智能锁体,方便开锁。3.本装置稳定性高,提高用户安全性。4.本装置适用性广,可以适应各类机械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离合装置(20)和驱动器(11)和相邻安装在锁体(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11)设有驱动推杆(111),所述的驱动推杆(111)与离合装置(20)相接触的一面为圆弧形,所述的离合装置(20)包括方孔轴(1)、拨片(2)、离合销(3)、上锁销(4)、卡簧(5)、离合簧(6)、上锁簧(61)、外方杆(7)、内方杆(8)、保护片(9)和销子(10),所述的拨片(2)安装在方孔轴(1)上,方孔轴(1)设有方孔(30),离合销(3)和离合簧(6)通过卡簧(5)安装在方孔轴(1)和拨片(2)之间,上锁销(4)和上锁簧(61)通过卡簧(5)安装在方孔轴(1)和拨片(2)之间,外方杆(7)穿过保护片(9)与内方杆(8)相连接并装在方孔轴(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孔轴(1)的方孔(30)为通孔,所述的方孔轴(1)的外形为方形,其外壁夹角为圆弧形,所述的圆弧形夹角设有台阶(32),所述的台阶(32)为两阶或两阶以上,方孔轴(1)的其中两相对侧面开有轴销孔(31),轴销孔(31)穿过方孔(30),所述的轴销孔(31)的外圆不超过方孔(30)的中心位,轴销孔(3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孔(30)边长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片(2)上开有和方孔轴(1)配合的固定方孔(23),所述的拨片(2)两侧设有销档(21),销档(21)上开有档销孔(22),所述的拨片(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主锁拨脚(24)和斜舌拨脚(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销(3)和上锁销(4)都设有卡环槽,所述的卡环槽与卡簧(5)配合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方杆(7)设有柄部(75),所述的柄部(75)为方形,与柄部(75)固定连接设有圆杆(71),圆杆(71)的直径与柄部(75)的边长相等,圆杆(71)上设有销口(72),所述的销口(72)的宽度和深度大于方孔(30)边长的一半,所述的圆杆(71)前端设有连接轴(73),连接轴(73)上开有销槽(74),所述保护片(9)设有内孔,内孔直径与圆杆(71)直径一致,保护片(9)的外圆直径大于等于方孔轴(1)的端面最大对角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方杆(8)一端开有内方杆轴孔(81),内方杆(8)的外侧与内方杆轴孔(81)对应位置开有内方杆销孔(82),所述的内方杆销孔(82)穿过轴孔(81),所述的内方杆(8)一侧开有弹片槽(83),弹片槽(83)上开有铆钉孔(84),弹片(86)装在弹片槽(83)内用铆钉(85)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片槽(83)的深度和长度大于弹片(86)的厚度和长度,所述的铆钉(85)固定完后不高于内方杆(8)的侧面。
CN201720857746.3U 2017-07-15 2017-07-15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Active CN206888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57746.3U CN206888701U (zh) 2017-07-15 2017-07-15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57746.3U CN206888701U (zh) 2017-07-15 2017-07-15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8701U true CN206888701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297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57746.3U Active CN206888701U (zh) 2017-07-15 2017-07-15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8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3206B1 (en) DoubleDeadLock™: a true combination door latch and deadbolt lock with optional automatic deadbolt locking when a door is latched
CN101351608A (zh) 用于入口屏障的安全防护系统
EP2110501B1 (de) Schließzylinderanordnung
CA2331512A1 (en) Interconnected lock with remote unlocking mechanism
US6923028B2 (en) Locking system for a door
CN108193940A (zh) 用于防盗门中的锁结构
US20190119963A1 (en) Door Locking Device
CN104328954B (zh) 一种宽芯的自定位三向智能锁
CN206888701U (zh)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CN107130843A (zh)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CN206035136U (zh) 一种电子防盗锁
CN210032959U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
CN201280851Y (zh) 一种内执手具有保险功能的锁具
CN108193941A (zh) 一种智能防盗门
CN204175053U (zh) 一种逃生安防锁体
WO2006033566A3 (en) Basic mechanical automatic door's lock with central gearbox
CN201024766Y (zh) 手机接收报警锁
CN201007131Y (zh) 一种改进的电子锁
WO2007020622A3 (en) Mortise lock assembly
CN207048506U (zh) 一种三方位锁定外装门锁
CN110130733A (zh) 一种物流智能抱杆锁
CN208587014U (zh) 一种智能锁的防盗结构
KR102453941B1 (ko) 래치 볼트 자동 해정 장치
CN112983140A (zh) 智能电子锁结构
CN200985668Y (zh) 防转式保险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