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7975U -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7975U
CN206887975U CN201720700894.4U CN201720700894U CN206887975U CN 206887975 U CN206887975 U CN 206887975U CN 201720700894 U CN201720700894 U CN 201720700894U CN 206887975 U CN206887975 U CN 206887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h
outside
backfill
berthing
div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008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隆洽
陈达
刘泓
高鹏
郭梦圆
黄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7207008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7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7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7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包括首尾相接的回填侧拱形隔板、左侧连接拱形隔板、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形成一容纳仓格,所述容纳仓格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的外部设有靠船侧外侧平板,所述回填侧拱形隔板的拱顶方向朝向沉箱外,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的拱顶方向朝向沉箱内。此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混凝土用量,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式港口水工建筑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带拱形板的大尺寸沉箱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重力式沉箱结构的隔板和侧板一般是矩形平板,其力学模型可以近似看成三边固接的平板。当沉箱结构背后有回填时,墙背处方向朝向沉箱内的主动土压力较大,这可能会造成后侧板的厚度和配筋与其他壁板不协调。此外,沉箱内的贮仓压力、前侧的波浪力和船舶撞击力等作用较复杂,这需要较多的隔板来减小跨度,将造成沉箱的隔板数量和混凝土用量较大,不利于工程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大尺寸沉箱结构,根据背后有回填的沉箱结构的受力特点,设置恰当朝向的拱形板来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问题,该沉箱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混凝土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相接的回填侧拱形隔板、左侧连接拱形隔板、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形成一容纳仓格,所述容纳仓格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的外部设有靠船侧外侧平板,所述回填侧拱形隔板的拱顶方向朝向沉箱外,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的拱顶方向朝向沉箱内。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与靠船侧外侧平板间设有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靠船侧外侧平板上。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右侧连接拱形隔板的外部分别设有左侧外侧平板、右侧外侧平板,相对应的连接拱形隔板与外侧平板间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格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沿着容纳仓格高度方向分布的拱脚加强柱。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格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若干个沿着容纳仓格长度方向分布的连系梁、加强肋,所述连系梁、加强肋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回填侧拱形隔板、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固定在底板上。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系梁、加强肋均分别设为三根。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通过各拱形隔板、连系梁以及底板加强肋等的设置,减小了回填侧的侧板厚度和配筋量;同时使沉箱隔板数量和厚度较小时,沉箱其他部件的弯矩和剪力仍可以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减小沉箱浇筑的混凝土用量及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的侧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的正向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回填侧拱形隔板;2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3左侧连接拱形隔板;4靠船侧外侧平板;5左侧外侧平板;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拱脚加强柱;9连系梁;10底板;11加强肋;12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3右侧外侧平板;14第三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包括首尾相接的回填侧拱形隔板1、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形成一体积较大的容纳仓格,所述容纳仓格的底部设有底板10,底板10的形状与回填侧拱形隔板1、后续提及的左侧外侧平板5、靠船侧外侧平板4以及右侧外侧平板13围城的形状相匹配,保证沉箱结构整体性,所述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的外部设有靠船侧外侧平板4,靠船侧外侧平板4用以形成直线岸线,方便安装橡胶护弦和靠船,同时与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围成一个体积较小的仓格,当该仓格中填充满粗砂或碎石等填料后由于体积较小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所述回填侧拱形隔板1的拱顶方向朝向沉箱外(墙后主动土压大于贮仓压力,合力方向朝向沉箱内),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的拱顶方向均朝向沉箱内(贮仓压力方向朝向沉箱外),可以利用拱形结构的受力特性将荷载大部分以轴力的形式传递到拱脚上,使缺少横向隔板支撑时,回填侧拱形隔板1、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并使其水平向弯矩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进一步的,所述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与靠船侧外侧平板4间设有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靠船侧外侧平板4上。第一连接板6的高度与周围的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靠船侧外侧平板4的高度相等,用以连接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与靠船侧外侧平板4,并减小其跨度,其作用一方面减小了靠船侧外侧平板4的水平向弯矩和剪力,另一方面减小了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和靠船侧外侧平板4的竖向弯矩和剪力。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的外部分别设有左侧外侧平板5、右侧外侧平板13,相对应的连接拱形隔板与外侧平板间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板7、第三连接板14,即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与左侧外侧平板5间设有第二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与左侧外侧平板5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与右侧外侧平板13间设有第三连接板14,第三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与右侧外侧平板13上。左、右两侧外侧平板,用以形成直线边界,可以使相邻的沉箱易于拼接,同时与相对应的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分别围成一个体积较小的仓格,当该仓格中填充满粗砂或碎石等填料后由于体积较小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第二连接板7、第三连接板14的高度与周围的拱形隔板相等,分别用以连接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与左侧外侧平板5、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与右侧外侧平板13,二者的作用相同,一方面减小了左右侧外侧平板的水平向弯矩和剪力,另一方面减小了左右侧连接拱形隔板和左右侧外侧平板的竖向弯矩和剪力。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仓格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沿着容纳仓格高度方向分布的拱脚加强柱8,即在沉箱的四个拱形隔板相交形成的拱脚处设置有拱脚加强柱8,其厚度需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用以承担从相对应的拱形板传递过来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仓格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若干个沿着容纳仓格长度方向分布的连系梁9、加强肋11,即沿码头横向方向分布,且连系梁9设置在容纳仓格内,其高度相对于周边的拱形隔板高度要低,所述连系梁9、加强肋11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回填侧拱形隔板1、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连系梁9设置在回填侧拱形隔板1、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之间,以增强沉箱上部的结构的整体性,同时可以作为支撑,减小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和回填侧拱形隔板1的竖向弯矩和剪力。所述加强肋11固定在底板10上,从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处延伸到回填侧拱形隔板1处,可以分担一部分基顶应力及波浪浮托力等在底板上引起的弯矩和剪力。优选的,所述连系梁9、加强肋11均分别设为三根等,呈等间隔分布,所述连系梁9、加强肋11均为矩形截面。
该种大尺寸沉箱结构预制后,可以应用于背后有回填的情况。结构可以使沉箱尺度较大而沉箱隔板数量和厚度较小时,沉箱各部件的弯矩和剪力仍可以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减小沉箱浇筑的混凝土用量及工程造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相接的回填侧拱形隔板(1)、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形成一容纳仓格,所述容纳仓格的底部设有底板(10),所述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的外部设有靠船侧外侧平板(4),所述回填侧拱形隔板(1)的拱顶方向朝向沉箱外,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的拱顶方向朝向沉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与靠船侧外侧平板(4)间设有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靠船侧外侧平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3)、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2)的外部分别设有左侧外侧平板(5)、右侧外侧平板(13),相对应的连接拱形隔板与外侧平板间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板(7)、第三连接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格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沿着容纳仓格高度方向分布的拱脚加强柱(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格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若干个沿着容纳仓格长度方向分布的连系梁(9)、加强肋(11),所述连系梁(9)、加强肋(11)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回填侧拱形隔板(1)、靠船侧内侧拱形隔板(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11)固定在底板(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系梁(9)、加强肋(11)均分别设为三根。
CN201720700894.4U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 Active CN206887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0894.4U CN206887975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0894.4U CN206887975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7975U true CN206887975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1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00894.4U Active CN206887975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7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8779A (zh) * 2022-07-14 2022-10-18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力式沉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8779A (zh) * 2022-07-14 2022-10-18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力式沉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0536U (zh) 连锁扣压式组合墙砖及墙体结构
CN203654294U (zh) 一种逆作法中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06521766U (zh) 一种复合悬臂式挡土墙
CN103572775A (zh) 填土边坡的半装配式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93405U (zh) 一种衔接上承式便桥和填土便道的桥台
CN205152883U (zh) 一种装配框架式码头结构
CN206887975U (zh) 一种应用于背后有回填情况的沉箱结构
CN202730796U (zh) 既有挡土墙肋板式卸荷加固结构
CN206887977U (zh) 一种兼做码头和防波堤的沉箱结构
CN218813780U (zh)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护坡结构
CN201722614U (zh) 军用梁支架与碗扣式脚手架相组合的桥梁梁部施工支架
CN206887976U (zh) 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
CN107761759B (zh) 一种l型混凝土挡墙
CN202989942U (zh) 一种针对于软弱土或高回填土区围墙基础构造
CN212427191U (zh) 加强波形混凝土挡土墙
CN210976179U (zh) 一种龙骨体系夯土墙
CN204676591U (zh) 槽边施工升降机基础
CN108118685B (zh) 一种可调整截面的拉森钢板桩冠梁及其截面调整方法
CN208363065U (zh) 分离式闸室结构
CN113216225A (zh) 一种抵御高边坡墙背填土压力的超静定防护结构
CN203129169U (zh) 基坑内独立柱支撑电梯基础结构
CN207267994U (zh) 波形钢板式挡土墙
CN201554035U (zh) 一种马蹄形加筋土挡土墙用预制块式墙面板结构
CN207672592U (zh) 高层建筑室内下沉空间基础结构
CN108118686B (zh) 一种拉森钢板桩冠梁的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