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4805U - 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4805U
CN206884805U CN201720260018.4U CN201720260018U CN206884805U CN 206884805 U CN206884805 U CN 206884805U CN 201720260018 U CN201720260018 U CN 201720260018U CN 206884805 U CN206884805 U CN 206884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tive seat
ing device
shell
seat leve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600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晨
严作海
单新平
单作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jia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ew Sword Robot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ew Sword Robot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ew Sword Robot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600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4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4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4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它包括丝杆、蜗轮、蜗杆和外壳,蜗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蜗杆的外周面的螺旋齿与蜗轮的外周面的齿轮相啮合,蜗轮套在丝杆上并与丝杆螺纹连接,外壳将蜗轮、蜗杆包围在内,丝杆从外壳中伸出并与座椅底座或车身地板相固定,外壳与汽车座椅相固定。该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通过调整齿轮参数,采用滚压非去除材料的加工工艺,上下壳体两端结构一致,可使左右橡胶套通用,方便装配及降低了成本,壳体在非承载处设有多了去料块,达到轻量化设计;壳体还增加轴向限位结构,增强了传动结构的强度。总之,该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通过各方面的改进,使该装置结构更优化、成本更低、加工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座椅的位置调节中,分为两种调节方式,一种是手动调节,另一种是电动调节。手动调节通过拉动调节杆或转动调节盘来调节座椅的水平、垂直和倾斜位置;电动调节直接按动电动调节按钮来实现电动座椅的位置调节,相当便利。
目前,采用电动调节的座椅,其水平调节装置的齿轮部分,尤其是金属齿轮的轮齿采用去除材料的机加工方法,加工效率低,成本高,且材料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结构更优化,成本更低,加工效率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的成本高、结构复杂、加工效率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优化、成本更低、加工效率更高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它包括丝杆、蜗轮、蜗杆和外壳,蜗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蜗杆的外周面的螺旋齿与蜗轮的外周面的齿轮相啮合,蜗轮套在丝杆上并与丝杆螺纹连接,外壳将蜗轮、蜗杆包围在内,丝杆从外壳中伸出并与座椅底座或车身地板相固定,外壳与汽车座椅相固定。
较佳地,蜗轮的齿轮为渐开线圆柱斜齿轮,采用滚轧或滚切工艺加工成型。
较佳地,蜗轮的材料为易切削钢或45钢。
较佳地,蜗杆由PA46或者PEEK注塑成型。
较佳地,蜗轮包括啮合段和两段配合段,两段配合段分别位于啮合段的两端,齿轮位于啮合段的外周面上,配合段的外周面为光滑表面;每段配合段上均套有一个轴承,轴承的外周面与外壳的内周面配合。
较佳地,轴承的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外壳的内周面设有限位槽,限位凸起位于限位槽内。
较佳地,外壳的内周面具有两个径向限位面,径向限位面位于丝杆的径向平面上,每个径向限位面与对应的轴承的端面相贴合;每段配合段上还套有垫片,垫片位于轴承与啮合段之间。
较佳地,垫片具有向啮合段弯曲的限位舌,限位舌伸入至齿轮的齿槽中。
较佳地,蜗杆的端部具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入的连接孔,连接孔与蜗杆同轴设置,连接孔的径向截面为多边形,输出轴的外周面与连接孔的内周面相配合。
较佳地,连接孔的内周面设有多条非对称轴向凹槽,轴向凹槽沿连接孔的轴向延伸,相邻两条轴向凹槽之间形成一条轴向凸筋。
较佳地,蜗杆包括螺纹段和端轴段,所述端轴段位于螺纹段的端部,螺旋齿位于螺纹段上,连接孔位于端轴段上,螺纹段与端轴段之间的径向平面上具有多个储油孔,储油孔绕端轴段的周向设置。
较佳地,外壳包括主壳体、连接件,主壳体将蜗轮、蜗杆包围在内,主壳体具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的轴伸入孔和供丝杆穿过的丝杆贯穿孔,连接件固定于主壳体的外部,连接件固定于汽车座椅上。
较佳地,外壳还包括橡胶套,橡胶套套在主壳体的两端,橡胶套位于连接件与主壳体之间。
较佳地,主壳体由壳体一部和壳体二部拼接而成,壳体一部与橡胶套配合处的结构与壳体二部与橡胶套配合处的结构相同。
较佳地,壳体一部、壳体二部上分别设有多对相配合的定位凹陷区和定位凸块,以及多对相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通过调整齿轮参数,采用滚压非去除材料的加工工艺,达到高效、低成本生产,且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壳体增加了散热结构,延长了传动结构的使用寿命;壳体还增加轴向限位结构,增强了传动结构的强度。总之,该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通过各方面的改进,使该装置结构更优化、成本更低、加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去除主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的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的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丝杆 1
蜗轮 2
齿轮 21
啮合段 22
配合段 23
蜗杆 3
螺旋齿 31
连接孔 32
轴向凹槽 33
轴向凸筋 34
螺纹段 35
端轴段 36
储油孔 37
外壳 4
限位槽 41
径向限位面 42
主壳体 43
连接件 44
轴伸入孔 45
丝杆贯穿孔 46
壳体一部 47
壳体二部 48
螺纹孔 49
定位凹陷区 410
定位凸块 411
定位销 412
去料区块 413
固定孔 414
橡胶套 415
丝杆过孔 416
轴承 5
限位凸起 51
垫片 6
限位舌 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它包括丝杆1、蜗轮2、蜗杆3和外壳4,蜗杆3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蜗杆3的外周面的螺旋齿31与蜗轮2的外周面的齿轮21相啮合,蜗轮2套在丝杆1上并与丝杆1螺纹连接,外壳4将蜗轮2、蜗杆3包围在内,丝杆1从外壳4中伸出并与座椅底座或车身地板相固定,外壳4与汽车座椅相固定。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蜗杆3旋转,蜗杆3带动蜗轮2转动,蜗轮2的转动转化为丝杆1的轴向运动,即外壳4和丝杆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由于丝杆1与座椅底座或车身地板相固定,外壳4与汽车座椅相固定,通过外壳4和丝杆1之间的位置变化,可实现汽车座椅的位置的调节。
蜗轮2的齿轮21为渐开线圆柱斜齿轮,采用滚轧或滚切工艺加工成型。滚压是一种压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性特点,利用滚压工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工件表层的金属产生塑性流动,填入到原始残留的低凹波谷中,而达到工件表面粗糙值的降低。由于被滚压的表层金属塑性变形,使表层组织冷硬化和晶粒变细,形成致密的纤维状,并形成残余应力层,工件的硬度和强度提高,从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配合性。滚压是一种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得到较高的蜗轮齿面质量,降低传动噪音,提高啮合性能。
蜗轮2的齿轮21为变位结构或变齿高结构。标准齿制很难达到高的滚压质量,齿面容易产生裂纹、表层容易剥落、精度低等问题,采用变位结构或变齿高结构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得到较高的齿面质量及精度等级。
蜗轮2的材料为易切削钢或45钢。易切削钢是在钢中加入一定数量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硫、磷、铅、钙、硒、碲等易切削元素,以改善其切削性的合金钢,这类钢可以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切削深度进行切削加工,由于钢中加入的易切削元素,使钢的切削抗力减小,同时易切削元素本身的特性和所形成的化合物起润滑切削刀具的作用,减轻了磨损,从而降低了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刀具寿命和生产效率;此外,蜗轮2也可以使用45钢等材料制成。
蜗杆3由PA46或者PEEK注塑成型。PEEK是韧性和刚性兼备并取得平衡的塑料,特别是它对交变应力的优良耐疲劳是所有塑料中最出众的,可与合金材料媲美,另外,PEEK拥有优秀的耐磨性、耐冲击性、低摩擦系数等特点,可有效降低传动噪音。PA46的材料性能类似于PEEK,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制造蜗杆3的材料。
如图3至图5所示,蜗轮2包括啮合段22和两段配合段23,两段配合段23分别位于啮合段22的两端,齿轮21位于啮合段22的外周面上,配合段23的外周面为光滑表面;每段配合段23上均套有一个轴承5,轴承5的外周面与外壳4的内周面配合。通过轴承5,使蜗轮2的轴线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
轴承5的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51,外壳4的内周面设有限位槽41,限位凸起51位于限位槽41内。通过限位凸起51、限位槽41的相互配合,使轴承5与外壳4相对固定。
外壳4的内周面具有两个径向限位面42,径向限位面42位于丝杆1的径向平面上,每个径向限位面42与对应的轴承5的端面相贴合。两个径向限位面42限制了轴承5沿蜗轮2的轴向的移动,即限制了蜗轮2的轴向移动,使蜗轮2只能绕自身轴线转动。
每段配合段23上还套有垫片6,垫片6位于轴承5与啮合段22之间。垫片6用于隔离轴承5与啮合段22,使轴承5不干涉啮合段22的运动。垫片6具有向啮合段22弯曲的限位舌61,限位舌61伸入至齿轮21的齿槽中。通过采用限位舌61,使垫片6跟随啮合段22的转动而一起转动。
轴承5的材料为UHMW-PE、POM或PBT。上述材料为自润滑材料,使用自润滑材料的轴承5,可有效地降低摩擦系数,降低噪音。
如图3至图4所示,蜗杆3的端部具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入的连接孔32,连接孔32与蜗杆3同轴设置,连接孔32的径向截面为多边形,输出轴的外周面与连接孔32的内周面相配合。多边形的连接孔32,方便了输出轴与连接孔32的同轴固定,使输出轴能准确带动蜗杆3的转动。
连接孔32的内周面设有多条非对称轴向凹槽33,轴向凹槽33沿连接孔32的轴向延伸,相邻两条轴向凹槽33之间形成一条轴向凸筋34。轴向凹槽33、轴向凸筋34的设置,提高了输出轴与连接孔32之间的传动的精确性与可靠性。轴向凹槽33采用非对称设置,即多条轴向凹槽33以连接孔32的中心轴为中心是不对称的,这样保证了输出轴与连接孔32相对位置准确定位,不会发生错误安装。
蜗杆3包括螺纹段35和端轴段36,端轴段36位于螺纹段35的端部,螺旋齿31位于螺纹段35上,连接孔32位于端轴段36上,螺纹段35与端轴段36之间的径向平面上具有多个储油孔37,储油孔37绕端轴段36的周向设置。储油孔37可用于储存润滑油。同时,当蜗杆3为塑料材质,通过注塑成型时,储油孔37在脱模时可作为定位孔,方便蜗杆3的旋转脱模。
如图3或图5所示,外壳4包括主壳体43、连接件44,主壳体43将蜗轮2、蜗杆3包围在内,主壳体43具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的轴伸入孔45和供丝杆1穿过的丝杆贯穿孔46,连接件44固定于主壳体43的外部,连接件44固定于汽车座椅上。
外壳4还包括橡胶套415,橡胶套415套在丝杆1上,橡胶套415位于连接件44与主壳体43之间。橡胶套415的设置,避免了连接件44与主壳体43的直接碰撞,橡胶套415起到缓冲和定位的作用。
连接件44覆盖在主壳体43上,具有供丝杆1穿过的丝杆过孔416和用于将连接件44固定在汽车座椅上的固定孔414。
如图5所示,主壳体43由壳体一部47和壳体二部48拼接而成,壳体一部47、壳体二部48均设有多个螺纹孔49,壳体一部47的螺纹孔49与壳体二部48的螺纹孔49相对应,壳体一部47、壳体二部48通过贯穿螺纹孔49的螺栓固定。
壳体一部47、壳体二部48上分别设有多对相配合的定位凹陷区410和定位凸块411,以及多对相配合的定位销412和定位孔。定位凸块411放入定位凹陷区410中,定位销412插入定位孔中,将壳体一部47、壳体二部48的相对位置可以迅速完成定位,再使用贯穿螺纹孔49的螺栓将壳体一部47、壳体二部48固定。
壳体一部47与橡胶套415配合处的结构与壳体二部48与橡胶套415配合处的结构相同。同样形状的橡胶套415可以和壳体一部47相配合,也可以和壳体二部48相配合,装配难度降低,结构简单。
壳体一部47、壳体二部48采用压铸工艺成型。压铸作为一种先进的有色合金精密零部件成形技术,适应了现代制造业中产品复杂化、精密化、轻量化、节能化、绿色化的要求。压铸件拥有优秀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使表面耐磨性得到极大提高。
主壳体43的边缘具有向下凹陷的去料区块413,去料区块413均设计在主壳体43厚度较厚、强度较大的区域,在不影响主壳体43强度的同时,还能节省材料,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丝杆(1)、蜗轮(2)、蜗杆(3)和外壳(4),所述蜗杆(3)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蜗杆(3)的外周面的螺旋齿(31)与所述蜗轮(2)的外周面的齿轮(21)相啮合,所述蜗轮(2)套在所述丝杆(1)上并与所述丝杆(1)螺纹连接,所述外壳(4)将所述蜗轮(2)、蜗杆(3)包围在内,所述丝杆(1)从所述外壳(4)中伸出并与座椅底座或车身地板相固定,所述外壳(4)与汽车座椅相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2)的齿轮(21)为渐开线圆柱斜齿轮,采用滚轧或滚切工艺加工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2)的材料为易切削钢或45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由PA46或者PEEK注塑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2)包括啮合段(22)和两段配合段(23),两段所述配合段(23)分别位于所述啮合段(22)的两端,所述齿轮(21)位于所述啮合段(22)的外周面上,所述配合段(23)的外周面为光滑表面;每段所述配合段(23)上均套有一个轴承(5),两个所述轴承(5)分别套在两段所述配合段(23)上,所述轴承(5)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4)的内周面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5)的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51),所述外壳(4)的内周面设有限位槽(41),所述限位凸起(51)位于所述限位槽(41)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内周面具有两个径向限位面(42),所述径向限位面(42)位于所述丝杆(1)的径向平面上,每个所述径向限位面(42)与对应的所述轴承(5)的端面相贴合;每段所述配合段(23)上还套有垫片(6),所述垫片(6)位于所述轴承(5)与所述啮合段(22)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6)具有向所述啮合段(22)弯曲的限位舌(61),所述限位舌(61)伸入至所述齿轮(21)的齿槽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的端部具有供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入的连接孔(32),所述连接孔(32)与所述蜗杆(3)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孔(32)的径向截面为多边形,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孔(32)的内周面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32)的内周面设有多条非对称轴向凹槽(33),所述轴向凹槽(33)沿所述连接孔(32)的轴向延伸,相邻两条所述轴向凹槽(33)之间形成一条轴向凸筋(34)。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包括螺纹段(35)和端轴段(36),所述端轴段(36)位于所述螺纹段(35)的端部,所述螺旋齿(31)位于所述螺纹段(35)上,所述连接孔(32)位于所述端轴段(36)上,所述螺纹段(35)与端轴段(36)之间的径向平面上具有多个储油孔(37),所述储油孔(37)绕所述端轴段(36)的周向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包括主壳体(43)、连接件(44),所述主壳体(43)将所述蜗轮(2)、蜗杆(3)包围在内,所述主壳体(43)具有供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的轴伸入孔(45)和供所述丝杆(1)穿过的丝杆贯穿孔(46),所述连接件(44)固定于所述主壳体(43)的外部,所述连接件(44)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还包括橡胶套(415),所述橡胶套(415)套在所述主壳体(43)的两端,所述橡胶套(415)位于所述连接件(44)与所述主壳体(43)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43)由壳体一部(47)和壳体二部(48)拼接而成,所述壳体一部(47)与所述橡胶套(415)配合处的结构与所述壳体二部(48)与所述橡胶套(415)配合处的结构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部(47)、壳体二部(48)上分别设有多对相配合的定位凹陷区(410)和定位凸块(411),以及多对相配合的定位销(412)和定位孔。
CN201720260018.4U 2017-03-17 2017-03-17 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Active CN206884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0018.4U CN206884805U (zh) 2017-03-17 2017-03-17 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0018.4U CN206884805U (zh) 2017-03-17 2017-03-17 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4805U true CN206884805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28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60018.4U Active CN206884805U (zh) 2017-03-17 2017-03-17 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48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2517B2 (en) 2020-11-09 2023-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child seat arrangement to a second arrangement
US11904732B2 (en) 2020-11-09 2024-02-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first arrangement to a child care arrangemen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2517B2 (en) 2020-11-09 2023-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child seat arrangement to a second arrangement
US11904732B2 (en) 2020-11-09 2024-02-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first arrangement to a child care arrangem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91338B2 (en) Free-form surface gear
CN206884805U (zh) 汽车座椅水平调节装置
US895028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ut for ball screw and ball screw
CN1261706C (zh) 滚珠丝杠螺母及其制法、直线导向装置和转向用滚珠丝杠
US20130220047A1 (en) Ball Screw
US6484599B2 (en) Nut unit
CN203272651U (zh) 丝杠轴以及滚珠丝杠
CN104204617A (zh) 齿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的制造方法
CN106662223A (zh) 具有不对称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的滑动式螺纹传动装置以及相应的丝杠螺母
CN106294986A (zh) 螺杆磨削加工磨削力预测方法
WO2000025974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bague de retenue de goupilles pour$i( )roue interieure, structure engrenage planetaire engrenee interieurement, et moteur et pompe hydrauliques
JP2006239858A (ja) ねじ山を生成する工具および方法
JP5686395B1 (ja) 滑りねじ装置のナット加工方法
CN101203698B (zh) 滚柱螺杆及其制造方法
RU267962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резания резьбы на трубах на устье скважин
JP2007216297A (ja) ネット成形された歯車部材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7835908A (zh) 滚珠丝杠、机床以及输送装置
US3186082A (en) Method of forming a coil and mounting on a shaft
CN113145944B (zh) 一种齿轮对研装置的振动发生机构
CN112805114B (zh) 用于制造传动蜗杆的方法、该方法制造的传动蜗杆以及具有该传动蜗杆的驱动单元
JP2002349674A (ja) 樹脂製ウォームホイールの製造法、樹脂製ウォームホイール用素形体
JPS6148608A (ja) 軸受用接動案内軸
JP2003048236A (ja) ウォームホイール射出成形用金型の製造方法
RU243390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татико-импульсного упрочнения
US20040021022A1 (en) Face ge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00 Changhua Industrial Park (Shuangta village, Changhua town), Lin'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Xinjia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321 Changhua Industrial Park, Lin'an Ci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EENPIN ROBO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