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0990U - 车门内饰调整元件 - Google Patents

车门内饰调整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0990U
CN206870990U CN201720747654.XU CN201720747654U CN206870990U CN 206870990 U CN206870990 U CN 206870990U CN 201720747654 U CN201720747654 U CN 201720747654U CN 206870990 U CN206870990 U CN 206870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trim
wheel body
component mount
adjustment element
vehicl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76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强
韩宪兵
杨虹
孟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76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0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0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0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包括:元件底座和偏心轮。元件底座安装在内饰板上。偏心轮安装在元件底座上,偏心轮包括轮本体和导向销,轮本体位于元件底座的正面,导向销穿过元件底座由元件底座的背面向外延伸,导向销安装到门内板上。其中导向销的中心与轮本体的中心相偏离,形成偏心结构,轮本体转动,元件底座和导向销的相对高度改变,使得内饰板和门内板的相对高度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能快速方便地调整门内饰和车门的相对高度,不需要拆卸零件就能调整门内饰,使得门内饰与仪表板匹配,大幅降低的生产成本,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车门内饰调整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车门内饰板高度的调整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主流设计中,都会在门内饰与仪表板上设置多条造型特征线,以追求层次感和美感。门内饰与仪表板上设置多条造型特征线需要相互匹配对准,在车门关闭时形成连贯的造型特征线。但车门内饰板和仪表板是两个互相独立的部件,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连接关系。内饰板是通过卡角固定在车门的内门板上,然后车门通过铰链与车身连接。仪表板则是通过螺钉紧固定在横梁上,横梁再通过螺钉打紧到车身角支架上。因此,内饰板与仪表板之间在结构上没有直接联系,但内饰板与仪表板上的造型特征线需要进行直接的匹配。于是,就出现了尺寸链长、公差累积大的问题。多个部件的装配之后,往往门内饰的特征线与仪表板的特征线之间无法匹配,出现偏差。当出现偏差是,需要通过零件拆装或车门二次调整等返工来达到特征线匹配的目的,返工时间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快速方便地调整车门内饰板高度的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包括:元件底座和偏心轮。元件底座安装在内饰板上。偏心轮安装在元件底座上,偏心轮包括轮本体和导向销,轮本体位于元件底座的正面,导向销穿过元件底座由元件底座的背面向外延伸,导向销安装到门内板上。其中导向销的中心与轮本体的中心相偏离,形成偏心结构,轮本体转动,元件底座和导向销的相对高度改变,使得内饰板和门内板的相对高度改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元件底座的正面具有安装框架,轮本体位于安装框架内,安装框架限制轮本体的自由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框架为矩形,轮本体的外轮廓为多边形,轮本体的外轮廓的一对侧边紧贴安装框架的边缘,轮本体被固定在安装框架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安装框架的底部设有一弹性片,轮本体受外力驱动转动,弹性片产生形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轮本体的外轮廓的不同的侧边紧贴安装框架的边缘,对应元件底座和导向销的不同的相对高度,以及内饰板和门内板的不同的相对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轮本体的外轮廓为八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轮本体的背面具有旋转驱动孔,通过旋转驱动孔向轮本体施加外力驱动轮本体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驱动孔为六角形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销为圆形销,插入到门内板的钣金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能快速方便地调整门内饰和车门的相对高度,不需要拆卸零件就能调整门内饰,使得门内饰与仪表板匹配,大幅降低的生产成本,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的正面结构图。
图2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的背面结构图。
图3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a和图4b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与内饰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的结构图,图1揭示了该车门内饰调整元件的正面结构,图2揭示了该车门内饰调整元件的背面结构。
该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包括:元件底座102和偏心轮104。元件底座102安装在内饰板106(内饰板106在图3中示出)上。偏心轮104安装在元件底座102上。偏心轮104包括轮本体141和导向销142。轮本体141位于元件底座102的正面,导向销142穿过元件底座102由元件底座的背面向外延伸,导向销142转动连接到门内板108上(门内板108在图3中示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向销142为圆形销,导向销142插入到门内板的钣金孔中。导向销142的中心与轮本体141的中心相偏离,形成偏心结构。轮本体141转动时,由于导向销142与轮本体141是偏心结构,使得元件底座102和导向销142的相对高度改变。元件底座102和导向销142分别固定在内饰板106和门内板108上,因此能够带动内饰板106和门内板108的相对高度改变。
参考图1所示,元件底座102的正面具有安装框架121,轮本体141位于安装框架121内,安装框架121限制轮本体141的自由转动。安装框架121为类似于矩形,轮本体141的外轮廓为多边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轮本体141的外轮廓为八边形。安装框架121的宽度(短边内侧之间的距离)与轮本体141的一对侧边的宽度(一对侧边外侧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安装框架121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弹性片145,弹性片145的一端和安装框架底部的一端连接,弹性片145的另一端和安装框架121底部的另一端并不相连,它们之间有一个间隙,弹性片145与安装框架121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结构。因此,轮本体141放置在安装框架121内时,轮本体的外轮廓的一对侧边紧贴安装框架的边缘,轮本体安装在安装框架121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轮本体141不受外力作用时,安装框架121的侧边和弹性片145(图中所示为上、下边)夹紧轮本体141的一对侧边,阻止轮本体141转动。轮本体141的正面具有旋转驱动孔143,通过旋转驱动孔143向轮本体141施加外力驱动轮本体转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旋转驱动孔143可以为六角形孔。使用外六角扳手插入六角形孔中,转动外六角扳手,带动轮本体141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轮本体141受外力驱动顺时针转动时,轮本体141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由于旋转驱动孔143的偏心设置会带动安装框架121向上位移,同时带动底座102和内饰板106同步向上位移。然后在轮本体141受外力驱动逆时针转动时,轮本体14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使轮本体141和安装框架121的顶部之间产生间隙,安装框架121、底座102和内饰板106由于重力作用会自动向下位移。由于轮本体和导向销的偏心结构,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大小的旋转直径,所以在安装框架121的底部设有一个弹性片145,当轮本体141在旋转过程中的直径在竖直方向变大时,则弹性片145由于弹性作用会向下弯曲,当轮本体141在竖直方向的直径恢复正常时,弹性片145会恢复到原始状态时,即和安装框架的底部保持基本水平的状态,如图1中弹性片145的状态。
在轮本体141受外力驱动转动时,轮本体141会旋转至外轮廓上的一对角(沿对角线的一对角)与安装框架121接触的状态,此时,具有弹性的安装框架121产生形变,允许外力作用下的轮本体141转动。轮本体141转动至另一对侧边与安装框架121的侧边接触,外力撤除,安装框架121由弹力复原,重新夹紧轮本体。但此时轮本体141已经转动了一个角度,由不同的侧边紧贴安装框架的边缘。由于轮本体和导向销的偏心结构,轮本体141的外轮廓的不同的侧边紧贴安装框架121的边缘时,对应元件底座102和导向销142的不同的相对高度改变,以及内饰板106和门内板108的不同的相对高度。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外轮廓为八边形的轮本体141使得元件底座102和导向销142具有八个不同的相对高度,相应的,内饰板106和门内板108也具有八个不同的相对高度。
图3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的安装示意图。图3中示出了门内饰106和门内板108,车门内饰调整元件100将门内饰106安装到门内板108上。图4a和图4b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与内饰板的安装示意图。图4a和图4b分别从正面和背面揭示了该车门内饰调整元件被安装到门内饰上的结构。
该车门内饰调整元件的使用过程如下:将该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安装到门内饰上,导向销插入门内板上的钣金孔,将门内饰安装到门内板上。将车门安装到车身上。查看门内饰与仪表板是否匹配。如果门内饰与仪表板不匹配,需要调整门内饰的高度。将外六角扳手插入轮本体的六角形孔中,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外六角扳手,转动轮本体,使得门内饰和门内板的相对高度改变,将门内饰降低或者升高,使得门内饰与仪表板匹配后再进行门内饰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能快速方便地调整门内饰和车门的相对高度,不需要拆卸零件就能调整门内饰,使得门内饰与仪表板匹配,大幅降低的生产成本,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元件底座,元件底座安装在内饰板上;
偏心轮,偏心轮安装在元件底座上,偏心轮包括轮本体和导向销,轮本体位于元件底座的正面,导向销穿过元件底座由元件底座的背面向外延伸,导向销安装到门内板上;
其中所述导向销的中心与轮本体的中心相偏离,形成偏心结构,轮本体转动,元件底座和导向销的相对高度改变,使得内饰板和门内板的相对高度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底座的正面具有安装框架,所述轮本体位于安装框架内,安装框架限制轮本体的自由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为矩形,所述轮本体的外轮廓为多边形,轮本体的外轮廓的一对侧边紧贴安装框架的边缘,轮本体被固定在安装框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设有一弹性片,轮本体受外力驱动转动,弹性片产生形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轮本体的外轮廓的不同的侧边紧贴安装框架的边缘,对应元件底座和导向销的不同的相对高度,以及内饰板和门内板的不同的相对高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本体的外轮廓为八边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本体的背面具有旋转驱动孔,通过旋转驱动孔向轮本体施加外力驱动轮本体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孔为六角形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调整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销为圆形销,插入到门内板的钣金孔中。
CN201720747654.XU 2017-06-26 2017-06-26 车门内饰调整元件 Active CN206870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7654.XU CN206870990U (zh) 2017-06-26 2017-06-26 车门内饰调整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7654.XU CN206870990U (zh) 2017-06-26 2017-06-26 车门内饰调整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0990U true CN206870990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31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7654.XU Active CN206870990U (zh) 2017-06-26 2017-06-26 车门内饰调整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0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14362U (zh) 一种俯仰角可调的电风扇
CN107415844A (zh) 可调节便携设备支架
CN204647772U (zh) 大角度可旋转多方向固定器具支架
CN204204427U (zh) 扭力调整机构
WO2020131636A3 (en) Brace limiting range of mo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206870990U (zh) 车门内饰调整元件
CN103225617B (zh) 一种俯仰角可调的电风扇
CN206620384U (zh) 一种新型角度可调节电气安装设备
CN103032659B (zh) 平板电脑十字夹支架
CN202937614U (zh) 转轴装置
CN104495442A (zh) 喷涂遮蔽膜加工装置
CN204361175U (zh) 一种生产弧形电池的装置
CN204770326U (zh) 一种汽车轮罩滚边装置
CN205691888U (zh) 眼镜附加太阳镜片的可翻转夹持机构
KR100625924B1 (ko) 차량용 도어샤시의 테이프 부착장치
CN205315624U (zh) 一种转轮驱动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CN204254204U (zh) 显示设备支架
CN201472069U (zh) 一种转向轮底板
CN203994999U (zh) 一种手机不干胶贴膜机的可调节安装座
CN205997681U (zh) 一种遮阳板支撑座与遮阳板的装配结构
CN207403688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零部件装配结构
CN202007814U (zh) 一种家具用板材连接的锁紧式层板托
TWI399162B (zh) 鉸鏈結構
CN21872917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刷卡器
CN203839588U (zh) 一种电源插座固定支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