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2234U -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62234U CN206862234U CN201720597936.6U CN201720597936U CN206862234U CN 206862234 U CN206862234 U CN 206862234U CN 201720597936 U CN201720597936 U CN 201720597936U CN 206862234 U CN206862234 U CN 2068622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slide bar
- aperture
- detection
- gauge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插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尾部细杆端套有检测圆垫,且所述滑杆的尾部细杆上套有弹簧,所述滑杆的头部先后套入平面轴承钢珠圈和气测头,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接近传感器和气缸,所述气缸上安装有推板,所述滑杆的尾部细杆的尾端通过气管接头连接有气管。本专利实现了同时检测孔位置度及孔径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当今汽车制造领域全球化采购中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更多是充当一个制造者,而不是创造者和设计者。这也造成“中国制造”虽然遍布世界,实体经济的整体盈利却不高的现实;目前,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审视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美国制造业欲重拾成本优势,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极低的人力成本也逐渐增大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远低于欧美的单位劳动生产率和远高于东南亚的制造成本,逼迫“中国制造”要尽快找到新的发力点。除了扩大国内需求和开拓世界新市场外,更重要的是制造业必须从中低端的代工生产向高端“智造”发力。因为国家实体经济继续发展,需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
由于汽车零部件的特殊性,某些零件是要求100%全检,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是采用人工配合位置度量仪和人工配合气动量仪分别测量零件孔的位置度和孔径,量具库庞杂,检验人员配置众多;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能够同时检验位置度及孔径和孔通止的综合量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插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尾部细杆端套有检测件,且所述滑杆的尾部细杆上套有弹簧,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接近传感器和气缸,所述气缸上安装有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尾部细杆的尾端通过气管接头连接有气管,所述滑杆的头部先后套入平面轴承钢珠圈和量具,所述滑杆的头部设有位置度测头。
优选的,所述检测件为检测圆垫或三阶检测环套,所述滑杆上套有的量具为气测头或通止规。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圆垫与所述气测头配套,所述三阶检测环套与通止规配套。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圆垫是单个位置检测位,所述检测圆垫包括两种状态,一是位置度合格,所述位置度测头进入被测孔;二是位置度不合格,所述位置度测头进不去被测孔,所述气测头是浮动的且外径小于所述位置度测头,只要所述位置度测头能进去,所述气测头就一定能进去。
优选的,所述三阶检测环套有三种工作位置:一是位置度不合格,第一阶段无法进入;二是位置度合格,进入所述通止规位置,合格进入,不合格停止;三是第三阶段进入所述通止规位置,合格是进不去的,进去了就是不合格。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尾部设有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所述滑套,所述滑杆,所述检测件,所述气管接头,气管,所述接近传感器,平面轴承钢珠,量具和位置度测头组成检测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所述推板,所述气缸和所述定位板组成动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使得众多测量工作合为一体,人工一次上料完成所有所需测量的数值,更可嵌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机器人拿放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滑套,3、滑杆,4、检测件,401、检测垫片,402、三阶检测环套,5、弹簧,6、推板,7、气管接头,8、气管,9、接近传感器,10、气缸,11、定位板,12、平面轴承钢珠圈,13、量具,1301、气测头,1302、通止规,14、位置度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当将气管8,平面轴承钢珠圈12,量具13和位置度侧头14拿掉,且气管接头7替换为螺栓时,可以直接检测孔位置度,而底座1、滑套2、位置度检测杆3、检测圆垫4和接近传感器9组成检测系统,弹簧5、推板6、螺栓、气缸10和定位板11组成动力系统,具体为:
将滑套2安装在底座1上,位置度检测杆3插入滑套2内,要保证位置度检测杆3能够在滑套3内顺滑,检测垫片401放入位置度检测杆3的尾部细杆端再套入弹簧并在弹簧5尾部加上垫片,垫片的目的是使推板6能够方便推动弹簧5从而推动位置度检测杆3,另一方面将推板6安装到气缸10上之后将气缸10和接近传感器9安装在定位板11上再一并组装到底座1上同时保证位置度检测杆3穿过推板6的孔,最后用螺栓将位置度检测3杆限制在推板6后。
当气缸10动作使推板6移动,位置度检测杆3由于弹簧5的作用力向前移动,使位置度检测杆3检测零件的位置度,当接近传感器9没有测到检测圆垫401说明检测合格,当接近传感器9测到检测圆401说明检测不合格,当不合格时位置度检测杆3没能进入零件内,是通过弹簧5实现缓冲,保证不损害检具,实现自动检测孔位置度。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其中底座1、滑套2、滑杆3、检测件4、气管接头7、气管8、接近传感器9、平面轴承钢珠12、气测头1301和位置度测头14组成检测系统,弹簧5、所述推板6、所述气缸10和所述定位板11组成动力系统,具体为:
将滑套2安装在底座1上并把滑杆3插入滑套2内,保证滑杆3能够在滑套3内顺滑,检测垫片401放滑杆3的尾部细杆端,再套入弹簧并在弹簧尾部加上垫片,垫片的目的是使推板6能够方便推动弹簧5从而推动滑杆3,滑杆3头部先后套入平面轴承钢珠圈12和气测头1301,平面轴承钢珠圈12是为保证气测头1301不与滑杆3摩擦,位置度测头14先由尾部直孔与滑杆3头部光轴部分配合,保证同轴度的情况下由螺纹连接固定到滑杆3上,同时将平面轴承钢珠圈12和气测头1301限制在滑杆3上。气测头1301与滑杆3之间有间隙,间隙大小大于孔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的要求,并通过滑杆3尾部气管8通气使气测头1301悬浮,这样保证气测头1301能够顺利进入零件孔内,同时大大减少气测头1301与零件孔的摩擦,增加气测头1301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先将推板6安装到气缸10上,再将气缸10和接近传感器9安装在定位板11上再一并组装到底座1上同时保证滑杆3尾部穿过推板6的孔,最后用气管接头7将滑杆3限制在推板6背后并接上气管8。
当气缸10动作移动推板6,滑杆3由于弹簧5的作用力向前移动,滑杆3头部的位置度测头14开始检测零件位置度,当接近传感器9没有测到检测圆垫401说明检测位置度合格,则气测头13也能够进入孔内检测孔径,当接近传感器9测到检测圆垫401说明检测位置度不合格,则气测头1301不能进入孔内检测孔径,当位置度不合格时或者孔径过小时,这时位置度测头14没能进入零件内是通过弹簧5进行缓冲,保证不损害检具,实现自动检测孔位置度及孔径。
实施例三: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其中底座1、滑套2、滑杆3、检测件4、气管接头7、气管8、接近传感器9、平面轴承钢珠12、气测头1301和位置度测头14组成检测系统,弹簧5、所述推板6、所述气缸10和所述定位板11组成动力系统,具体为:
将滑套2安装在底座1上并把滑杆3插入滑套2内,保证滑杆3能够在滑套3内顺滑,三阶检测环套402放滑杆3的尾部细杆端,再套入弹簧并在弹簧尾部加上垫片,垫片的目的是使推板6能够方便推动弹簧5从而推动滑杆3,滑杆3头部先后套入平面轴承钢珠圈12和通止规1302,平面轴承钢珠圈12是为保证通止规1302不与滑杆3摩擦,位置度测头14先由尾部直孔与滑杆3头部光轴部分配合,保证同轴度的情况下由螺纹连接固定到滑杆3上,同时将平面轴承钢珠圈12和通止规1302限制在滑杆3上。通止规1302与滑杆3之间有间隙,间隙大小大于孔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的要求,并通过滑杆3尾部气管8通气使通止规1302悬浮,这样保证通止规1302能够顺利进入零件孔内,同时大大减少通止规1302与零件孔的摩擦,增加通止规1302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先将推板6安装到气缸10上,再将气缸10和接近传感器9安装在定位板11上再一并组装到底座1上同时保证滑杆3尾部穿过推板6的孔,最后用气管接头7将滑杆3限制在推板6背后并接上气管8。
当气缸10动作移动推板6,滑杆3由于弹簧5的作用力向前移动,滑杆3头部的位置度测头14开始检测零件位置度,当接近传感器9没有测到三阶检测环套402的第一阶圆环说明检测位置度合格,则通止规1302也能够进入孔内检测孔通止,只有当接近传感器9没有检测到第二阶圆环且之后检测到第三阶圆环时说明孔大小在要求范围内,其他检测第二阶圆环和第三阶圆环的情况则说明孔大小的不在要求范围内。当接近传感器9测到三阶检测环套402的第一阶圆环说明检测位置度不合格,则通止规1302不能进入孔内检测孔通止,当位置度测头14或者通止规1302检测不合格时没能进入零件内是通过弹簧5进行缓冲,保证不损害检具,实现自动检测孔位置度及孔通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滑套(2),所述滑套(2)内插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尾部细杆端套有检测件(4),且所述滑杆(3)的尾部细杆上套有弹簧(5),所述滑杆(3)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上安装有接近传感器(9)和气缸(10),所述气缸(10)上安装有推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的尾部细杆的尾端通过气管接头(7)连接有气管(8),所述滑杆(3)的头部先后套入平面轴承钢珠圈(12)和量具(13),所述滑杆(3)的头部设有位置度测头(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4)为检测圆垫(401)或三阶检测环套(402),所述滑杆(3)上套有的量具(13)为气测头(1301)或通止规(1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圆垫(401)与所述气测头(1301)配套,所述三阶检测环套(402)与通止规(1302)配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圆垫(401)是单个位置检测位,所述检测圆垫(401)包括两种状态,一是位置度合格,所述位置度测头(14)进入被测孔;二是位置度不合格,所述位置度测头(14)进不去被测孔,所述气测头(1301)是浮动的且外径小于所述位置度测头(14),只要所述位置度测头(14)能进去,所述气测头(1301)就一定能进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阶检测环套(402)有三种工作位置:一是位置度不合格,第一阶段无法进入;二是位置度合格,进入所述通止规(1302)位置,合格进入,不合格停止;三是第三阶段进入所述通止规(1302)位置,合格是进不去的,进去了就是不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的尾部设有垫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97936.6U CN206862234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97936.6U CN206862234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62234U true CN206862234U (zh) | 2018-01-09 |
Family
ID=60825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97936.6U Active CN206862234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622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21411A (zh) * | 2017-05-26 | 2017-12-01 | 江苏汉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
-
2017
- 2017-05-26 CN CN201720597936.6U patent/CN2068622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21411A (zh) * | 2017-05-26 | 2017-12-01 | 江苏汉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21411A (zh) |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 |
CN103438782B (zh) | 一种电磁活门工作行程检测装置 | |
CN206862234U (zh) | 一种用于同时实现孔位置度测量和孔径或孔通止的机构 | |
CN201364116Y (zh) | 钢制品表面局部缺陷深、高度测量仪 | |
CN202471649U (zh) | 钢丝绳在线监控系统 | |
CN202109851U (zh) | 一种盲孔叶轮跳动检测仪 | |
CN204421891U (zh) | 远距离用水准仪 | |
CN203364739U (zh) | 管体椭圆度的测量仪器 | |
CN202947557U (zh) | 一种精密轴承套圈检测仪器 | |
CN202836483U (zh) | 一种销轴直线度检测工具 | |
CN208902026U (zh) | 快速检测工件同轴度与圆度的检规 | |
CN208313164U (zh) | 一种小内径销套精度组合检测装置 | |
CN205209399U (zh) | 一种零件双基准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 |
CN209961100U (zh) | 三销架孔中心到轴颈测量点距离的专用检具 | |
CN208026159U (zh) | 一种用于测量输油管道腐蚀坑的器具 | |
CN207703377U (zh) | 一种用于机床主轴拉刀力检测的装置 | |
CN202048876U (zh) | 一种圆盘位置的测量装置 | |
CN202709926U (zh) | 一种检具的检测销结构 | |
CN207881607U (zh) | 一种检测螺栓孔背窝直径的检具 | |
CN202501811U (zh) | 一种检测外球面测量机构 | |
CN202083354U (zh) | 一种长圆孔中心坐标检测工具 | |
CN204202519U (zh) | 一种管式直角外滚道检查仪 | |
CN205825843U (zh) | 一种导块综合检具 | |
CN205766083U (zh) | 混凝土弹性模量检测使用的画线工具 | |
CN203464865U (zh) | 矩形密封圈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Room 4103, Building No. 4, 888 Zhujiang South Road,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AN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215000 Xinghu Street No. 328 Creative Industry Park 3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AN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