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2176U -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62176U
CN206862176U CN201720648901.0U CN201720648901U CN206862176U CN 206862176 U CN206862176 U CN 206862176U CN 201720648901 U CN201720648901 U CN 201720648901U CN 206862176 U CN206862176 U CN 206862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ype heat
heat exchanger
exchanger plates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89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489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62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62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62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包括板式换热组件和安装固定板式换热组件的框架体。板式换热组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有若干平行的流体通道,两个方向的流体通道相互间隔、垂直交错,两种流体进入板式换热组件后均分散流经相应方向的各流体通道换热;板式换热组件的整体形状为矩形,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换热板,两块外侧换热板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两侧为折弯的曲面,另一个方向为平板状不折弯;其它中间位置每块换热板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两侧均为折弯的曲面,两个方向曲面的折弯方向相反;相邻的换热板之间以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曲面套接后焊接为一体,保证了各流体通道的密封性,不仅适用于气‑气换热,也适用于气‑液换热。

Description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气-气换热主要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由于采用列管式结构换热,一种气体走管程,另一种气体走壳程,所以管壳式换热器的体积较大,占地面积也就较大。另外两种气体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换热,而换热器的壳体面积较大,热损失较大,所以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较低。再者,管壳式换热器还有安装和清洗不便的缺陷。
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操作灵活性大、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但是目前板式换热器主要用于液-液换热或者气-液换热。
目前也出现了板式换热器用于气-气换热的做法,但是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换热板之间密封性能不够,或者结构复杂不便于加工制作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气-气换热和气-液换热的板式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板式热回收装置,包括板式换热组件和安装固定板式换热组件的框架体。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有若干平行的流体通道,两个方向的流体通道相互间隔、垂直交错,高温气体和低温气体进入板式换热组件后均分散流经相应方向的各个流体通道换热;板式换热组件的整体形状为矩形,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换热板,两块外侧的换热板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两侧为折弯的曲面,另一个方向为平板状不折弯;其它中间位置的每块换热板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两侧均为折弯的曲面,两个方向曲面的折弯方向相反;相邻的换热板之间以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曲面套接后焊接为一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曲面为L型曲面,相邻的换热板之间L型曲面的折弯角部套接后焊接为一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L型曲面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九十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板上冲压有凸条。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板的四个角部均开设有相同的L型缺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板之间通过垫块隔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板及垫块通过若干拉杆串为一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体包括两个矩形的侧框,两侧框的四个角部通过连接柱可拆卸连为一体,侧框的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有连接杆。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以开口朝内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板式换热组件固定于两侧框之间,所述垫块的两端插接于所述连接杆的槽口中,所述L型缺口与所述连接柱的两相邻侧壁卡合;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框后通过螺母及垫片锁紧。
本实用新型板式换热组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有若干平行的流体通道,两个方向的流体通道依次间隔交错布置,使高温气体和低温气体进入板式换热组件后均分散流经相应方向的各个流体通道换热。板式换热组件的各换热板平行布置,占地面积小,两个方向的流体通道间隔交错布置,使气流的换热面积大,所以换热效率高。克服了现有技术占地面积大,换热效率低的缺陷。板式换热组件的相邻各换热板之间通过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折弯曲面套接定位后焊接为一体,这样,保证了各流体通道的密封性,所以本装置不仅适用于气-气换热,也适用于气-液换热。为了保证制作工艺简单及传热效果,将各换热板采用铝板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中间位置换热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板式热回收装置,包括板式换热组件1和安装固定板式换热组件1的框架体2。
如图2所示,框架体2包括两个矩形的侧框21和将两侧框21连为一体的四根连接柱22,连接柱22的两端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连接螺杆23,侧框21的角部有沉头螺孔,连接柱22和侧框21之间通过螺杆及螺母、垫片连接紧固。侧框21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垂直设置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它以开口朝内布置。本实施例的侧框21采用矩形管围成,连接柱22也采用矩形管。
如图2、图5所示,板式换热组件1的两块外侧的换热板11的长度方向两侧为折弯的L型曲面,其它中间位置的换热板1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为折弯的L型曲面,两个方向的L型曲面的折弯方向相反。为了保证换热效率高和制作工艺简单,本实施例将换热板采用铝板制作。同时还在各换热板上冲压有凸条(图中未画出),通过凸条对气流进行扰动形成湍流,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当然其它实施方式中,换热板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板或者碳钢板制作。
结合图2和图4可以看出,板式换热组件1中,相邻的两块换热板以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L型曲面相对套接后焊接为一体。由于两块外侧的换热板的宽度方向没有折弯,所以各换热板焊接后,换热组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有若干平行的流体通道,且两个方向的流体通道相互间隔、垂直交错。为了减小气流阻力,将L型曲面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九十度。
图4中示出了换热板相互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两个方向相互间隔、垂直交错的流体通道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
如图2、图3所示,相邻的换热板之间均通过垫块12隔开。各换热板的若干相应位置处均设置有圆孔,各垫块的若干相应位置也设置有圆孔,侧框上对应各换热板上及垫块上的各位置处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各换热板的四个角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柱相邻两侧面相应的L型缺口。板式换热组件通过穿过各圆孔的拉杆13串为一体,拉杆的两端均为螺纹段。垫块的两端插接于侧框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连接杆的开口中。
板式换热组件与框架体装配时,先将一个侧框置于工作台上,将侧框长度方向一侧的连接柱安装好;然后将换热板组件置于该侧框上,使各垫块的两端插入连接杆的开口中,使板式换热组件的两角部L型缺口分别与两连接柱卡接,使各拉杆一端的螺纹段与该侧框之间通过螺母及垫片连接紧固;最后将另一个侧框连接紧固于各连接柱的另一端,各拉杆的另一端穿过侧框的骨架后通过螺母及垫片锁紧。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板式换热组件的上述结构使其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形成若干平行的流体通道,且两个方向的流体通道相互间隔交错,如图2、图3所示。高温气体和低温气体分别流经相应方向的若干流体通道进行分散换热,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相邻换热板之间在L型曲面的折弯角部套接后再焊接为一体,由于换热板采用铝板制作,所以焊接操作和换热效果均有保证。各换热板焊接形成板式换热组件后,各流体通道均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所以不仅适用于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换热,也适用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换热。本装置可替代管壳式换热器实现气-气换热,除具有一般板式换热器的优点外,还可做成风管形式,直接装在风管上。只需在本装置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接上风管接口及罩壳即可与风管对接,实现高温气体和低温气体的流通换热。

Claims (10)

1.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包括板式换热组件和安装固定板式换热组件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有若干平行的流体通道,两个方向的流体通道相互间隔、垂直交错,高温气体和低温气体进入板式换热组件后均分散流经相应方向的各个流体通道换热;板式换热组件的整体形状为矩形,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换热板,两块外侧的换热板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两侧为折弯的曲面,另一个方向为平板状不折弯;其它中间位置的每块换热板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两侧均为折弯的曲面,两个方向曲面的折弯方向相反;相邻的换热板之间以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曲面套接后焊接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为L型曲面,所述换热板采用铝板或者不锈钢板或者碳钢板制作,相邻的换热板之间L型曲面的折弯角部套接后焊接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曲面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九十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上冲压有凸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四个角部均开设有相同尺寸的L型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之间通过垫块隔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及垫块通过若干拉杆串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包括两个矩形的侧框,两侧框的四个角部通过连接柱可拆卸连为一体,侧框的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有连接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以开口朝内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组件固定于两侧框之间,所述垫块的两端插接于所述连接杆的槽口中,所述L型缺口与所述连接柱的两相邻侧壁卡合;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框后通过螺母及垫片锁紧。
CN201720648901.0U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06862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8901.0U CN206862176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8901.0U CN206862176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62176U true CN206862176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31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8901.0U Active CN206862176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621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231A (zh) * 2017-06-06 2017-08-04 赵立新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231A (zh) * 2017-06-06 2017-08-04 赵立新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5753U (zh) 一种用于微通道换热器的变径扁管
JP2014016144A (ja) 熱交換器用プレート、熱交換器、ならびに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冷却装置
CN205690944U (zh) 一种波纹板式空气预热器
CN107014231A (zh)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CN206862176U (zh)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CN107990598A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10051186U (zh) 三介质换热器
CN204268934U (zh) 板式换热器
CN203704716U (zh) 可改善抗脏堵能力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04787960U (zh) 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
CN204943980U (zh) 一种流道并联式通体翅片冷凝换热器
CN204227701U (zh) 一种高效冷凝换热器
CN108344210B (zh) 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系统
CN104677152B (zh) 一种板式气气换热器
CN209512581U (zh) 气液逆流换热装置
CN205192299U (zh) 一种新型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
CN203011196U (zh) 一种换热元件成异型排列的椭圆管换热器
CN209043102U (zh) 一种用于电子级氢氟酸蒸馏系统的精馏换热装置
CN201811617U (zh) 铜质合金板式换热器
CN216049329U (zh) 一种气气换热器
CN101706218B (zh) 一种空气与喷淋水顺流的自承压可拆板式蒸发空冷器
CN218328757U (zh)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CN211204965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换热系统及除湿机
CN202792704U (zh) 风侧换热器、风冷热泵机组及空调系统
CN216620774U (zh) 一种用于热泵系统的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