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0682U -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60682U
CN206860682U CN201720580169.8U CN201720580169U CN206860682U CN 206860682 U CN206860682 U CN 206860682U CN 201720580169 U CN201720580169 U CN 201720580169U CN 206860682 U CN206860682 U CN 206860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hell
groove
positioning key
floating
wa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01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OTOR BUSH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OTOR BUSH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OTOR BUSH FACTORY filed Critical NINGBO MOTOR BUSH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7205801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60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60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606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镶边轴瓦,该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包括瓦体和沿轴向对称设置在瓦体上的止推片,所述止推片上从左至右分别沿周向设置有左定位键、止振槽、右定位键;所述瓦体的轴向端面上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与上述三者配合的左槽、止振键和右槽;所述左槽和右槽、左定位键和右定位键均对称设置,所述左槽的右侧壁相对于右侧壁上的点所在的径向线向右倾斜设置;所述左槽和右槽上均设置有阻止定位键沿轴向方向脱离的限位部;此种结构的止推片和瓦体可以分体加工,且组装方便,但组装后具有极高的防分离强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背景技术
轴瓦是柴油机、汽油机等内燃机的主要配件,也是主要的易损零件,随着现代汽车、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的发展,其柴油机、汽油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重型汽车的使用和发展,对轴瓦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轴瓦是滑动轴承,工作表面为耐磨合金(铜基合金、铝基合金)衬垫为低碳钢的双金属材料。内燃机上的轴瓦分为连杆轴瓦和曲轴主轴瓦(平轴瓦和止推主轴瓦),其中止推主轴瓦每台机上必须有一对,它的作用除承担主轴瓦的作用外还要使曲轴运转保持轴向定位和承受曲轴的外来轴向推力。
当前国际和国内普遍采用的止推主轴瓦形式有整体翻边式、活洛挂边式、钩状挂边式和镶边铆合式四种。
整体翻边式缺点为:止推边与轴瓦体的垂直度难保证,开档与缸体的配合间隙及轴瓦宽度与曲轴档的间隙无法调整。活洛挂边式缺点为: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止推边易掉下,可靠性差。须增加汽缸体加工的工时。钩状挂边式缺点为:此种型式的止推边多采用整体合金,铸造后机加工,工艺繁,且合金澎胀系数大,目前很少采用。镶边铆合式缺点为:对于现代汽车行业,高速运转的需求,传统的止推片+主轴瓦及传统的止推瓦已不能满足需求,即满足安装方便,又能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同时具备易于加工且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包括瓦体和沿轴向对称设置在瓦体上的止推片,所述止推片上从左至右分别沿周向设置有左定位键、止振槽、右定位键;所述瓦体的轴向端面上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与上述三者配合的左槽、止振键和右槽;所述左槽和右槽、左定位键和右定位键均对称设置,所述左槽的右侧壁相对于右侧壁上的点所在的径向线向右倾斜设置;所述左槽和右槽上均设置有阻止定位键沿轴向方向脱离的限位部。
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组装的时候,止推片直接沿径向卡入从外壁卡入;在左定位键与左槽刚刚接触的时候,左定位键的右端和右定位键的左端之间的间距要小于左槽的右侧壁外端部和右槽左侧壁的外端部之间的间距;在装入过程中需要施加一定的力,以此使得瓦体和左定位键、右定位键之间均发生弹性形变;以此,在止推片组装完毕之后,止推片和瓦体之间存在阻止两者沿进行脱离的力;尤其在轴瓦装入对应结构,如主轴箱,并在轴瓦内穿设主轴之后,瓦体将难以产生向内弯曲,单单定位键的形变或止推片的形变很难导致止推片沿径向脱离;而限位部又阻止了止推片沿轴向脱离;综上,这种结构的止推片和瓦体可以分体加工,且组装方便,但组装后具有极高的防分离强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止振键凸出设置在瓦体的外壁上且止于瓦体的轴向端面,所述止振键包括由端面至中心逐渐远离瓦体外表面的外定位面;所述止振槽与定位面抵接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左定位键和右定位键的限位形成两个限位点,而加工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导致止推片以两点为轴向可以沿产生一定程度的向内翻转晃动,止振键上的定位面与止振槽的组合,则提供止推片的翻转的抵接限位,保持止推片与瓦体之间的相对稳定。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止推片与左定位键和与右定位键相交的位置均设置有避让槽。
采用上述方案,避让槽放置左、右定位键的根部与左、右槽之间的对称存在干涉,且避让槽产生的部分空缺与左、右定位键之间形成了弹性结构,加强左、右定位键的弹性形变能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定位键的右端以及右定位键的左端均设置有内凹的卡槽。
采用上述方案,卡槽可以提供避让,并且与左定位键或右定位键之间形成类似于钩爪的结构,以加强组装后止推片和瓦体之间的相对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瓦体包括沿径向对称设置的上轴瓦和下轴瓦,所述上轴瓦和下轴瓦上均各自设置有两个止推片;所述上轴瓦上设置有油孔。
采用上述方案,轴瓦与安装座,如主轴箱的内孔的安装一般是过盈配合,以上下两片的方式可以使得拆装更加方便;而在装入主轴之后,一般下轴瓦为主要承重轴瓦,因此上轴瓦与主轴之间会存在一定间隙,将油孔设置在上轴瓦可以更好的向轴瓦内注油。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瓦体的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周油槽,所述油孔设置在周油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周油槽可以沿周向对润滑油进行预输送,以更好的在轴瓦内圈与主轴之间形成油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瓦体的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周油槽,所述周油槽的侧壁与槽底成一定角度倾斜设置,且周油槽的两个侧壁组成的开口逐渐增大。
采用上述方案,倾斜设置的周油槽侧壁优化了油液在轴瓦的轴向方向扩散构成,使得油液在从油孔进入周油槽之后,可以沿轴向储存在主轴与周油槽的侧壁之间,并在主轴转动或窜动过程中产生油膜的轴向输送;加速油液扩散。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周油槽的侧壁的夹角为60°。
采用上述方案,增大周油槽侧壁的夹角可以增大油液在轴瓦轴向的扩散效果,而在增大周油槽侧壁的夹角的同时也增大了周油槽的开口大小,也就是说主轴与轴瓦的抵接面积会相应的减少,轴瓦对主轴的承载效果也会下降,并且加工难度也会增大;在侧壁夹角为60°的时候可以对上述三者的条件都取得较好的值。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轴瓦包括钢层和设置在钢层内壁上的喷塑层,所述喷塑层靠近端部的壁厚逐渐减小。
采用上述方案,钢层作为环装的基底,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喷塑层可以加强内壁的耐腐蚀性和润滑效果;而壁厚减少则可以对轴瓦安装或冲压产生的壁厚变化进行补偿,从而得到更好的圆度与主轴配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轴瓦的喷塑层在内壁底部的厚度为0.2mm-0.5mm,所述下轴瓦两周向端口的喷塑层的厚度均相对于底部的喷塑层厚度减薄0.01mm-0.03mm。
采用上述方案,轴瓦的底部为主要的承压区域,在转轴转动的时候也是磨损最为严重区域,喷塑层可以形成预耐磨区;在最初安装完成并进行转动的时候,转轴会在喷塑层上形成一个很薄的弧状浅槽,从而在其中压迫形成油膜,对转轴进行浮动承托;但喷塑层不能过厚,以避免对转轴与轴瓦的配合产生干扰;一般在0.2mm-0.5mm较为合适;而靠近端部位置承压较少,减薄的内壁也可以加速油液的扩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止推片和瓦体可以分体加工,且组装方便,但组装后具有极高的防分离强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2、优化油膜的成型通道,以更好的形成稳定的油膜;
3、多层成型补偿,提高装配圆度和耐磨、耐腐蚀特性,加强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轴瓦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止推片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的上轴瓦的整体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图4在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1的下轴瓦的整体结构图;
图7是实施例1的周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的瓦体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瓦体;2、止推片;3、周油槽;4、油孔;11、下轴瓦;12、上轴瓦;13、左定位键;14、止振槽;15、右定位键;16、喷塑层;17、钢层;18、限位部;21、左槽;22、止振键;23、右槽;24、避让槽;2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如图1所示,包括瓦体1和沿轴向对称设置在瓦体1上的止推片2。
参照图2和图3,止推片2上从左至右分别沿周向设置有左定位键13、止振槽14、右定位键15。
参照图4和图5,瓦体1的轴向端面上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与上述三者配合的左槽21、止振键22和右槽23;左槽21和右槽23、左定位键13和右定位键15均对称设置。
参照图3,止推片2与左定位键13和与右定位键15相交的位置均设置有避让槽24,以形成避让,并与两个定位键形成弹性结构。
参照图4,左槽21的右侧壁相对于右侧壁上的点所在的径向线向右倾斜设置,即左定位键13的右端和右定位键15的左端之间的间距要小于左槽21的右侧壁外端部和右槽23左侧壁的外端部之间的间距;以此使得左定位键13和右定位键15分与左槽21和右槽23对接之后能够阻止止推片2和瓦体1沿径向相互分离;尤其在轴瓦装入对应结构,如主轴箱,并在轴瓦内穿设主轴之后,瓦体1将难以产生向内弯曲,单单定位键的形变或止推片2的形变很难导致止推片2沿径向脱离;而左槽21和右槽23上又均设置有限位部18,限位部18阻止了止推片2沿轴向脱离。参照图3,为了强化对防脱性能,左定位键13的右端以及右定位键15的左端均设置有内凹的卡槽25,卡槽25形成类似于钩爪的结构。
参照图5,止振键22凸出设置在瓦体1的外壁上且止于瓦体1的轴向端面,止振键22包括由端面至中心逐渐远离瓦体1外表面的外定位面;止振槽14与定位面抵接配合。以此阻止止推片2向内翻转晃动,
参照图1和图5,瓦体1包括在半径处分离的上轴瓦12和下轴瓦11,上轴瓦12和下轴瓦11的区别仅在于上轴瓦12上设置有油孔4。
参照与6和图7,瓦体1的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周油槽3,油孔4设置在周油槽3内;周油槽3的侧壁的夹角为60°,且周油槽3的两个侧壁组成的开口逐渐增大。以此加强润滑油的沿轴瓦的轴向的扩散效果。
参照图8,下轴瓦11包括钢层17和设置在钢层17内壁上的喷塑层16,喷塑层16靠近端部的壁厚逐渐减小;下轴瓦11的喷塑层16在内壁底部的厚度为0.2mm-0.5mm,下轴瓦11两周向端口的喷塑层16的厚度均为0.01mm-0.03mm。上轴瓦12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喷塑层16可以形成预耐磨区;在最初安装完成并进行转动的时候,转轴会在喷塑层16上形成一个很薄的弧状浅槽,从而在其中压迫形成油膜,对转轴进行浮动承托;但喷塑层16不能过厚,以避免对转轴与轴瓦的配合产生干扰;一般在0.2mm-0.5mm较为合适;而靠近端部位置承压较少,减薄的内壁也可以加速油液的扩散;为了补偿上轴瓦12和下轴瓦11端部之间的挤压形变,下轴瓦11两周向端口的喷塑层16的厚度均相对于底部的喷塑层16厚度减薄0.01mm-0.03mm较为合适。

Claims (10)

1.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包括瓦体(1)和沿轴向对称设置在瓦体(1)上的止推片(2),所述止推片(2)上从左至右分别沿周向设置有左定位键(13)、止振槽(14)、右定位键(15);所述瓦体(1)的轴向端面上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与上述三者配合的左槽(21)、止振键(22)和右槽(23);所述左槽(21)和右槽(23)、左定位键(13)和右定位键(15)均对称设置,所述左槽(21)的右侧壁相对于右侧壁上的点所在的径向线向右倾斜设置;所述左槽(21)和右槽(23)上均设置有阻止定位键沿轴向方向脱离的限位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止振键(22)凸出设置在瓦体(1)的外壁上且止于瓦体(1)的轴向端面,所述止振键(22)包括由端面至中心逐渐远离瓦体(1)外表面的外定位面;所述止振槽(14)与定位面抵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止推片(2)与左定位键(13)和与右定位键(15)相交的位置均设置有避让槽(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左定位键(13)的右端以及右定位键(15)的左端均设置有内凹的卡槽(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瓦体(1)包括沿径向对称设置的上轴瓦(12)和下轴瓦(11),所述上轴瓦(12)和下轴瓦(11)上均各自设置有两个止推片(2);所述上轴瓦(12)上设置有油孔(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瓦体(1)的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周油槽(3),所述油孔(4)设置在周油槽(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周油槽(3)的侧壁与槽底成一定角度倾斜设置,且周油槽(3)的两个侧壁组成的开口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周油槽(3)的侧壁的夹角为6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下轴瓦(11)包括钢层(17)和设置在钢层(17)内壁上的喷塑层(16),所述喷塑层(16)靠近端部的壁厚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浮动镶边轴瓦,其特征是:所述下轴瓦(11)的喷塑层(16)在内壁底部的厚度为0.2mm-0.5mm,所述下轴瓦(11)两周向端口的喷塑层(16)的厚度均相对于底部的喷塑层(16)厚度减薄0.01mm-0.03mm。
CN201720580169.8U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60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0169.8U CN206860682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0169.8U CN206860682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60682U true CN206860682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2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016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60682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60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92136A (en) Crankshaft bearing having hydrodynamic thrust flanges
US8870462B2 (en) Bearing bush
JP5773500B2 (ja) 内燃機関用オイルリング
CN103946606B (zh) 内燃机的气缸的气缸套及其制造方法
JPH0439461Y2 (zh)
CN206860682U (zh) 一种浮动镶边轴瓦
US20170314503A1 (en) One piece cast ferrous crown pist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6236147B2 (zh)
CN101896744A (zh) 用于内燃机的销毂以及设有该销毂的活塞
CN206860681U (zh) 一种低速轴瓦
JP2009030467A (ja) タペットローラ軸受構造
US20120008889A1 (en) Slide bearing for crankshaf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5805637U (zh) 一种挺柱体
CN204186442U (zh) 凸轮轴润滑油路结构
US20050028779A1 (en) Piston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9444716U (zh) 一种连杆衬套、发动机及车辆
US20160069382A1 (en) Nodular iron cast crankshaft with forged steel core insert
US10982573B2 (en) Method for mounting a valve seat ring on a cylinder head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6860683U (zh) 一种油孔补偿的轴瓦
CN213899073U (zh) 一种曲轴润滑结构
CN202867549U (zh) 一种新型滑动轴承
JPH0682465U (ja) 内燃機関用圧力リング
JP6914291B2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
JPH0429128Y2 (zh)
US11131269B2 (en) Steel piston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