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6414U - 安全扣 - Google Patents

安全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6414U
CN206836414U CN201720450865.7U CN201720450865U CN206836414U CN 206836414 U CN206836414 U CN 206836414U CN 201720450865 U CN201720450865 U CN 201720450865U CN 206836414 U CN206836414 U CN 206836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rivet
coupler body
buckling piece
rive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08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光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ZHANGMAOH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ZHANGMAOH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ZHANGMAOH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ZHANGMAOH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08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6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6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6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扣,包含有钩体、扣合件及铆钉,钩体二端分别具有安装部及勾部,安装部设有第一枢接孔,扣合件的基部两侧同向弯折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且第一铆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铆孔的孔径,并使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分别位于钩体的第一枢接孔两侧,铆钉的杆身一端设有铆合部,杆身与铆合部的外径分别相同于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杆身穿设于第一铆孔与第一枢接孔内,铆合部穿设于第二铆孔,让扣合件依铆钉枢转时减少晃动,使扣合件的扣合孔确实地扣合于钩体勾部,以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安全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扣,尤指扣合件设置有孔径相等于铆钉杆身的第一铆孔,以及孔径相等于铆钉铆合部的第二铆孔,限制铆钉的安装方向,使扣合件与铆钉之间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避免扣合件依铆钉作枢转时产生晃动,而与钩体的勾部扣合不完全,以提高安全性。
背景技术
一般在高空活动或作业的人员,通常会于身上系上坐绳,再以安全扣与安全索连接,以防高空活动或作业的人员不小心发生跌倒或坠落,一般安全扣具有钩体、扣合件、铆钉及压柄,钩体二端分别设置有枢接孔及尖端,该扣合件具有基部,基部顶端形成有供钩体的尖端抵靠卡合的卡槽,且基部两侧同向弯折有二侧板,每一侧板均设置有铆孔,该铆钉具有杆身,杆身一端设置有外径系小于杆身的铆合部,杆身的外径系相同于扣合件的各铆孔的孔径,且铆钉系利用杆身穿过其一铆孔及钩体的枢接孔,使铆合部铆合于另一铆孔内,将扣合件枢设于枢接孔,并相对钩体作摆动,而压柄系枢接于钩体,且联结于扣合件,以控制扣合件的摆动,但上述铆钉外径较小的铆合部与铆孔铆合时会产生间隙,且扣合件的二侧板与钩体之间具有活动空间,导致扣合件于摆动回弹时容易产生晃动,使钩体的尖端无法确实抵靠卡合于卡槽内,而产生安全疑虑。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设置于扣合件第一侧板上、孔径相等于铆钉的杆身外径的第一铆孔,以及设置于第二侧板上、孔径相等于铆钉的铆合部外径的第二铆孔,限定铆钉的安装方向,使扣合件与铆钉之间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让扣合件依铆钉枢转时减少晃动,使扣合件的扣合孔确实地扣合于钩体勾部,以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利用扣合板分别设置于二侧板末端朝内弯折的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分别抵持于钩体的安装部两侧,使扣合件与钩体之间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同样可让扣合件依铆钉枢转时减少晃动,使扣合件的扣合孔确实地扣合于钩体勾部,以提高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安全扣,包含有钩体、扣合件及铆钉,该钩体具有安装部,安装部一端弯折延伸有吊挂部,吊挂部末端形成有勾部,且安装部靠近勾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枢接孔;该扣合件具有基部,基部一端延伸有扣合部,且基部两侧同向弯折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且第一铆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铆孔的孔径,并使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分别位于前述钩体的第一枢接孔两侧,而扣合部上设置有用以扣合钩体勾部的扣合孔;该铆钉具有杆身,杆身一端设置有头部,另一端设置铆合部,杆身与铆合部的外径分别相同于扣合件的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杆身穿设于第一铆孔与钩体的第一枢接孔内,铆合部穿设于第二铆孔。
前述的安全扣,其中该钩体的安装部枢设有用于控制扣合件摆动的压柄,压柄末端与钩体的配合处弯折有防止外物夹入的挡片。
前述的安全扣,其中该扣合件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末端朝内分别弯折有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分别抵持于钩体的安装部两侧。
前述的安全扣,其中该扣合件的扣合孔内侧缘设置有导引斜面,该钩体的勾部末端弯折有倒钩,倒钩沿着导引斜面进入扣合孔内扣合形成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由于杆身与铆合部的外径分别相同于扣合件的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扣合件依铆钉枢转时能够减少晃动,使扣合件的扣合孔确实地扣合于钩体勾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为图1A_A剖面线的钩体、扣合件及铆钉的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于常态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欲解除扣合件与钩体的勾扣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于扣合件与钩体解除勾扣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钩体;11-安装部;111-连接孔;112-第一枢接孔;113- 第二枢接孔;12-勾部;121-倒钩;13-吊挂部;2-扣合件;21-基部;22-扣合部; 221-扣合孔;222-导引斜面;23-第一侧板;231-第一铆孔;232-第一弯折部;24- 第二侧板;241-第二铆孔;242-第二弯折部;25-翼片;251-弧形轨道;252-横向轨道;3-铆钉;31-杆身;32-头部;33-铆合部;4-压柄;41-背板;42-挡片;43- 第一侧壁;431-第一限制孔;432-第一通孔;44-第二侧壁;441-第二限制孔;442- 第二通孔;5-插销;51-杆身;52-头部;53-铆合部;6-限制件;61-杆身;62-头部;63-铆合部;7-第一弹性元件;8-第二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安全扣,包含有钩体1、扣合件2、铆钉3、压柄4、插销5及限制件6,其中:
该钩体1具有安装部11,安装部11一端弯折延伸有吊挂部13,吊挂部13 末端形成有勾部12,其中安装部11上设置有连接孔111、第一枢接孔112及第二枢接孔113,连接孔111系用于连接坐绳(图中未显示),第一枢接孔112设置于安装部11靠近勾部12的一侧,第二枢接孔113则是设置于安装部远离勾部 12的另一侧,且勾部12末端弯折有倒钩121。
该扣合件2具有基部21,基部21一端延伸有扣合部22,且基部21两侧同向弯折有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远离基部21 的另一侧弯折延伸有二翼片25,其中该扣合部22上设置有用以扣合钩体1勾部 12的扣合孔221,扣合孔221内侧缘设置有导引斜面222;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一铆孔231与第二铆孔241,且第一铆孔231的孔径大于第二铆孔241的孔径,并使第一铆孔231与第二铆孔241分别位于前述钩体1的第一枢接孔112两侧,而第一侧板23及第二侧板24末端进一步朝内分别弯折有第一弯折部232与第二弯折部242,第一弯折部232与第二弯折部 242分别抵持于上述钩体1的安装部11两侧;该二翼片25系形状大致对称,且跨越钩体1的安装部11与压柄4重迭,并设置有弧形轨道251及衔接于弧形轨道251一侧的横向轨道252。
该铆钉3具有杆身31,杆身31一端设置有头部32,另一端设置铆合部33,头部32的外径大于杆身31,而杆身31与铆合部33的外径分别相同于扣合件2 的第一铆孔231与第二铆孔241。
该压柄4具有背板41,背板41两侧同侧弯折有第一侧壁43及第二侧壁44,其中该第一侧壁43设置有第一限制孔431及第一通孔432,第一限制孔431及第一通孔432的孔径系相等于上述铆钉3的杆身31外径;该第二侧壁44设置有与第一限制孔431对应的第二限制孔441,以及与第一通孔432对应的第二通孔442,第二通孔442与第二限制孔441的孔径系相等于上述铆钉3的铆合部 33外径,并使第一限制孔431与第二限制孔441位于上述扣合件2的二翼片25 的二横向轨道252外侧,而第一通孔432与第二通孔442则位于上述钩体1的第二枢接孔113两侧。
该插销5具有杆身51,杆身51一端设置有头部52,另一端设置铆合部53,头部52的外径大于杆身51,而杆身51与铆合部53的外径分别相同于压柄4的第一通孔432与第二通孔442。
该限制件6具有杆身61,杆身61一端设置有头部62,另一端设置铆合部 63,头部62的外径大于杆身61,而杆身61与铆合部63的外径分别相同于压柄 4的第一限制孔431与第二限制孔441。
于组构时,系利用铆钉3的杆身31穿设于扣合件2第一铆孔231与钩体1 的第一枢接孔112内,使铆合部33穿设于第二铆孔241,将扣合件2枢接于钩体1的安装部11,并可依铆钉3作枢转,且该扣合件2与钩体1之间进一步连接有用于提供扣合件2回弹作用力的第一弹性元件7,随之,再利用插销5的杆身51穿设于压柄4的第一通孔432与钩体1的第二枢接孔113内,使铆合部53 穿设于第二通孔442内,将压柄4枢接于钩体1的第二枢接孔113,并依插销5 作枢转,且该压柄4与钩体1之间进一步连接有用于提供压柄4回弹作用力的第二弹性元件8,然后利用限制件6的杆身61穿设压柄4的第一限制孔431及二翼片25的各横向轨道252,将铆合部63穿设于第二限制孔441,使压柄4与扣合件2形成联结,对压柄4的摆动产生掣肘作用,且该压柄4进一步于背板 41末端与钩体1的配合处弯折有挡片42,以防止外物夹入压柄4与钩体1之间。
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使用者压持压柄4的背板 41时,该压柄4会依插销5朝扣合件2的方向枢转,带动限制件6的杆身61由翼片25的横向轨道252移动至弧形轨道251,使扣合件2枢转远离钩体1的倒钩121,即可解除钩体1与扣合件2的结合状态,于扣合时,仅需放开压柄4,第一弹性元件7即可凭借其弹性作用抵推扣合件2,使扣合件2依铆钉3朝钩体 1的勾部12枢转靠近,且由于铆钉3的杆身31与铆合部33的外径分别相同于扣合件2的第一铆孔231与第二铆孔241,而第一弯折部232与第二弯折部242 分别抵持于上述钩体1的安装部11两侧,因此,扣合件2与钩体1及铆钉3之间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让扣合件2依铆钉3枢转时减少晃动,使钩体1的倒钩121确实地沿着导引斜面222进入扣合部22的扣合孔221内扣合形成定位,将扣合件2与钩体1结合并同时受力。
是以,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
一、利用设置于扣合件2第一侧板23上、孔径相等于铆钉3的杆身31外径的第一铆孔231,以及设置于第二侧板24上、孔径相等于铆钉3的铆合部33 外径的第二铆孔241,限定铆钉3的安装方向,使扣合件2与铆钉3之间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让扣合件2依铆钉3枢转时减少晃动,使扣合件2的扣合孔221 确实地扣合于钩体1勾部12,以提高安全性。
二、利用扣合件2的第一侧板23及第二侧板24末端朝内弯折的第一弯折部232及第二弯折部242,分别抵持于钩体1的安装部11两侧,使扣合件2与钩体1之间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同样可让扣合件2依铆钉3枢转时减少晃动,使扣合件2的扣合孔221确实地扣合于钩体1勾部12,以提高安全性。
三、利用钩体1的勾部12末端所弯折的倒钩121,勾扣于扣合件2的扣合孔221内,使扣合件2与钩体1结合并同时受力,以降低对钩体1结构强度的要求,而可选用重量较轻、成本较低的制作材料。
四、利用压柄4末端与钩体1的配合处所弯折的挡片42,避免外物夹入压柄4与钩体1之间,而影响压柄4及扣合件2的摆动,以方便使用。

Claims (4)

1.一种安全扣,其特征在于:包含有钩体、扣合件及铆钉,其中:
该钩体具有安装部,安装部一端弯折延伸有吊挂部,吊挂部末端形成有勾部,且安装部靠近勾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枢接孔;
该扣合件具有基部,基部一端延伸有扣合部,且基部两侧同向弯折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且第一铆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铆孔的孔径,并使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分别位于前述钩体的第一枢接孔两侧,而扣合部上设置有用以扣合钩体勾部的扣合孔;
该铆钉具有杆身,杆身一端设置有头部,另一端设置铆合部,杆身与铆合部的外径分别相同于扣合件的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杆身穿设于第一铆孔与钩体的第一枢接孔内,铆合部穿设于第二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扣,其特征在于:该钩体的安装部枢设有用于控制扣合件摆动的压柄,压柄末端与钩体的配合处弯折有防止外物夹入的挡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扣,其特征在于:该扣合件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末端朝内分别弯折有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分别抵持于钩体的安装部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扣,其特征在于:该扣合件的扣合孔内侧缘设置有导引斜面,该钩体的勾部末端弯折有倒钩,倒钩能够沿着导引斜面进入扣合孔内扣合形成定位。
CN201720450865.7U 2017-04-26 2017-04-26 安全扣 Active CN206836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0865.7U CN206836414U (zh) 2017-04-26 2017-04-26 安全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0865.7U CN206836414U (zh) 2017-04-26 2017-04-26 安全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6414U true CN206836414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0865.7U Active CN206836414U (zh) 2017-04-26 2017-04-26 安全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6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727822A (en) Mechanism for relatively engaging and locking two member of chair arm
CN206836414U (zh) 安全扣
CN102551280A (zh) 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
CN207286017U (zh) 一种平地拖
EP1598148A1 (en) An improved nail restrainer and a nail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said restrainer
CN206770337U (zh) 一种快速拆分机构以及吸盘
CN204399102U (zh) 一种新型的安全带锁扣固定结构
US2862272A (en) Center ledge scoop with means resisting forcible mis-meshing
CN206798959U (zh) 一种带羊角链环抓钩
CN201630364U (zh) 一种自锁拉头
WO2017104008A1 (ja) 止具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206749735U (zh) 掀翻式带扣
CN206933448U (zh) 一种安全帽帽衬的缓冲机构
CN205972393U (zh) 一种偏心扣
CN205446375U (zh) 一种无合页翻转式连接机构
TWM487190U (zh) 工具吊卡
CN208907302U (zh) 一种连接脚手架斜杆端部的连接头
CN205440709U (zh) 一种折叠车
CN208063603U (zh) 一种电器壳体的自扣结构
CN206659286U (zh) 一种衣用扣件
CN218207423U (zh) 多片叠合轻量安全钩
CN211663240U (zh) 前从板与车钩配合机构
CN207296706U (zh) 一种建筑用铰链连接片结构
CN208584152U (zh) 型钢翻转工具
CN201350622Y (zh) 自锁对夹式工具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