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1754U - 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1754U
CN206831754U CN201720741654.9U CN201720741654U CN206831754U CN 206831754 U CN206831754 U CN 206831754U CN 201720741654 U CN201720741654 U CN 201720741654U CN 206831754 U CN206831754 U CN 206831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solar panels
box
air outlet
bla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16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n Y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n Y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n Y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n Y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16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1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1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17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通风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出风箱输风管、进风箱、进风管、蓄电盒和风机。其中出风箱设于隧道顶部,位于隧道内部空腔中,出风箱上设有出风口。进风箱设于隧道覆土层上方,进风箱顶部连接有挡雨板。挡雨板上连接有蓄电盒,蓄电盒内设有蓄电池和两个插槽,两个插槽内分别插有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均通过滑轨与插槽内壁活动连接,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均与蓄电池电连接。解决了现有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多使用内燃型发电机,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进行供电,会排放较多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通风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在施工中均需使用新风系统,用于排出在隧道施工中,由于炸药爆炸、内燃机的使用、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有害气体,是为隧道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维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保障正常、顺利施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
隧道施工中,由于钻眼,炸药爆破,装渣,喷射混泥土,内燃机和运输车辆的排气,洞内氧气太少,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混杂各种有害气体与岩尘,使洞内狭窄空间的空气非常混浊污浊,大大的对人体健康威胁影响严重。必须向洞内供给新鲜的空气,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粉尘浓度,有效通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各种通风机来排尘通风。
隧道施工中铺设的新风系统与隧道建成通行时是不同的,隧道建成通行时多铺设有电线,通过供电站对隧道通风系统进行统一供电,隧道施工时,由于施工需要很难有健全的供电线路,往往需要施工单位自行携带内燃型发电机等装置,这些装置使用往往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用太阳能对隧道施工中新风系统进行供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隧道施工新风系统多使用内燃型发电机,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进行供电,会排放较多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提供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包括出风箱输风管、进风箱、进风管、蓄电盒和风机。其中出风箱设于隧道顶部,出风箱上设有出风口。进风箱设于隧道覆土层上方,进风箱顶部连接有挡雨板。挡雨板上连接有蓄电盒,蓄电盒内设有蓄电池和两个插槽,两个插槽内分别插有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均通过滑轨与插槽内壁活动连接,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均与蓄电池电连接,输风管一端与进风箱连接,输风管另一端与出风箱连接。进风管与进风箱水平连接,进风管内设有风机,进风管开口端位于挡雨板下方。风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在蓄电盒插槽内的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接收太阳光,并将其转换为太阳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供电风扇使用。使用中使用者可以将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通过滑轨拔出,接收太阳光,实现了太阳能进行供电,节约资源,不会污染环境的功能,蓄电池对风机进行供电,通过风机将室外空气导入隧道中,实现对隧道内空气进行补充,缓解隧道内氧气太少,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混杂各种有害气体与岩尘,使洞内狭窄空间的空气非常混浊污浊的问题,同时通过消耗太阳能板采集的太阳能对风机进行供电,解决了现有隧道施工新风系统多使用内燃型发电机,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进行供电,会排放较多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
同时,进风管与进风箱水平连接,进风管开口端位于挡雨板下方,通过进风管与进风箱水平连接,改变了现有垂直连接的方式,避免了雨滴或者其他物体从进风管进入隧道的风险。
进一步的,两个插槽上下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一号太阳能板插入位于上方的插槽中,二号太阳能板插入位于下方的插槽中。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将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反向抽出,可以提高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的面积,提高太阳能采集效率。
可选的,进风管内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位于风机和进风管开口之间。
可选的,进风管开口为倾斜开口,进风管开口端设有防虫网。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在进风管内的过滤层,将进入进风管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大幅降低空气中杂质数量,提高隧道中空气质量,通过在进风管开口端设有防虫网,可以有效降低昆虫或者禽类飞入进风管,破坏风机或者堵塞风道的问题。
可选的,出风箱与进风箱间连接有多根输风管,多根输风管相互平行,呈蜂窝状分布。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如果采用大口径风道来进行输风,虽然可以提高输风效率,但是会降低隧道的机械强度,存在隧道管径破裂的风险,采用多根输风管呈蜂窝状分布,实现提高输风效率,同时不降低隧道机械强度。
可选的,出风箱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均匀分布在出风箱的侧壁上,且相邻的两个出风口间距为5-10cm。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实现将空气朝多个方向往隧道内输送,使隧道内空气分布均匀。
可选的,出风箱底部设有吸水棉。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吸水棉,可以将进入隧道的空气中水分进行吸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设置在蓄电盒插槽内的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接收太阳光,并将其转换为太阳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供电风扇使用。使用中使用者可以将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通过滑轨拔出,接收太阳光,实现了太阳能进行供电,节约资源,不会污染环境的功能,蓄电池对风机进行供电,通过风机将室外空气导入隧道中,实现对隧道内空气进行补充,缓解隧道内氧气太少,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混杂各种有害气体与岩尘,使洞内狭窄空间的空气非常混浊污浊的问题,同时通过消耗太阳能板采集的太阳能对风机进行供电,解决了现有隧道施工新风系统多使用内燃型发电机,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进行供电,会排放较多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
2、通过进风管与进风箱水平连接,改变了现有垂直连接的方式,避免了雨滴或者其他物体从进风管进入隧道的风险。
3、将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反向抽出,可以提高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的面积,提高太阳能采集效率。
4、通过设置在进风管内的过滤层,将进入进风管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大幅降低空气中杂质数量,提高隧道中空气质量,通过在进风管开口端设有防虫网,可以有效降低昆虫或者禽类飞入进风管,破坏风机或者堵塞风道的问题。
5、采用多根输风管呈蜂窝状分布,实现提高输风效率,同时不降低隧道机械强度。
6、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实现将空气朝多个方向往隧道内输送,使隧道内空气分布均匀。
7、通过设置吸水棉,可以将进入隧道的空气中水分进行吸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风箱所在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风箱所在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风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隧道、2为空腔、3为出风箱、4为出风口、5为输风管、6为进风箱、7为进风管、8为挡雨板、9为蓄电盒、10为风机、11为滑轨、12为过滤层、13为防虫网、14为吸水棉、15为隧道覆土层、16为一号太阳能板、17为二号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包括出风箱3、输风管5、进风箱6、进风管7、蓄电盒9和风机10,出风箱3设于隧道1顶部,位于隧道1内部空腔2中,出风箱3上设有出风口4,进风箱6设于隧道覆土层15上方,进风箱6顶部连接有挡雨板8,挡雨板8上连接有蓄电盒9,蓄电盒9内设有蓄电池和两个插槽,两个插槽内分别插有一号太阳能板16和二号太阳能板17,一号太阳能板16和二号太阳能板17均通过滑轨11与插槽内壁活动连接,一号太阳能板16和二号太阳能板17均与蓄电池电连接,输风管5一端与进风箱6连接,输风管5另一端与出风箱3连接,进风管7与进风箱6水平连接,进风管7内设有风机10,进风管7开口端位于挡雨板8下方,风机10与蓄电池电连接。
使用中,通过设置在蓄电盒插槽内的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接收太阳光,并将其转换为太阳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供电风扇使用。使用中使用者可以将一号太阳能板和二号太阳能板通过滑轨拔出,接收太阳光,实现了太阳能进行供电,节约资源,不会污染环境的功能,蓄电池对风机进行供电,通过风机将室外空气导入隧道中,实现对隧道内空气进行补充,缓解隧道内氧气太少,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混杂各种有害气体与岩尘,使洞内狭窄空间的空气非常混浊污浊的问题,同时通过消耗太阳能板采集的太阳能对风机进行供电,解决了现有隧道施工新风系统多使用内燃型发电机,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进行供电,会排放较多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通过进风管与进风箱水平连接,改变了现有垂直连接的方式,避免了雨滴或者其他物体从进风管进入隧道的风险。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两个插槽上下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一号太阳能板16插入位于上方的插槽中,二号太阳能板17插入位于下方的插槽中。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进风管7内设有过滤层12,过滤层12位于风机10和进风管7开口之间。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进风管7开口为倾斜开口,进风管7开口端设有防虫网13。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出风箱3与进风箱6间连接有多根输风管5,多根输风管5相互平行,呈蜂窝状分布。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出风箱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风口4,多个出风口4均匀分布在出风箱3的侧壁上,且相邻的两个出风口4间距为5-10cm。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1,出风箱3底部设有吸水棉14。

Claims (7)

1.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箱(3)、输风管(5)、进风箱(6)、进风管(7)、蓄电盒(9)和风机(10),所述出风箱(3)设于隧道(1)顶部,出风箱(3)上设有出风口(4),所述进风箱(6)设于隧道覆土层(15)上方,进风箱(6)顶部连接有挡雨板(8),所述挡雨板(8)上连接有蓄电盒(9),所述蓄电盒(9)内设有蓄电池和两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槽内分别插有一号太阳能板(16)和二号太阳能板(17),所述一号太阳能板(16)和二号太阳能板(17)均通过滑轨(11)与插槽内壁活动连接,一号太阳能板(16)和二号太阳能板(17)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输风管(5)一端与进风箱(6)连接,输风管(5)另一端与出风箱(3)连接,所述进风管(7)与进风箱(6)水平连接,进风管(7)内设有风机(10),进风管(7)开口端位于挡雨板(8)下方,所述风机(10)与蓄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槽上下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所述一号太阳能板(16)插入位于上方的插槽中,所述二号太阳能板(17)插入位于下方的插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7)内设有过滤层(12),所述过滤层(12)位于风机(10)和进风管(7)开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7)开口为倾斜开口,进风管(7)开口端设有防虫网(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箱(3)与进风箱(6)间连接有多根输风管(5),多根所述输风管(5)相互平行,呈蜂窝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箱(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风口(4),多个所述出风口(4)均匀分布在出风箱(3)的侧壁上,且相邻的两个出风口(4)间距为5-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箱(3)底部设有吸水棉(14)。
CN201720741654.9U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31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1654.9U CN206831754U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1654.9U CN206831754U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1754U true CN206831754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165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31754U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17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367A (zh) * 2017-06-23 2017-09-08 四川建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用空气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367A (zh) * 2017-06-23 2017-09-08 四川建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用空气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97922U (zh) 一种长大隧道多作业面通风结构
CN109268054A (zh) 一种用于井下大断面、长距离掘进面的通风除尘系统
CN209145623U (zh)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系统
CN210217812U (zh) 一种具有粉尘收集功能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CN102953090A (zh) 底部进气式净化系统
CN101509689B (zh) 机房通风净化装置
CN101884994B (zh) 汽车装配线尾气收排装置
CN206831754U (zh) 一种隧道用新风系统
CN206785417U (zh) 一种太阳能隧道通风装置
CN201776264U (zh) 汽车装配线尾气收排装置
CN208648232U (zh) 一种输煤廊道用分段负压除尘装置
CN209212274U (zh) 一种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和除尘一体化装置
CN107143367A (zh) 一种隧道用空气输送装置
CN202391455U (zh) 矿用卧式干法滤袋除尘器
CN109958467A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通风防尘方法
CN206420103U (zh) 一种城市新风净化系统
CN102121391A (zh) 小半径螺旋隧道施工通风工法
CN107355249A (zh) 交通隧道、地铁或地下施工隧道的自然通风系统及方法
CN202391460U (zh) 矿用筒式除尘器
CN108798741A (zh) 一种金矿矿井送风排风装置
CN201460948U (zh) 煤矿回风吸尘换气管
CN212359841U (zh) 斜坡道三段式压抽通风系统
CN217632530U (zh) 一种隧道混合式通风结构
CN108861679A (zh) 一种输煤廊道用分段负压除尘装置
CN203531748U (zh) 一种除尘牙轮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