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0747U -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0747U
CN206830747U CN201720632720.9U CN201720632720U CN206830747U CN 206830747 U CN206830747 U CN 206830747U CN 201720632720 U CN201720632720 U CN 201720632720U CN 206830747 U CN206830747 U CN 206830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lutch
plate
rotating bar
midd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27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勇
樊海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a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Chao Na Instrument Co Ltd (sino Foreign Joint Ven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Chao Na Instrument Co Ltd (sino Foreign Joint Venture)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Chao Na Instrument Co Ltd (sino Foreign Joint Venture)
Priority to CN2017206327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0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0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0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包括底板、中板、上板;底板与中板之间通过导轨与皮带的结合传动,中板与上板之间同样通过导轨与皮带的结合传动;相对于滚珠丝杠和旋钮的移动结构更加简单且具有更强的承载力,同时皮带相对于滚珠丝杆成本低且便于更换。并且,通过皮带传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离合器与皮带配合,当离合器手柄处于自由状态时离合器的顶柱被弹簧抵压而与卡钩将下皮带夹住,此时皮带的转动即可带动离合器移动,离合器同时带动底板相对于中板移动;而当离合器手柄按下而将拉绳向后拉时,拉绳被向离合器方向拉扯带动顶柱向后移动而与下皮带分离,此时转动下转动杆时中板则保持静止不动,以起到离合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仪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电子封装的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封装领域的快速发展,测试样品已经从8寸晶元升级到了12寸晶元。晶元尺寸的变大,导致现有的移动平台无法满足要求,这就需要有与其相对应移动平台。
现有的移动平台多采用齿轮齿条啮合达到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目的。这种方式无法配装离合器,当行程较大时,只靠旋钮来是平台移动会非常费劲,运动速度太慢。除此之外,也有采用滚珠丝杠作为旋转运动转换直线运动的器件,同样,这种方式也无法加离合器,大行程快速调节起来也很费劲,而且成本比价高。
在滑轨的选用方面,现在的移动平台多选用传统滑块式滑轨。这种滑轨要达到较大的承载能力时尺寸较大,压缩尺寸时承载力会大大减弱,而且这种传统滑轨的精度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封装领域的测试要求。除此之外,气浮滑轨等新式滑轨成本较高,多用于电气自动化领域,对于这种手动移动平台则很难集成。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大行程移动平台是要实现结构简单、承载力强、且能够加装离合器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中板、安装在中板上的上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下滑轨,所述中板的底部安装在下滑轨上并在下滑轨上相对于底板移动,所述中板顶面设有两个上滑轨,所述上板的底部安装在上滑轨上并在上滑轨上相对于中板移动;所述下滑轨的延伸方向正交于上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中板的一端底面设有离合器手柄,所述中板的底面还设有向下延伸的下转动杆及与下转动杆配合的下皮带撑板,所述下皮带撑板上设有下皮带轮,下转动杆与下皮带轮之间绕有下皮带,下转动杆转动时下皮带随着下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下皮带的长度方向与下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底板面对下皮带的一侧固定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设有延伸至下皮带内侧的卡钩及位于下皮带外侧的顶柱,所述卡钩及顶柱将下皮带的一条夹住,且离合器上设有将顶柱前端向下皮带抵靠的弹簧,当顶柱前端与卡钩将下皮带夹住时,下转动杆转动带动下皮带转动,则离合器随着下皮带移动而带动底板相对于中板移动;所述顶柱后端连接有拉绳,该拉绳的一端连接在顶柱后端,拉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离合器手柄上;当离合器手柄按下时,拉绳被向离合器方向拉扯带动顶柱向后移动而与下皮带分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导轨与皮带的结合;相对于滚珠丝杠和旋钮的移动结构更加简单且具有更强的承载力,同时皮带相对于滚珠丝杆成本低且便于更换。并且,通过皮带传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离合器与皮带配合,当离合器手柄处于自由状态时离合器的顶柱被弹簧抵压而与卡钩将下皮带夹住,此时皮带的转动即可带动离合器移动,离合器同时带动底板相对于中板移动;而当离合器手柄按下而将拉绳向后拉时,拉绳被向离合器方向拉扯带动顶柱向后移动而与下皮带分离,此时转动下转动杆时中板则保持静止不动,以起到离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行程移动平台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行程移动平台翻转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行程移动平台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离合器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离合器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转动杆与上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包括底板3、安装在底板3上的中板2、安装在中板2上的上板1。所述上板1的长度大于中板2的长度,中板2的长度大于底板3的长度。所述底板3上设有两个下滑轨4,所述中板2的底部安装在下滑轨4上并在下滑轨4上相对于底板3移动。所述中板2顶面设有两个上滑轨6,所述上板1的底部安装在上滑轨6上并在上滑轨6 上相对于中板2移动。并且,所述下滑轨4的延伸方向正交于上滑轨6的延伸方向,及中板2相对于底板3的移动方向与上板1相对于中板2的移动方向正交,从而使位于上板上的物体能够实现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的移动及前后的移动。滑轨的承载力强,且传动稳定,有利于控制传动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中板与底板之前相对移动的驱动,由于采用了导轨与皮带的结合,皮带结构简单且便于更换,成本低。而进一步的,采用皮带传动的优点还在于可以设计一种离合器使中板2与底板3产生离合作用。具体的为,所述中板2的一端底面设有离合器手柄18,所述离合器手柄18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下滑轨4的外侧,所述底板3位于两个下滑轨4之间。所述中板2的底面还设有向下延伸的下转动杆15及与下转动杆15配合的下皮带撑板13,所述下皮带撑板13上设有下皮带轮16,下转动杆15与下皮带轮16之间绕有下皮带11。下转动杆15转动时下皮带11随着下转动杆15的转动而转动。并且所述下皮带11的长度方向与下滑轨4的长度方向平行,从而使皮带的传动与滑轨的导向一致。
请结合图4及图5所示,所述底板3面对下皮带16的一侧固定有离合器23,所述离合器23设有延伸至下皮带16内侧的卡钩221及位于下皮带16外侧的顶柱22,所述卡钩221及顶柱22将下皮带16的一条夹住。离合器23上设有将顶柱22前端向下皮带16抵靠的弹簧(未标号)。如图4所示,当顶柱22前端与卡钩221将下皮带16夹住时,下转动杆15转动带动下皮带16转动,则离合器23 随着下皮带16移动而带动底板3相对于中板2移动。所述顶杆1后端连接有拉绳24(可以选用较结实的钢丝绳),该拉绳24的一端连接在顶柱22后端。拉绳 24的另一端连接于离合器手柄18上。如图5所示,当离合器手柄18按下时,拉绳24被向离合器23方向拉扯带动顶柱22向后移动而与下皮带16分离。此时转动下转动杆时中板则保持静止不动,以起到离合的效果。而在该离合器结构中,为了避免拉绳24的走线与其他元件干涉,所述上板的底面设有自离合器手柄18 弯折并向离合器23延伸的拉绳管套26,所述拉绳24位于拉绳管套26内,从而拉绳24的位置被拉绳套管26限制而避免与其他元件干涉。
本实施例中的中板2与底板3通过导轨与皮带的结合形成传动功能,同样的,上板1与中板2之间也通过导轨与皮带的结合形成传动功能。具体的为,所述中板2的顶面还设有上转动杆14及与上转动杆14配合的上皮带撑板10,所述上皮带撑板10上设有上皮带轮9,上转动杆14与上皮带轮9之间绕有上皮带8,上转动杆14转动时上皮带8随着上转动杆14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上皮带8的长度方向与上滑轨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上皮带撑板10的外侧向外延伸出中板 2的范围,从而使上皮带8的移动距离更长以提供上板1更长的移动行程。所述上板1的底面设有夹住上皮带8的夹子25,上转动杆14转动带动上皮带8转动,则夹子25随着上皮带8移动而带动上板1相对于中板2移动。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即有上转动杆14也要设计下转动杆15,为了节省空间,使整体结构进一步紧凑。设计一种下移动杆与上移动杆同轴线结构。具体的为,请结合图6所示,所述下转动杆15为中空的筒形杆,所述上转动杆14 插入下转动杆15中并穿过中板2,上转动杆14位于中板与上板之间设有上转动杆皮带轮17。所述上皮带8同样位于中板2及上板1之间并且绕在上转动杆14 位于中板2与上板1之间的上转动杆皮带轮17上。这样,上转动杆14公用了下转动杆15内部的空间使两个转动杆同轴且相互能够独立转动而互不干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导轨与皮带的结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滚珠丝杠和旋钮的移动结构更加简单且具有更强的承载力,同时皮带相对于滚珠丝杆成本低且便于更换。同时,也可以方便加装离合器而实现离合功能。

Claims (6)

1.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中板、安装在中板上的上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下滑轨,所述中板的底部安装在下滑轨上并在下滑轨上相对于底板移动,所述中板顶面设有两个上滑轨,所述上板的底部安装在上滑轨上并在上滑轨上相对于中板移动;所述下滑轨的延伸方向正交于上滑轨的延伸方向;
所述中板的一端底面设有离合器手柄,所述中板的底面还设有向下延伸的下转动杆及与下转动杆配合的下皮带撑板,所述下皮带撑板上设有下皮带轮,下转动杆与下皮带轮之间绕有下皮带,下转动杆转动时下皮带随着下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下皮带的长度方向与下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底板面对下皮带的一侧固定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设有延伸至下皮带内侧的卡钩及位于下皮带外侧的顶柱,所述卡钩及顶柱将下皮带的一条夹住,且离合器上设有将顶柱前端向下皮带抵靠的弹簧,当顶柱前端与卡钩将下皮带夹住时,下转动杆转动带动下皮带转动,则离合器随着下皮带移动而带动底板相对于中板移动;
所述顶柱后端连接有拉绳,该拉绳的一端连接在顶柱后端,拉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离合器手柄上;当离合器手柄按下时,拉绳被向离合器方向拉扯带动顶柱向后移动而与下皮带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行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手柄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下滑轨的外侧,所述底板位于两个下滑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行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底面设有自离合器手柄弯折并向离合器延伸的拉绳管套,所述拉绳位于拉绳管套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行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长度大于中板的长度,中板的长度大于底板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行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的顶面还设有上转动杆及与上转动杆配合的上皮带撑板,所述上皮带撑板上设有上皮带轮,上转动杆与上皮带轮之间绕有上皮带,上转动杆转动时上皮带随着上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上皮带的长度方向与上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上板的底面设有夹住上皮带的夹子,上转动杆转动带动上皮带转动,则夹子随着上皮带移动而带动上板相对于中板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行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动杆为中空的筒形杆,所述上转动杆插入下转动杆中并穿过中板,上转动杆位于中板与上板之间设有上转动杆皮带轮,所述上皮带同样位于中板及上板之间并且绕在上转动杆位于中板与上板之间的上转动杆皮带轮上。
CN201720632720.9U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 Active CN206830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720.9U CN206830747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720.9U CN206830747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0747U true CN206830747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2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2720.9U Active CN206830747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07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646A (zh) * 2020-08-11 2020-10-16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倍行程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646A (zh) * 2020-08-11 2020-10-16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倍行程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1813U (zh) 一种气动双向夹具
CN204725507U (zh) 夹爪取样装置
CN109238115B (zh) 一种建筑板材表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6830747U (zh) 一种大行程移动平台
CN20936333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框条折弯机
CN105158524A (zh) 一种表面贴装二极元器件的通用测试夹具
CN112051151A (zh) 一种能够对测试塑料扎带进行多方面测试的设备
CN108859225B (zh) 一种金属回收用压平设备
CN209264434U (zh) 新能源汽车电缆金属护套自动扩口试验装置
CN219348436U (zh) 一种棉纺面料抗拉伸强度检测装置
CN208929365U (zh) 一种中间轴齿轮类工件的定位工装
CN208375322U (zh) 一种摆动式工业机器人抓手
CN115724283A (zh) 一种线缆铺设辅助设备
CN214040726U (zh) 一种场地调查用取样设备
CN210819884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打孔设备
CN204108644U (zh) 换挡器手柄球头安装设备
CN206882673U (zh) 一种搓丝机
CN207133249U (zh) 一种血液样品预处理装置
CN106353210B (zh) 卧式布氏硬度计
CN207067151U (zh) 一种电动平台及微区取样仪
CN219978001U (zh) 一种多功能型的室温拉力工装
CN219433982U (zh) 一种带有内置卡扣结构的检测工装
CN219391139U (zh) 真空高低温探针台的探针机构
CN209454213U (zh) 一种连杆下压结构
CN220113326U (zh) 一种蜂鸣片上下料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2

Address after: Unit E2E3-30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No. 88,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215124

Patentee after: Changchua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1809, Block A, Twin Building, No. 468, Wisdom Avenue, Dingmao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Patentee before: ZHENJIANG SUBNANO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