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9596U - 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 Google Patents

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9596U
CN206829596U CN201720728255.9U CN201720728255U CN206829596U CN 206829596 U CN206829596 U CN 206829596U CN 201720728255 U CN201720728255 U CN 201720728255U CN 206829596 U CN206829596 U CN 206829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plate
inner chamber
stiffening plate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82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82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9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9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95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涉及土木及建筑工程浇注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造型模板和第二造型模板;所述第一造型模板与第二造型模板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造型模板和所述第二造型模板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造型模板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阻挡水泥浇灌时外流的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造型模板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浇注混凝土时使该混凝土表面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造型模版拆除时极易破损,因此造价过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经济效益提升显著,结构简单,也方便随时进行拆卸和运输,大大增加了操作的方便性和成本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及建筑工程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各种新型有机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在建筑、市政行业领域,给排水管道、检查井、化粪池等传统混凝土小型构件目前已部分被新型工程塑料材质所取代,材料性能的提升和跨行业应用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装潢中造型必不可少,造型也是费工费料的焦点,要做出造型是比较难的,即使是内部框架也需要根据具体外型来设计施工,费时费工,遇到概念流线体设计,无论是材料和施工成本都会大大增加,还不一定达到设计精度。
混凝土的文化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常被视为工程材料,但本质更接近艺术和手工艺材料。中国在桥梁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设计施工水平领先全球,但建筑施工领域却未普遍获益,为什么?是什么限制混凝土材料进入工业产品、工艺品和艺术品领域?较高的混凝土施工制造水平和较低的设计师材料理解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混凝土市场潜力仍然巨大,但需求发展方向愈发多样:降低资源耗费、减少环境污染是混凝土的既有优势,改造城市地下空间前景广阔,彩色混凝土在营造城市空间风格方面将大有作为,多样的成型工艺使混凝土饰面能承载设计师的多重想象。
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混凝土进行造型的模板的质量却参差不齐,还是存在造型模版拆除时极易破损,因此造价过高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造型模版拆除时极易破损,因此造价过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造型模板单元,包括:第一造型模板和第二造型模板;
所述第一造型模板与第二造型模板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造型模板和所述第二造型模板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造型模板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阻挡水泥浇灌时外流的端板;
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造型模板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浇注混凝土时使该混凝土表面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两侧设置有封堵部,用于封堵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造型模板和所述第二造型模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部为海绵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造型模板包括外壁和底板,所述外壁和所述底板使所述第一造型模板形成有内腔;
在所述内腔内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十字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一造型模板内,将所述第一造型模板的所述内腔均匀分割成四个腔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补强板;
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补强板分为两组;
第一组补强板平行间隔排列且与第二组补强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造型模板内包括外壁和底板,所述外壁和所述底板使所述第二造型模板形成有内腔;
在所述内腔内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十字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二造型模板内,将所述第二造型模板的所述内腔均匀分割成四个腔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补强板;
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补强板分为两组;
第一组补强板平行间隔排列且与第二组补强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壁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造型模板单元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造型模板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的角落处设置有支持肋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造型模板,包括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型模版单元,包括:第一造型模板和第二造型模板;第一造型模板与第二造型模板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造型模板和第二造型模板相对设置,在第一造型模板与第二造型模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阻挡水泥浇灌时外流的端板;端板与第一造型模板与第二造型模板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浇注混凝土时使该混凝土表面成型。
一种造型模板由第一造型模板与第二造型模板相对设置,形成了造型模板的整体大框架,在需要进行混凝土浇注进行造型,则需要将浇注的空间变成一个容纳腔,则在第一造型模板与第二造型模板的两侧设置有端板,端板的形状和个数根据实际操作中,第一造型模板与第二造型模板进行调整,并且造型模板的材料为工程塑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型模板的设置方式和材料的选择,经济效益提升显著,结构简单,也方便随时进行拆卸和运输,大大增加了操作的方便性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型模板,具有上述造型模板单元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型模板单元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型模板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型模板单元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型模板单元的组装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造型模板;110-外壁;111-螺栓孔;120-底板;130-内腔;131-隔板;132-腔体;133-补强板;1331-第一组补强板;1332-第二组补强板;140-连接孔;200-第二造型模板;300-支持肋板;400-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做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型模板单元,包括:第一造型模板100和第二造型模板200;
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造型模板100和第二造型模板200相对设置,在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阻挡水泥浇灌时外流的端板400;
端板400与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浇注混凝土时使该混凝土表面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造型模板由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相对设置,形成了造型模板的整体大框架,在需要进行混凝土浇注进行造型,则需要将浇注的空间变成一个容纳腔,则在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的两侧设置有端板400,端板400的形状和个数根据实际操作中,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进行调整,并且造型模板的材料为工程塑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型模板的设置方式和材料的选择,经济效益提升显著,结构简单,也方便随时进行拆卸和运输,大大增加了操作的方便性和成本。
具体地,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这里的连接组件可以为螺栓或者螺丝,并不仅限于此,只要是可以实现连接作用均可。
为了方便连接组件将第一造型模板100和第二造型模板200连接,则在第一造型模板100上设置有连接孔140,同样第二造型模板200与第一造型模板100对称的位置也设置有连接孔140。
需要说明的是,工程塑料造型模板的应用,能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物功能性的同时极大提升其表面的装饰效果,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为解决异形构件模板制作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混凝土工程施工。
安全及环保方面,使用聚碳酸酯材料制作的工程塑料造型模板除具有无毒、无味的特点外,更具有可降解、可回收、可重复利用的优点,避免了使用泡沫造型模板易造成的白色污染,环保意义深远。
另外,端板400两侧设置有封堵部,用于封堵端板400与第一造型模板100和第二造型模板200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因此只是简单的将端板400设置在第一造型模板100和第二造型模板200的两侧并不能很好的将混凝土堵住,因此会造成混凝土的外溢,从而大大影响浇注混凝土的效果。
具体地,上述端板400的材料为竹胶板制作,形状根据造型模板表面效果进行设计加工。竹胶板是以毛竹材料作主要架构和填充材料,经高压成坯的建材。由于竹胶板硬度高,抗折,抗压,在很多使用区域已经替代了钢模板。又由于竹是易培养,成林快的林木,三到五年就可以砍伐,能替换木材,因此,国家林业部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以竹为主要加工材料的人造板,已经在很多地方替换了木材类板材的使用。
另外,封堵部为海绵条。
需要说明的是,造型模板表面立体效果较为复杂时,应在端板400与第一造型模板100和第二造型模板200的交接处粘贴一道1cm厚硬海绵条,以封堵空隙,防止产生漏浆。
另外,第一造型模板100包括外壁110和底板120,外壁110和底板120使第一造型模板100形成有内腔130;
在内腔130内设置有隔板131;
隔板131十字交叉设置在第一造型模板100内,将第一造型模板100的内腔130均匀分割成四个腔体13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造型模板100的周围设置有外壁110,同样其底部还设有底板120,使第一造型模板100为一个内腔130,为了增加第一造型模板100外壁110的强度则在其内部设置有十字交叉的隔板131,从而将第一造型模板100支撑,通过十字交叉的隔板131将上述内腔130分隔成为四个腔体132,从而大大增加了支撑强度。
另外,在内腔130内设置有补强板133;
补强板133设置在底板120上,且补强板133分为两组;
第一组补强板1331平行间隔排列且与第二组补强板1332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补强板133分为两组:这里成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补强板1331平行间隔排列,第一组补强板1331可以是均匀分布,也可以是非均匀排布,并且第二组补强板1332与第一组补强板1331直接为垂直设置,并且第二组补强板1332可以是均匀的设置在底板120上,也可以是非均匀的设置,并且个数都可以根据实际的混凝土浇注的加工需要进行调整,目的是为了增加造型模板的整体强度。
另外,第二造型模板200内包括外壁110和底板120,外壁110和底板120使第二造型模板200形成有内腔130;
在内腔130内设置有隔板131;
隔板131十字交叉设置在第二造型模板200内,将第二造型模板200的内腔130均匀分割成四个腔体132。
需要说明的是,同样第二造型模板20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造型模板100相同,也可以不同,并没有过于强制的规定,但是,其第二造型模板200的外壁110与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的外壁110大小一致。
具体地,第二造型模板200的周围设置有外壁110,同样其底部还设有底板120,使第二造型模板200为一个内腔130,为了增加第二造型模板200外壁110的强度则在其内部设置有十字交叉的隔板131,从而将第二造型模板200支撑,通过十字交叉的隔板131将上述内腔130分隔成为四个腔体132,从而大大增加了支撑强度。
另外,在内腔130内设置有补强板133;
补强板133设置在底板120上,且补强板133分为两组;
第一组补强板1331平行间隔排列且与第二组补强板1332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补强板133分为两组:这里成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补强板1331平行间隔排列,第一组补强板1331可以是均匀分布,也可以是非均匀排布,并且第二组补强板1332与第一组补强板1331直接为垂直设置,并且第二组补强板1332可以是均匀的设置在底板120上,也可以是非均匀的设置,并且个数都可以根据实际的混凝土浇注的加工需要进行调整,目的是为了增加造型模板的整体强度。
另外,外壁110上设置有螺栓孔111;螺栓孔111用于通过螺栓将造型模板单元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进行混凝土浇注成型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将造型模板单元可以进行不同形状的组装,因此就需要连接件进行连接,这里选择了用螺栓穿过螺栓孔111的方式将每个造型模板单元进行了横向或者是纵向的连接。
另外,在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的角落处设置有支持肋板30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因为强度不足,而造成的第一造型模板100和第二造型模板200有轻微的变形,因此,这里在易于发生变形的位置设置有支持肋板300,因此将支持肋板300设置在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的角落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型模板,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任一项的造型模板单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造型模板(100)和第二造型模板(200);
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与第二造型模板(200)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和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阻挡水泥浇灌时外流的端板(400);
所述端板(400)与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浇注混凝土时该混凝土表面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400)两侧设置有封堵部,用于封堵所述端板(400)与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和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为海绵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型模板包括外壁(110)和底板(120),所述外壁(110)和所述底板(120)使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形成有内腔(130);
在所述内腔(130)内设置有隔板(131);
所述隔板(131)十字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内,将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的所述内腔(130)均匀分割成四个腔体(1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130)内设置有补强板(133);
所述补强板(133)设置在所述底板(120)上,且所述补强板(133)分为两组;
第一组补强板(1331)平行间隔排列且与第二组补强板(1332)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内包括外壁(110)和底板(120),所述外壁(110)和所述底板(120)使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形成有内腔(130);
在所述内腔(130)内设置有隔板(131);
所述隔板(131)十字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内,将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的所述内腔(130)均匀分割成四个腔体(1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130)内设置有补强板(133);
所述补强板(133)设置在所述底板(120)上,且所述补强板(133)分为两组;
第一组补强板(1331)平行间隔排列且与第二组补强板(1332)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110)上设置有螺栓孔(111);所述螺栓孔(111)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造型模板单元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造型模板(100)与所述第二造型模板(200)的角落处设置有支持肋板(300)。
10.一种造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模板单元。
CN201720728255.9U 2017-06-21 2017-06-21 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29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8255.9U CN206829596U (zh) 2017-06-21 2017-06-21 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8255.9U CN206829596U (zh) 2017-06-21 2017-06-21 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9596U true CN206829596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6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825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29596U (zh) 2017-06-21 2017-06-21 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9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72950U (zh) 一种组合定型钢模板
CN110273539A (zh) 一种组合定型钢模板及其建模方法
CN206128631U (zh) 充气式后浇带侧模支设结构
CN207608796U (zh) 一种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模具
CN20605329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CN206829596U (zh) 造型模板单元及造型模板
CN104612321B (zh) 轻质高强内隔墙板的制备方法
CN110089442A (zh) 一种可拆装式混凝土漏粪板
CN205552817U (zh) 具有连锁抗渗功能的饰面砌块成型模具
CN107116667B (zh) 一种混凝土箱形容器的钢制浇筑模具及其组装拆卸方法
CN204002852U (zh) 一种公路隧道整体移动式水沟电缆槽施工模板系统
CN207105211U (zh) 构件预制模具
CN207630231U (zh) 一种自带刮料板的制砖模具
CN206800992U (zh) 一种建筑用透明塑料模板
RU88603U1 (ru) Форм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фигурного стенового блока
CN202963367U (zh) 一种木模
CN104959551B (zh) 大型铸件砂箱
CN220464247U (zh) 一种混凝土木砖制作便捷模具
JP2012106348A (ja) 擁壁用l字型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製造型枠および擁壁用l字型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製造方法
CN203887999U (zh) 一种发泡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
CN104264668A (zh) X形模型桩的桩模及其制作方法
CN203361178U (zh) 变电站基础施工模板
CN207189916U (zh) 一种异形墙板模
CN204024051U (zh) 一种渐变缩径高强压型拼装柱模板
CN213288579U (zh) 一种可组合的铸造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