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6698U -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6698U
CN206826698U CN201720484762.2U CN201720484762U CN206826698U CN 206826698 U CN206826698 U CN 206826698U CN 201720484762 U CN201720484762 U CN 201720484762U CN 206826698 U CN206826698 U CN 206826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tubes
chassis
shock
frame
fram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847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tian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tian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tian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tian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847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6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6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66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包括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通过一号架与二号架经插销连接形成;所述一号架长4米,一号架的底部安装有一号减震脚轮,二号架长6米,二号架的底部安装有二号减震脚轮;所述一号架的一端安装一号前牵引,一号架的另一端安装一号后牵引,二号架的一端安装二号前牵引,二号架的另一端安装二号后牵引;所述一号前牵引的两侧设有一号连接头,二号前牵引的两侧设有二号连接头,一号连接头与二号连接头通过插销连接到一起实现一号架与二号架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背景技术
物流运输技术主要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运输硬技术,后者属于运输软技术。运输硬技术主要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海运,运输车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输软技术则包括管理方法,物流技术,物流人员素养等。
客车行李架运输在目前的运输中经常遇到,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常用到配送器具,现今行业内客车行李架运输所使用的配送器具未考虑通用性,客车行李架长度超过10米,但器具长度一般不超过6米,这样就造成行李架两端悬空放置,造成行李架变形及运输过程中有磕碰划伤的风险;另外,现今的汽车行李架结构上比较笨重,如果没有能够适配的配送器具,其转运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包括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通过一号架与二号架经插销连接形成;所述一号架长4米,一号架的底部安装有一号减震脚轮,二号架长6米,二号架的底部安装有二号减震脚轮;所述一号架的一端安装一号前牵引,一号架的另一端安装一号后牵引,二号架的一端安装二号前牵引,二号架的另一端安装二号后牵引;所述一号前牵引的两侧设有一号连接头,二号前牵引的两侧设有二号连接头,一号连接头与二号连接头通过插销连接到一起实现一号架与二号架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架包括五号方管组成的长方形的一号底架,长方形一号底架上平行于一号底架的短边对称安装有两个七号方管组成的长方形一号减震脚轮架,一号减震脚轮安装在一号减震脚轮架的两端;所述一号底架的两个短边的中间位置、一号减震脚轮架内侧边的中间位置均垂直于一号底架安装有二号方管,二号方管的顶部设有一号方管,所述二号方管上对称安装有向上倾斜的三号方管;所述一号底架的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一号前牵引,一号底架的另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一号后牵引。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后牵引所在的五号方管的两端连接有八号方管,八号方管的末端垂直连接有四号方管,四号方管的末端设有一号连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号方管与二号方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的九号方管,所述一号底架与一号减震脚轮架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六号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架包括十四号方管组成的长方形的二号底架,长方形二号底架上平行于二号底架的短边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十六号方管组成的长方形二号减震脚轮架,二号减震脚轮安装在二号减震脚轮架的两端;所述二号底架的两个短边的中间位置、二号减震脚轮架一侧边的中间位置均垂直于二号底架安装有十一号方管,十一号方管的顶部设有十号方管,所述十一号方管上对称安装有向上倾斜的十二号方管;所述二号底架的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二号前牵引,二号底架的另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二号后牵引。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后牵引所在的十四号方管的两端连接有十七号方管,十七号方管的末端垂直连接有十三号方管,十三号方管的末端设有二号连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十二号方管与十一号方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十八号方管,所述二号底架与二号减震脚轮架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十五号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架与二号架等高,一号连接头与二号连接头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组成10米的配送器具,又能够拆分成4米、6米的配送器具,使整个器具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方便行李架的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行李架配送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一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一号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一号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一号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二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二号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二号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二号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行李架配送器具中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架、11-一号方管、12-二号方管、13-一号前牵引、14-一号后牵引、15-一号减震脚轮、16-三号方管、17-四号方管、18-五号方管、19-六号方管、110-七号方管、111-八号方管、112-九号方管、113-插销、2-二号架、21-十号方管、22-十一号方管、23-二号前牵引、24-二号后牵引、25-二号减震脚轮、26-十二号方管、27-十三号方管、28-十四号方管、29-十五号方管、210-十六号方管、211-十七号方管、212-十八号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包括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通过一号架1与二号架2经插销113连接形成;所述一号架1长4米,一号架1的底部安装有一号减震脚轮15,二号架2长6米,二号架2的底部安装有二号减震脚轮25;所述一号架1的一端安装一号前牵引13,一号架1的另一端安装一号后牵引14,二号架2的一端安装二号前牵引23,二号架2的另一端安装二号后牵引24;所述一号前牵引13的两侧设有一号连接头,二号前牵引23的两侧设有二号连接头,一号连接头与二号连接头通过插销113连接到一起实现一号架1与二号架2的连接。
所述一号架1包括五号方管18组成的长方形的一号底架,长方形一号底架上平行于一号底架的短边对称安装有两个七号方管110组成的长方形一号减震脚轮架,一号减震脚轮15安装在一号减震脚轮架的两端;所述一号底架的两个短边的中间位置、一号减震脚轮架内侧边的中间位置均垂直于一号底架安装有二号方管12,二号方管12的顶部设有一号方管11,所述二号方管12上对称安装有向上倾斜的三号方管16;所述一号底架的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一号前牵引13,一号底架的另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一号后牵引14。
所述一号后牵引14所在的五号方管18的两端连接有八号方管111,八号方管111的末端垂直连接有四号方管17,四号方管17的末端设有一号连接头。
所述三号方管16与二号方管12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的九号方管112,所述一号底架与一号减震脚轮架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六号方管19。
所述二号架包括十四号方管28组成的长方形的二号底架,长方形二号底架上平行于二号底架的短边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十六号方管210组成的长方形二号减震脚轮架,二号减震脚轮25安装在二号减震脚轮架的两端;所述二号底架的两个短边的中间位置、二号减震脚轮架一侧边的中间位置均垂直于二号底架安装有十一号方管22,十一号方管22的顶部设有十号方管21,所述十一号方管22上对称安装有向上倾斜的十二号方管26;所述二号底架的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二号前牵引23,二号底架的另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二号后牵引24。
所述二号后牵引24所在的十四号方管28的两端连接有十七号方管211,十七号方管211的末端垂直连接有十三号方管27,十三号方管27的末端设有二号连接头。
所述十二号方管26与十一号方管22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十八号方管212,所述二号底架与二号减震脚轮架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十五号方管29。
所述一号架1与二号架2等高,一号连接头与二号连接头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组成10米的配送器具,又能够拆分成4米、6米的配送器具,使整个器具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方便行李架的运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通过一号架与二号架经插销连接形成;所述一号架长4米,一号架的底部安装有一号减震脚轮,二号架长6米,二号架的底部安装有二号减震脚轮;所述一号架的一端安装一号前牵引,一号架的另一端安装一号后牵引,二号架的一端安装二号前牵引,二号架的另一端安装二号后牵引;所述一号前牵引的两侧设有一号连接头,二号前牵引的两侧设有二号连接头,一号连接头与二号连接头通过插销连接到一起实现一号架与二号架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架包括五号方管组成的长方形的一号底架,长方形一号底架上平行于一号底架的短边对称安装有两个七号方管组成的长方形一号减震脚轮架,一号减震脚轮安装在一号减震脚轮架的两端;所述一号底架的两个短边的中间位置、一号减震脚轮架内侧边的中间位置均垂直于一号底架安装有二号方管,二号方管的顶部设有一号方管,所述二号方管上对称安装有向上倾斜的三号方管;所述一号底架的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一号前牵引,一号底架的另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一号后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后牵引所在的五号方管的两端连接有八号方管,八号方管的末端垂直连接有四号方管,四号方管的末端设有一号连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方管与二号方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的九号方管,所述一号底架与一号减震脚轮架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六号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架包括十四号方管组成的长方形的二号底架,长方形二号底架上平行于二号底架的短边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十六号方管组成的长方形二号减震脚轮架,二号减震脚轮安装在二号减震脚轮架的两端;所述二号底架的两个短边的中间位置、二号减震脚轮架一侧边的中间位置均垂直于二号底架安装有十一号方管,十一号方管的顶部设有十号方管,所述十一号方管上对称安装有向上倾斜的十二号方管;所述二号底架的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二号前牵引,二号底架的另一侧短边上安装有二号后牵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后牵引所在的十四号方管的两端连接有十七号方管,十七号方管的末端垂直连接有十三号方管,十三号方管的末端设有二号连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号方管与十一号方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十八号方管,所述二号底架与二号减震脚轮架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十五号方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架与二号架等高,一号连接头与二号连接头相适配。
CN201720484762.2U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26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4762.2U CN206826698U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4762.2U CN206826698U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6698U true CN206826698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8476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26698U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6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1424U (zh) 挂丝车
CN207496691U (zh) 一种转向架支撑结构
CN202466321U (zh) 一种十字交叉轨道衔接装置
CN106296074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货物入库方法
CN206826698U (zh) 一种行李架配送器具
CN204548735U (zh) 一种叠放式折叠轮胎架
CN105059808A (zh) 具有折叠轨道的灭菌柜
CN203766783U (z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修列
CN202369275U (zh) 改进的悬吊式双轨天车构造
CN204847042U (zh) 具有折叠轨道的灭菌柜
CN206068627U (zh) 一种物流用移动货架
CN104369836A (zh) 一种轮毂工装车
CN204279870U (zh) 轮毂工装车
CN209522201U (zh) 一种夹具切换小车
CN103144977A (zh) 两用贯通式翻车机卸车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6948592A (zh) 一种涂刷施工车
CN208376807U (zh) 一种用于机车检修时的挂线小车
CN207141126U (zh) 一种仓库货物拣选车的车架
CN205438514U (zh) 一种客车用线束转运存储货架
CN201843627U (zh) 液压支架装车平台
CN206968732U (zh) 一种用于仓库出货拣选车的层隔板
CN203698344U (zh) 一种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
CN207089497U (zh) 通用型有轨电车布线模块用一体化承载装置
CN205686267U (zh) 一种苗木移栽用的车载固定装置
CN204586964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用固定型羊角物流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