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8196U - 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8196U
CN206818196U CN201720386825.0U CN201720386825U CN206818196U CN 206818196 U CN206818196 U CN 206818196U CN 201720386825 U CN201720386825 U CN 201720386825U CN 206818196 U CN206818196 U CN 206818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itude
combination unit
attachment means
slr camera
measuring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868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正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y Yiyi Team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Geological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Geological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Geological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17203868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8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8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8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框架、GNSS接收机、姿态测量传感器和单反相机;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单反相机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内,且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单反相机的上方;所述GNSS接收机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外侧上表面;其中,所述GNSS接收机、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单反相机的中心均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不需要进行像片控制点的布设,更不需要进行像片控制点三维坐标的采集,节省了人力物力;无需通过像片控制点反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节省了内业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进行摄影测量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一、在被摄建筑物上布设像片控制点,布设的位置及数量根据摄影比例尺或像片分辨率选择,一般为摄影比例尺越大分辨率越高,像片控制点布设数量相应增加,以保证数学精度,可以选取建筑物上的特征点(保证能在像片上清晰识别的点),也可以制作专门的像片控制点标记,但需要固定在建筑物上,不能移动。二、在已知测量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利用极坐标法实测各个像片控制点三维坐标,记录好实际点位与点号关系,以备内业数据处理时使用。三、手持单反相机(一般要求配备定焦镜头,且镜头经过检校,镜头畸变参数已知),对被摄建筑物进行摄影,至少保证每张像片上有1-2个像片控制点,且两张张像片之间都有至少70%的重叠,以利于提高近景摄影测量成果精度。四、内业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像片刺点(找到每张像片中的像片控制点,高精度的做好每个标记)依据像片控制点三维坐标进行空三加密,反算出每张像片的精确外方位元素,再进行数字表面模型、数字影像图、三维模型等数字测绘产品的生产。
但上述几种方式存在以下几种问题及缺点:a.布设像片控制点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数量,还要保证点位清晰易分辨,在现实很多项目中无法实现这些要求,例如,土遗址长城文物保护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长城的立面影像图,需要近景摄影测量来完成,可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像片控制点确很困难,第一,土遗址长城表面无明显且易分辨的特征点,第二,土遗址长城都在野外偏远地区,风沙较大,采用另外的像片控制点标示又很难保证其不移动,也不能将像片控制点固定在长城表面,这样会遮挡长城表面的纹理信息(文物保护设计时需要查看长城表面纹理)。b.项目实施前需要在现场布设满足像片控制点测量需要的一定数量的测量控制点,在采集像片控制点三维坐标时,需要两个专业测绘人员进行作业。c.拍摄像片时不仅要求保证一定的像片重叠度,每张像片中还要有像片控制点,拍摄难度较大。d.内业处理时,像片刺点的工作量很大,占整个内业处理时间的一半以上,导致近景摄影测量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框架、GNSS接收机、姿态测量传感器和单反相机;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单反相机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内,且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单反相机的上方;所述GNSS接收机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外侧上表面;其中,所述GNSS接收机、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单反相机的中心均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其中,所述单反相机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内的底面上。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内在所述单反相机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支架。
其中,所述传感器支架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高度的2/3处。
其中,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不同尺寸传感器的槽孔。
其中,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上。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框架下端设置有对中杆。
其中,所述单反相机与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水平设置。
其中,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中X坐标轴与所述单反相机镜头的主轴平行。
其中,所述GNSS接收机、姿态测量传感器和单反相机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
(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对被摄物体保证一定的像片重叠度进行拍摄即可,不需要进行像片控制点的布设,更不需要进行像片控制点三维坐标的采集,节省了人力物力。GNSS接收机记录摄影时的像主点位置,同时通过姿态测量传感器记录摄影瞬间相机的姿态角度。无需通过像片控制点反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像主点位置及像片姿态角度),节省了内业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具体尺寸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装置框架;2- GNSS接收机;3-姿态测量传感器;4-单反相机;5-传感器支架;6-对中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框架1、GNSS接收机2、姿态测量传感器3和单反相机4。
具体的,姿态测量传感器3和单反相机4设置于连接装置框1架内,且姿态测量传感器3位于单反相机4的上方;GNSS接收机2设置于连接装置框架1外侧上表面;其中,GNSS接收机2、姿态测量传感器3和单反相机的中心均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反相机4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1内的底面上,并通过螺栓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框架1内在单反相机4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支架5。
优选的,传感器支架5设置于连接装置框架1高度的2/3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传感器支架5上铣出两个槽孔,便于适应不同尺寸的姿态传感器。
优选的,姿态测量传感器3设置于传感器支架5上,并通过螺栓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框架1的下端还设置有对中杆6,并通过螺栓固定。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单反相机4与姿态测量传感器3呈水平设置,且姿态测量传感器3中X坐标轴与单反相机4镜头的主轴平行。
优选的,GNSS接收机、姿态测量传感器和单反相机与连接装置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
整个连接装置加工要求精度较高,必须满足现有各个设备的安装组合精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图2所示,连接装置框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200mm,厚度35mm,传感器支架的厚度为3mm,设置于距离连接装置框架顶端50mm处。GNSS接收机与连接装置框架之间的螺栓长度13mm,直径15mm;单反相机与连接装置框架之间的螺栓长度5mm,直径6.5mm。对中杆与与连接装置框架之间的螺栓长度20mm,直径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在使用前需要将各个设备同连接装置框架连接牢固。在作业时可由一名作业人员利用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对被摄物体保证一定的像片重叠度进行拍摄即可,不需要进行像片控制点的布设,更不需要进行像片控制点三维坐标的采集,节省了人力物力。RTK操作手簿会控制GNSS接收机记录摄影时的像主点位置,同时通过姿态测量传感器记录摄影瞬间相机的姿态角度。无需通过像片控制点反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像主点位置及像片姿态角度),节省了内业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摄影测量组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检测仪器功能单一、检测时需频繁更换仪器、检测效率低且造价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摄影测量组合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对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全能检定,提高了检定效率,节省了材料,且降低了制造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装置框架、GNSS接收机、姿态测量传感器和单反相机;
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单反相机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内,且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单反相机的上方;
所述GNSS接收机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外侧上表面;
其中,所述GNSS接收机、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单反相机的中心均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反相机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内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内在所述单反相机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架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高度的2/3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不同尺寸传感器的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下端设置有对中杆。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反相机与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测量传感器中X坐标轴与所述单反相机的镜头的主轴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影测量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接收机、姿态测量传感器和单反相机与所述连接装置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
CN201720386825.0U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Active CN206818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6825.0U CN206818196U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6825.0U CN206818196U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8196U true CN206818196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3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86825.0U Active CN206818196U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81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9889A (zh) * 2018-07-10 2018-12-28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9889A (zh) * 2018-07-10 2018-12-28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0662A (zh) 基于光幕的车辆尺寸自动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1226057B (zh) 一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CN105488808B (zh) 基于三维空间拍摄定位技术的合拢管现场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3322911B (zh) 一种基于图像的特色建筑立面图测绘方法
CN102661717A (zh) 铁塔单目视觉测量方法
CN102749047B (zh) 一种轧辊轴承座尺寸测量方法
CN107525475B (zh) 一种目标物高度测量方法
CN107144241B (zh) 一种基于景深补偿的双目视觉高精度测量方法
CN106871787A (zh) 大空间线扫描成像三维测量方法
CN109827526A (zh)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平面平整度检测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流程
CN102175416A (zh) 风洞试验中模型姿态角测量的多相机动态标定方法
CN102136140B (zh) 一种基于矩形图样的视频图像距离检测方法
CN105865349B (zh) 一种大型建筑物位移监测方法
CN103644895B (zh) 一种数码相机配合量测工具的古建筑测绘方法
CN104729484A (zh) 无人机用多视角立体航摄装置及其焦距确定的方法
CN102589529B (zh) 扫描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CN103438864A (zh) 工程边坡实时数字地质编录系统
CN104567816B (zh) 森林样地手机全景正直摄影测树方法
CN103090845A (zh) 一种基于多影像的远程测距方法
CN207907834U (zh) 用于近景摄影进行隧道快速形变测量的立体摄影系统
CN105784346B (zh) 基于数码相机的飞行器云台稳定性测试方法
CN104822026B (zh) 用于核电站安全壳缺陷检测的相机姿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818196U (zh) 一种摄影测量组合装置
CN103364167A (zh) 一种观察窗折射偏移校正方法
CN105180906A (zh) 井下摄影测量仪及其测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3000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No.2, Jiutai 1st Street, Shuncheng District, Fushu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13000 Fushun province Liaoning City Shuncheng district nine Street No. 8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Y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5

Address after: 113000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No.2, Jiutai 1st Street, Shuncheng District, Fushu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y Yiyi Team Co.,Ltd.

Address before: 113000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No.2, Jiutai 1st Street, Shuncheng District, Fushu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