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6984U - 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6984U
CN206816984U CN201720761122.1U CN201720761122U CN206816984U CN 206816984 U CN206816984 U CN 206816984U CN 201720761122 U CN201720761122 U CN 201720761122U CN 206816984 U CN206816984 U CN 206816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joint
auxiliary section
inner chamber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11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Guizhou Hao Rui Wei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611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6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69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冷系统管路,包括连接压缩机的不锈钢材质的第一管件、连接蒸发器或冷凝器的铜质的第二管件、以及连接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的铜质的转接头,转接头的接头本体具有接头内腔,接头内腔与第一管件的内腔和第二管件的内腔连通,且接头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配合部、第二接头配合部来相应装入第一管件配合部、第二管件配合部进行焊接;接头内腔在第一接头配合部和第二接头配合部之间设置有接头内腔凸台,接头内腔凸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焊料部、第二焊料部;第一焊料部、第二焊料部分别放置焊料,以便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分别压装于转接头中进行炉焊。本实用新型制冷系统管路可避免电位差腐蚀,提高管件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制冷机及冰箱等制冷系统管路中,有时会在压缩机上连接不锈钢波纹管来减震消音。为焊接方便,一般会在铜管(连接蒸发器或冷凝器)和不锈钢波纹管(连接压缩机)之间增加不锈钢的转接管,铜管、不锈钢管相应套装于转接管两端的阶梯部进行焊接,其中焊缝分别位于铜管、不锈钢管的端面与转接管阶梯部的端面之间,焊缝的裸露面积较大,容易形成微孔、凹陷等缺陷而积液;由于焊缝处的主材与焊材存在不小的电位差,裸露的焊缝缺陷为电化学腐蚀创造了条件,这导致电位差腐蚀较快,最终大大地影响了铜管和不锈钢管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管路,以便提高管件连接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管路,包括连接压缩机的不锈钢材质的第一管件、连接蒸发器或冷凝器的铜质的第二管件、以及连接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的铜质的转接头,转接头的接头本体具有接头内腔,接头内腔与第一管件的内腔和第二管件的内腔连通,且接头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配合部、第二接头配合部来相应装入第一管件配合部、第二管件配合部进行焊接;接头内腔在第一接头配合部和第二接头配合部之间设置有接头内腔凸台,接头内腔凸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焊料部、第二焊料部;第一焊料部、第二焊料部分别放置焊料,以便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分别压装于转接头中进行炉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制冷系统管路,其管件与接头的焊缝位于接头配合部内腔和管件配合部外壁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延长焊缝长度来保证焊接强度;并且,这种焊接方式下的焊缝裸露面积较小,出现焊缝缺陷的可能性更低,由此削弱了电位差腐蚀环境影响因素,提高了管件焊缝处的耐电位差腐蚀能力,这对于提高管件连接可靠性十分有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冷系统管路的局部管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接头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转接头的轴向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第一管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第一管件与转接头的配合断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6其分别示出本实用新型制冷系统管路的局部管件连接结构及其转接头、管件的结构示意图。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可以采用相同结构,因此为简便起见,本实用新型仅给出第一管件结构及装配详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制冷系统管路包括连接压缩机(图未示出)的不锈钢材质的第一管件1,连接蒸发器或冷凝器(图未示出)的铜质的第二管件2、以及连接第一管件1和第二管件2的不锈钢的转接头3,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分别承插于转接头3两端的配合部进行焊接。较优地,将第一管件1的配合部压装入转接头3的第一接头配合部,将第二管件2的配合部压装入转接头3的第二接头配合部,且使得管件1的配合部和转接头3的第一配合部之间、第二管件的配合部和转接头3的第二接头配合部之间为过渡配合。这样,焊料熔化后在毛细作用下相应流到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和转接头3之间的间隙,由此对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和转接头3的结合面进行焊接,具体的焊接方式可采用火焰钎焊、高频焊、气体保护一体焊(如炉焊)等,以炉焊为佳。
图1所示管件连接结构的特点是,通过将两个管件对应装入到转接头配合部中进行焊接,使得焊缝位于接头配合部内腔和管件配合部外壁之间,因而在延长焊缝情况下,可减小焊缝裸露面积,由此既较好地保证了焊接强度,又极大地避免了电位差腐蚀问题,最终使得管件连接可靠性大大提高。这种制冷系统管路的管件连接结构应用较广,其典型场合为空调器、制冷机、冰箱、等产品的制冷系统管路。
图1所示的管件连接结构在某些应用场合可能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例如,在第一管件或第二管件为波纹管时,需要加设保护网(如钢丝编织网)来限制波纹管的伸缩行程。以下进一步结合附图来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中至少一个管件配置保护网4,其套装于相应管件上,并与转接头3进行固定,可以防止管件或转接头3损坏。例如,图1所示的转接头3的外壁开设接头外壁凹槽,其中可以通过装入压环5来将保护网4压紧于接头外壁凹槽。
一般地,压环5可以用满足硬度及延展性要求的材料(如铜)制成。具体是将上述材料制成压环胚料,其内径略大于转接头3最大外径尺寸,在将保护网4包裹住相应管件和转接头3之后,再将该压环胚料套装于转接头3的接头外壁凹槽处,然后通过挤压该压环胚料来使其缩小,当其接近接头外壁凹槽的外径时,形成固定保护网4的压环。容易理解的是,加工该压环胚料时可在其端部预置内导面,这样可以方便地将压环胚料顺利装入到转接头3的接头外壁凹槽处。这种保护网的装配方式,操作起来较为简单,结构可靠性较好。
以上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管件1和转接头3分别为不锈钢,第二管件2为铜,故第一管件1和转接头3之间、第二管件2和转接头3之间的焊材分别为紫铜,这是因为铜与铁的原子半径、点阵类型、晶格常数及外层电子数都比较接近,两者之间可以熔合焊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管件连接结构总成进行了分析,下面进一步对转接头3及第一管件1和第二管件2进行详细描述。
请同时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转接头3具体包括不锈钢材质的接头本体31,其用以连接第一管件1和第二管件2。该接头本体31具有接头内腔32,其可通过对胚料车加工得到,该接头内腔32与第一管件1的内腔和第二管件2的内腔连通,且该接头内腔32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第一接头配合部321来装入第一管件配合部11、设置第二接头配合部322来装入第二管件配合部进行焊接。优选地,转接头3和第一管件1的配合长度与第一管件2的外径尺寸之比、转接头3和第二管件2的配合长度与第二管件2的外径尺寸之比大于1/3,这样就延长了焊缝长度,有利于增加焊接强度。
上述转接头3与第一管件1和第二管件2进行焊接时,有利于改善焊接质量。其原因在于,将两个管件装入到对应转接头配合部中进行焊接时,它们的焊缝位于相应的接头配合部内腔和管件配合部外壁之间,因而在延长焊缝情况下,可减小焊缝裸露面积,由此既较好地保证了焊接强度,又极大地避免了电位差腐蚀问题,这无疑提高了管件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一般可以采用炉焊等方式进行焊接。为此可事先在转接头3的两端配合部放置焊料,在将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压装于转接头3的配合部之后,再将整个组件固定于工装上通过焊接炉进行炉焊。焊料熔化后流入第一接头配合部321和第一管件1的结合面、第二接头配合部322和第二管件2的结合面,由此实现焊接。
具体地,焊料放置部的位置如图2、图3所示,接头内腔32在第一接头配合部321和第二接头配合部322之间设置有接头内腔凸台323,该接头内腔凸台323的高度与第一管件1的壁厚和第二管件2的壁厚一致,以便不改变整个管件连接结构的通径大小,防止对流体运动造成不利影响。此时,接头内腔凸台323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一焊料部324、第二焊料部325,这样就可以相应放置焊料(一般为焊环)来使第一接头配合部321和第一管件1的配合部结合面、第二接头配合部322和第二管件2的配合部结合面进行焊接,这样就使得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通过转接头3成为一个整体。
如前所述,以上管件焊接结构可以设置保护网4来防止损坏,为此本实用新型对于转接头3做出了适应性改造。
如图2、图3所示,接头本体31外壁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头外壁凸缘311、第二接头外壁凸缘322,该第一接头外壁凸缘311和第二接头外壁凸缘322之间构成接头外壁凹槽323来装入压环5,这样可以通过压环5来将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配置的保护网4固装于接头外壁凹槽313。可以理解的是,接头本体31在制造时通过对胚料外壁车加工出接头外壁凹槽323,该接头外壁凹槽323的两侧即形成第一接头外壁凸缘311、第二接头外壁凸缘322,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而言,第一接头外壁凸缘311、第二接头外壁凸缘312设置倒角部来装入保护网4及装入压环5。图4中,第一接头外壁凸缘311外侧设置1/4圆周的倒角部3111,以方便压环5从该位置装入;第二接头外壁凸缘3121外侧设置半圆的倒角部3121,可以防止保护网覆盖在该位置时造成损坏。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管件连接结构在组装时,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需压装入转接头3两端的内腔配合部进行焊接。为了压装的方便,需要考虑设置导向的问题。如图3、图4所示,第一接头配合部321的外端设置导面326,这样便于第一管件1压装到第一接头配合部321;同样的道理,第二接头配合部322的外端也可设置相应的导面来使第一管件1顺利进行压装,由于其未在图2、图3中进行标示,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管件连接结构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压装入转接头3两端的配合部后进行焊接,其中管件的配合部和转接头的配合部之间为过渡配合,焊料熔化后可相应流到管件和转接头3配合部的结合面来实现焊接。为了装配方便,保证焊接质量,有必要对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的结构进行优化。
请同时参见图4~图6,以第一管件1为例,说明其与转接头3之间的装配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管件2可采用类似结构及装配方式。
如图4所示,第一管件本体11需要焊接的一端设置第一管件配合部12,该第一管件配合部12的端部设置管件配合部导面14,其中导向角(管件配合部导面14的母线与第一管件1外壁的母线夹角)α约为10°,这样便于将第一管件1压装进转接头本体31的相应配合部来进行焊接。
如图5、图6所示,第一管件配合部12与转接头3的第一接头配合部31之间为过渡配合。为改善焊料熔化时的流动性,保证焊接质量,在第一管件配合部12外壁上设置轴向布置的管件外壁凹槽13(此处指的轴向为管件轴线方向,周向为垂直管件轴线圆周,径向为垂直管件轴线的圆周半径方向,本实用新型其它部分含义相同),它们可以通过拉丝或滚丝的方式形成,其数量可沿周向均匀布置40条左右,深度可分别为0.08mm~0.12mm,形状截面可优选为半圆形;通过这些管件外壁凹槽13,实现第一管件1与第一接头配合部321之间为过渡配合,同时也可使焊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由此较好地保证了焊接质量。
当然,上述管件外壁凹槽13也可用拉丝形成的管件外壁凸筋(图未示出)来代替,它们的形状、规格、布置方式可与管件外壁凹槽13相同,不再赘述。
顺便指出的是,第二管件2也可采用与第一管件1类似的结构或安装方式,具体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为方管时也可采用上述结构;相应地,转接头3也不限于圆管。此外,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不限于直管,如它们整体为弯管(配合部为直管)时,也可以采用上述转接用的转接头3,此时同样具有较高的连接可靠性,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的详细的说明,但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制冷系统管路,包括连接压缩机的不锈钢材质的第一管件、连接蒸发器或冷凝器的铜质的第二管件、以及连接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的铜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接头本体具有接头内腔,接头内腔与第一管件的内腔和第二管件的内腔连通,且接头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配合部、第二接头配合部来相应装入第一管件配合部、第二管件配合部进行焊接;接头内腔在第一接头配合部和第二接头配合部之间设置有接头内腔凸台,接头内腔凸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焊料部、第二焊料部;第一焊料部、第二焊料部分别放置焊料,以便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分别压装于转接头中进行炉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件或第二管件为波纹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件或第二管件配置保护网,保护网套装于第一管件或第二管件并固定于转接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通过压环将保护网固定于转接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保护网为钢丝编织网。
CN201720761122.1U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1122.1U CN206816984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1122.1U CN206816984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6984U true CN206816984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6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112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6984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69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6582A (zh) * 2018-02-07 2018-07-1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跟转管路
WO2018161882A1 (zh) * 2017-03-06 2018-09-13 新昌县四通机电有限公司 减震管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033479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管件、管组件及换热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1882A1 (zh) * 2017-03-06 2018-09-13 新昌县四通机电有限公司 减震管及其制造方法
JP2020510174A (ja) * 2017-03-06 2020-04-02 新昌▲県▼四通▲機▼▲電▼有限公司 制振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674620B2 (en) 2017-03-06 2023-06-13 Xinchang County Sitong Electrical Co., Ltd Vibration absorption tub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266582A (zh) * 2018-02-07 2018-07-1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跟转管路
WO2022033479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管件、管组件及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16984U (zh) 一种制冷系统管路
WO2018161882A1 (zh) 减震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7377770U (zh) 减震消音管、制冷系统及空调器与制冷机
CN102338517A (zh) 不锈钢储液器及其制造工艺
CN110366655A (zh) 混合软管组件
CN206846124U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及制冷机
JP7345660B2 (ja) 消音器及び空調
CN210462090U (zh) 一种非焊接接管式开孔/封堵三通
CN206904399U (zh) 一种管接头及空调器
CN206816985U (zh) 制冷系统
CN107314172A (zh) 一种剖分式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55910B (zh) 管道连接结构及方法、空调机组的管路总成
CN207500659U (zh) 波纹管组件
CN109812636B (zh) 八面锻造套圈铆接压接配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989784U (zh) 减震管
CN206989786U (zh) 减震管
US20120151907A1 (en) Flanged impeller hub
CN206988608U (zh) 减震管
CN206989785U (zh) 减震管
KR20230101859A (ko) 가스 수집관 어셈블리
CN210179090U (zh) 一种核电用无缝波纹软管
KR101826255B1 (ko) 차량용 인터록 벨로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9912155U (zh) 波纹金属软管
CN106102195B (zh) 加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15666A (zh) 一种多层波纹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Bu Zhonghong

Inventor after: Ma Wen

Inventor before: Yuan Yu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8

Address after: 550008 room B 309 room B of Guiyang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City, Guizhou

Patentee after: Guizhou Hao Rui Wei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cience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231, No. 233 building B1B2 building one layer, two layer, three layer, four layer

Patentee before: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8

Address after: Science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231, No. 233 building B1B2 building one layer, two layer, three layer, four layer

Patentee after: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41, Dalin village, East and township, Zhuji City, Shao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Yuan Yupi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