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9529U -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 Google Patents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9529U
CN206809529U CN201720050604.6U CN201720050604U CN206809529U CN 206809529 U CN206809529 U CN 206809529U CN 201720050604 U CN201720050604 U CN 201720050604U CN 206809529 U CN206809529 U CN 206809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iding part
gripping handle
catheter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506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庭超
李阳
蒋权杰
符伟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t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t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t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506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9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9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9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包括导管管体、手柄组件、鲁尔接头,手柄组件包括握持手柄、滑动机构和滑动控制机构;导管管体近端穿过握持手柄空腔并与鲁尔接头连接;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握持手柄空腔内或滑动控制机构内的滑动基体、配合在滑动基体上沿握持手柄轴向滑动的滑动件,滑动件固定连接牵引丝;滑动控制机构包括与滑动件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并调整滑动件位置的驱动调整件,驱动调整件设置在方便左手手指操作的握持手柄的近端。本实用新型实现左手操控手柄,右手操控导丝,提高导丝试探进入靶血管的效率,简化了操作步骤,使操作者更方便快捷地超选靶血管,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降低X射线对病患的辐射危害。

Description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弯导管,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背景技术
由于介入手术对人体的损伤较小、且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是近些年来迅速兴起并推广的医疗技术,导管作为介入手术的辅助器械,主要为导丝提供通道,通过调整导管远端的位置使导管头端指向靶血管入口,将导丝导入到靶血管内。根据导管预期用途不同,导管远端预塑形成不同的弯曲形状,使其与特定病变部位的解剖学形态相适应,便于导管远端在人体内对准该病变部位,如肾动脉导管、桡动脉导管、翻山导管等。然而因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预塑形的导管也无法完全适配所有临床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头端可调弯的导管,可以通过操控手柄使导管远端反复的在不同角度间弯曲,以适应不同的生理解剖学形态。
现有技术中可调弯导管均是通过操控手柄以实现管体远端自由弯曲。在超选靶血管的手术过程中,操作者通常根据靶血管的结构形态将管体远端管体反复调弯,直至弯曲角度符合靶血管的生理结构特征。然后再锁定管体远端的弯曲角度,通过反复扭转管体使管体头端的端口对准靶血管入口,最后在手柄近端操控导丝,使导丝沿管体进入到靶血管内。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直形可调弯导管,其手柄上的驱动部件位于手柄握持部位(握持手柄)与管体之间,而导丝进出孔设在手柄近端。在导丝超选靶血管的手术过程中,操作者通常使用右手操控导丝,也需要右手操作手柄以实现导管的调弯功能,所以很难同时操控手柄与导丝。只能先通过手柄调整管体头端弯曲角度并锁定,根据DSA成像技术判断管体头端的大致指向方位,然后再操控导丝尝试进入靶血管。若靶血管结构复杂,则很难判断管体头端是否对准靶血管入路,这样就需要反复在操控手柄与操控导丝间切换,不能同步调整管体头端弯曲角度与操控导丝,导丝试探进入靶血管的效率较低,延长了手术时间。
现有技术中还有另一种Y型分叉手柄可调弯导管,这种Y型手柄无合适的握持部位,其手柄驱动部位位于管体与导丝进出孔的下方,一般需双手操控手柄,通常采用左手固定手柄主体,右手操控驱动部件以调弯导管头端的角度,同样无法同时进行操控手柄与导丝。
传统的超选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操作习惯是:左手握导管、右手操控导丝,经过反复的旋转、滑动配合来调节导丝的前进方向。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可调弯导管只适合右手操作,这样就不太符合左手操作导管、右手操作导丝的操作习惯,并且操作过程中需要反复不断的调整导管的角度与旋转方向,每一个角度和方向都要推送导丝,通过导丝前进的方向判断导管的口端是否指向分支血管。如果调弯导管只能适合右手操作,则需要使用右手调弯每个角度和方向后,再用右手推送导丝以观察导丝的前进方向,需要耗费较长的操作时间;或者双手交叉操作,但这样不符合操作习惯,可能带来较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左手操控调弯的可调弯导管,实现左手操控手柄,右手操控导丝,能同时调整管体头端弯曲角度与操控导丝,提高导丝试探进入靶血管的效率,简化了操作步骤,使操作者更方便快捷地超选靶血管,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降低X射线对病患的辐射危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包括穿装有牵引丝的导管管体、手柄组件、鲁尔接头;
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带有轴向贯通空腔的握持手柄、用于牵拉牵引丝的滑动机构和控制滑动机构动作的滑动控制机构;
所述导管管体近端穿过所述握持手柄空腔并与鲁尔接头连接;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握持手柄空腔内或滑动控制机构内的滑动基体、配合在所述滑动基体上沿握持手柄轴向滑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丝;
所述滑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并调整滑动件位置的驱动调整件,所述驱动调整件设置在方便左手手指操作的握持手柄的近端。
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中,优选第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套装在滑动件外并与滑动件相互啮合的驱动套、设置在驱动套近端的旋钮,旋钮旋转使得驱动套相对握持手柄旋转带动与驱动套啮合的滑动件沿轴向滑动。
第一种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滑动件上的一段螺牙、驱动套内壁设有的连续螺槽,驱动套不旋转时所述螺牙与螺槽啮合锁定滑动件。
第一种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滑动基体沿握持手柄轴向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容置在所述滑动槽中沿握持手柄轴向滑动,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满足:滑动件在滑动槽中滑动拉动牵引丝实现预设导管远端最大调弯角度。
第一种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握持手柄内壁近端设有限位筋,对应的驱动套外壁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筋位于限位槽中限制驱动套只相对于握持手柄旋转不做轴向运动;或者所述握持手柄内壁设有限位槽,对应的驱动套外壁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限位槽中限制驱动套只相对于握持手柄旋转不做轴向运动。
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中,优选第二种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与握持手柄近端固定连接的中空的驱动壳、滑动按钮;
所述滑动件与滑动基体设置在所述驱动壳中;
所述驱动壳沿轴向设有调整长槽,所述滑动按钮限位配合在所述调整长槽中滑动并通过连接件与滑动件连接,所述滑动按钮带动滑动件沿滑动基体轴向滑动。
第二种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连接件为沿握持手柄径向伸缩的弹性体;
所述驱动壳内壁设有齿槽、滑动按钮上设置有齿条,所述滑动按钮的齿条在连接件弹力伸张带动下与驱动壳的齿槽啮合锁定滑动件,按压滑动按钮克服连接件弹力解除齿条与齿槽的啮合锁定并带动滑动件滑动。
第二种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滑动基体为套设在导管管体上的滑动管,所述滑动件穿装在所述滑动管外并沿滑动管滑动。
第二种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滑动件顶部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制滑动按钮只在与握持手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滑动件运动,而在握持手柄轴向上与滑动件同时运动。
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中,优选第三种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驱动壳、扳机杆;
所述滑动件和滑动基体设置所述驱动壳中,所述扳机杆转动连接在滑动基体上,并且扳机杆的一端为延伸至握持手柄外的驱动部、另一端为拨动滑动件沿滑动基体轴向运动的拨动部;
所述扳机杆的驱动部在握持手柄轴向上往复扳动并在扳动中定位在任意位置,带动滑动件沿滑动基体轴向运动并定位在一个位置。
第三种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扳机杆中部设转动件,对应的滑动基体上设有转动孔,转动件插接在所述转动孔中转动,所述滑动基体沿握持手柄轴向上设有导槽,所述滑动件通过其侧面设置的限位柱配合在所述导槽中沿握持手柄轴向滑动。
第三种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滑动件同侧的限位柱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扳机杆的拨动部插装在两个限位柱之间,拨动两个限位柱实现滑动件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滑动控制机构,特别是驱动调整件设置在方便左手手指操作的握持手柄的近端,即在握持手柄与导丝进出孔(鲁尔接头)之间,便于左手操控手柄,右手操控导丝,能同时调整管体头端弯曲角度与操控导丝,提高导丝试探进入靶血管的效率,简化了操作步骤,使操作者更方便快捷地超选靶血管,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降低X射线对病患的辐射危害。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导管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导管管体远端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可调弯导管近端一个方向的结构分解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可调弯导管近端另一个方向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可调弯导管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调弯导管的使用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可调弯导管手柄组件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可调弯导管手柄组件轴向剖视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可调弯导管手柄组件径向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可调弯导管手柄组件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可调弯导管手柄组件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驱动调节件手柄驱动调整件与滑动件的组装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驱动调节件手柄驱动调整件与滑动件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包括穿装有牵引丝的导管管体1100、手柄组件1200、鲁尔接头1300。
如图1所示,为导管管体1100非调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导管管体1100调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导管管体1100为由高分子材料热熔复合成型的编织网状结构。所述导管管体1100包括远端的设有一定角度范围可自由弯曲并主动往初始角度方向回复的弹性段1102、在弹性段1102近端连接的较长且较硬的硬管1103。所述弹性段1102的远端设有一个具有光滑表面的弧形端头1101,弧形端头1101以减少导管远端对人体血管内壁的损伤。导管管体1100设有至少一个输送腔(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个细丝腔1122,输送腔从导管管体1100远端完全贯通到导管管体1100近端。细丝腔1122包埋在导管管体1100的管壁内,细丝腔1122远端至少设有一个锚定环1104。牵引丝1120设于细丝腔1122内,其远端固定于所述的锚定环1104上,并沿细丝腔1122从导管管体1100的近端附近的侧壁引出。
为避免牵引丝1120穿出细丝腔1122后打折变形,在牵引丝1120穿出导管管体1100的部分外接一根加硬管1121,加硬管1121通常采用不锈钢材料,与牵引丝1120采用压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如图2所示,钳住加硬管1121用力拉紧,可对导管管体1100远端产生牵拉作用力,使得弹性段110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弯曲,若撤销对牵引丝1120的拉力,弹性段1102将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往初始角度方向回复。
如图3a-4所示,所述手柄组件1200包括带有轴向贯通空腔的握持手柄1230、用于牵拉牵引丝1120的滑动机构和控制滑动机构动作的滑动控制机构;所述导管管体1100近端穿过所述握持手柄1230空腔并与鲁尔接头1300连接。
握持手柄1230用于操作者握持,由公扣壳体1232与母扣壳体1231扣合而成,握持手柄1230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为柱状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符合人体工程学,握持操作方便即可。本实施例中握持手柄1230的长度为8~12cm,外径尺寸为1.5~2cm,适合操作者握持,符合人体工程学。
握持手柄1230远端设有端盖1210,端盖1210具有一个用于安装导管管体1100的内腔,端盖1210内腔直径应稍大于导管管体1100最大直径。导管管体1100在与端盖1210的对接部位包有一根缓冲管1130,缓冲管1130可由软胶材料(硅胶、TPU等)注塑而成,当导管管体1100近端受到垂直于导管管体1100的作用力时,缓冲管1130可降低对导管管体1100近端的反作用力,避免导管管体1100打折。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握持手柄1230空腔内或滑动控制机构内的滑动基体1220、配合在所述滑动基体1220上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滑动的滑动件1260,所述滑动件1260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丝1120;所述滑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件1260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并调整滑动件1260位置的驱动调整件,所述驱动调整件设置在方便左手手指操作的握持手柄1230的近端。
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和滑动控制机构都设置在握持手柄1230的空腔内,握持手柄1230内壁间隔设置有筋条1238围成的卡槽,用于装配滑动基体1220。握持手柄1230远端设有限位凸起1236,端盖1210设有限位槽1211,所述限位凸起1236位于限位槽1211中固定端盖1210。
如图3a-4所示,其中,牵引丝1120从滑动基体1220内设置的斜孔穿出,其近端的加硬管1121与滑动件1260固定连接。滑动件1260与驱动套1240螺纹连接,驱动套1240与端盖1210分别设在握持手柄1230近端与远端,握持手柄1230由公扣壳体1232与母扣壳体1231扣合而成,滑动基体1220由公扣基台1221与母扣基台1222扣合而成。
滑动基体1220一般采用硬胶塑料(ABS、POM等)一次性注塑而成或采用机加工制作。由于滑动基体1220设置在握持手柄1230内,则滑动基体1220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设置,其形状可以与握持手柄1230一致,也可以与握持手柄1230形状不同,例如握持手柄1230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等曲面形状,滑动基体122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曲面形状,也可以是方形、梯形等多边形结构。滑动基体1220设有内腔,用于安装与鲁尔接头1300连接的导管管体1100的近端,其内腔直径应稍大于导管管体1100的近端。滑动基体1220的近端设有限位筋1227,对应的鲁尔接头1300上设有限位槽1301,限位筋1227与限位槽1301配合在一起,固定鲁尔接头1300。
如图3a-4所示,所述滑动基体1220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设有滑动槽1224,所述滑动件1260容置在所述滑动槽1224中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滑动,所述滑动槽1224的长度满足:滑动件1260在滑动槽1224中滑动拉动牵引丝1120实现预设导管远端最大调弯角度,即可通过设定滑动槽1224的长度确定导管管体1100远端的最大弯曲角度。例如导管管体1100远端从0°~180°弯曲需将牵引丝1120拉动15mm的距离,则将滑动槽1224内滑动件1260的滑动长度设定为15mm,这样就可限制导管管体1100远端最大调弯角度为180°。滑动槽1224的宽度应稍大于滑动件1260。滑动槽1224底面与牵引丝的出丝点之间设有一斜孔,方便牵引丝沿斜孔穿到滑动槽1224内与滑动件1260连接固定。滑动件1260与滑动槽1224接触的滑动面设有细槽(图中未示出),用于牵引丝近端的加硬管1121的固定。通常采用焊接方式使加硬管1121固定在细槽内,以便牵引丝近端固定在滑动件1260上。
如图3a-4所示,滑动件1260可以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滑动件1260的形状不作限定,优选为长条形结构,长条形结构便于在滑动件1260上设置一段长度的螺牙。滑动件1260放置在滑动槽1224内,与滑动槽1224底部保持平面接触。
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套装在滑动件1260外并与滑动件1260相互啮合的驱动套1240、设置在驱动套1240近端的旋钮1242,旋钮1242旋转使得驱动套1240相对握持手柄1230旋转带动与驱动套1240啮合的滑动件1260沿轴向滑动。旋钮1242与驱动套1240同轴,且旋钮1242外壁设有凸起或凸棱,方便手指旋转。
如图3a-4所示,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滑动件1260上的一段螺牙1261、驱动套1240内壁设有连续螺槽1241,驱动套1240不旋转时所述螺牙1261与螺槽1241啮合锁定滑动件1260。具体的滑动件1260外侧即滑动件1260的顶面设有一段螺牙1261,与驱动套1240的内壁的螺槽1241具有相同的螺距,所述螺槽1241与螺牙1261啮合,通过驱动套1240与滑动基体1220的滑动槽1224共同限制滑动件1260的滑动方向,转动驱动套1240近端的旋钮1242时,滑动件1260沿滑动槽1224轴向滑动,径向不发生偏转。停止转动旋钮1242,则驱动套1240内壁的螺槽1241与滑动件1260顶面的螺牙1261紧密咬合形成静摩擦力,阻止滑动件1260移动,将滑动件1260固定在预设的位置,因此可实现导管管体1100远端弯曲角度的锁定。驱动套1240的长度以及螺槽1241的长度根据滑动件1260的移动距离相关,满足实现可调弯导管远端最大弯曲角度的调整。
如图3a-4所示,所述握持手柄1230近端设有限位筋1233,对应的驱动套1240外壁设有限位槽1243,所述限位筋1233位于限位槽1243中限制驱动套1240只相对于握持手柄旋转不做轴向运动。或者所述握持手柄1230内壁设有限位槽,对应的驱动套1240外壁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限位槽中限制驱动套1240只相对于握持手柄1230旋转不做轴向运动。
本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操作方式如图5所示:可调弯导管包括导管管体1100、手柄组件1200、鲁尔接头1300,左手握持手柄组件1200的握持手柄1230,左手手指顺时针(或可设为逆时针)转动位于握持手柄右侧的驱动套1240,解除滑动件的自锁状态,并继续转动驱动套1240使滑动件沿滑动基体轴向移动,实现导管管体1100远端的弹性段1102的调弯功能。停止转动驱动套1240,弹性段1102将锁定在预设的弯曲角度,右手操控导丝1400进入靶血管。
实施例2,如图6-7b所示,为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包括穿装有牵引丝的导管管体1100、手柄组件1200、鲁尔接头1300。所述手柄组件1200包括带有轴向贯通空腔的握持手柄1230、用于牵拉牵引丝的滑动机构和控制滑动机构动作的滑动控制机构;所述导管管体1100近端穿过所述握持手柄1230空腔并与鲁尔接头1300连接。
导管管体1100结构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握持手柄1230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7b所示,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滑动控制机构内的滑动基体1220、配合在所述滑动基体1220上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滑动的滑动件1260,所述滑动件1260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丝的加硬管1221,滑动件1260与加硬管1121的固定方式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滑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件1260连接的连接件3264、与连接件3264连接并调整滑动件1260位置的驱动调整件,所述驱动调整件设置在方便左手手指操作的握持手柄的近端。
如图6-7b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与握持手柄1230近端固定连接的中空的驱动壳3240、滑动按钮3270。所述滑动件1260设置在所述驱动壳3240中;所述驱动壳3240沿轴向设有调整长槽3241,所述滑动按钮3270限位配合在所述调整长槽3241中滑动并通过连接件3264与滑动件1260连接,所述滑动按钮3270带动滑动件1260沿滑动基体1220轴向滑动。所述连接件3264为沿握持手柄径向伸缩的弹性体,本实施例中弹性体为螺旋弹簧,除了螺旋弹簧外,还可以是其他弹性体,例如压簧、弹片等各种能压缩后回弹的材料制成的弹性体,所述滑动按钮3270与滑动件1260通过连接件326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壳3240内壁设有齿槽3331、滑动按钮3270上设置有齿条3272,所述滑动按钮3270的齿条3272在作为连接件3264的弹性体弹力伸张作用下与驱动壳3240的齿槽3331啮合锁定滑动件1260,按压滑动按钮3270克服连接件3264的弹力解除齿条3272与齿槽3331的啮合锁定并带动滑动件1260滑动。具体地,滑动按钮3270表面为凹型弧面,便于大拇指按下滑动按钮3270以及推送滑动按钮3270沿调整长槽3241移动。
如图6-7b所示,所述滑动基体1220为套设在导管管体1100上的滑动管,所述滑动件1260穿装在所述滑动管上滑动。滑动管为在握持手柄1230至鲁尔接头1300区域设有一根套接在导管管体1100外侧的金属管,该金属管用于加固导管管体1100,其表面光滑,轴向穿过滑动件1260内腔,滑动件1260沿金属管轴向移动过程中,不会影响导管管体1100的直形形态。
如图6-7b所示,所述滑动件1260顶部设有限位件3263,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263为设置的凸柱,对应的滑动按钮3270设有定位槽3271,定位槽3271对应凸柱使得滑动按钮3270限位在滑动件1260上。所述限位件3263限制滑动按钮3270只在与握持手柄1230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滑动件1260运动,而在轴向上与滑动件1260同时运动。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式为:左手握住握持手柄1230,按压滑动按钮3270,使滑动按钮3270底部的一对齿条3272与驱动壳3240内侧的齿槽3331分离,此时可左右移动滑动按钮3270,带动滑动件1260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运动,与滑动件1260固定的牵引丝1120可拉动或放松导管管体1100的远端,实现弹性段的自由弯曲。若取消对滑动按钮3270的按压力,则滑动按钮3270受弹性体的张力朝驱动壳3240外侧弹起,通过齿条3272的齿牙咬合齿槽3331锁定在驱动壳3240上,滑动件1260受定位槽3271限制固定停止移动,管体远端的弹性段可锁定预设的弯曲角度。
实施例3,如图8-11所示,为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包括穿装有牵引丝的导管管体1100、手柄组件1200、鲁尔接头1300。所述手柄组件1200包括带有轴向贯通空腔的握持手柄1230、用于牵拉牵引丝的滑动机构和控制滑动机构动作的滑动控制机构;所述导管管体1100近端穿过所述握持手柄1230空腔并与鲁尔接头1300连接。
导管管体1100结构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握持手柄1230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滑动控制机构内的滑动基体1220、配合在所述滑动基体1220上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滑动的滑动件1260,所述滑动件1260固定连接固定牵引丝的加硬管1121;所述滑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件1260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并调整滑动件1260位置的驱动调整件,所述驱动调整件设置在方便左手手指操作的握持手柄1230的近端。滑动基体1220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或容置槽4275的柱状结构,容置槽4275用于容置滑动控制机构。
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驱动壳4240、扳机杆4272;驱动壳4240固定在握持手柄1230近端,其形状与握持手柄1230一致。驱动壳4240的近端连接鲁尔接头1300,具体连接方式为:在驱动壳4240近端设有容置槽4242,鲁尔接头1300位于容置槽4242内。
所述滑动件1260和滑动基体1220设置所述驱动壳4240中,所述扳机杆4272转动连接在滑动基体1220上,并且扳机杆4272的一端为延伸至握持手柄1230外的驱动部4272a、另一端为拨动滑动件1260沿滑动基体1220轴向运动的拨动部4272b;驱动壳4240侧面设有长槽4274,长槽4274与滑动基体1220的容置槽4275对应,扳机杆4272的驱动部从容置槽4275和长槽4274内伸出,用于手动操作扳机杆4272,为了方便操作,在扳机杆4272的驱动部4272a设有扳机帽4271,扳机帽4271的形状不作限定,方便手持即可,一般扳机帽4271为球形、条形等。
由于鲁尔接头1300位于驱动壳4240的近端,则导管管体1100穿过驱动壳4240与鲁尔接头1300连接,在驱动壳4240中的导管管体1100外套设有金属管4130,用于加强强度。
所述扳机杆4272中部设转动件4273,对应的滑动基体1220上设有转动孔4222,转动件4273插接在所述转动孔4222中在转动孔4222转动,转动件4273优选转轴,滑动件1260设置导管管体1100下方,则扳机杆4272下部平行设置两根拨动部4272b,分别从导管管体1100两侧与滑动件1260插接,在每一根扳机杆4272外侧都设置一个作为转动件4273的转轴,两个转轴同轴,对应滑动基体1220上也设置两个转动孔4222。
所述滑动基体1220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设有导槽4221,与所述滑动件1260连接的连接件为在滑动件1260侧面设置的限位柱4262,所述滑动件1260通过其侧面设置的限位柱4262配合在所述导槽4221中沿握持手柄1230轴向滑动。所述滑动件1260同侧的限位柱4262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扳机杆4272的拨动部7272b插装在两个限位柱4262之间,拨动两个限位柱4262实现滑动件1260的滑动。
所述扳机杆4272的驱动部7272a在握持手柄1230轴向上往复扳动并定位在一点,扳机杆4272的拨动部7272b拨动两个限位柱4262,带动滑动件1260沿滑动基体1220轴向运动并定位在一个位置。

Claims (12)

1.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包括穿装牵引丝的导管管体、手柄组件、鲁尔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带有轴向贯通空腔的握持手柄、用于牵拉牵引丝的滑动机构和控制滑动机构动作的滑动控制机构;
所述导管管体近端穿过所述握持手柄空腔并与鲁尔接头连接;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握持手柄空腔内或滑动控制机构内的滑动基体、配合在所述滑动基体上沿握持手柄轴向滑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丝;
所述滑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并调整滑动件位置的驱动调整件,所述驱动调整件设置在方便左手手指操作的握持手柄的近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套装在滑动件外并与滑动件相互啮合的驱动套、设置在驱动套近端的旋钮,旋钮旋转使得驱动套相对握持手柄旋转带动与驱动套啮合的滑动件沿轴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滑动件上的一段螺牙、驱动套内壁设有的连续螺槽,驱动套不旋转时所述螺牙与螺槽啮合锁定滑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基体沿握持手柄轴向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容置在所述滑动槽中沿握持手柄轴向滑动,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满足:滑动件在滑动槽中滑动拉动牵引丝实现预设导管远端最大调弯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手柄内壁近端设有限位筋,对应的驱动套外壁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筋位于限位槽中限制驱动套只相对于握持手柄旋转不做轴向运动;或者所述握持手柄内壁设有限位槽,对应的驱动套外壁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限位槽中限制驱动套只相对于握持手柄旋转不做轴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与握持手柄近端固定连接的中空的驱动壳、滑动按钮;
所述滑动件与滑动基体设置在所述驱动壳中;
所述驱动壳沿轴向设有调整长槽,所述滑动按钮限位配合在所述调整长槽中滑动并通过连接件与滑动件连接,所述滑动按钮带动滑动件沿滑动基体轴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沿握持手柄径向伸缩的弹性体;
所述驱动壳内壁设有齿槽、滑动按钮上设置有齿条,所述滑动按钮的齿条在连接件弹力伸张带动下与驱动壳的齿槽啮合锁定滑动件,按压滑动按钮克服连接件弹力解除齿条与齿槽的啮合锁定并带动滑动件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基体为套设在导管管体上的滑动管,所述滑动件穿装在所述滑动管外沿滑动管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顶部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制滑动按钮只在与握持手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滑动件运动,而在握持手柄轴向上与滑动件同时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调整件包括驱动壳、扳机杆;
所述滑动件和滑动基体设置所述驱动壳中,所述扳机杆转动连接在滑动基体上,并且扳机杆的一端为延伸至握持手柄外的驱动部、另一端为拨动滑动件沿滑动基体轴向运动的拨动部;
所述扳机杆的驱动部在握持手柄轴向上往复扳动并在扳动中定位在任意位置,带动滑动件沿滑动基体轴向运动并定位在一个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杆中部设转动件,对应的滑动基体上设有转动孔,转动件插接在所述转动孔中转动,所述滑动基体沿握持手柄轴向上设有导槽,所述滑动件通过其侧面设置的限位柱配合在所述导槽中沿握持手柄轴向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同侧的限位柱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扳机杆的拨动部插装在两个限位柱之间,拨动两个限位柱实现滑动件的滑动。
CN201720050604.6U 2017-01-16 2017-01-16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Active CN206809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0604.6U CN206809529U (zh) 2017-01-16 2017-01-16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0604.6U CN206809529U (zh) 2017-01-16 2017-01-16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9529U true CN206809529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50604.6U Active CN206809529U (zh) 2017-01-16 2017-01-16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95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0246A (zh) * 2017-01-16 2017-05-3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WO2020088138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0246A (zh) * 2017-01-16 2017-05-3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CN106730246B (zh) * 2017-01-16 2019-08-09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US20210338983A1 (en) * 2017-01-16 2021-11-04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teerable catheter suitable for left-hand operation
US11819635B2 (en) * 2017-01-16 2023-11-21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teerable catheter suitable for left-hand operation
WO2020088138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0246B (zh)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CN105816239B (zh) 动力关节式运动和腕式旋转的手术装置
US8409245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JP5139979B2 (ja) 外科用器具の案内装置
US10894149B2 (en) Dilation catheter assembly with adjustment features
CN103143104B (zh) 一种可调弯角的骨填充物输送套管
JP2012525916A (ja) 外科用器具の案内装置
CN206809529U (zh) 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CN107174724A (zh) 一种偏转距离可控的可调弯导管
JP2019516421A (ja) 外科用器具のための制御装置
CN102905627A (zh) 外科手术器械
WO2013161764A1 (ja) 操作部材
US20090198098A1 (en) Endoscope treatment instrument
CA3111301C (en) Stone extraction basket and double lumen end cap for stone extraction basket
CN115120843A (zh) 具有非对称弯曲形状的多段可控弯导管
CN114177483A (zh) 一种带标识的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及可调弯鞘管
JP5672392B2 (ja) カテーテル作動構造
CN112022231B (zh) 一种可调节作业位置的支气管镜活检钳
CN214232386U (zh) 一种可控弯导管
CN203090181U (zh) 一种可调弯角的骨填充物输送套管
CN114680954A (zh) 可调弯医用装置
CN115715838A (zh) 一种可调弯医用器械
CN219680690U (zh) 一种血管缝合器
CN219595554U (zh) 一种手术导丝用支撑装置
CN214048920U (zh) 超声活检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2

Address after: 200032 No. 136, Xuhui District Medical Colleg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Room 318, Building 2, Building 3, No. 88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3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318, Building 2, Building 3, No. 88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32 No. 136, Xuhui District Medical Colleg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