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7178U -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7178U
CN206807178U CN201720254076.6U CN201720254076U CN206807178U CN 206807178 U CN206807178 U CN 206807178U CN 201720254076 U CN201720254076 U CN 201720254076U CN 206807178 U CN206807178 U CN 206807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racket
drive end
end bearing
end cap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540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师
武争争
于露
蔡起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mge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ge Pump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ge Pump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mge Pump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540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7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7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7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改进前端盖、后端盖与塑料联接件之间的装配结构,其方案为:所述塑料联接件上靠近所述前端盖的部位均匀设置复数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后端盖上均匀设置复数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塑料联接件和后端盖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抵触限位配合。其效果为:改变前端盖与塑料联接件、壳体之间的装配方式,提高前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同时方便拆卸后端盖,即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有减少了电机的故障率。

Description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塑料联接件的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改进前端盖与塑料联接件之间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具有塑料联接件的电机,锁紧塑料联接件时,分别依次锁紧后端盖及前端盖。锁紧过程中,由于塑料联接件强度差,锁紧力过大时,塑料联接件容易变形,装配到塑料联接件中的后端盖的中心线产生偏移,特别是后端盖上的轴孔发生了偏移,装配后的电机转轴、转子等部件产生不同轴情况,容易引起电机故障,而且,对塑料联接件维修时,拆卸困难。
前端盖为铝件,采用间隙装配方式嵌入到塑料联接件内,中心轴位置较难对准,导致前端盖压装很难压装到位,影响电机装配的同轴度,电机容易出现卡机、堵转等故障。由于,塑料的热胀冷缩变形量大。夏天时,温度较高,塑料联接件的尺寸因高温膨胀而变大,消耗了与前端盖之间的间隙量,导致前端盖压装困难,甚至无法正常装配。此外,由于电机内温度高,塑料联接件在高温环境下永久变形,当需要拆下塑料联接件和前端盖对电机进行维修时,前端盖会卡在塑料联接件中,难以取出,甚至只能采用破坏塑料联接件或者前端盖的方式来拆卸塑料联接件和前端盖再进行维修,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成本。
另外,由于电机壳体与前端盖之间的装配方式,存在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改变前端盖的装配方式,提高前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改变后端盖与塑料联接件、壳体之间的装配方式,提高后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同时方便拆卸后端盖,即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有减少了电机的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包括电机主体,设置在电机主体外围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设置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外侧的塑料联接件,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压装限位在所述塑料联接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联接件上靠近所述前端盖的部位均匀设置复数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后端盖上均匀设置复数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塑料联接件和后端盖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抵触限位配合。
改变后端盖的装配方式,提高后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改变前端盖与塑料联接件、壳体之间的装配方式,提高前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同时方便拆卸前端盖,即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有减少了电机的故障率。
进一步来说,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连接件直接将前端盖连接到塑料联接件上,改变现有技术采用后端盖连接到电机壳体的方案,提高后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装配前端盖时,塑料联接件不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与电机壳体连接,而是采用塑料联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到后端盖,通过后端盖和塑料联接件的配合,压紧电机壳体,使电机壳体对前端盖的内端进行限位,通过电机转轴来调整前端盖和后端盖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前端盖的内端包括外翻折部,和立在外翻折部外端的直折部,使所述前端盖的内端形成阶梯形,所述外翻折部承靠在所述塑料联接件的内端面,对应的所述壳体的端部为相应的阶梯形,所述前端盖阶梯部位和所述壳体的阶梯部位扣接,形成抵压配合。
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后端盖的端部为阶梯形,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壳体的阶梯部位,形成抵压配合。
对于本技术方案来说,不仅提高了同轴度,而且也方便装配,简化了装配结构:具体体现在:1、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壳体的两端需要有连接用凸耳,而本技术方案中则避免了连接用凸耳的设置,使电机壳体的结构得到简化;2、电机壳体与前端盖的装配结构也发生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壳体的端部设置插接环,插接环装配到前端盖和塑料联接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中,即存在装配难道大、又存在加工精度高的问题,而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阶梯形的扣接配合,电机壳体的扣接脚部插置前端盖内端的内壁的槽环中,大为降低加工精度和装配难度。
为了方便装配,减少装配工序,也防止装配后,零部件因松动而掉落,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内设置内置的螺母,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栓上的螺栓头用于对后端盖的向外移动进行限位,螺母则位于靠近前端盖的位置,通过旋紧螺栓,改变螺栓头和螺母之间的距离来紧固前端盖和后端盖。
为了防止内置的螺母产生向往移动的位移,使螺母能够始终限位在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内壁设置限位筋条,所述限位筋条用于对螺母进行限位,防止螺母移动或脱出所述第一连接孔。限位筋条的内端抵压在内置螺母的端面。
为了方便拆卸前端盖,防止拆卸产生的破坏,所述塑料联接件上设置复数个拆卸孔,所述拆卸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前端盖的盘部相对应设置。拆卸时,顶起工具插入拆卸孔,顶起工具直接作用于前端盖,并施加顶的力,顶出前端盖。由于本技术方案中,前端盖与塑料联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现有技术有所减小,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相对来说也较小,也较容易顶出,减少拆卸时对前端盖和/或塑料联接件的破坏作用,有利于提高前端盖和塑料联接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为了均衡作用于前端盖,所述拆卸孔至少为四个,并呈中心对称均匀分布。
为了提高塑料联接件的强度,所述拆卸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即靠近电机转轴轴线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改变后端盖的装配方式,提高后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有减少了电机的故障率。2、改变前端盖与塑料联接件、壳体之间的装配方式,提高前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同时方便拆卸后端盖,即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有减少了电机的故障率。3、简化了电机壳体的结构,改变了电机壳体与前端盖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位置,即降低了加工精度,也降低了装配难度。4、前端盖与塑料联接件、电机壳体之间的装配结构发生改变,即方便了电机安装,也方便拆卸维修,减少拆卸时产生的破坏。5、为了方便装配,减少装配工序,也防止装配后零部件因松动而掉落,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内设置内置的螺母。6、为了方便拆卸前端盖,设置拆卸孔;为了提高塑料联接件的强度,所述拆卸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即靠近电机转轴轴线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涉及的现有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果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塑料联接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如图2、3所示,包括电机主体4,设置在电机主体外围的壳体5,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的前端盖6和后端盖3,设置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外侧的塑料联接件2,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压装限位在所述塑料联接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联接件上靠近所述前端盖的部位均匀设置复数个第一连接孔21,所述后端盖上均匀设置复数个第二连接孔61,所述塑料联接件和前端盖之间通过连接件7连接,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抵触限位配合。本文涉及的前后,是相对于图1和图2的左边和右边来说,左边对应于前,右边相对应于后。
改变后端盖的装配方式,提高后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改变前端盖与塑料联接件、壳体之间的装配方式,提高前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同时方便拆卸前端盖,即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有减少了电机的故障率。
进一步来说,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连接件直接将前端盖连接到塑料联接件上,改变现有技术采用后端盖连接到电机壳体的方案,提高后端盖装配后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装配前端盖时,塑料联接件不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与电机壳体连接,而是采用塑料联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到后端盖,通过后端盖和塑料联接件的配合,压紧电机壳体,使电机壳体对前端盖的内端进行限位,通过电机转轴来调整前端盖和后端盖与电机转轴的同轴度。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盖3的内端包括外翻折部31,和立在外翻折部外端的直折部32,使所述前端盖的内端形成阶梯形,所述外翻折部承靠在所述塑料联接件的内端面,对应的所述壳体的端部为相应的阶梯形,所述前端盖阶梯部位和所述壳体的阶梯部位扣接,形成抵压配合。
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后端盖的端部为阶梯形,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壳体的阶梯部位,形成抵压配合。
对于本技术方案来说,不仅提高了同轴度,而且也方便装配,简化了装配结构:具体体现在:1、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壳体的两端需要有连接用凸耳,而本技术方案中则避免了连接用凸耳的设置,使电机壳体的结构得到简化;2、电机壳体与前端盖的装配结构也发生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壳体的端部设置插接环,插接环装配到前端盖和塑料联接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中,即存在装配难道大、又存在加工精度高的问题,而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阶梯形的扣接配合,电机壳体的扣接脚部插置前端盖内端的内壁的槽环中,大为降低加工精度和装配难度。
为了方便装配,减少装配工序,也防止装配后,零部件因松动而掉落,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内设置内置的螺母8,所述连接件7为螺栓。螺栓上的螺栓头用于对后端盖的向外移动进行限位,螺母则位于靠近前端盖的位置,通过旋紧螺栓,改变螺栓头和螺母之间的距离来紧固前端盖和后端盖。
为了防止内置的螺母产生向往移动的位移,使螺母能够始终限位在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内壁设置限位筋条311,所述限位筋条用于对螺母进行限位,防止螺母移动或脱出所述第一连接孔。限位筋条的内端抵压在内置螺母的端面。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拆卸前端盖,防止拆卸产生的破坏,所述塑料联接件上设置复数个拆卸孔22,所述拆卸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前端盖的盘部相对应设置。拆卸时,顶起工具插入拆卸孔,顶起工具直接作用于前端盖,并施加顶的力,顶出前端盖。由于本技术方案中,前端盖与塑料联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现有技术有所减小,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相对来说也较小,也较容易顶出,减少拆卸时对前端盖和/或塑料联接件的破坏作用,有利于提高前端盖和塑料联接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为了均衡作用于前端盖,所述拆卸孔至少为四个,并呈中心对称均匀分布。
为了提高塑料联接件的强度,所述拆卸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即靠近电机转轴轴线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包括电机主体,设置在电机主体外围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设置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外侧的塑料联接件,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压装限位在所述塑料联接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联接件上靠近所述前端盖的部位均匀设置复数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后端盖上均匀设置复数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塑料联接件和后端盖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抵触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的内端包括外翻折部,和立在外翻折部外端的直折部,使所述前端盖的内端形成阶梯形,所述外翻折部承靠在所述塑料联接件的内端面,对应的所述壳体的端部为相应的阶梯形,所述前端盖阶梯部位和所述壳体的阶梯部位扣接,形成抵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后端盖的端部为阶梯形,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壳体的阶梯部位,形成抵压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内设置内置的螺母,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内壁设置限位筋条,所述限位筋条用于对螺母进行限位,防止螺母移动或脱出所述第一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联接件上设置复数个拆卸孔,所述拆卸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前端盖的盘部相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孔至少为四个,并呈中心对称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即靠近电机转轴轴线位置。
CN201720254076.6U 2017-03-16 2017-03-16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Active CN206807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4076.6U CN206807178U (zh) 2017-03-16 2017-03-16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4076.6U CN206807178U (zh) 2017-03-16 2017-03-16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7178U true CN206807178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30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54076.6U Active CN206807178U (zh) 2017-03-16 2017-03-16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7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1482B2 (en) Wind-driven generator and impeller locking device for wind-driven generator
CN101548119A (zh) 用于装配密封件的设备
CN206389245U (zh) 电机定子叠压工装
CN106274434A (zh) 电池箱锁紧装置以及包括该电池箱锁紧装置的电池箱
CN206807178U (zh)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CN106787369A (zh) 改进装配结构的电机
CN204546429U (zh) 冲压凹模拔出器
CN20219478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及其动力输入组件
CN205154717U (zh) 一种单轴离心式压缩机止推盘径向端面销连接装置
CN206475133U (zh) 一种主轴轴承压紧装置
CN205715317U (zh) 一种发动机涡轮与压气机转子连接传扭装置
CN205148215U (zh) 一种双支撑泵非驱动端轴承拆卸工装
CN203155526U (zh) 摇筛前部牵引装置
CN207087695U (zh) 一种用于机车牵引电机电枢轴改造的固定装置
CN21650483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试车用弹性支撑轴工装
CN202946652U (zh) 一种变速箱固定结构和变速箱
CN214924005U (zh) 一种水泵填料取出环形拉马
CN202940707U (zh) 一种电机转子入轴工装
CN205446051U (zh) 一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
CN104148915B (zh) 轴承安装结构
CN202301388U (zh) 简易可拆卸自锁型锁紧螺母
CN108223528A (zh) 涨紧连接装置及采煤机
CN201635846U (zh) 通用汽油机熄火开关安装结构
CN217002754U (zh) 一种取力器输出接口转换装置
CN216216155U (zh) 转子、转子轴组件及转子轴组件的拆卸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8

Address after: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own of Ocean City 317525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SHIMGE PUMP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own of Ocean City 317525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before: SHIMGE PUMP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