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2175U - 一种直线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2175U
CN206802175U CN201720513767.3U CN201720513767U CN206802175U CN 206802175 U CN206802175 U CN 206802175U CN 201720513767 U CN201720513767 U CN 201720513767U CN 206802175 U CN206802175 U CN 206802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kirsite
piston body
linear
linear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37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开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Pei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Pei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Pei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Pei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137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2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2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2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盖、外壳体、固定壳,直线阻尼器具有锌合金活塞体,所述外壳体装入固定壳内腔中并且固定壳底部向上设置一不锈钢棒,不锈钢棒顶端卡入锌合金活塞体内部形成抗冲击结构;同时,所述外壳体底部具有由阻尼器盖Ⅰ与阻尼器盖Ⅱ相互紧扣组成的阻尼器底盖,该阻尼器底盖具有内、外双层固定的阻尼底盖卡位结构。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锌合金活塞体,采用不锈钢棒顶端卡入锌合金活塞体内部形成抗冲击结构,从而改变了传统同类直线阻尼器的缺点,实现了较佳的抗冲击强度,另一方面,由于活塞体使用锌合金结构,受到大力冲击产品不会损坏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直线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到大力冲击不会使产品损坏失效并且具备极佳耐久性的直线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可应用于各类新型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来减振消能。
阻尼器只是一个构件,使用在不同地方或不同工作环境就有不同的阻尼作用。根据所应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脉冲阻尼器、旋转阻尼器、风阻尼器、粘滞阻尼器、阻尼铰链、阻尼滑轨、家具五金、橱柜五金等。
目前,在很多场合均需要用到直线式的阻尼力,例如,汽车减震阻尼,利用流体的体积变化,单向阀的运动产生阻尼力;油膜阻尼,在运动副的间隙中,加入一定的油膜,控制油膜的体积、黏度等参数,来改变阻尼力。又如,摩擦阻尼,在运动副之间安装摩擦材料,产生阻尼力;颗粒阻尼器,主要利用振动构件上现存的或附加的空腔,将颗粒物填入其中。再如,直线电机用作发电机,产生阻尼力,利用直线电机反作用,使系统的动能转化为电机的电能,并通过外接负载把电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利用制动器产生直线阻尼的装置,利用现有的圆周运动的各种制动器,采用一定的运动转换机构,使圆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公知技术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包括:目前同类直线式阻尼器的抗冲击较差,受到大力冲击时,产品会损坏失效无法使用;同时,耐久性差,长时间容易造成活塞内部功能损坏,无法使用;以上直线式阻尼器的抗冲击与耐久度问题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改进的技术方案,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够解决直线式阻尼器活塞体上、下方的抗冲击力弱以及耐久度差等性能问题,以满足对现有技术缺陷的弥补,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阻尼器,使其较佳的抗冲击性能、可避免因大力冲击产品而导致的产品损坏失效、耐压性能好,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盖、外壳体、固定壳,直线阻尼器具有锌合金活塞体,所述外壳体装入固定壳内腔中并且固定壳底部向上设置一不锈钢棒,不锈钢棒顶端卡入锌合金活塞体内部形成抗冲击结构;同时,所述外壳体底部具有由阻尼器盖Ⅰ与阻尼器盖Ⅱ相互紧扣组成的阻尼器底盖,该阻尼器底盖具有内、外双层固定的阻尼底盖卡位结构。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
所述阻尼底盖卡位结构在外壳体底部形成底腔抗压机构。
所述锌合金活塞体上端带有抗压外环,抗压外环下侧的活塞体向外延伸若干固定耳;锌合金活塞体底部具有抗冲压平台。
所述阻尼器盖Ⅰ外固定环卡在阻尼器盖Ⅱ固定环外围,阻尼器盖Ⅰ的内固定环卡在阻尼器盖Ⅱ固定环内圈;
所述外壳体上方与固定壳相接处通过盖固定锁紧。
所述阻尼器盖Ⅰ内固定环与阻尼器盖Ⅱ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腔,该夹腔所在不锈钢棒外围固定一圈密封圈Ⅰ;阻尼器盖Ⅰ外固定环与阻尼器盖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内部套有密封圈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线阻尼器的有益效果为:
⑴通过设置锌合金活塞体,采用不锈钢棒顶端卡入锌合金活塞体内部形成抗冲击结构,从而改变了传统同类直线阻尼器的缺点,实现了较佳的抗冲击强度,另一方面,由于活塞体使用锌合金结构,受到大力冲击产品不会损坏失效;
⑵所形成的抗冲击结构耐久性极佳,由于活塞使用的锌合金硬度高,耐压性能好,最终可反复使用而不会失效;
⑶不仅在于锌合金活塞体,通过采用具有内、外双固定环的阻尼底盖卡位结构替换了以往产品的该部位结构,最终形成一上一下相结合的既可抗冲击力、又能提高耐久度的活塞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直线阻尼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直线阻尼器的外部示意图;
图3是图2的P-P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的R-R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直线阻尼器的锌合金活塞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N-N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
1、盖;2、外壳体;3、弹簧;4、活塞密封圈;5、锌合金活塞体;6、不锈钢棒;7、密封圈Ⅱ;8、阻尼器盖Ⅱ;9、密封圈Ⅰ;10、阻尼器盖Ⅰ;11、固定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包括盖1、外壳体2、固定壳11,所述外壳体2装入固定壳11内腔中并且自固定壳11底部向上穿入一根不锈钢棒6,上述外壳体2、固定壳11以及不锈钢棒6具有同轴心;同时,所述外壳体2上方与固定壳11相接处通过盖1固定锁紧;
对于上述设置的外壳体2内部结构进一步分析:
相应地,所述外壳体2底部具有由阻尼器盖Ⅰ10与阻尼器盖Ⅱ8相互紧扣组成的阻尼器底盖,每个阻尼器盖均设置若干固定环,相对位置处于下位的阻尼器盖Ⅰ10的外固定环卡在位置处于上位的阻尼器盖Ⅱ8固定环外围,该阻尼器盖Ⅰ10的内固定环则卡在阻尼器盖Ⅱ8固定环内圈,从而形成了具有内、外双固定环的阻尼底盖卡位结构,其中的阻尼器盖Ⅰ10内固定环与阻尼器盖Ⅱ8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腔,该夹腔所在不锈钢棒6外围固定一圈密封圈Ⅰ9;同时,由于阻尼器盖Ⅰ10外固定环与阻尼器盖Ⅱ8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内部套有密封圈Ⅱ7,从而在外壳体2底部形成底腔抗压机构;
对于上述设置的外壳体2上方结构进一步分析:
所述阻尼器盖上方的不锈钢棒6顶端卡入带有活塞密封圈4的锌合金活塞体5内部,所述锌合金活塞体5上端带有抗压外环并且该抗压外环下侧的活塞体向外延伸若干固定耳,该锌合金活塞体5底部则具有抗冲压平台,从而由锌合金活塞体5与不锈钢棒6在外壳体2上方形成抗冲击系统,该锌合金活塞体5连接外壳体2内部弹簧3。
具体针对上段底腔抗压机构与抗冲击系统的设定为该技术方案的主要特征,由于传统的同类直线阻尼器内腔上段的抗冲击差且受到大力冲击时产品会损坏失效,而传统的同类直线阻尼器位于底部的底盖均采用单组件结构或一体结构,使用长时间更加容易造成活塞内部功能损坏;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采用锌合金活塞体5与不锈钢棒6结合替换了以往产品的该部位结构,再采用具有内、外双固定环的阻尼底盖卡位结构替换了以往产品的该部位结构,最终形成既可抗冲击力、又能提高耐久度的活塞系统。
实施例二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包括盖1、外壳体2、固定壳11,所述外壳体2装入固定壳11内腔中并且自固定壳11底部向上穿入一根不锈钢棒6;所述外壳体2底部设置阻尼器盖,该阻尼器盖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结合所产生的间隙由密封圈密封;
对于上述设置的外壳体2上方结构进一步分析:
所述阻尼器盖上方的不锈钢棒6顶端卡入带有活塞密封圈4的锌合金活塞体5内部,从而由锌合金活塞体5与不锈钢棒6在外壳体2上方形成抗冲击系统,该锌合金活塞体5连接外壳体2内部弹簧3。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①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对不锈钢棒以及阻尼器底盖所进行的不同型号的替换;
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技术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于活塞体形状与尺寸的改变等;
③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可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
④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Claims (9)

1.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盖、外壳体、固定壳,其特征在于:直线阻尼器具有锌合金活塞体,所述外壳体装入固定壳内腔中并且固定壳底部向上设置一不锈钢棒,不锈钢棒顶端卡入锌合金活塞体内部形成抗冲击结构;同时,所述外壳体底部具有由阻尼器盖Ⅰ与阻尼器盖Ⅱ相互紧扣组成的阻尼器底盖,该阻尼器底盖具有内、外双层固定的阻尼底盖卡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底盖卡位结构在外壳体底部形成底腔抗压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合金活塞体上端带有抗压外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外环下侧的活塞体向外延伸若干固定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合金活塞体底部具有抗冲压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盖Ⅰ外固定环卡在阻尼器盖Ⅱ固定环外围,阻尼器盖Ⅰ的内固定环卡在阻尼器盖Ⅱ固定环内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方与固定壳相接处通过盖固定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盖Ⅰ内固定环与阻尼器盖Ⅱ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腔,该夹腔所在不锈钢棒外围固定一圈密封圈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盖Ⅰ外固定环与阻尼器盖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内部套有密封圈Ⅱ。
CN201720513767.3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直线阻尼器 Active CN206802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3767.3U CN206802175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直线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3767.3U CN206802175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直线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2175U true CN206802175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3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3767.3U Active CN206802175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直线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2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39431U (zh) 一种大吨位弹性—阻尼复合减震装置
CN102127937B (zh) 一种房屋减振器
CN205711702U (zh) 一种适用于索-梁耦合振动的斜拉索减振阻尼装置
CN103388360A (zh) 一种旋转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CN206802183U (zh) 可调式阻尼器
CN201273355Y (zh) 一种自保护变阻尼液压减振器
CN103061250B (zh) 一种桥梁液压速度锁定装置
CN206802175U (zh) 一种直线阻尼器
CN204403250U (zh) 一种感测变频减振器
CN106438821A (zh) 一种筒式液压减振器
CN104500636A (zh) 感测变频减振器
CN107420473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4213243U (zh) 一种防尘润滑阻尼器
CN201925392U (zh) 新型油气减振器
CN20825265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阻尼器
CN20470430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充气液压减震器
CN205533960U (zh) 活塞馈能组件及能量回收减振器
CN203979261U (zh) 一种减震器密封系统
CN206845786U (zh) 一种阻尼器
CN208981114U (zh) 一种加设自由微动装置的液体粘滞阻尼器
RU2501999C1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амортизатор
CN207131780U (zh) 一种阻尼缓冲装置
CN205780531U (zh) 汽车减振器
CN201934566U (zh) 一种阻尼器密封结构
CN202707897U (zh) 带有翻边密封机构的汽车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