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97068U - 汽车浮充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汽车浮充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97068U
CN206797068U CN201720234353.7U CN201720234353U CN206797068U CN 206797068 U CN206797068 U CN 206797068U CN 201720234353 U CN201720234353 U CN 201720234353U CN 206797068 U CN206797068 U CN 206797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ed wing
attached
under
wing
c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43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善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2343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97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97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970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浮充空调器主要由上附翼、下附翼车厢体、上附翼导管、车厢保温层、下附翼车厢体导管、上附翼保温、热管、风扇、热管散热片、支套组成,是下附翼车厢体和上附翼形成一定角度,空气从其间流过,下附翼车厢体和上附翼之间空气速度较快会使其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输入到热管系统中被利用;由于采用了上述方式,能在机动车运行中可以把空气动能、太阳能化解制冷制热给车用空调和空气调节系统再利用,从而得到制冷制热、浮充冷热能和电能、吸收利用外界能量、化解阻力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汽车浮充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领域,是一种充分利用空气动力、风力和太阳能的汽车浮充空调器,是能在机动车运行中可以把空气动能、太阳能化解制冷制热给车用空调和空气调节再利用的系统装置方案,适用于各种机动车,也适用于在电动汽车上的运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人以前发明这种型式的汽车浮充空调器结构丰富,现有的车辆空调仅有单独的车内动力驱动空调方式,这样做就大量浪费了能量和材料,同时在其它系统方面也增加了制造和使用成本;现有的车用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完全用车内动力系统,造成动力系统效率低下,系统部件造价上升;现有的车用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也相互矛盾不便应用,特别是电动汽车对于能量利用效率要求更高,往往依赖于是否拥有效率更高的空调系统,如果单用车用电池制冷和采暖,电动车的可行驶里程会减少百分之六十左右,不用制冷和采暖又很难适用,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的情况,有必要发明一种适用、先进的在行走时能制冷制热、浮充冷热能和电能,吸收利用外界能量、化解阻力能的装置,也就是本改进型发明的汽车浮充空调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汽车浮充空调器,是一种充分利用空气动力、风力和太阳能的简化汽车浮充空调器,是能在机动车运行中可以把空气动能、太阳能化解制冷制热给车用空调和空气调节再利用的系统装置方案,适用于各种汽车、机动车,也能适用于在电动汽车上的运用,能制冷制热、浮充冷热能和电能,吸收利用外界能量、化解阻力能。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上附翼和下附翼车厢体形成组对,在下附翼车厢体上和/或上附翼上安装下附翼车厢体导管和/或上附翼导管;下附翼车厢体导管和/或上附翼导管能吸收外界冷量或热量,导管是热管系统的一部分;上附翼和下附翼车厢体之间由支套支撑,下附翼车厢体一般采用车厢体表面的易风局部,下附翼车厢体和上附翼之间形成一定渐狭通道,通道狭处局部谓之喉部,在机动车运行时空气从其间流过,由于上附翼和下附翼车厢体之间的喉部空气速度较快会使喉部的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产生的冷量由下附翼车厢体内和/或上附翼内安装有的导管吸收,由于导管是热管系统的组成部分,冷量就会被热管传递,为了便于安装,热管系统部分可以分解制造,安装时组接;为了防止产生的冷量散失,在上附翼空腔内和下附翼车厢体下面内侧分别布置有上附翼保温、车厢保温层保温;为了保护导管向车厢体内的热管上的热管散热片传递产生的冷量,一般在热管路与车厢体外表面接触处做保温处理,以免造成冷量过多损失;向车厢体内传递产生的冷量是通过下附翼车厢体导管和/或上附翼导管内的导冷剂吸收冷量后传递到车内热管散热片盘管上直接散冷加以利用或用浮充空调风扇吹风帮助散冷加以利用的,制作时热管可以兼做风扇的支座架,如果此时有泵加入热管系统工作可以加速上述的效果。上附翼和下附翼车厢体之间的喉部还可以开孔管加开关,可以在空调车内温度的同时置换车内空气,保持空气新鲜,就是在运行空气速度较快时产生负压,从通孔内吸出车厢内气体得到调节换气或调温的目的,这种吸出式换气可以减少灰尘进入车内,通孔大小可以做成可调节的方式,本方案供选用。为了美化车内环境可用把裸露的热管(7)、风扇(8)、热管散热片(9)集中做罩面,罩面板上可以有风向调节口。
如果利用本系统做制热纯吸热工况时,车辆运行和静止都可以做吸热工作,为了加速吸热,泵一般是工作的,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热管系统管路上还可以加上旁通管和泵系统连接,泵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泵、热泵和压缩机等,制热导管布置在太阳能或其它热量辐射、传导在车厢体表面易被热管吸收处;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还可以把上附翼上表面组件做成光电装置,利用太阳能电池对车内的蓄电池浮充电。
综上,上附翼(1)和下附翼车厢体(2)形成组对,在下附翼车厢体(2)上和/或上附翼(1)上安装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和/或上附翼导管(3);上附翼(1)和下附翼车厢体(2)之间由支套(10)支撑,下附翼车厢体(2)采用车厢体表面的易风局部,下附翼车厢体(2)和上附翼(1)之间形成一定渐狭通道,通道狭处局部谓之喉部;下附翼车厢体(2)内和/或上附翼(1)内安装有的导管是热管(7)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上附翼(1)空腔内和下附翼车厢体(2)下面内侧分别布置有上附翼保温(6)、车厢保温层(4)保温;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和/或上附翼导管(3)和热管(7)及热管散热片(9)连接形成热管循环系统;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和/或上附翼导管(3)内的导热剂吸收冷量后传递到车内热管散热片9盘管上直接散冷加以利用或用浮充空调风扇(8)吹风帮助散冷加以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浮充空调器,是下附翼车厢体和上附翼形成一定角度,空气从其间流过,下附翼车厢体和上附翼之间空气速度较快会使其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输入到热管系统中被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在下附翼车厢体外的其它处车厢体表面下布置有吸热管能吸收外界能量,机动车就能在运行中或静止中能把太阳能运用到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系统中;由于采用了上述方式,能在机动车运行中可以把空气动能、太阳能化解制冷制热给车用空调和空气调节系统再利用,从而得到制冷制热、浮充冷热能和电能、吸收利用外界能量、化解阻力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图1是无上附翼导管(3)的汽车浮充空调器原理示意图,图2是有上附翼导管(3)的汽车浮充空调器原理示意图,图3是无上附翼(1)的汽车浮充空调器原理示意图,图4是在喉部开孔调节空气的汽车浮充空调器原理示意图,图5是有罩面的汽车浮充空调器原理示意图,各个附图都仅为一个特例,不是特别限定,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附翼(1)、下附翼车厢体(2)、上附翼导管(3)、车厢保温层(4)、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上附翼保温(6)、热管(7)、风扇(8)、热管散热片(9)、支套(10)等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和/或上附翼导管(3)和热管(7)及热管散热片(9)连接形成热管循环系统;车厢体表面下布置有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上附翼导管(3)布置在上附翼(1)下内表面。在车辆运行时上附翼(1)和下附翼车厢体(2)之间由车辆运行和风产生的空气流从它们其间流过,由于上附翼(1)和下附翼车厢体(2)之间气流速度较快会使它们之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为了防止产生的冷量散失,在安装有上附翼导管(3)的上附翼(1)下壁内侧和下附翼车厢体(2)上壁内侧分别布置有上附翼保温(6)、车厢保温层(4)的保温材料;在下附翼车厢体(2)上和/或上附翼(1)上安装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和/或上附翼导管(3)内一般是用导冷剂传递的,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的形式可以是排管或盘管,上附翼导管(3)的形式可以是排管或盘管。上附翼(1)和下附翼车厢体(2)之间的喉部还可以开孔加开关,可以在空调车内温度同时置换车内空气,能保持车内空气新鲜,也就是在空气速度较快能产生负压,从通孔吸出车厢内气体得到调节换气或调温的目的,吸出式换气可以减少灰尘进入车内,通孔大小可以做成可调节的方式。本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在机动车上安装方式、各部件的安装位置、旁通和泵及系统控制方式、集成合成方式等不做限定。构成系统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其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不做限定。可调节通孔的大小、形状、多少、造型等不做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浮充空调器,主要由上附翼(1)、下附翼车厢体(2)、上附翼导管(3)、车厢保温层(4)、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上附翼保温(6)、热管(7)、风扇(8)、热管散热片(9)、支套(10)组成,其特征是:上附翼(1)和下附翼车厢体(2)形成组对,在下附翼车厢体(2)上和/或上附翼(1)上安装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和/或上附翼导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浮充空调器,其特征是:上附翼(1)和下附翼车厢体(2)之间由支套(10)支撑,下附翼车厢体(2)采用车厢体表面的易风局部,下附翼车厢体(2)和上附翼(1)之间形成一定渐狭通道,通道狭处局部谓之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浮充空调器,其特征是:下附翼车厢体(2)内和/或上附翼(1)内安装有的导管是热管(7)系统的组成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浮充空调器,其特征是:在上附翼(1)空腔内和下附翼车厢体(2)下面内侧分别布置有上附翼保温(6)、车厢保温层(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浮充空调器,其特征是: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和/或上附翼导管(3)和热管(7)及热管散热片(9)连接形成热管循环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浮充空调器,其特征是:下附翼车厢体导管(5)和/或上附翼导管(3)内的导热剂吸收冷量后传递到车内热管散热片9盘管上直接散冷加以利用或用浮充空调风扇(8)吹风帮助散冷加以利用。
CN201720234353.7U 2017-03-12 2017-03-12 汽车浮充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97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4353.7U CN206797068U (zh) 2017-03-12 2017-03-12 汽车浮充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4353.7U CN206797068U (zh) 2017-03-12 2017-03-12 汽车浮充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97068U true CN206797068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2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435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97068U (zh) 2017-03-12 2017-03-12 汽车浮充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97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1761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04648080A (zh) 一种汽车空调
CN20395784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4870448U (zh) 一种轿车车厢太阳能微型散热系统
CN101249811A (zh) 热电式汽车空调座椅
CN105437918A (zh) 当停放时通风车厢的车辆hvac系统
CN104943505A (zh) 车内环境智能调节系统
CN205130863U (zh) 车内环境智能调节系统
CN205853818U (zh) 车辆除霜风道、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和车辆
CN206797068U (zh) 汽车浮充空调器
CN211641761U (zh) 汽车空调机构
CN203063735U (zh) 汽车座椅空调系统
CN2790828Y (zh) 车用太阳能空调装置
CN106696648A (zh) 汽车浮充空调器
CN211641760U (zh) 汽车空调
CN210617793U (zh) 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的双温区空调装置
JP2013226942A (ja) 電気自動車等の車内調湿装置
CN202158637U (zh) 汽车空调壳体风口防水机构
CN205344442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换气排热系统的车体结构
CN103101417B (zh) 汽车浮充空调器
CN206217554U (zh) 一种可产生空气负离子的车载空调机
CN201729160U (zh) 空动空调冷凝车厢箱体
CN202782585U (zh) 汽车浮充空调器
CN20529219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导流结构
CN202485126U (zh) 电动汽车附翼隐形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