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94347U - 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94347U
CN206794347U CN201720631334.8U CN201720631334U CN206794347U CN 206794347 U CN206794347 U CN 206794347U CN 201720631334 U CN201720631334 U CN 201720631334U CN 206794347 U CN206794347 U CN 206794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ircle
battery
core
roll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13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通
吴传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313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94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94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943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Abstract

一种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包括夹具、切割设备及顶出设备。所述夹具固定除去顶部盖帽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壳体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卷芯。所述切割设备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切割出一个圆。所述卷芯的多个负极耳与所述底部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圆内。所述顶出设备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圆向所述壳体的顶部运动,以将所述卷芯顶出所述壳体。上述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安全且效率高。

Description

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众多电子产品的动力源,被广泛应用于通讯、数码产品、电动汽车等各个领域。人们享受着电池带来的便捷,但废弃的电池却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及材料的浪费,因此电池的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对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时,需要将电池的壳体与卷芯进行分离。现有的将卷芯与壳体进行分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将电芯钢壳的钢盖打开,然后将卷芯暴力拉出。然而,在人工将电芯钢壳的钢盖打开的过程中,人容易被工具所伤,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人工分离的效率较低。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以克服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且效率高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所述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包括夹具、切割设备及顶出设备,所述夹具固定除去顶部盖帽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壳体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卷芯,所述切割设备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切割出一个圆,所述卷芯的多个负极耳与所述底部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圆内,所述顶出设备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圆向所述壳体的顶部运动,以将所述卷芯顶出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呈“U”字型且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夹持件及连接所述两个夹持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两个夹持件夹持所述壳体的侧壁以固定所述电池,所述夹具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壳体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顶出设备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设备包括气缸、连接杆及顶针,所述顶针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所述顶针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气缸相连,所述气缸通过所述连接杆推动所述顶针向所述壳体的顶部运动,所述顶针推动所述圆向所述壳体的顶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包括针体、设置在所述针体的第一端且向所述针体相对的两侧延伸的挡止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止部背离所述针体的一侧的连接部,所述针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挡止部沿垂直于所述针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还包括第一工作台及第二工作台,所述夹具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气缸放置在第二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每个夹持件的内壁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电池滑动的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设备包括激光切割机。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设有圆台状且向背离所述壳体的顶部凸出的凸部,所述卷芯的多个负极耳与所述底部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凸部的内壁,所述圆的半径小于所述凸部的半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夹具固定除去顶部盖帽的电池;并通过所述切割设备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切割出所述圆,所述卷芯的多个负极耳与所述底部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圆内;且通过所述顶出设备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圆向所述壳体的顶部运动,以将所述卷芯顶出所述壳体,从而实现了机器将所述卷芯与所述壳体分离、不需人工参与、安全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除去顶部盖帽的电池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IV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电池的底部切割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与另一个元件“相连”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100包括夹具10、切割设备30及顶出设备50。所述夹具10固定除去顶部盖帽的电池20。所述电池20包括壳体21及收容于所述壳体21内的卷芯25。所述切割设备30在所述壳体21的底部22切割出一个圆23。所述卷芯25的多个负极耳28与所述底部22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圆23内。所述顶出设备50与所述圆23的中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圆23向所述壳体21的顶部运动,以将所述卷芯25顶出所述壳体2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卷芯25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多个正极耳26及多个负极耳28。所述隔膜设置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以使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电子绝缘而离子导通,即阻止所述正极的电子与所述负极的电子直接接触,但是离子又可以自由通过所述隔膜。所述电解液用于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传导电子。所述正极、所述隔膜及所述负极卷成一起,所述电解液渗透所述正极、所述隔膜及所述负极。所述多个正极耳26位于所述卷芯25的顶端并与所述正极相连。所述多个负极耳28位于所述卷芯25的底端并与所述负极相连。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当所述卷芯25收容于所述壳体21时,所述多个正极耳26位于所述壳体21的顶端且伸出所述壳体21,所述多个负极耳28位于所述壳体21的底端且与所述底部22接触。
请再次参阅图4及图5,所述底部22设有圆台状且向背离所述壳体21的顶部凸出的凸部24。所述卷芯25的多个负极耳28与所述底部22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凸部24的内壁。所述圆23的半径小于所述凸部24的半径。
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夹具10呈“U”字型且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夹持件12及连接所述两个夹持件12的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的中部设有通孔16。所述两个夹持件12夹持所述壳体21的侧壁以固定所述电池20。所述夹具10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壳体21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顶出设备50通过所述通孔16与所述圆23的中部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夹持件12的内壁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电池20滑动的防滑垫18。所述切割设备30包括激光切割机。
所述顶出设备50包括气缸51、连接杆52及顶针53。所述顶针53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6并与所述圆23的中部接触,所述顶针5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杆52与所述气缸51相连。所述气缸51通过所述连接杆52推动所述顶针53向所述壳体21的顶部运动,所述顶针53推动所述圆23向所述壳体21的顶部运动。
所述顶针53包括针体54、设置在所述针体54的第一端且向所述针体54相对的两侧延伸的挡止部55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止部55背离所述针体54的一侧的连接部56。所述针体54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6并与所述圆23的中部接触,所述连接部56连接所述连接杆52。所述挡止部55沿垂直于所述针体54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16的直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工作台60及第二工作台80。所述夹具10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60上,所述气缸51放置在第二工作台80上。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工作时,所述两个夹持件12夹持所述壳体21的侧壁以固定所述电池20,所述夹具10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壳体21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切割设备30在所述凸部24上切割出所述圆23。所述气缸51通过所述连接杆52推动所述顶针53向所述壳体21的顶部运动。所述顶针53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6并与所述圆23的中部接触,且推动所述圆23向所述壳体21的顶部运动,以将所述卷芯25顶出所述壳体21。所述挡止部55用于阻挡所述顶针53继续向所述壳体21的顶部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夹具10固定除去顶部盖帽的电池20;并通过所述切割设备30在所述壳体21的底部22切割出所述圆23,所述卷芯25的多个负极耳28与所述底部22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圆23内;且通过所述顶出设备50与所述圆23的中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圆23向所述壳体21的顶部运动,以将所述卷芯25顶出所述壳体21,从而实现了机器将所述卷芯25与所述壳体21分离、不需人工参与、安全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例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8)

1.一种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包括夹具、切割设备及顶出设备,所述夹具固定除去顶部盖帽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壳体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卷芯,所述切割设备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切割出一个圆,所述卷芯的多个负极耳与所述底部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圆内,所述顶出设备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圆向所述壳体的顶部运动,以将所述卷芯顶出所述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呈“U”字型且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夹持件及连接所述两个夹持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两个夹持件夹持所述壳体的侧壁以固定所述电池,所述夹具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壳体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顶出设备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设备包括气缸、连接杆及顶针,所述顶针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所述顶针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气缸相连,所述气缸通过所述连接杆推动所述顶针向所述壳体的顶部运动,所述顶针推动所述圆向所述壳体的顶部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包括针体、设置在所述针体的第一端且向所述针体相对的两侧延伸的挡止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止部背离所述针体的一侧的连接部,所述针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圆的中部接触,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挡止部沿垂直于所述针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还包括第一工作台及第二工作台,所述夹具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气缸放置在第二工作台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持件的内壁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电池滑动的防滑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设备包括激光切割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设有圆台状且向背离所述壳体的顶部凸出的凸部,所述卷芯的多个负极耳与所述底部的接触处位于所述凸部的内壁,所述圆的半径小于所述凸部的半径。
CN201720631334.8U 2017-06-01 2017-06-01 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94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1334.8U CN206794347U (zh) 2017-06-01 2017-06-01 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1334.8U CN206794347U (zh) 2017-06-01 2017-06-01 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94347U true CN206794347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4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133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94347U (zh) 2017-06-01 2017-06-01 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943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0521A (zh) * 2018-06-13 2018-09-28 江苏大亚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卷盘管芯回收设备
CN108879011A (zh) * 2018-07-04 2018-11-23 南京环务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0521A (zh) * 2018-06-13 2018-09-28 江苏大亚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卷盘管芯回收设备
CN108879011A (zh) * 2018-07-04 2018-11-23 南京环务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及装置
CN108879011B (zh) * 2018-07-04 2024-01-30 南京环务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850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软包电池模块
CN206794347U (zh) 电池卷芯与壳体分离系统
CN20393222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201985214U (zh) 一种高安全性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105514693A (zh) 一种用于连接充电电池与充电装置的连接器
CN105406234A (zh) 一种可靠接触的插头、插座和连接器系统
JPWO2018142670A1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電池および巻回装置
CN205355412U (zh) 一种用于连接充电电池与充电装置的连接器
CN203288681U (zh) 快装式蓄电池接线端子
JP2000058135A (ja) 薄型二次電池用充放電装置
CN217334238U (zh) 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7800821U (zh) 一种用于拆解圆柱形锂电池的拆分机
CN105217131A (zh) 一种废旧绝缘电缆的分类回收装置
CN105470601B (zh) 一种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的装置
CN211017217U (zh)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装置
CN209298238U (zh) 一种带断电保护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10541464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裁切圆角装置
CN206908201U (zh) 一种有打线工具功能的剥线刀
CN207357778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壳芯分拣机构
CN206098580U (zh) 一种具有测试保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CN104538790A (zh) 电动车插座
CN210641049U (zh) 一种用于蓝牙耳机电池盒的备用电源装置
CN220330142U (zh) 一种电池极耳裁切机
CN212529338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铜排插针
CN204348831U (zh) 一种新型锂电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8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8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