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93113U -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93113U
CN206793113U CN201720640769.9U CN201720640769U CN206793113U CN 206793113 U CN206793113 U CN 206793113U CN 201720640769 U CN201720640769 U CN 201720640769U CN 206793113 U CN206793113 U CN 206793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hamber
dividing plate
drainpipe
exi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07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鑫钢
赵兴城
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yi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Weiyi Renewable Recour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Weiyi Renewable Recour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Weiyi Renewable Recour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407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93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93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93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包括槽体,槽体内悬空设置有隔板,第一腔室上设置有进液口,隔板的下端与槽体的底壁之间形成有连通口,第一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排油管,第一排油管上设置有阀门,第二腔室的远离隔板的侧壁上设置有高度不高于第一排油管最下端的排水管,第二腔室的远离隔板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位于排水管上方的第二排油管,第二腔室远离隔板的侧壁内还设置有挡板。油水进入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时,在第一腔室中分离后的油能通过第一排油管排出,在第二腔室中分离后水能够通过排水管排出,油能够通过第二排油管排出,或者油通过导油口后从而第一腔室上的第一排油管排出,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背景技术
危废是指含有重金属的危险废弃物,目前很多的危废中含有带油的铁渣,在通过危废处理系统对铁渣进行回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398170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7月2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危废处理系统用油水分离槽,包括槽体、溢油管、排水管和设置在槽体上部的进水管;排水管设置在溢油管的底部,所述溢油管的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溢油管的内端设置在槽体内,溢油管的外端设置在槽体外部,溢油管为弹性软管;溢油管的内端连接有浮块,当浮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溢油管内端的端口与水面平齐。
这种危废处理系统用油水分离槽在使用过程中,油水从进水管中不断的进入会造成液面发生波动,连接在溢流管内端的浮块会随着液面的波动而发生晃动,造成一部分未经分离的油水从溢流管排出,不能良好的对油水进行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能够对油水进行良好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悬空设置有将所述槽体隔开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连接在所述槽体的侧壁内,所述第一腔室上设置有供油水进入的进液口,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槽体的底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口,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排油管,所述第一排油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腔室的远离所述隔板的侧壁上设置有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一排油管最下端的排水管,所述第二腔室的远离所述隔板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水管上方的第二排油管,所述第二腔室远离所述隔板的侧壁内还设置有一端位于排水管与第二排油管之间且另一端低于所述排水管最下端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壁均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前先关闭在第一排油管上的阀门,然后通过进液口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充满水,多余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最终水面与排水管下端面保持平齐。此时再往进液口通入油水,隔板能够避免在第二腔室内的液面发生剧烈的晃动,油水进入到第一腔室内使得在第一腔室中的一部分水通过连通口朝向第一腔室中运动,从而通过排水管排出,同时进入到第一腔室内的油水逐渐进行分离,油会漂浮在水的上面,在第一腔室液面上的油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打开第一排油管上的阀门,对油进行排放;同时油水在进入到第一腔室后,也会出现油水为分离后边进入到第二腔室中,因此时油水从靠近隔板的一侧进入到第二腔室中,油在分离后不会进入到远离隔板一侧的挡板内的水面上,油在分离后会漂浮在隔板和挡板之间,在隔板和挡板之间堆积的油在达到一定高度时会从第二排油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上,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高度低于所述排水管最下端的导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挡板远离第二腔室的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腔室的底壁上,使得油水通过流通口进入第二腔室内,因油在分离时是竖直漂浮的,而挡板是倾斜设置的,导水口开设在挡板上使得水能经过导水口后从排水管排出,而油不易通过导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且另一端高度低于排水管最下端的导水板、一端连接在所述导水板上且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上的挡油板,所述导水口开设在所述导水板上,所述挡油板远离所述导水板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且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挡油板远离导水板的一端朝向远离隔板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从连通口进入在第二腔室内的油水在分离时,因油是直接向上运动的而浮到水面上的,而油在隔板在挡油板之间向上运动时,隔板和挡油板之间间距逐渐变小,从而避免油水分离时油运动到导水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口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水通过多个导水口能快速的进入到挡板和第二腔室形成的空腔中,使得水能够通过排水管快速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油管的最下端与所述导水管的最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腔室内的油从水中分离后而造成堆积时,在第一腔室的液面上的油会慢慢的变多,因第一排油管的下端与导水管的最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打开第一排油管上的阀门,使得堆积在第一腔室液面上的油能通过第一排油管进行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高于不低于所述排水管的最上端且低于所述第二排油管的最下端的导油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油的高度高于第二排油管最下端时,油会从第二排油管处排出,所以在第二腔室中会聚集一定高度的油,聚集高度范围在排水管最下端到第二排油管下端面之间,此时通过在隔板上的导油口,使得在第二腔室内的油能通过导油口进入到第一腔室内,继而通过第一排油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液口开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上壁处且位于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油水从进液口进入时,因进液口在远离隔板的一侧,且因进液口所处的高度,使得油水不易通过进入口直接进入到第二腔室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油水进入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时,在第一腔室中分离后的油能通过第一排油管排出,在第二腔室中分离后水能够通过排水管排出,油能够通过第二排油管排出,或者油通过导油口后从而第一腔室上的第一排油管排出,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隔板;21、导油口;3、第一腔室;31、进液口;32、第一排油管;33、阀门;4、第二腔室;41、排水管;42、第二排油管;5、连通口;6、挡板;61、导水板;611、导水口;62、挡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如图1所示,包括槽体1,在槽体1的中部悬空焊接有一个隔板2,隔板2的上端和槽体1的上壁相焊接固定,隔板2的两侧壁与槽体1的内壁相焊接固定,隔板2的下端与槽体1的底壁之间形成有一个连通口5。
位于隔板2一侧的槽体1称为第一腔室3,在第一腔室3的上壁上开设有进液口31,进液口31在远离隔板2的一侧;在第一腔室3远离隔板2的侧壁上连通有第一排油管32,第一排油管32位于第一腔室3的上壁的位置,同时在第一排油管32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一排油管32的阀门33。
在位于隔板2另一侧的槽体1称为第二腔室4,在第二腔室4远离隔板2的侧壁上连通有一个排水管41,排水管41的最下端与第一排油管32的最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在第二腔室4远离隔板2的侧壁上连通有一个位于排水管41上方的第二排油管42。在第二腔室4远离隔板2的侧壁内还焊接有一个挡板5,挡板5包括导水板61、与导水板61一体设置的挡油板62。导水板6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腔室4远离隔板2的侧壁上且位于排水管41和第二排油管42之间,导水板61的两侧侧壁均焊接在第二腔室4的侧壁内,导水板61远离第二腔室4的侧壁的一端朝向靠近隔板2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且导水板61的最下端高度低于排水管41的最下端高度。挡油板62的一端一体连接在导水板61的最下端上,挡油板62远离导水板61的一端朝向远离隔板2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后焊接在第二腔室4的底壁上。在隔板2上开设有导油口21,导油口21的最下端与排水管41的最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导油口21的最上端的高度低于第二排油管42的最下端。
实施过程:在对油水进行分离前,先关闭在第一排油管32上的阀门33,从进液口31进行注水,水从第一腔室3到进入到第二腔室4中,再从第二腔室4中的排水管41排出,使得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中的水面与排水管41的最下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油水通过进液口31注入到第一腔室3内,油水在第一腔室3内进行油水分离,使得第一腔室3内的上层为油,下层为水;与此同时,在第一腔室3中的水通过连通口5进入到第二腔室4中,再通过挡板5上的导水口611后从排水管41排出。同时当第一腔室3中进入第二腔室4中的水混杂着油,油在上浮的过程中会聚集在隔板2和挡板5之间,且不会穿过挡板5上的导水口611后从排水管41排出。要是油在慢慢的聚集后,油面高度高于第二排油管42的最下端时,油会从第二排油管42排出,当油从第二排油管42排出时,说明油在排水管41最下端和第二排油管42最下端之间的范围中聚集起来,此时通过打开第一排水管41上的阀门33,使得第一腔室3中的油从第一排油管32排出,在第二腔室4中的油穿过导油口21后进入到第一腔室3内,再从第一排油管32上排出,最终实现良好的对油水进行分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内悬空设置有将所述槽体(1)隔开成第一腔室(3)与第二腔室(4)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两侧均连接在所述槽体(1)的侧壁内,所述第一腔室(3)上设置有供油水进入的进液口(31),所述隔板(2)的下端与所述槽体(1)的底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3)与所述第二腔室(4)的连通口(5),所述第一腔室(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排油管(32),所述第一排油管(32)上设置有阀门(33),所述第二腔室(4)的远离所述隔板(2)的侧壁上设置有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一排油管(32)最下端的排水管(41),所述第二腔室(4)的远离所述隔板(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水管(41)上方的第二排油管(42),所述第二腔室(4)远离所述隔板(2)的侧壁内还设置有一端位于排水管(41)与第二排油管(42)之间且另一端低于所述排水管(41)最下端的挡板(6),所述挡板(6)的两侧壁均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4)的侧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远离所述第二腔室(4)的侧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4)的底壁上,所述挡板(6)上开设有高度低于所述排水管(41)最下端的导水口(6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4)的侧壁且另一端高度低于排水管(41)最下端的导水板(61)、一端连接在所述导水板(61)上且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4)的底壁上的挡油板(62),所述导水口(611)开设在所述导水板(61)上,所述挡油板(62)远离所述导水板(61)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隔板(2)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且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4)的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口(611)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油管(32)的最下端与所述排水管(41)的最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高于不低于所述排水管(41)的最上端且低于所述第二排油管(42)的最下端的导油口(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1)开设在所述第一腔室(3)的上壁处且位于远离所述隔板(2)的一侧。
CN201720640769.9U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Active CN206793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0769.9U CN206793113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0769.9U CN206793113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93113U true CN206793113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4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0769.9U Active CN206793113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931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7854A (zh) * 2019-07-03 2019-09-10 常州千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CN111773814A (zh) * 2020-08-10 2020-10-16 苏州淼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余垃圾智能油水分离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7854A (zh) * 2019-07-03 2019-09-10 常州千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CN111773814A (zh) * 2020-08-10 2020-10-16 苏州淼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余垃圾智能油水分离系统
CN111773814B (zh) * 2020-08-10 2021-12-28 苏州淼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余垃圾智能油水分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1471B (zh) 一种储罐水下收油装置及其水下收油方法
CN206793112U (zh) 桶式油水分离器
CN206793113U (zh) 一种用于危废处理系统的油水分离槽
CN101584945A (zh) 一种气油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07269892B (zh) 一种液体输送管路及其系统
CN201454168U (zh) 一种气油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04261514B (zh) 一种废油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4341051B (zh) 一种油、水、泥分离瓮
CN205917081U (zh) 一种无动力油水分隔机构
CN104818980B (zh) 一种新型高效四相分离器
CN201686526U (zh) 一种事故油池
CN209193605U (zh) 一种油水分离机及具有该油水分离机的监测系统
CN106669280A (zh) 一种螺旋导流旋流分离沉淀装置
CN207169669U (zh) 一种用于酯化反应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N203499607U (zh) 应用于钻井液撇油罐的分离器
CN107867735A (zh) 一种浮油收集装置及方法
CN206613262U (zh) 一种螺旋导流旋流分离沉淀装置
CN215480124U (zh) 一种餐饮油水分离器
CN105540890B (zh) 含油废水分离池
CN102718335A (zh) 下水口智能化收集分离装置
CN205442821U (zh) 一种含油废水分离池
CN206613219U (zh) 分子蒸馏工艺中油水二次分离装置
CN206463544U (zh) 一种废机油提炼流程中使用的事故池
CN201801423U (zh) 餐厨废泔水中油水分离装置
CN203499605U (zh) 应用于钻井液撇油罐的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2369 Hangzhou Shangy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o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iyi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369 Hangzhou Shangy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o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SHAOXING SHANGYU WEIYI RENEWABLE RECOURSE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