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92258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92258U
CN206792258U CN201720102874.7U CN201720102874U CN206792258U CN 206792258 U CN206792258 U CN 206792258U CN 201720102874 U CN201720102874 U CN 201720102874U CN 206792258 U CN206792258 U CN 206792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id
ejection part
cooking apparatus
steam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28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辰根
陈建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028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92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92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92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之上,并在盖体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微压阀,微压阀设置在盖体中,且微压阀中设置有能够连通烹饪空间与大气的蒸汽通道,微压阀包括:微压阀主体;以及弹出部件,弹出部件连接至微压阀主体,弹出部件具有弹起位置和回落位置,当弹出部件处于弹起位置时,弹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抓握从而使得用户可对微压阀进行操作;防呆组件,防呆组件设置在盖体中,防呆组件配置为确保在烹饪过程中弹出部件处于回落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方便用户对微压阀进行抓握操作并确保进行烹饪操作时弹出部件收纳到位。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通常都设置有微压阀,为了方便用户将其取出进行清洁,微压阀上一般都会设计抠手。这些抠手通常都会设计成尺寸不一的缺口,而限于烹饪器具的整体外观或者结构,这些抠手通常尺寸都会较小,不方便取出。此外,现有的微压阀通常是外置的,不能完全收纳于烹饪器具内部,无法与产品本身形成一个整体。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微压阀,所述微压阀设置在所述盖体中,且所述微压阀中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烹饪空间与大气的蒸汽通道,所述微压阀包括:微压阀主体;以及弹出部件,所述弹出部件连接至所述微压阀主体,所述弹出部件具有弹起位置和回落位置,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弹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抓握从而使得用户可对所述微压阀进行操作;防呆组件,所述防呆组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中,所述防呆组件配置为确保在烹饪过程中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微压阀上设置弹出部件,可以方便用户通过抓握该弹出部件而对微压阀进行例如取出等操作,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并且可在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使弹出部件处于回落位置,使产品的整体性更强。并且通过在盖体中设置防呆组件,可确保用户在进行烹饪操作时,弹出部件收纳到位。该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微压阀还包括蒸汽通道开闭组件,所述蒸汽通道开闭组件能够与所述弹出部件相互作用,使得所述蒸汽通道开闭组件能够在使所述蒸汽通道打开的打开位置和使所述蒸汽通道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蒸汽通道开闭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蒸汽通道开闭组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该方案通过在微压阀上设置蒸汽通道开闭装置,并使该蒸汽通道开闭装置的开闭与弹出部件的位置关联,可以避免用户在抓握弹出部件而对微压阀进行操作时被烫伤。
优选地,所述蒸汽通道开闭装置与所述弹出部件联动,使得所述弹出部件的动作可促动所述蒸汽通道开闭装置动作。该方案通过使蒸汽通道开闭装置与弹出部件联动,可以使蒸汽通道开闭装置的开闭与弹出部件的位置关联,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抓握弹出部件时被烫伤。
优选地,所述防呆组件包括磁体和干簧管,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弹出部件上,所述干簧管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其中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磁体的磁力未作用于所述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中的簧片断开,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磁体的磁力作用于所述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中的簧片导通。
优选地,所述防呆组件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微压阀主体中,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弹出部件按压所述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使得所述微动开关导通,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弹出部件远离所述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使得所述微动开关断开。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的提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防呆组件,且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能够检测所述防呆组件的通断状态,并能够根据所述通断状态控制所述提示装置的工作。
以上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弹出部件的最下端,且所述干簧管设置在所述盖体上靠近所述磁体的位置处。该方案可以提高干簧管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灵敏度。
优选地,所述微压阀包括阀上盖和连接至所述阀上盖的阀下盖,所述弹出部件设于所述阀上盖上。该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
优选地,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弹出部件的上表面大致与其周围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齐平。根据该方案,可以提高烹饪器具的整体性。
优选地,所述阀上盖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弹出部件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可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上下运动。该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阀下盖的下方连接有罩体,所述蒸汽进口设置在所述罩体上,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阀上盖中。该方案可以实现更好的微压效果。
优选地,所述蒸汽进口通过压力控制机构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该方案可以改善烹饪效果。
优选地,所述蒸汽通道开闭装置包括第一推动件、第一密闭件和第一偏压件,所述第一偏压件连接在所述罩体和所述第一密闭件之间,所述阀下盖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孔中且连接至所述第一密闭件,所述第一推动件能够使所述第一密闭件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一密闭件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闭件密封所述阀下盖,所述蒸汽通道关闭,当所述第一密闭件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蒸汽进口与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微压阀包括阀内盖,所述阀内盖设置在所述阀下盖中且连接至所述阀上盖,所述阀内盖包括第二孔,所述微压阀还包括致动组件,所述致动组件包括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二推动件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孔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孔中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推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件相互作用,且另一端能够由所述弹出部件朝向所述第一推动件按压。
以上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并且可以实现蒸汽通道开闭装置的开闭与弹出部件的位置关联,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抓握弹出部件时被烫伤。
优选地,所述致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密闭件,所述第二密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孔中,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阀内盖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推动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密闭件中。该方案可以避免蒸汽泄漏,保证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弹出部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阀内盖上设置有与能够所述第一卡扣接合的第二卡扣。该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并且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阀内盖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在所述锁紧机构中,所述第一卡扣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扣一起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上下移动,当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接合且向下锁紧在所述锁紧机构中,当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脱离接合且均处于所述锁紧机构上方。该方案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并且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弹出部件包括按压上盖和连接至所述按压上盖的按压下盖,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按压下盖上。该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弹出部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阀内盖和所述按压下盖之间。该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按压下盖上设置有限位缘,所述阀上盖上设置有限位筋,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限位缘抵靠在所述限位筋上。该方案可以限制弹出部件的运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与大气连通。该方案可以改善烹饪食物的口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其中示出了微压阀和盖体的一部分,并且弹出部件处于回落位置。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其中示出了微压阀和盖体的一部分,并且弹出部件处于弹起位置。
图3为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微压阀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它电加热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下面将根据图1~图5对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简洁起见,附图中没有示出烹饪器具的整体图。
通常,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煲体。煲体通常呈大致的圆筒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通常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盖体能够盖合在煲体上,以在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真空泵(未示出),该真空泵的进气口与烹饪空间连通,真空泵的排气口与大气连通,以使该烹饪器具可以在需要时对内锅中烹饪空间进行抽真空操作。例如,该真空泵可以在煮饭程序的吸水阶段开启,以实现负压状态,从而可以提高米粒在吸水阶段的吸水率,改善米饭的口感。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烹饪器具还包括微压阀10。微压阀10设置在盖体20中,微压阀10中设置有能够连通烹饪空间和大气的蒸汽通道16。微压阀10包括微压阀主体11和与该微压阀主体11连接的弹出部件12,弹出部件12具有弹起位置和回落位置,并能够相对于微压阀主体11在弹起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如图1所示,当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时,弹出部件12收纳在盖体20中,并且不能由用户抓握,如图2所示,当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时,弹出部件12的一部分突出于盖体20和微压阀主体11的上表面,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抓握该弹出部件12而移动微压阀10。优选地,如图1所示,当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时,弹出部件12的上表面大致与其周围的盖体20以及微压阀主体11的上表面齐平,以增强该烹饪器具的整体性以及美观性。
该方案通过在微压阀10中设置弹出部件12,可以方便用户在意欲取出该微压阀10进行例如清洗或维修等操作时,通过抓握该弹出部件12就可以容易地对微压阀10进行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并且可在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使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使产品的整体性更强。
下文对微压阀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微压阀10包括阀上盖13和与该阀上盖13连接的阀下盖14。优选地,阀上盖13可拆卸地连接至阀下盖14,以方便用户进行清洗或维修等操作。例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阀上盖13和阀下盖14可通过锁扣旋转锁紧。优选地,阀上盖13和阀下盖1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7,第一密封件17设置在阀上盖13的槽体中,以在阀上盖13和阀下盖14之间形成密封。
弹出部件12设置在阀上盖13上。阀上盖13中设置有第一通孔132,弹出部件12延伸通过该第一通孔132并可在第一通孔132内上下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微压阀10还包括阀内盖15,阀内盖15设置在阀下盖14中,且连接至阀上盖13。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阀内盖15与阀上盖13通过螺钉紧固在一起。优选地,阀上盖13和阀内盖15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8,第二密封件18设置在阀上盖13的槽体中,以在阀上盖13和阀内盖15之间形成密封。还优选地,阀内盖15与阀下盖14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9,第三密封件9设置在阀下盖14的槽体中,以在阀内盖15与阀下盖14之间形成密封。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弹出部件12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21,盖体20上设置有第二卡扣151,第二卡扣151能够与第一卡扣121接合。盖体20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152,第二卡扣151连接在锁紧机构152中。当弹出部件12在回落位置和弹起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卡扣121能够与第二卡扣151一起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上下移动。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51处于锁紧位置中,并且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51接合且向下锁紧在锁紧机构152中,以此方式,微压阀可以牢固地固定在盖体20上。如图2所示,当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时,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51处于解锁位置中,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51脱离接合且均处于锁紧机构152上方。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锁紧机构152中可以包括弹性扣位,第二卡扣151上可以设置有与该弹性扣位配合的卡合件,当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51处于锁紧位置时,第二卡扣151上的卡合件被弹性扣位卡合,当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51处于解锁位置时,第二卡扣151上的卡合件脱离弹性扣位。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锁紧机构。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弹出部件12包括按压上盖122和按压下盖123,按压下盖123连接在按压上盖122的下方。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按压上盖122和按压下盖123通过螺钉紧固在一起,并可在阀上盖13的第一通孔132中上下移动。当所述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时,按压上盖122的上表面与盖体20的上表面大致齐平,当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时,按压上盖122和按压下盖123的一部分突出于盖体的上表面。优选地,按压上盖122大致呈圆形,且具有一圈凸缘,该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使得当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时,方便用户进行抓握操作。上文所述的第一卡扣121设置在按压下盖123的底表面上。
弹出部件12还包括例如弹簧的弹性件125,弹性件125连接在阀内盖15和按压下盖123之间。优选地,阀内盖15的底部设置有导向突出部,且按压下盖123的下表面也设置有导向突出部,弹性件125套设在该导向突出部上,以对该弹性件125起到限位和支撑作用。
阀下盖14的下方连接有罩体143,罩体143与阀下盖14之间可以通过超声热熔或其它方式固定。蒸汽通道16的蒸汽进口161设置在罩体143上,蒸汽进口161与烹饪空间连通。蒸汽通道16的蒸汽出口162设置在阀上盖13中,蒸汽出口162与大气连通。优选地,蒸汽通道16的蒸汽进口161通过压力控制机构(未示出)与烹饪空间连通,以使烹饪效果更好。压力控制机构例如可以包括重力球和与该重力球配合的电磁铁,电磁铁可以控制重力球在闭合蒸汽排放通道的闭合位置和开启蒸汽排放通道的开启位置之间移动。由于压力控制机构的结构在烹饪器具领域是已知的,因此,为了简洁,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微压阀10还包括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处于打开位置时,蒸汽通道16的蒸汽进口161打开,当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处于关闭位置时,蒸汽通道16的蒸汽进口161关闭。并且,该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能够与弹出部件12相互作用,使得弹出部件12的动作可引发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的动作,例如弹出部件12可以通过电触发或者机械促动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的动作。在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弹出部件12与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机械联动,使得弹出部件12的动作可促动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动作,进而使得当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时,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处于打开位置,当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时,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可处于关闭位置。
该方案通过在微压阀10上设置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并使该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的开闭与弹出部件12的位置关联,可以避免用户在抓握弹出部件12而对微压阀10进行操作时被烫伤。
下文对蒸汽通道开闭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图5所示,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包括第一推动件191和第一密闭件192,第一推动件191大致呈工字形,且插在第一密闭件192中。第一密闭件192可以由例如硅胶等材料制成。阀下盖14上设置有第一孔144,在图示实施方式在中,该第一孔144设置为沉孔,第一孔144中设置有密闭筋145。第一推动件191能够推动第一密闭件192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第一密闭件192在关闭位置时,第一密闭件192与密闭筋145紧密贴合,从而从阀下盖14的下方将其密封,蒸汽通道16的蒸汽进口161关闭。当第一密闭件192在打开位置时,第一密闭件192与密闭筋145脱离,蒸汽通道16的蒸汽进口161打开。
蒸汽通道开闭装置19还包括第一偏压件193,第一偏压件193可以为例如弹簧等弹性元件。第一偏压件193连接在罩体143和第一密闭件192之间。该第一偏压件193能够使第一密闭件192朝向关闭位置偏置,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罩体143和第一密闭件192上均设有导向突出部,第一偏压件193套设在该导向突出部上,以对第一偏压件193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
微压阀10还包括致动组件30,致动组件30包括第二推动件31和第二密闭件32。第二推动件31延伸通过设置在阀内盖15上的第二孔153中并能够在第二孔153中上下运动,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孔153设置为沉孔。第二推动件31的一端与第一推动件191相互作用,且另一端能够由弹出部件12的按压下盖123朝向第一推动件191按压。第二密闭件32大致呈U形且U形的上方设置有一圈凸缘,第二密闭件32可上下自由收缩。第二推动件31套设在第二密闭件32的U形空间中,第二密闭件32与第二推动件31一起装设在第二孔153中,第二密闭件32用于密封第二推动件31和阀内盖15之间的间隙,以防止蒸汽泄露到阀内盖15的内部。
如图3-图5所示,优选地,致动组件30还包括密封压板33,密封压板33环绕第二推动件31固定在阀内盖15的上方,并压住第二密闭件32的凸缘,以使第二推动件31和阀内盖15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用户意欲放入微压阀10时,可以将微压阀放置就位,然后按压按压上盖122,按压上盖122与按压下盖123一起下滑,弹性件125被压缩,当下滑到一定位置时,按压下盖123上的第一卡扣121顶住锁紧机构152上的第二卡扣151一起向下移动,按压下盖123的限位缘126(下文描述)按压第二推动件31并带动第二密闭件32拉伸,同时作用在第一推动件191上,使第一推动件191和第一密闭件192一起向下移动,第一偏压件193被压缩,此时第一密闭件192远离阀下盖14中的密闭筋145,蒸汽通道16的蒸汽进口161打开,蒸汽可以从蒸汽通道16流出。当移动至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51处于锁紧位置时,第一卡扣121连同按压上盖122和按压下盖123一起固定在锁紧位置中,即,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此时烹饪器具可以正常工作,如图1和图3所示。
当煮饭结束后或是需要取下微压阀10的时候,按压按压上盖122,第一卡扣121顶压第二卡扣151,使得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51从解锁位置解锁,且第一卡扣121从第二卡扣151脱离,在弹性件125的复位力下,按压下盖123和按压上盖122一起上升,此时由于按压下盖123的限位缘126上升,从而对第二推动件31的力消失,第一偏压件193复位回弹,第一密闭件192受到第一偏压件193的回弹力向上移动,第一推动件191随第一密闭件192一起上移,第二推动件31受到第一推动件191的力上移,带动第二密闭件32收缩。当第一密闭件192顶到阀下盖14的密闭筋145时停止运动,蒸汽通道16的蒸汽进口161关闭,蒸汽不能从蒸汽通道16流出。此时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按压上盖122突出于盖体的上表面,用户可以取出微压阀10,如图2和图4所示。
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使得用户在取微压阀10通过按压按压上盖122可以将微压阀10的蒸汽通道16封闭,这样可以彻底将蒸汽源封住,不会有高温蒸汽流出,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取微压阀10时被烫伤。并且,当用户意欲进行烹饪操作时,可以将微压阀放回至盖体上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按压按压上盖122,使得微压阀锁定就位,并且同时将微压阀10的蒸汽通道16打开,这样产生的蒸汽可以顺利地从微压阀10的蒸汽通道16流出。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按压下盖123的边缘设置有限位缘126,阀上盖13上围绕第一通孔132设置有限位筋133,当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时,限位缘126抵靠在限位筋133上,以限制弹出部件12的进一步的运动。
为了确保用户在进行烹饪操作时,蒸汽通道16处于打开状态,即弹出部件处于回落状态,烹饪器具还包括防呆组件,防呆组件设置在盖体20中,防呆组件可确保在烹饪过程中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防呆组件包括磁体41和干簧管42。优选地,磁体41为永磁铁,且磁体41设置在弹出部件12上。具体地,如图所示,磁体41设置在弹出部件12的按压下盖123的最下端。干簧管42也称磁簧开关或舌簧管,是一种磁敏的特殊开关。干簧管通常设置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两个簧片,其在有磁时接通,并在无磁时断开,这些簧片通常被封装在充有惰性气体(如氮、氦等)或真空的玻璃管里。干簧管42设置在盖体20上,优选地,干簧管42设置在盖体20上靠近磁体41的位置处。如图1所示,干簧管42设置在磁体41的正下方。
当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时,磁体41远离干簧管42,使得磁力无法作用于干簧管42,干簧管中的簧片断开。当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时,磁体41靠近干簧管42,使得磁体41的磁力能够作用于干簧管42,干簧管42中的簧片导通。
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与控制装置通信的提示装置。控制装置连接至防呆组件的干簧管42。控制装置能够检测干簧管42中的簧片的通断状态,并能够根据通断状态控制提示装置的工作。提示装置可以为显示器的形式,例如其可以包括普通的LCD显示器或LED显示器,或者提示装置可以为语音播放器的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微压阀10的弹出部件12没有按下,则磁体41与干簧管42的距离很远,此时干簧管42附近没有磁力,使得干簧管42的两片簧片处于断开状态。控制装置检测到干簧管42的断开信号,由此判断出当前微压阀10的弹出部件12没有按下,蒸汽通道16为关闭状态,则控制装置控制提示装置发出例如“蒸汽通道已关闭,不能开始烹饪”的语音,以提示用户不能启动烹饪功能,如图2所示。
如果用户已按下微压阀10的弹出部件12使得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则烹饪开始时,干簧管42与磁体41的距离很近,此时磁体41产生的磁场可将干簧管42内的两片簧片磁化,使得干簧管42内的两片簧片导通。控制装置检测到干簧管42的导通信号,由此判断出当前微压阀10的弹出部件12已按下,微压阀10的蒸汽通道16已开启,则控制装置控制提示装置发出例如“蒸汽通道已开启,可以正常烹饪”的语音,以提示用户进行烹饪操作,如图1所示。
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防呆组件也包括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可以设置在微压阀主体11中。当弹出部件12处于回落位置时,弹出部件12可按压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使得微动开关导通。当弹出部件12处于弹起位置时,弹出部件远离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使得微动开关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微压阀上设置弹出部件,可以方便用户通过抓握该弹出部件而对微压阀进行例如取出等操作,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并且可在用户进行烹饪操作使弹出部件处于回落位置,使产品的整体性更强。并且,通过在微压阀上设置蒸汽通道开闭装置,并使该蒸汽通道开闭装置的开闭与弹出部件的位置关联,可以避免用户在抓握弹出部件而对微压阀进行操作时被烫伤。该方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防呆组件,可以确保用户在进行烹饪操作时,蒸汽通道处于打开状态,由此可以确保安全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微压阀,所述微压阀设置在所述盖体中,且所述微压阀中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烹饪空间与大气的蒸汽通道,所述微压阀包括:
微压阀主体;以及
弹出部件,所述弹出部件连接至所述微压阀主体,所述弹出部件具有弹起位置和回落位置,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弹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抓握从而使得用户可对所述微压阀进行操作;
防呆组件,所述防呆组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中,所述防呆组件配置为确保在烹饪过程中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阀还包括蒸汽通道开闭组件,所述蒸汽通道开闭组件能够与所述弹出部件相互作用,使得所述蒸汽通道开闭组件能够在使所述蒸汽通道打开的打开位置和使所述蒸汽通道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蒸汽通道开闭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蒸汽通道开闭组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组件包括磁体和干簧管,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弹出部件上,所述干簧管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其中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磁体的磁力未作用于所述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中的簧片断开,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磁体的磁力作用于所述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中的簧片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组件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微压阀主体中,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弹出部件按压所述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使得所述微动开关导通,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弹出部件远离所述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使得所述微动开关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的提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防呆组件,且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能够检测所述防呆组件的通断状态,并能够根据所述通断状态控制所述提示装置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弹出部件的最下端,且所述干簧管设置在所述盖体上靠近所述磁体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阀包括阀上盖和连接至所述阀上盖的阀下盖,所述弹出部件设于所述阀上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出部件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弹出部件的上表面大致与其周围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下盖连接至所述盖体,所述阀下盖上设置有蒸汽进口,所述蒸汽进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阀上盖中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进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口通过压力控制机构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与大气连通。
CN201720102874.7U 2017-01-23 2017-01-23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792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2874.7U CN206792258U (zh) 2017-01-23 2017-01-23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2874.7U CN206792258U (zh) 2017-01-23 2017-01-23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92258U true CN206792258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29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2874.7U Active CN206792258U (zh) 2017-01-23 2017-01-23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922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4903A (zh) * 2018-11-28 2019-06-25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料理机
CN110856600A (zh) * 2018-08-24 2020-03-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14424883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600A (zh) * 2018-08-24 2020-03-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10856600B (zh) * 2018-08-24 2021-08-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09924903A (zh) * 2018-11-28 2019-06-25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料理机
CN114424883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4424883B (zh) * 2020-10-29 2023-09-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2258U (zh) 烹饪器具
JP6795625B2 (ja) 温度センサー及び自動開閉装置が配備された電気調理器具
CN108968659B (zh) 烹饪器具
CN106073480B (zh) 按钮开合可立盖微压锅
CN105358019B (zh) 压力锅
CN108937560A (zh) 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
CN108464732A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108261056A (zh) 食物制备器具
CN108670021A (zh) 电压力锅
CN207101114U (zh) 烹饪器具
CN20656030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压力锅
CN205018864U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
CN204520300U (zh) 电热水壶
CN206923992U (zh) 烹饪器具
CN207220662U (zh) 烹饪器具
CN207370542U (zh) 烹饪器具
CN206809109U (zh) 烹饪器具
CN206651696U (zh) 烹饪器具
CN207220677U (zh) 烹饪器具
CN206761390U (zh) 食物制备器具
CN206809119U (zh) 烹饪器具
CN208463640U (zh) 烹饪器具
CN206303714U (zh) 一种电热开水瓶
CN211609224U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CN103908150A (zh) 一种电压力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