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9714U - 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9714U
CN206789714U CN201720275872.8U CN201720275872U CN206789714U CN 206789714 U CN206789714 U CN 206789714U CN 201720275872 U CN201720275872 U CN 201720275872U CN 206789714 U CN206789714 U CN 206789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ousing
adapter sleeve
cable
bindin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58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明
徐文军
康树峰
张强
曾振兴
李君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Co Ltd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 Ltd
Changzhou Woer Nuclear Material Co Ltd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Co Ltd,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 Ltd, Changzhou Woer Nuclear Material Co Ltd,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758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9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9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9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壳体,沿壳体的第一方向上并排设有两个贯通壳体的腔体,在壳体上沿第二方向上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接线端子、紧固件以及绝缘体,其中,紧固件置于腔体内与接线端子抵接,接线端子的固定端由绝缘体包裹设于腔体内,接线端子的固定端沿腔体第一方向设有贯通槽,绝缘体沿贯通槽外侧设有通孔;连接套,连接套设于腔体内,连接套的顶部经紧固件与接线端子的下表面电连接,连接套的底部与电缆相套接;绝缘套,绝缘套设于腔体中部套装于连接套上,与绝缘体和壳体抵接;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套装于电缆上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器结构紧凑且安全稳定。

Description

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汽车工业和相关行业发展的两大难题,而电动汽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实用、环保、安全性高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来年电动汽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现有电动汽车中的高压连接器往往存在可靠性低的缺点,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对连接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旨在提高使用该电缆连接器的电动汽车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沿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并排设有两个贯通壳体的腔体,在所述壳体上沿第二方向上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
接线端子、紧固件以及绝缘体,其中,所述紧固件置于所述腔体内与接线端子抵接,所述接线端子的固定端由所述绝缘体包裹设于所述腔体内,接线端子的固定端沿腔体第一方向设有贯通槽,所述绝缘体沿所述贯通槽外侧设有通孔;
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连接套的顶部经紧固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的下表面电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底部与电缆相套接;
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于腔体中部套装于连接套上,与所述绝缘体和壳体抵接;
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套装于电缆上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缆包括绝缘层、屏蔽层及外被,所述绝缘层、屏蔽层及外被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内导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腔体的顶部设有螺纹沉孔,所述螺纹沉孔的内台阶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
所述壳体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围合于两个安装孔;
所述壳体的腔体内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面向腔体底部的容腔台阶面,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安装孔的下侧;
所述壳体底部的外侧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凸台。
优选地,所述连接套的底部形成有插孔,所述连接套中部的外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套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插孔与内导体压合使连接套与电缆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尾扣和线夹,所述尾扣与所述壳体底部的凸台扣合;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所述平垫圈及弹簧垫圈均位于所述螺钉的顶部及接线端子的上表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腔体顶部设有端盖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端盖密封配合;
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锁紧组件抵接;
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绝缘套包括第一绝缘套和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设于第一卡槽内套装于连接套上与绝缘体抵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抵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卡槽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套顶端的内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弹性内卡扣,所述弹性内卡扣与所述限位槽抵接;
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底端的外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弹性外卡扣,所述弹性外卡扣与第二卡槽抵接。
优选地,所述腔体内设有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屏蔽环、屏蔽壳以及卡环,所述屏蔽组件套装于后翻的屏蔽层上,所述屏蔽壳经卡环限位与容腔台阶面抵接,所述屏蔽环套装于所述屏蔽壳内,所述卡环与第二密封圈的顶部抵接,所述屏蔽组件经第二密封圈由锁紧组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缆连接器,通过壳体上设置腔体及安装孔,将接线端子、紧固件以及绝缘体设在腔体及安装孔内,其中,紧固件置于腔体内与接线端子抵接,接线端子的固定端由绝缘体包裹设于腔体内。在腔体内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顶部经紧固件与接线端子的下表面电连接,连接套的底部与电缆相套接。同时,腔体中部设有绝缘套,绝缘套套装于连接套上,与绝缘体和壳体抵接。接线端子经螺钉与连接套电连接,电缆与连接套电连接。此外在壳体的底部设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套装于电缆上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电缆连接器可使电缆的连接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器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器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K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
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缆连接器包括壳体100,沿所述壳体100的第一方向上并排设有两个贯通壳体100的腔体110,在所述壳体100上沿第二方向上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120;
接线端子210、紧固件230以及绝缘体220,其中,所述紧固件230置于所述腔体110内与接线端子210抵接,所述接线端子210的固定端由所述绝缘体220包裹设于所述腔体110内,接线端子210的固定端沿腔体110第一方向设有贯通槽,所述绝缘体220沿所述贯通槽外侧设有通孔;
连接套300,所述连接套300设于所述腔体110内,所述连接套300的顶部经紧固件230与所述接线端子210的下表面电连接,所述连接套300的底部与电缆600相套接;
绝缘套400,所述绝缘套400设于腔体110中部套装于连接套300上,与所述绝缘体220和壳体100抵接;
锁紧组件500,所述锁紧组件500套装于外被640上与壳体100的底部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4,所述壳体100并排设有两个贯通腔体110用于容置连接组件,与所述腔体110垂直的壳体100上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120,所述安装孔120用于装设接线端子210组件。接线端子210组件包括接线端子210、紧固件230以及绝缘体220。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210的固定端由绝缘体220包裹穿过安装孔120进入所述腔体110内。在接线端子210的固定端沿第一方向设有贯通孔221,用于穿过紧固件230。而在贯通孔221位置所述绝缘体220形成有通孔,该通孔大于所述贯通孔221,使接线端子210暴露在外。接线端子210经通孔暴露之后,其下表面与导电的连接套300抵接,连接套300和接线端子210由紧固件230固定。
同时连接套300的底部与电缆600套接的,这样就实现了接线端子210与电缆600的电连接。而且在连接套300与壳体100之间,套设有绝缘套400。所述绝缘套400可以使连接器拥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满足安全的要求。最后在电缆600接入连接套300之后,为了使电缆600稳定,在壳体100底部设有锁紧组件500,所述锁紧组件50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可以防止电缆600沿轴向方向移动,增强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5,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缆600包括绝缘层620、屏蔽层630及外被640,所述绝缘层620、屏蔽层630及外被640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内导体610。
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腔体110的顶部设有螺纹330沉孔,所述螺纹330沉孔的内台阶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70;所述壳体100设有第二环形槽180,所述第二环形槽180围合于两个安装孔120;所述壳体100的腔体110内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卡槽130、第二卡槽140和面向腔体110底部的容腔台阶面150,所述第一卡槽130设于所述安装孔120的下侧;所述壳体100底部的外侧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凸台160。
这些凸台160与锁紧组件500扣合,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锁紧组件500与壳体100的固定连接。而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所述连接套300的底部形成有插孔310,所述连接套300中部的外表面设有限位槽320,所述连接套300的顶部设有螺纹330孔,所述插孔310与内导体610压合使连接套300与电缆600电连接。所述插孔310与电缆600内导体610外径紧配合,用以实现连接套300与电缆600的电连接。同时在连接套300顶部设有螺纹330孔,可以很方便的将连接套300与接线端子210固定,实现接线端子210与连接套300的电连接。
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500包括尾扣511和线夹510,所述尾扣511与所述壳体100底部的凸台160扣合;很方便的实现了尾扣511与壳体100的固定,所述线夹510包括端环和沿端环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弹性压片,通过弹性压片的设置,而且在所述弹性压片的内表面设有凸筋512,所述凸筋512与外被640紧套接,可以实现线夹510与电缆600外被640的压紧配合。同时,所述弹性压片的外表面与尾扣511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当线夹510套入尾扣511之后,弹性压片收到挤压,使凸筋512压入电缆600外被640,进而使电缆600固定。
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紧固件230可以是常用紧固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230包括螺钉231、平垫圈233和弹簧垫圈232,所述平垫圈233及弹簧垫圈232均位于所述螺钉的顶部及接线端子210的上表面之间;所述腔体110顶部设有端盖900和第一密封圈810,所述端盖900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810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70内与所述第一环形槽170和端盖900密封配合;所述腔体110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圈820,所述第二密封圈820与锁紧组件500抵接;所述第二环形槽180内设有第三密封圈830。
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腔体110的顶部设有螺纹330沉孔,同时在螺纹330沉孔的内台阶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70;所述第一环形槽170在安装完第一密封圈810安装上端盖900之后,第一密封圈810处在端盖900与壳体100之间收到挤压以实现腔体110顶部的密封。而且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在壳体100安装孔120的一侧,还设有第二环形槽180。所述第二环形槽180同时将两个安装孔120围在中间,在安装完第三密封圈830之后,第三密封圈830凸出于壳体100表面,在接线端子210插入插座之后,第三密封圈830受插座表面挤压,实现对接线端子210的密封。
绝缘套400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绝缘套400包括第一绝缘套410和第二绝缘套420,第一绝缘套410设于第一卡槽130内套装于连接套300上与绝缘体220抵接,第二绝缘套420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绝缘套410抵接,所述第二绝缘套42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卡槽140抵接。绝缘套400可以实现将连接套300的隔离绝缘,使连接器拥有良好的安全性。
同时所述第二绝缘套420顶端的内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弹性内卡扣421,由于所述弹性内卡扣421与所述限位槽320抵接;所述第二绝缘套420的底端的外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弹性外卡扣422,所述弹性外卡扣422与第二卡槽140抵接。安装时,先讲接线端子210组件装入腔体110,然后放入绝缘套400,第二绝缘套420的底端的外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弹性外卡扣422,滑入第二卡槽140之后与其抵接,使第二绝缘套420无法沿轴向滑出。之后再放入连接套300。第二绝缘套420顶端的内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弹性内卡扣421,在连接套300中部设有限位槽320,那么当连接套300弹开内卡扣421使内卡扣421抵接于限位槽320之后,可以使连接套300无法沿轴向滑出。通过内、外卡口的设置巧妙地实现稳定将绝缘套400以及连接套300固定在腔体110内。
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腔体110内设有屏蔽组件700,所述屏蔽组件700包括屏蔽环730、屏蔽壳710以及卡环720,所述屏蔽组件700套装于后翻的屏蔽层630上,所述屏蔽壳710经卡环720限位与容腔台阶面150抵接,所述屏蔽环730套装于所述屏蔽壳710内,所述卡环720与第二密封圈820的顶部抵接,所述屏蔽组件700经第二密封圈820由锁紧组件500固定。所述屏蔽组件700使连接器拥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增强了连接器工作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组装时,先将绝缘套400和屏蔽壳710装入腔体110内,然后将屏蔽环730、第二密封圈820、线夹510及尾扣511套设在电缆600上,其中屏蔽环730套入后翻的电缆600屏蔽层630上,然后将连接套300的插孔310与内导体610连接。然后将接线端子210组件装入腔体110,然后安装第三密封圈830。将插入电缆600的连接套300插入腔体110中经紧固件230固定,完成了接线端子210与电缆600的电连接。随后将第二密封圈820和线夹510入腔体110内,扣上尾扣511使得壳体100密闭并夹紧电缆600,防止电缆600轴向松动。电缆600的安装都在同一轴线上,使得安装过程清晰,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同时腔体110的三处出口都设有相应的密封装置,使连接器拥有良好的密封性。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电缆600连接器,使电缆600连接器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等特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
壳体,沿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并排设有两个贯通壳体的腔体,在所述壳体上沿第二方向上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
接线端子、紧固件以及绝缘体,其中,所述紧固件置于所述腔体内与接线端子抵接,所述接线端子的固定端由所述绝缘体包裹设于所述腔体内,接线端子的固定端沿腔体第一方向设有贯通槽,所述绝缘体沿所述贯通槽外侧设有通孔;
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连接套的顶部经紧固件与所述接线端子的下表面电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底部与电缆相套接;
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于腔体中部套装于连接套上,与所述绝缘体和壳体抵接;
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套装于电缆上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绝缘层、屏蔽层及外被,所述绝缘层、屏蔽层及外被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内导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腔体的顶部设有螺纹沉孔,所述螺纹沉孔的内台阶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
所述壳体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围合于两个安装孔;
所述壳体的腔体内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面向腔体底部的容腔台阶面,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安装孔的下侧;
所述壳体底部的外侧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凸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底部形成有插孔,所述连接套中部的外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套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插孔与内导体压合使连接套与电缆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尾扣和线夹,所述尾扣与所述壳体底部的凸台扣合;
所述线夹包括端环和沿端环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的内表面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与外被紧套接,所述弹性压片的外表面与尾扣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所述弹性压片与尾扣弹性压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所述平垫圈及弹簧垫圈均位于所述螺钉的顶部及接线端子的上表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顶部设有端盖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端盖密封配合;
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锁紧组件抵接;
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包括第一绝缘套和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设于第一卡槽内套装于连接套上与绝缘体抵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抵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卡槽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套顶端的内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弹性内卡扣,所述弹性内卡扣与所述限位槽抵接;
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底端的外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弹性外卡扣,所述弹性外卡扣与第二卡槽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屏蔽环、屏蔽壳以及卡环,所述屏蔽组件套装于后翻的屏蔽层上,所述屏蔽壳经卡环限位与容腔台阶面抵接,所述屏蔽环套装于所述屏蔽壳内,所述卡环与第二密封圈的顶部抵接,所述屏蔽组件经第二密封圈由锁紧组件固定。
CN201720275872.8U 2017-03-16 2017-03-16 电缆连接器 Active CN206789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5872.8U CN206789714U (zh) 2017-03-16 2017-03-16 电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5872.8U CN206789714U (zh) 2017-03-16 2017-03-16 电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9714U true CN206789714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0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5872.8U Active CN206789714U (zh) 2017-03-16 2017-03-16 电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97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2619A (zh) * 2019-05-09 2019-08-09 易快(苏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拼装式屏蔽连接器
CN110673289A (zh) * 2019-09-03 2020-01-10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通用型卡扣式m12接口镜头底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2619A (zh) * 2019-05-09 2019-08-09 易快(苏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拼装式屏蔽连接器
CN110673289A (zh) * 2019-09-03 2020-01-10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通用型卡扣式m12接口镜头底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89714U (zh) 电缆连接器
CN205385136U (zh) 金属连接器
CN107611636A (zh) 一种带电磁屏蔽功能的分体式金属接线盒
CN202662907U (zh) 中心螺杆定位微矩形电连接器插头与插座
CN206461130U (zh) 电连接器、充电磁吸线和转接头
CN206163780U (zh) 一种供电连接器及其插座
CN209297866U (zh) 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保护装置
CN208656038U (zh) 一种新型接线插座
CN205070090U (zh) 一种两芯连接器
CN207398379U (zh) 一种带电磁屏蔽功能的分体式金属接线盒
CN206364540U (zh) 电子烟充电器
CN214589436U (zh) 一种防击穿及防水连接器
CN206116650U (zh) 一种电力电容器用一体式绝缘端子座
CN107204531A (zh) 一种供电连接器及其插座
CN20838571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网络模块
CN208955286U (zh) 连接器
CN206603230U (zh) 电池仓以及电子烟
CN208209040U (zh) 一种防脱落电线接线器
CN206931756U (zh) 线缆屏蔽接头
CN207994177U (zh) 卡扣结构的充电连接器
CN205752684U (zh) 一种汽车高压端子连接密封结构
CN206098912U (zh) 一种操作简单的矩形连接器用工装
CN216389858U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06806739U (zh) 一种防水配电箱
CN219775614U (zh) 一种吊灯接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5

Address after: 518000 Wall Industrial Park, Lanjing North Road,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Vol Industrial Park, Lanjingbei Road, Pingshan New Area,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2

Address after: 518000 workshop 601 of wal nuclear material industrial plant (phase III), No. 53 Qingsong West Road, Zhukeng community,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all Industrial Park, Lanjing North Road,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