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5770U -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5770U
CN206785770U CN201720588998.0U CN201720588998U CN206785770U CN 206785770 U CN206785770 U CN 206785770U CN 201720588998 U CN201720588998 U CN 201720588998U CN 206785770 U CN206785770 U CN 206785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cylinder
valve
level
channel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89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朱纯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Changyuan Hydraul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Changyuan Hydraul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Changyuan Hydraul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Changyuan Hydraul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889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5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5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5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顺序液压缸组,包括一级液压缸、二级液压缸以及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与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通断的第一阀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通断的第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通道与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相比于顺序阀控制,本实用新型既不用连接外部油管,又没有延迟和滞回现象,还减少了管路的数目使得回路更为简洁和安全,能够平稳的实现两个油缸的连续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在液压系统中通常由顺序阀来控制不同液压缸的运动顺序,但是顺序阀在使用时由一定的延时和滞回,这样会导致液压缸动作不连贯和抖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无延迟和滞回现象的顺序液压缸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顺序液压缸组,包括一级液压缸、二级液压缸以及控制阀;
所述一级液压缸包括一级缸体以及与一级缸体配合的一级活塞杆和一级活塞;
所述二级液压缸包括二级缸体以及与二级缸体配合的二级活塞杆和二级活塞;
所述一级缸体与二级活塞杆相连,且所述一级活塞杆和二级活塞杆的行程方向相同;
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与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通断的第一阀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通断的第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通道与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一级活塞杆内安装有一级油管,所述一级油管和一级活塞杆之间具有间隙,一空心拉杆穿设在所述一级缸体上,且所述空心拉杆与一级缸体滑动配合,所述空心拉杆的内端伸入一级油管内,所述空心拉杆的内端设有限位结构,用于防止空心拉杆的内端从一级油管中滑出,所述空心拉杆的外端与第一阀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阀门机构的开关,且所述空心拉杆与第二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液压缸的缸体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第二阀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阀门机构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液压缸还包括二级活塞杆杆头,所述二级活塞杆杆头上设有与二级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油管与一级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液压缸还包括二级活塞杆杆头,所述二级活塞杆杆头上设有与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油管与第一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活塞杆也为中空结构,所述二级活塞杆内安装有二级油管,且所述二级油管和二级活塞杆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液压缸还包括一级活塞杆杆头,所述一级油管的前端固定在一级活塞杆杆头上,所述一级活塞杆杆头上开设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一级油管和一级活塞杆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与一级油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阀芯、第一阀芯复位弹簧以及第一控制杆,所述阀体内具有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芯、第一阀芯复位弹簧以及第一控制杆依次设置在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内,所述第一阀芯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控制杆与第一阀芯相连,所述空心拉杆的外端与第一控制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为二级阶梯孔结构,所述第一阀芯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的直径较小段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控制杆位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的直径较大段,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与第一控制杆滑动连接,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的直径较大段内还设有第一控制杆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二阀芯、第二阀芯复位弹簧以及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阀芯和第二阀芯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三通道内,且所述第二阀芯与第三通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控制杆的一端穿过阀体与第二阀芯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杆与阀体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当一级液压缸和二级液压缸处于如图所示的初始位置时,关闭第一阀门机构,打开第二阀门机构,液压油通入第二通道,继而经由第三通道进入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从而推动一级缸筒向右移动,并且在一级缸筒的带动下,二级液压缸向也向右移动,此时若将第二阀门机构关闭、打开第一阀门机构,即可锁死一级液压缸,液压油经由第一通道进入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从而推动二级缸筒向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相比于顺序阀控制,本实用新型既不用连接外部油管,又没有延迟和滞回现象,还减少了管路的数目使得回路更为简洁和安全,能够平稳的实现两个油缸的连续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控制阀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1一级缸筒、12一级缸头、13一级缸套、14一级缸底、15一级活塞杆、16一级活塞杆杆头、17一级活塞、18一级油管、19空心拉杆、191限位结构、21二级缸筒、22二级缸头、23二级缸套、24二级缸底、25二级活塞杆、26二级活塞杆杆头、27二级活塞、28二级油管、30阀体、31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第三通道、34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41第一阀芯、42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3第一控制杆、44第一控制杆复位弹簧、51第二阀芯、52第二阀芯复位弹簧、53第二控制杆、6挡板、7支撑架、8堵头、91第一接口、92第二接口、93第三接口、94第四接口、95第一油管、96第二油管、97第一进油口、98第二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
本实用新型顺序液压缸组,包括一级液压缸、二级液压缸以及控制阀3;
所述一级液压缸包括一级缸体以及与一级缸体配合的一级活塞杆15和一级活塞17;
所述二级液压缸包括二级缸体以及与二级缸体配合的二级活塞杆25和二级活塞27;
所述一级缸体与二级活塞杆25相连,且所述一级活塞杆15和二级活塞杆25的行程方向相同;
所述控制阀3包括阀体30,所述阀体30内具有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以及第三通道33,且所述第一通道31和第三通道33分别与第二通道32相连通,所述阀体30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之间通断的第一阀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通道32与第三通道33之间通断的第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通道31与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33与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
图中例示了一级缸体和二级缸体的一种常见结构,一级缸体包括一级缸筒11、连接在一级缸筒11的前端的一级缸套13以及连接在一级缸筒11的后端的一级缸底14。具体实施中,一级缸筒11与一级缸底14焊接,一级缸筒11的前端焊接一级缸头12,一级缸套13通过螺纹与一级缸头12连接;同样的,二级缸体包括二级缸筒21、连接在二级缸筒21的前端的二级缸套23以及连接在二级缸筒21的后端的二级缸底24。具体实施中,二级缸筒21与二级缸底24焊接,二级缸筒21的前端焊接二级缸头22,二级缸套23通过螺纹与二级缸头22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当一级液压缸和二级液压缸处于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时,关闭第一阀门机构,打开第二阀门机构,液压油通入第二通道32,继而经由第三通道33进入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从而推动一级缸筒11向右移动,并且在一级缸筒11的带动下,二级液压缸向也向右移动,此时若将第二阀门机构关闭、打开第一阀门机构,即可锁死一级液压缸,液压油经由第一通道31进入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从而推动二级缸筒21向右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二级液压缸还包括二级活塞杆杆头26,一级缸头12上连接有挡板6,所述挡板6通过螺钉与二级活塞杆杆头26相连,以此实现一级缸体与二级活塞杆25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二级活塞杆杆头26上设有与二级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的第一接口91,所述第一接口91通过第一油管95与一级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这样当本实用新型返程时,液压油进入一级液压缸的有杆腔,继而经由第一油管95和第一接口91进入二级液压缸的有杆腔,从而推动二级缸筒21向左移动回到初始位置,之后打开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二级液压缸没有位移余量,液压油不再进入二级液压缸,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可以回油,从而推动一级缸筒11向左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另外,所述二级活塞杆杆头26上设有与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的第二接口92,所述第二接口92通过第二油管96与第一通道31连通,以此实现第一通道31与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的连通。具体实施中,阀体30与一级缸底14连接,一级缸底14上设有与第一通道31连通的第三接口93,第二油管96的一端与第三接口93连接,一级缸筒11上设有与一级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的第四接口94,第一油管95的一端与第四接口94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活塞杆15为中空结构,所述一级活塞杆15内安装有一级油管18,所述一级油管18和一级活塞杆15之间具有间隙,一空心拉杆19穿设在所述一级缸体上,且所述空心拉杆19与一级缸体滑动配合,所述空心拉杆19的内端伸入一级油管18内,所述空心拉杆19的内端设有限位结构191,用于防止空心拉杆19的内端从一级油管18中滑出,所述空心拉杆19的外端与第一阀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阀门机构的开关,且所述空心拉杆19与第二通道32连通。
这样设计,一级油管18和空心拉杆19能够形成油路,液压油可经过一级油管18和空心拉杆19形成的油路进入第二通道32,并且当一级油管18随着一级活塞杆15向前移动而碰到限位结构191时,便会带动空心拉杆19向左运动,而空心拉杆19的外端与第一阀门机构连接,因此,在空心拉杆19的作用下,第一阀门机构打开而连通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空心拉杆19向右移动而复位时,第一阀门机构可重新关闭,这样设计无需额外控制,通过一级液压缸的动作即可控制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191为外径大于空心拉杆19的套体。采用这种设计,不仅便于成型安装,而且在周向上全部都起到了限位作用。
优选地,所述一级液压缸还包括一级活塞杆杆头16,所述一级油管18的前端固定在一级活塞杆杆头16上,所述一级活塞杆杆头16上开设有第一进油口97和第二进油口98,所述第一进油口97与一级油管18和一级活塞杆15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98与一级油管18连通。具体实施中,只要在一级活塞杆15上开设连通一级液压缸的有杆腔与该间隙的通孔,液压油即可进入一级液压缸的有杆腔,这样设计,方便形成液压油进入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的油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二级缸底24上设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与第二阀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阀门机构的开关。这样设计也是为了省去额外控制,通过二级液压缸的动作即可控制第二通道32与第三通道33的通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二级活塞杆25也为中空结构,所述二级活塞杆25内安装有二级油管28,且所述二级油管28和二级活塞杆25之间具有间隙。二级油管28的前端固定在二级活塞杆杆头26上,后端伸至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同样地,这样设计也是方便形成液压油进入二级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拉杆19也穿设在一级活塞17上,且所述空心拉杆19与一级活塞17滑动配合,一级活塞杆15的后端设有堵头8,所述空心拉杆19的后端穿过堵头8而贴合在一级活塞17上,所述空心拉杆19的内端从所述一级油管18的后端伸入一级油管18内。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合理,不仅可以对一级油管18和一级活塞杆15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而且可以对一级油管18的后端开口进行封堵。具体实施中,一级油管18与堵头8焊接为一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阀芯41、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以及第一控制杆43,所述阀体30内具有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与第二通道32连通,所述第一阀芯41、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以及第一控制杆43依次设置在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内,所述第一阀芯41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控制杆43与第一阀芯41相连,所述空心拉杆19的外端与第一控制杆43相连。
这种结构的第一阀门机构,设计合理,容易制作和安装,通过调整第一阀芯41的位置实现通断功能,在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的作用下,第一阀芯41关闭,在空心拉杆19的作用下,第一阀芯41向左移动而打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为二级阶梯孔结构,所述第一阀芯41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的直径较小段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控制杆43位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的直径较大段,所述第一阀芯41的一端与第一控制杆43滑动连接,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的直径较大段内还设有第一控制杆复位弹簧44。这样设计,便于安装,而且第一阀芯41的动作稍有滞后,可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
具体实施中,第一控制杆43为空心二级台阶轴结构,第一阀芯41的一端伸入第一控制杆43内,且第一阀芯41的一端具有径向伸出的凸缘,用于防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二阀芯51、第二阀芯复位弹簧52以及第二控制杆53,所述第二阀芯51和第二阀芯复位弹簧52设置在第三通道33内,且所述第二阀芯51与第三通道3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控制杆53的一端从阀体30的右侧穿过阀体30与第二阀芯51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杆53与阀体30滑动配合,支撑架7与第二控制杆53连接,支撑架7呈L形。
这种结构的第二阀门机构,设计合理,容易制作和安装,通过调整第二阀芯51的位置实现通断功能,二级液压缸处于初始位置时,在支撑架7的作用下,第二阀芯51克服第二阀芯复位弹簧52的弹力向左移动而处于打开状态,当二级缸筒21向右移动时,在第二阀芯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第二阀芯51关闭向右移动而打开。
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阀芯51上开有左端开口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孔侧壁上开有通孔,第二阀芯51打开时,以此令第二通道32和第三通道33连通。
图中例示的结构中,第一阀芯41和第二阀芯51的外壁均有一段圆锥面,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第二通道32与第三通道33的连通处具有台阶,当第一阀芯41和第二阀芯51的圆锥面抵靠在相应的台阶上时,相应通道之间被截断,当第一阀芯41和第二阀芯51的圆锥面离开相应的台阶时,相应通道之间被连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当一级液压缸和二级液压缸处于如图1所示初始位置时(一级活塞杆和二级活塞杆固定不动),支撑架将第二控制杆压住,也即将第二阀芯向左推开,第二阀门机构打开,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当液压油从第二进油口进入时,液压油依次通过一级油管、空心拉杆、第二通道、第三通道而进入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从而推动一级缸筒以及二级液压缸向右移动,当一级缸筒移动至空心拉杆内端的限位结构碰触到一级活塞时,由于空心拉杆长度限制,从而拉动第一阀芯从而打开第一阀门机构,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此时液压油便可依次进入第一通道、第二油管、第二接口、二级油管而进入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从而推动二级缸筒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支撑架从第二控制杆处移开,在第二阀芯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第二阀门机构关闭,将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断开,从而锁死一级液压缸。
当液压油从第一油口进入一级液压缸的有杆腔时,由于一级液压缸锁死,液压油优先依次进入第一油管、第一接头、二级活塞杆与二级油管之间的间隙从而进入二级液压缸的有杆腔,从而推动二级缸筒向左移动,当支撑架重新压住第二控制杆,打开第二阀门机构而将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打开时,与此同时空心拉杆向左移动拉动第一阀芯而打开第一阀门机构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此时二级液压缸没有位移余量,液压油不再进入二级液压缸,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可以回油,从而推动一级缸筒向左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液压缸、二级液压缸以及控制阀(3);
所述一级液压缸包括一级缸体以及与一级缸体配合的一级活塞杆(15)和一级活塞(17);
所述二级液压缸包括二级缸体以及与二级缸体配合的二级活塞杆(25)和二级活塞(27);
所述一级缸体与二级活塞杆(25)相连,且所述一级活塞杆(15)和二级活塞杆(25)的行程方向相同;
所述控制阀(3)包括阀体(30),所述阀体(30)内具有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以及第三通道(33),且所述第一通道(31)和第三通道(33)分别与第二通道(32)相连通,所述阀体(30)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之间通断的第一阀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通道(32)与第三通道(33)之间通断的第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通道(31)与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33)与一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活塞杆(15)为中空结构,所述一级活塞杆(15)内安装有一级油管(18),所述一级油管(18)和一级活塞杆(15)之间具有间隙,一空心拉杆(19)穿设在所述一级缸体上,且所述空心拉杆(19)与一级缸体滑动配合,所述空心拉杆(19)的内端伸入一级油管(18)内,所述空心拉杆(19)的内端设有限位结构(191),用于防止空心拉杆(19)的内端从一级油管(18)中滑出,所述空心拉杆(19)的外端与第一阀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阀门机构的开关,且所述空心拉杆(19)与第二通道(32)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液压缸的缸体上设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与第二阀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阀门机构的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液压缸还包括二级活塞杆杆头(26),所述二级活塞杆杆头(26)上设有与二级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的第一接口(91),所述第一接口(91)通过第一油管(95)与一级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液压缸还包括二级活塞杆杆头(26),所述二级活塞杆杆头(26)上设有与二级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的第二接口(92),所述第二接口(92)通过第二油管(96)与第一通道(31)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活塞杆(25)也为 中空结构,所述二级活塞杆(25)内安装有二级油管(28),且所述二级油管(28)和二级活塞杆(25)之间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液压缸还包括一级活塞杆杆头(16),所述一级油管(18)的前端固定在一级活塞杆杆头(16)上,所述一级活塞杆杆头(16)上开设有第一进油口(97)和第二进油口(98),所述第一进油口(97)与一级油管(18)和一级活塞杆(15)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98)与一级油管(18)连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阀芯(41)、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以及第一控制杆(43),所述阀体(30)内具有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与所述第二通道(32)连通,所述第一阀芯(41)、第一阀芯复位弹簧(42)以及第一控制杆(43)依次设置在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内,所述第一阀芯(41)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控制杆(43)与第一阀芯(41)相连,所述空心拉杆(19)的外端与第一控制杆(43)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为二级阶梯孔结构,所述第一阀芯(41)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的直径较小段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控制杆(43)位于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的直径较大段,所述第一阀芯(41)的一端与第一控制杆(43)滑动连接,第一阀门机构安装孔(34)的直径较大段内还设有第一控制杆复位弹簧(44)。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顺序液压缸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二阀芯(51)、第二阀芯复位弹簧(52)以及第二控制杆(53),所述第二阀芯(51)和第二阀芯复位弹簧(52)设置在第三通道(33)内,且所述第二阀芯(51)与第三通道(3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控制杆(53)的一端穿过阀体(30)与第二阀芯(51)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杆(53)与阀体(30)滑动配合。
CN201720588998.0U 2017-05-24 2017-05-24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Active CN206785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8998.0U CN206785770U (zh) 2017-05-24 2017-05-24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8998.0U CN206785770U (zh) 2017-05-24 2017-05-24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5770U true CN206785770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8998.0U Active CN206785770U (zh) 2017-05-24 2017-05-24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57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3534A (zh) * 2017-05-24 2017-08-08 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3534A (zh) * 2017-05-24 2017-08-08 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4009067B4 (de) Schwingsdämpfer mit kontinuierlicher Dämpfungsregelung einer dualen Elektromagnetventilstruktur
CN105822618B (zh) 一种叉车电液比例多路阀的升降阀片
CN105221520A (zh) 顺序油缸
CN206785770U (zh)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CN102434527B (zh) 一种液压缸
CN206409560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改进型倒置式前减震器
CN107023534A (zh) 一种顺序液压缸组
CN201096115Y (zh) 液压组合阀
CN102996570B (zh) 单作用双级液压缸和工程机械
CN207715463U (zh) 一种顺序伸缩油缸及起重机
CN206592369U (zh) 一种带缓冲液压缸
CN103133448B (zh) 负载节流口可独立控制的节能型液压阀和液压阀控系统
CN108799252B (zh) 双向缓冲速度可调的液压油缸
CN203009440U (zh) 单作用双级液压缸和工程机械
CN105465457B (zh) 一种真空压铸系统
CN114278637A (zh) 一种油气两用缸及其控制系统
CN213270523U (zh) 一种液压限位式多级油缸
CN205779975U (zh) 一种叉车电液比例多路阀的升降阀片
CN204878123U (zh) 一种双行程液压油缸
CN210461218U (zh) 一种管式液压锁
CN107630856A (zh) 一种顺序伸缩油缸及起重机
CN206668665U (zh) 一种带阀块的液压缸
CN204113801U (zh) 一种阻尼装置
CN107575428A (zh) 一种无冲击型电液控单向阀
CN105782160A (zh) 单杆出入双向等载液压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