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4168U - 一种新式ecc结构缝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式ecc结构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4168U
CN206784168U CN201720621263.3U CN201720621263U CN206784168U CN 206784168 U CN206784168 U CN 206784168U CN 201720621263 U CN201720621263 U CN 201720621263U CN 206784168 U CN206784168 U CN 206784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element
high intensity
preformed groove
intensity steel
set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212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鑫
郑愚
张黎飞
陈明志
梁振棚
李晓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4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41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ECC结构缝,其包括第一、二混凝土件,第一混凝土件上表面的后端部开设第一预留槽,第二混凝土件上表面的前端部开设第二预留槽;第一预留槽底面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分别嵌卡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第二预留槽底面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分别嵌卡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第一、二混凝土件之间装设脱粘带,脱粘带前端部铺设于第一预留槽底面,脱粘带后端部铺设于第二预留槽底面;第一、二混凝土件之间装设有浇筑成型于第一、二预留槽内的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简单方便、施工精度高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保证结构缝使用寿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施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新式ECC结构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ECC结构缝。
背景技术
结构缝是一种为避免温度膨胀、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情况造成结构变形,而在相邻两建筑或建筑物两部分之间分割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因此为满足安全的需求,结构缝在各种建筑及构筑物中应用广泛。
然而,由于结构缝受到荷载和环境的复杂作用,需要经常维修和更换,如果不及时对受损的结构缝连接构件进行更换,损坏的结构缝会严重损伤与其相连的混凝土构件,造成结构缝连接构件连接/填充材料不能有效的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雨、雪水通过缝隙进入结构内部,破坏内部结构,降低承载力,最终导致结构体损坏。
另外,维修和更换结构缝的施工工艺对结构缝的寿命影响很大,如果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缝的施工工艺不重视或把握不当将会缩短结构缝的寿命。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具体的:
1、现有施工过程复杂,容易出现施工安装不当,导致结构缝不能满足施工图中的要求,从而缩短结构缝的寿命,特别是结构缝连接构件的安装及锚固,浇筑混凝土这两个步骤对精度要求很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达成;
2、现有施工耗费时间长,影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比如在维修桥梁结构缝连接构件时需要封闭道路,造成交通堵塞;
3、现有施工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过高,要求施工员要熟练掌握各种施工技巧,由此造成施工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ECC结构缝,该新式ECC结构缝施工简单方便、施工精度高且能够有效地保证结构缝使用寿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施工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ECC结构缝,包括有对齐布置的第一混凝土件、第二混凝土件,第一混凝土件、第二混凝土件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第一混凝土件位于第二混凝土件的前端侧且第一混凝土件的后端面与第二混凝土件的前端面间隔布置,第一混凝土件上表面的后端部开设有朝后开口的第一预留槽,第二混凝土件上表面的前端部开设有朝前开口的第二预留槽,第一预留槽的底面与第二预留槽的底面水平平齐布置;
第一预留槽的底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各第一螺丝安装孔分别配装有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下端部分别嵌卡于相应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内,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上端部分别朝上凸出延伸至第一预留槽底面的上端侧;
第二预留槽的底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各第二螺丝安装孔分别配装有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下端部分别嵌卡于相应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内,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上端部分别朝上凸出延伸至第二预留槽底面的上端侧;
第一混凝土件与第二混凝土件之间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脱粘带,脱粘带的前端部铺设于第一预留槽的底面,脱粘带的后端部铺设于第二预留槽的底面,脱粘带的前端位于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后端侧,脱粘带的后端位于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前端侧;
第一混凝土件与第二混凝土件之间装设有浇筑成型于第一预留槽、第二预留槽内的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混凝土件、第二混凝土件的上表面平齐,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上端部、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上端部分别与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浇筑于一起。
其中,装设于所述第一预留槽底面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呈前后两排间隔布置。
其中,装设于所述第二预留槽底面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呈前后两排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ECC结构缝,包括有对齐布置的第一混凝土件、第二混凝土件,第一混凝土件、第二混凝土件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第一混凝土件位于第二混凝土件的前端侧且第一混凝土件的后端面与第二混凝土件的前端面间隔布置,第一混凝土件上表面的后端部开设有朝后开口的第一预留槽,第二混凝土件上表面的前端部开设有朝前开口的第二预留槽,第一预留槽的底面与第二预留槽的底面水平平齐布置;第一预留槽的底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各第一螺丝安装孔分别配装有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下端部分别嵌卡于相应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内,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上端部分别朝上凸出延伸至第一预留槽底面的上端侧;第二预留槽的底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各第二螺丝安装孔分别配装有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下端部分别嵌卡于相应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内,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上端部分别朝上凸出延伸至第二预留槽底面的上端侧;第一混凝土件与第二混凝土件之间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脱粘带,脱粘带的前端部铺设于第一预留槽的底面,脱粘带的后端部铺设于第二预留槽的底面,脱粘带的前端位于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后端侧,脱粘带的后端位于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前端侧;第一混凝土件与第二混凝土件之间装设有浇筑成型于第一预留槽、第二预留槽内的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混凝土件、第二混凝土件的上表面平齐,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上端部、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的上端部分别与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浇筑于一起。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简单方便、施工精度高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保证结构缝使用寿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1——第一混凝土件 111——第一预留槽
12——第二混凝土件 121——第二预留槽
21——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
22——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
3——脱粘带 4——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式ECC结构缝,包括有对齐布置的第一混凝土件11、第二混凝土件12,第一混凝土件11、第二混凝土件12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第一混凝土件11位于第二混凝土件12的前端侧且第一混凝土件11的后端面与第二混凝土件12的前端面间隔布置,第一混凝土件11上表面的后端部开设有朝后开口的第一预留槽111,第二混凝土件12上表面的前端部开设有朝前开口的第二预留槽121,第一预留槽111的底面与第二预留槽121的底面水平平齐布置。
进一步的,第一预留槽111的底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各第一螺丝安装孔分别配装有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下端部分别嵌卡于相应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内,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上端部分别朝上凸出延伸至第一预留槽111底面的上端侧。
更进一步的,第二预留槽121的底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各第二螺丝安装孔分别配装有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下端部分别嵌卡于相应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内,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上端部分别朝上凸出延伸至第二预留槽121底面的上端侧。
另外,第一混凝土件11与第二混凝土件12之间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脱粘带3,脱粘带3的前端部铺设于第一预留槽111的底面,脱粘带3的后端部铺设于第二预留槽121的底面,脱粘带3的前端位于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后端侧,脱粘带3的后端位于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前端侧;
需进一步指出,第一混凝土件11与第二混凝土件12之间装设有浇筑成型于第一预留槽111、第二预留槽121内的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混凝土件11、第二混凝土件12的上表面平齐,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上端部、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上端部分别与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浇筑于一起。
需进一步解释,装设于第一预留槽111底面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呈前后两排间隔布置;同样的,装设于第二预留槽121底面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呈前后两排间隔布置。
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具体的:
1、本实用新型采用由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所组成的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作为结构缝连接构件,其具有较大变形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2、ECC材料具有自密实性,直接通过ECC复合材料浇筑成型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无需振捣即可完成浇筑;
3、由于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上端部、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上端部分别与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浇筑于一起,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一方面能够保证与第一混凝土件11稳定可靠地连接,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混凝土件11与 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的整体性;同样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一方面能够保证与第二混凝土件12稳定可靠地连接,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二混凝土件12与 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的整体性;
4、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的下方通过铺设脱粘带3处理,脱粘带3能够有效地保证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的中段与结构主体脱离,进而可以有效地增加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的变形量;
5、浇筑ECC进行常规养护,能够在变形过程中进行凝固、工作,降低对主体结构功能影响;
6、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低,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下述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具体的:
一、准备工作:
1.1、熟悉图纸及安装规范;
1.2、准备施工材料:准备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钢质膨胀螺丝、纸张,润滑油;准备充足的用于保护建筑物免遭污染的塑料布、帆布等材料;准备充足的用于养护的草苫子、塑料薄膜以及运水工具等;
1.3、检查设备工具:切割机、冲击钻、搅拌机、水平尺等;
二、开挖预留槽:
2.1、以施工图为指导依据明确开槽宽度,完成放样工作;
2.2、在桥面打上线后利用切割机切缝、理直,切缝前应在切缝两侧外沿横桥向放置 3 米宽的编织布各一条,并用胶带纸固定于路面,用于临时堆放杂物。用塑料布覆盖切缝线外的建筑物表面,然后用胶带纸封闭,以防止切缝时产生的石粉渣污染建筑物。切割平整,平直等宽,切缝应当整齐无锯齿、顺直无弯折,且要将混凝土割透,用来防止开槽时结构缝外的混凝土发生松动,槽内的填砂及杂物应清除彻底。槽口深度、单侧宽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2.3、注意检查预留槽,槽底混凝土应平整坚实,其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若混凝土松动、掉块或强度不达标,应凿去重新浇筑;
2.4、及时清理所有开槽产生的弃料,确保施工现场整洁。开槽后应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槽口两侧边缘,并禁止车辆、人员通行,以免槽两侧混凝土受损。必须及时清理间隙内的杂物,尤其是混凝土块;
三、加装钢质膨胀螺丝:
3.1、打孔:根据施工图在规定位置(预留槽内边缘)用冲击电钻打出规定深度和规定个数的孔洞;
3.2、加装金属膨胀螺丝:安装平垫、弹垫和螺母,然后将螺母旋至螺栓和末端以保护螺纹,再将膨胀螺栓插入之前打好的孔内。最后拧动扳手直到垫圈和固定物表面齐平;
四、铺设脱粘带3:
4.1、找平:先用细沙在槽内进行找平;
4.2、浸油:用润滑油均匀涂满纸张可用普通A4纸的双面;
4.3、铺设脱粘带3:将纸张均匀铺在预留槽内栓钉之间的空隙;
五、浇筑:
5.1、模板安装:采用厚宽适当的聚苯烯泡沫塑料或木板填塞预留槽四周间隙,遮挡要严密,以防止ECC拌合物流出预留槽;
5.2、用搅拌器配置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拌合物;
5.3、浇筑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拌合物:将ECC拌合物浇筑入槽内 ,浇筑时要认真核实ECC拌合物的标高,浇注前应在结构缝两侧铺上塑料布,保证ECC拌合物不污染建筑物;
5.4、仔细振捣密实浇筑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拌合物:使用表面和插入式两种振动器进行填充捣实,在两侧同时振捣,要求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
5.5、抹平:浇筑完后用抹板搓出泥浆,分 4-5 次按常规抹压平整为止。用磨光机,三米直板和抹刀修面,这道工序应特别注意平整度,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保证所浇筑的连结带平整度偏差≤2mm,尤其是与建筑物表面相接处,更要严格控制,ECC拌合物面略低于建筑物的顶面 1-2mm 为宜;
六、养护:
6.1、ECC浇注完成后,用麻袋或草苫子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 7天;
6.2、清扫现场,恢复原貌。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简单方便、施工精度高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保证结构缝使用寿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施工成本低。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新式ECC结构缝,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对齐布置的第一混凝土件(11)、第二混凝土件(12),第一混凝土件(11)、第二混凝土件(12)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第一混凝土件(11)位于第二混凝土件(12)的前端侧且第一混凝土件(11)的后端面与第二混凝土件(12)的前端面间隔布置,第一混凝土件(11)上表面的后端部开设有朝后开口的第一预留槽(111),第二混凝土件(12)上表面的前端部开设有朝前开口的第二预留槽(121),第一预留槽(111)的底面与第二预留槽(121)的底面水平平齐布置;
第一预留槽(111)的底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各第一螺丝安装孔分别配装有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下端部分别嵌卡于相应的第一螺丝安装孔内,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上端部分别朝上凸出延伸至第一预留槽(111)底面的上端侧;
第二预留槽(121)的底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各第二螺丝安装孔分别配装有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下端部分别嵌卡于相应的第二螺丝安装孔内,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上端部分别朝上凸出延伸至第二预留槽(121)底面的上端侧;
第一混凝土件(11)与第二混凝土件(12)之间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脱粘带(3),脱粘带(3)的前端部铺设于第一预留槽(111)的底面,脱粘带(3)的后端部铺设于第二预留槽(121)的底面,脱粘带(3)的前端位于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后端侧,脱粘带(3)的后端位于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前端侧;
第一混凝土件(11)与第二混凝土件(12)之间装设有浇筑成型于第一预留槽(111)、第二预留槽(121)内的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混凝土件(11)、第二混凝土件(12)的上表面平齐,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的上端部、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的上端部分别与ECC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4)浇筑于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ECC结构缝,其特征在于:装设于所述第一预留槽(111)底面的第一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1)呈前后两排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ECC结构缝,其特征在于:装设于所述第二预留槽(121)底面的第二高强度钢质膨胀螺丝(22)呈前后两排间隔布置。
CN201720621263.3U 2017-03-22 2017-05-31 一种新式ecc结构缝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41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3443 2017-03-22
CN2017202834435 2017-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4168U true CN206784168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4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2126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4168U (zh) 2017-03-22 2017-05-31 一种新式ecc结构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41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0256A (zh) * 2021-04-13 2021-06-04 湖南发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装配式伸缩缝装置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0256A (zh) * 2021-04-13 2021-06-04 湖南发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装配式伸缩缝装置施工方法
CN112900256B (zh) * 2021-04-13 2022-06-07 湖南发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装配式伸缩缝装置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45228U (zh)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管廊
CN106284341B (zh) 一种预应力锚索山坡墙施工工艺
CN104594387A (zh) 改进的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CN102677661A (zh) 一种淤泥质软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加固方法
KR101710304B1 (ko) 수중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세굴 이격부 보수 보강 공법
CN206784168U (zh) 一种新式ecc结构缝
KR20210117768A (ko) 옹벽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옹벽시공방법
CN113123292B (zh) 一种临江防渗水耐久性道路结构及施工方法
JP5512712B2 (ja) 橋梁におけるコンクリート床版端の継手構造
CA1122021A (en) Method of filling a hole in the ground
CN111042843A (zh) 一种暗挖隧道预锚定方法
CN207143627U (zh) 全预制装配式整体道路结构
CN110468729A (zh) 一种框架桥施工方法
KR20230013216A (ko) 되메우기 없는 배수시설 및 시공방법
JPH11190019A (ja) 土質改良人工地盤の造成方法
CN112695656A (zh) 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箱涵施工方法及箱涵
CN206887981U (zh) 一种新型的防腐房建基础
CN217870914U (zh) 一种用于地下空间嵌固层交接处的砂槽连接节点
KR200245123Y1 (ko) 누수 방지를 위한 신축이음
CN220564977U (zh) 用于石油天然气钻井井场的场面板及装配式复合场面
KR100564067B1 (ko) 건축 및 도로와 같은 토목공사에서 옹벽의 보수 및 보강장치
CN211522700U (zh) 一种基于箱涵的路面铺设结构
JPH0978613A (ja) インターロッキング式ブロック,プレキャスト部材
JPH07292678A (ja) 法面保護用ブロック
JPH0735853Y2 (ja) 法面保護用ブロ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