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1968U - 智能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智能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1968U
CN206781968U CN201720523694.6U CN201720523694U CN206781968U CN 206781968 U CN206781968 U CN 206781968U CN 201720523694 U CN201720523694 U CN 201720523694U CN 206781968 U CN206781968 U CN 206781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wheel
electric motor
pivotal axis
intelligent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236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Airwhe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Airwhe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Airwhe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Airwhe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236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1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1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19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后部的智能平衡车模块、安装于车架前部的至少一个前轮、安装于车架上的座垫及把手部;所述智能平衡车模块包括主体部及安装于主体部上的至少一个后轮,该智能电动车上设置有用以检测把手部转动的传感器,所述把手部的转动带动前轮转向;所述车架包括第一分体及与智能平衡车模块连接的第二分体,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为可转动连接,第一分体包括前轮臂并通过该前轮臂与前轮连接,所述座垫及把手部连接于第一分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动车具有平衡车驾驶模式和非平衡车驾驶模式;亦可以适应凸凹不平的地面,减少了坐姿驾驶时的颠簸,增加舒适性。

Description

智能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平衡车驾驶模式和非平衡车驾驶模式的智能电动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是利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环保节能,广泛应用于行人代步,商场、机场巡逻等场合。平衡车通过本身自动平衡能力来维持车体在运行方向上的平衡,车体内部设置陀螺仪系统即体感平衡控制系统,通过体感平衡控制系统来感知车体实时状况,把信息传递给信息处理系统,经信息处理系统对感知的信息处理后运算出适当的指令传递给电机,控制电机来实现平衡车运行的平衡状态,驾驶员可通过重心位移来直接控制车体的加减速实现运行平衡。
平衡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鲜的驾驶体验,产品一上市就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因此平衡车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该领域的厂商也非常注重平衡车技术的研发,以提供消费者更多具有新鲜驾驶体验的车体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平衡车驾驶模式和非平衡车驾驶模式的智能电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动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后部的智能平衡车模块、安装于车架前部的至少一个前轮、安装于车架上的座垫及把手部;所述智能平衡车模块包括主体部及安装于主体部上的至少一个后轮,所述主体部包括脚踏部、与脚踏部连接的脚踏开关、由脚踏开关控制开启的体感平衡控制系统;该智能电动车上设置有用以检测把手部转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与体感平衡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把手部的转动带动前轮转向的同时,上述传感器将把手部转动的信号传输至体感平衡控制系统;所述车架包括第一分体及与智能平衡车模块连接的第二分体,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为可转动连接,第一分体包括前轮臂并通过该前轮臂与前轮连接,所述座垫及把手部连接于第一分体上。
相较于已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动车包括具有脚踏部的智能平衡车模块,当驾驶者站在脚踏部上开启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后,驾驶者可以提起把手部使前轮离地站立驾驶,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动车是平衡车驾驶模式,依靠重心控制车体运行。当驾驶者想要以坐姿驾驶时,双脚离开脚踏部且使前轮着地,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动车是非平衡车驾驶模式。两种驾驶模式可供驾驶者选择,提高了驾乘体验。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是可旋转连接,所以前轮和后轮可以不在同一平面上,亦即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动车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减少了坐姿驾驶时的颠簸,增加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一枢转轴固定部,该枢转轴固定部上设有枢转轴,所述第一分体的前轮臂上设有第一枢转部,第二分体包括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第二枢转部通过所述枢转轴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位于前轮臂上方的连接杆,前轮臂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位于枢转轴的前侧。当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非平衡车驾驶模式时,前轮与地面接触,可以减少地面对把手部的冲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一枢转轴固定部,第二分体包括第二枢转部,所述枢转轴固定部上设有枢转轴,第二枢转部可转动地安装于该枢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前轮臂与前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位于枢转轴的前侧。当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非平衡车驾驶模式时,前轮与地面接触,可以减少地面对把手部的冲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位于枢转轴的后侧。可以减少地面对座垫的反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分体连接,第二端连接于第一分体上且连接处位于座垫的后部,且第二缓冲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前侧。当非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平衡车驾驶模式时,驾驶员的重力向座垫后部位移,重力由第二缓冲件的第二端传递至第一端,以后轮轴为支点,增加第一端至后轮轴的力矩,使得从非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平衡车驾驶模式时更加省力,减少体力消耗。
优选的,所述前轮、后轮各为两个,所述前轮臂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分别与两前轮连接;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位于两前轮臂上方的两连接杆,每一连接杆与对应的前轮臂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缓冲件,所述两第一缓冲件均位于所述枢转轴的前侧;两前轮和两后轮可以同时着地行驶或者仅由两后轮着地行驶。
优选的,所述前轮、后轮各为两个,所述前轮臂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分别与两前轮连接;两前轮臂与对应的两前轮之间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缓冲件,所述两第一缓冲件均位于所述枢转轴的前侧;两前轮和两后轮可以同时着地行驶或者仅由两后轮着地行驶。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之间设有旋转限位件。限制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相对旋转角度。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且安装于把手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智能电动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智能电动车车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车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枢转轴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车架的第二分体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前轮臂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第一枢转部、第二枢转部及枢转轴固定部与枢转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沿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智能平衡车模块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非平衡车驾驶模式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的平衡车驾驶模式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中采用推杆组件转向的智能电动车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一中转向连板的示意图;
图14为沿图12所示B-B线的剖视图;
图15为实施例一中推杆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图8所示C部的放大图;
图17为实施例二的智能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二中车架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二中车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二中第二分体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二中枢转轴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二中第二枢转部及枢转轴固定部与枢转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二中采用连杆转向的智能电动车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二中转向连板的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二中前轮臂与前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二中转向块及转向连板与连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二中转向块的示意图;
图28为实施例三中采用拉线转向的智能电动车的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三中拉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30为实施例四的智能电动车的示意图;
图31为实施例四中前轮臂的示意图;
图32为实施例四中第二分体的示意图;
图33为实施例四中第一枢转部、第二枢转部及枢转轴固定部与枢转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智能电动车,包括车架1、安装于车架1后部的智能平衡车模块5、安装于车架1前部的两个前轮3、安装车架1上的座垫2及把手部4。所述智能平衡车模块5包括主体部52及安装于主体部52上的两个后轮51。把手部4与两个前轮3之间分别连接有连杆机构,把手部4通过所述两连杆机构带动两个前轮3作同方向转向。车架1包括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通过枢转轴13转动连接。第一分体11包括两立板14、两前轮臂16、两连接杆18、两座垫支撑杆15以及两连接梁。两立板14位于第一分体11的中部,两立板1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通过顶部连接柱144、中部连接柱143以及枢转轴13固定连接,如图8所示;两前轮臂16位于第一分体11的前部,每一前轮臂16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枢转轴13上,另一端设置有转向轴套161,并通过转向轴套161与前轮3连接;两连接杆18位于第一分体11的前部并分别对应位于两前轮臂16的上方,每一连接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中部连接柱143,另一端连接把手转向套41,把手转向套41套接把手部4;两座垫支撑杆15位于第一分体11的后部并固定连接顶部连接柱144,两座垫支撑杆15上连接座垫2;两连接梁一端分别连接两连接杆18,另一端分别连接两座垫支撑杆15。连接杆18、座垫支撑杆15和连接梁合围成近似三角形,以增加车架1整体的稳定性。第二分体12位于两立板14的后侧,第二分体12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枢转轴13上,另一端连接智能平衡车模块5。两前轮3和两后轮51可以同时着地行驶或者仅由两后轮51着地行驶。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智能电动车可以是前、后部各为一个车轮,也可以是前、后部共三个车轮布置,或者是前、后部各以两个以上车轮布置,对于上述多种车轮的布置方式,在行驶中前轮3和后轮51可以同时着地行驶或者仅由后轮51着地行驶。
参见图3至图6,两立板14上均开设有限位轴孔142,限位轴孔142为相对侧的内圈表面呈平面的腰形孔,枢转轴13从一侧立板14的限位轴孔142贯穿至另一侧立板14的限位轴孔142,枢转轴13的轴身135两端设置有匹配腰形孔的限位平面141,两立板14结合限位轴孔142构成第一分体11的枢转轴固定部17,限制枢转轴13相对于枢转轴固定部17发生转动。两前轮臂16呈八字型向车架1前部的下方倾斜,每一前轮臂16的一端设有第一枢转部165,另一端设置有转向轴套161,所述第一枢转部165可转动地安装于枢转轴13上。前轮臂16通过转向轴套161与前轮3连接。第二分体12包括后轮臂121、模块支撑臂122、支撑板124和第二枢转部123。后轮臂121的一端与模块支撑臂122呈T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枢转部123固定连接,第二枢转部123可转动地安装于枢转轴13上。后轮臂121与模块支撑臂122的夹角处焊接支撑板124,以提高模块支撑臂122的支撑能力。模块支撑臂122的底端固定连接模块连接柱125,模块连接柱125的侧边设置有连接块126,第二分体12通过连接块126与智能平衡车模块5的内部固定联接。
参见图7,枢转轴固定部17固定安装枢转轴13,两个第一枢转部165和第二枢转部123均通过滚动轴承132转动安装于该枢转轴13上。相互之间的任一第一枢转部165及第二枢转部123均可相对转动,可以实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驾驶,提高车辆的底面适应性及驾驶的舒适性。具体的,两个第一枢转部165和第二枢转部123均包括轴套131。每一轴套131的两端均套设有滚动轴承132,位于两滚动轴承132之间的轴套131内圈表面径向向内凸出形成环形限位凸台133,以便于滚动轴承132的安装,定位精确。枢转轴13的轴身135上设置有安装滚动轴承132的轴颈136。枢转轴13一端径向凸出形成凸缘盖板134,枢转轴13另一端的轴头137端部设置有螺纹孔,并通过螺钉将轴盖板138与枢转轴13固定连接。凸缘盖板134与轴盖板138通过螺钉分别与两立板14固定连接,以进一步固定枢转轴13相对于两立板14。枢转轴固定部17、两个第一枢转部165及第二枢转部123均单独套设于枢转轴13外周,第二枢转部123安装于两个第一枢转部165之间,两个第一枢转部165位于两立板14之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枢转轴固定部17、两个第一枢转部165及第二枢转部123的相互配合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参见图7,相对转动的第二枢转部123和任一第一枢转部165的相对端面之间以及任一第一枢转部165和枢转轴固定部17的相对端面之间均设置有环形挡圈139。每一环形挡圈139套设于轴颈136的外周并紧贴于滚动轴承132的内圈端面。环形挡圈139位于相对滚动轴承132的内圈之间以及滚动轴承132的内圈与立板14之间。环形挡圈139避免了相对轴套131端面之间以及轴套131端面与立板14之间的接触摩擦,更好的实现枢转轴固定部17、两个第一枢转部165和第二枢转部123之间的相对转动。
枢转轴13的轴身135直径设计为自凸缘盖板134至轴盖板138方向逐渐阶梯式减小,安装于轴身135的滚动轴承132、环形挡圈139的尺寸也会相应减小。方便于枢转轴13与枢转轴固定部17、两个第一枢转部165和第二枢转部123的配合安装。
请参见图8及图3,每一连接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两立板14之间的中部连接柱143上且两连接杆18左右对称;每一连接杆18的另一端向车架1前部的上方倾斜,其端部连接把手转向套41,把手转向套41套接把手部4。每一连接杆18与对应的前轮臂16之间的相对位置上均焊接有凸耳,通过相对位置的凸耳连接第一缓冲件19,两第一缓冲件19均位于枢转轴13的前侧。智能电动车在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非平衡车驾驶模式,前轮与地面接触时,两第一缓冲件19可以减少地面对把手部的冲击力。
参见图8,第一分体11与第二分体12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20,第二缓冲件20位于枢转轴13的后侧。具体的,第二分体12的后轮臂121或者模块支撑臂122上焊接凸耳,第一分体11的两座垫支撑杆15安装于两立板14的顶部连接柱144上并向车架1后部的上方倾斜,两座垫支撑杆15的上方安装座垫2,两座垫支撑杆15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横杆的下方亦焊接凸耳,通过此两个凸耳安装第二缓冲件20,通过第二缓冲件20减少了地面对座垫2的反作用力。当非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平衡车驾驶模式时,提起把手部更加省力。具体的,两座垫支撑杆15上位于座垫2后部的下方焊接凸耳,以及第二分体12的模块支撑臂122后侧上焊接凸耳,第二缓冲件20的第一端与第二分体12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分体11连接,且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前侧。在非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平衡车驾驶模式时,驾驶员的重力向座垫后部位移,重力由第二缓冲件的第二端传递至第一端,以后轮轴为支点,增加第一端至后轮轴的力矩,使得提起把手部更加省力。
两立板14中的枢转轴13为相对旋转轴,第一缓冲件19和第二缓冲件20分别位于枢转轴13的前、后侧。智能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第一缓冲件19和第二缓冲件20不但可以提高智能电动车的缓冲性能,还可以限制前轮臂16与连接杆18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以及第一分体11与第二分体12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缓冲件19和第二缓冲件20均采用减震器。
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电动车通过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实现平衡车驾驶模式。参见图9,智能平衡车模块5的主体部52包括脚踏部53、与脚踏部53连接的脚踏开关、由脚踏开关控制开启的体感平衡控制系统。体感平衡控制系统接收来自脚踏开关的开启信息以及把手部4的操控信息。把手部4上设置有调速把手、前进按钮、后退按钮、驾驶模式切换键以及用以检测把手部转动的传感器42。传感器42设置在把手部4的下方。开启信息与操控信息经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处理后运算出适当的指令传递给电机。智能电动车在非平衡车驾驶模式和平衡车驾驶模式中的前进、后退,均通过电机驱动主体部52两侧的后轮51实现。
参见图10,智能电动车在非平衡车驾驶模式时,其两前轮3和两后轮51均接触地面。驾驶员坐立于座垫2上,双手操控把手部4。操控把手部4产生的前进、后退以及加速的操控信息传递至体感平衡控制系统。电机驱动两后轮51实现智能电动车的前进、后退和加、减速的操作。非平衡车驾驶模式中转动把手部4通过两连杆机构带动两前轮3作同方向转向,以实现智能电动车的转向。
图11为实施例一的平衡车驾驶模式示意图。智能电动车由非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平衡车驾驶模式时,驾驶员需要先将双脚踩踏于智能平衡车模块5的脚踏部53,脚踏开关检测是否有人踩踏于脚踏部53,以保证智能电动车在开启平衡车驾驶模式时,可以通过驾驶员的双脚控制智能电动车。脚踏开关检测到人体踩踏于脚踏部53后开启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并发送负载信号至体感平衡控制系统,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将接收的负载信号经处理后发出适当的指令传递给电机。当驾驶模式由非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平衡车驾驶模式时,驾驶员双手握住把手部4,双脚踩踏于脚踏部53,脚踏开关开启体感平衡控制系统;驾驶员双手握住把手部4向上方提起,使得两前轮3离开地面并向前方上仰,仅由两后轮51着地。此时,驾驶员站立在脚踏部53上,促使车辆与人体的重心整体向车架1后部位移,智能电动车仅通过两后轮51与地面接触,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发出适当的指令控制电机实现智能电动车的平衡车驾驶模式。智能电动车在体感平衡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自平衡状态,驾驶员通过身体的角度倾斜改变人体重心的前后位移,实现智能电动车的前进、后退和加速的操作。平衡车驾驶模式中传感器42检测把手部4的转动角度,将把手部转动的信号传输至体感平衡控制系统,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发出适当的指令传递给电机控制两后轮51的速度差,实现智能电动车在平衡车驾驶模式中的转向。
智能电动车由非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平衡车驾驶模式时,亦可以通过驾驶员在双手提起把手部4的同时开启驾驶模式切换键,给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发送一个准备启动平衡车驾驶模式的信号。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发出适当的指令传递给电机,通过电机控制后轮51的转速,智能电动车在两前轮3离开地面的瞬间,即可实现平衡车驾驶模式。方便驾驶员提起把手部4。避免了驾驶员提起车架1前部时,因用力过多和/或两后轮51向前方行驶的惯性,导致智能电动车向后翻仰发生安全问题。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驾驶员提起把手部4的同时,可以长按驾驶模式切换键,也可以短按驾驶模式切换键,主要根据设计情况作出相应操作。当然,如果驾驶员提起把手部4时,能够掌握好适当的力度以及控制好行驶速度,也可以不用按驾驶模式切换键,即把手部4无需要设计驾驶模式切换键。
当智能电动车由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非平衡车驾驶模式时,只需要驾驶员的双脚离开智能平衡车模块的脚踏部,关闭自平衡控制系统,同时身体向前方倾斜,使整体的重心向车架1前部位移,使两前轮3与地面接触。两前轮臂16上的第一缓冲件19能够减缓两前轮3着地时产生的撞击,减少了地面对把手部的冲击力,同时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此时也可以针对上述的长按/短按驾驶模式切换键,再次相应的作出关闭/短按驾驶模式切换键。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发出适当的指令传递给电机控制两后轮51的转速,以保证两前轮3平稳的与地面接触。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智能电动车在非平衡车驾驶模式中用于带动两前轮3转向的两连杆机构,每一连杆机构包括转向连板45、推杆组件48和转向拨杆164,推杆组件48的两端分别铰接转向连板45和转向拨杆164。把手部4的转向柱44贯穿把手转向套41并向下延伸,转向柱44的延伸部分中垂直套设有转向连板45。转向柱44延伸部分的外周开设有轴向的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参见图13,转向连板45上设置有与转向柱44延伸部分配合的连板安装孔46,连板安装孔46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卡块49。连板安装孔4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推杆组件48一端铰接的第一铰接孔47,两侧的第一铰接孔47的圆心与连板安装孔46的中心处于同一中心线上。转向连板45以连板安装孔46的中心为旋转支点,转动把手部4时带动转向连板45作相同方向转向。
参见图12和图14,每一前轮臂16套接有相对于前轮臂16转动的转向块162,转向块162通过转向拨杆164与前轮3连接。两前轮臂16的端部均设置有转向轴套161,每一转向轴套161与相对应的转向块162转动连接。通过前轮臂16的端部设置转向轴套161,防止前轮3转向时与前轮臂16发生碰撞而影响智能电动车的转向。转向块162上设有一转向枢轴163,转向枢轴163垂直设置于转向块162的上端面。转向枢轴163使得转向块162能够更好的相对于前轮臂16转动。
参见图14,转向枢轴163的外周套接轴承组件并与转向轴套161转动连接。轴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滚动轴承1637和第二滚动轴承1638。转向枢轴163包括设置于转向块162上端面的第一转轴1631和位于第一转轴1631延伸端的第二转轴1632,第一转轴1631和第二转轴1632一体成型。第一转轴1631的外周套接第一滚动轴承1637与转向轴套161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632的外周套接第二滚动轴承1638与转向轴套161转动连接。转向轴套161两端的内圈表面设有固定第一滚动轴承1637和第二滚动轴承1638位置的环形槽,方便安装轴承组件并限制轴承组件的轴向位置。
参见图14,转向块162上固定设有垂直于前轮轮毂的转向拨杆164。本实施方式中,转向块162为圆柱形套筒。转向拨杆164的一端贯穿圆柱形套筒与前轮3的轮毂轴轴向固定连接;转向拨杆164的另一端设有与推杆组件48另一端铰接的第二铰接孔166。转向拨杆164以转向枢轴163的轴线为旋转支点。将转向拨杆164的另一端向外侧延伸,延伸部分构成转向力臂168,第二铰接孔166设置在转向力臂168上。增加推杆组件48作用于转向拨杆164的推力。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铰接孔166亦可以设置在转向块162上。转向块162的端面亦可以向外侧延伸,第二铰接孔166设置在延伸部分构成的转向力臂168上。
参见图15,每一第一铰接孔47和对应侧的第二铰接孔166之间通过推杆组件48铰接。推杆组件48包括上推杆481、中间推杆482和下推杆483。上推杆481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孔47铰接转向连板45,另一端依次铰接中间推杆482、下推杆483,下推杆48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孔166铰接转向拨杆164。中间推杆482设有上连接孔484、推杆安装孔485和下连接孔486。中间推杆482通过推杆安装孔485铰接于车架1的两立板14之间。上连接孔484至推杆安装孔485的距离L1大于下连接孔486至推杆安装孔485的距离L2。可以减轻把手部4的转动力度,增加上推杆481的推动力臂。两推杆组件48中对应的上推杆481、中间推杆482和下推杆483的长度分别相等,两推杆组件48分别位于转向连板45的两端,转动把手部4作用于两推杆组件48的推力方向相反。使得两前轮3在相同方向上的转向角度相等。
本实施例中智能电动车在平衡车驾驶模式中用于转向的传感器42,通过在把手部4的下方设置用以检测把手部4转动的传感器42,该传感器42与体感平衡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请参见图16,传感器42采用为霍尔传感器,把手转向套41上安装传感器安装架411、传感器安装架411的底端对应于转向柱44下方,并在底端固定安装传感器42,把手部4的转向柱44的下方安装磁铁座412、磁铁座412与传感器42之间安装磁铁413,磁铁413嵌入于传感器42上部。驾驶员转动把手部4时,两前轮3也会通过两连杆机构作同方向的转向。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电动车还安装有脚踏板,可以安装在枢转轴13的凸缘盖板138和轴盖板134的外侧,或者安装在车架1的两立板14上。在非平衡驾驶模式下,驾驶员可坐立于座垫2上,双脚踩踏于脚踏板上驾驶智能电动车。两前轮3的内侧均安装有刹车装置31,智能电动车在非平衡驾驶模式下,通过把手部4的刹车把手进行刹车控制。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智能电动车包括具有脚踏部53的智能平衡车模块5,当驾驶者站在脚踏部53上开启体感平衡控制系统后,驾驶者可以提起把手部4使两前轮3离开地面站立驾驶,此时智能电动车是平衡车驾驶模式,依靠重心控制车体运行;当驾驶者想要以坐姿驾驶时,双脚离开脚踏部3且使两前轮3着地,此时智能电动车是非平衡车驾驶模式。两种驾驶模式可供驾驶者选择,提高了驾乘体验。本实施例车架的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通过枢转轴13转动连接,所以两前轮3和两后轮51可以不在同一平面上,亦即本实施例的智能电动车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减少了坐姿驾驶时的颠簸,增加舒适性。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车架1的连接结构,以及带动前轮3 转向的连杆机构。
车架1的连接结构如下:两立板1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通过顶部连接柱144以及枢转轴13固定连接;连接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顶部连接柱144,另一端连接把手转向套41;两前轮臂16对称设置于连接杆18的两侧;座垫支撑杆15设置有座垫限位杆;连接梁的一端与座垫限位杆连接,另一端连接把手转向套41。
具体参见图17至图19,车架1包括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通过枢转轴13转动连接。第一分体11包括两立板14、一连接杆18、两前轮臂16、两座垫支撑杆15以及一连接梁。两立板14位于第一分体11的中部,两立板1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通过顶部连接柱144以及枢转轴13固定连接;连接杆18位于第一分体11的前部,连接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顶部连接柱144,另一端连接把手转向套41,把手转向套41套接把手部4;两前轮臂16位于第一分体11的前部并向车架1前部的下方倾斜,两前轮臂16对称设置于连接杆18的两侧,每一前轮臂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8的侧边,另一端设置有转向轴套161,并通过转向轴套161与前轮3连接;两座垫支撑杆15位于第一分体11的后部并固定连接顶部连接柱144,每一座垫支撑杆15设置有座垫限位杆,座垫2连接于两座垫支撑杆15与两座垫限位杆之间;连接梁位于连接杆18的上方,连接梁的一端与两座垫限位杆连接,另一端连接把手转向套41。第二分体12位于两立板14的后侧,第二分体12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枢转轴13上,另一端连接智能平衡车模块5。两前轮3和两后轮51可以同时着地行驶或者仅由两后轮51着地行驶。
参见图19至图21,两立板14上开设有限位轴孔142,限位轴孔142为相对侧的内圈表面呈平面的腰形孔。枢转轴13从一侧立板14的限位轴孔142贯穿至另一侧立板14的限位轴孔142,枢转轴13的轴身135两端设置有匹配腰形孔的限位平面141。两立板14结合限位轴孔142构成第一分体11的枢转轴固定部17,限制枢转轴13相对于枢转轴固定部17发生相对转动。第二分体12包括后轮臂121、模块支撑臂122、支撑板124和第二枢转部123。后轮臂121的一端与模块支撑臂122呈T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枢转部123固定连接,第二枢转部123可转动地安装于枢转轴13上。模块支撑臂122的底端固定连接模块连接柱125,模块连接柱125与模块支撑臂122的夹角处焊接支撑板124,以提高模块支撑臂122的支撑能力。模块连接柱125的侧边设置有连接块126,第二分体12通过连接块126与智能平衡车模块5的内部固定联接。
参见图22,第二枢转部123包括轴套131。轴套131的两端均套设有滚动轴承132。位于两滚动轴承132之间的轴套131内圈表面径向向内凸出形成环形限位凸台133,以便于滚动轴承132的安装,定位精确。枢转轴13的轴身135上设置有安装滚动轴承132的轴颈136。枢转轴13一端径向凸出形成凸缘盖板134,枢转轴13另一端的轴头137端部设置有螺纹孔,并通过螺钉将轴盖板138与枢转轴13固定连接。凸缘盖板134与轴盖板138分别通过螺钉与两立板14固定连接,以进一步固定枢转轴13相对于两立板14。枢转轴固定部17及第二枢转部123均单独套设于枢转轴13上,第二枢转部123安装于两立板14之间。
参见图22,相对转动的第二枢转部123和枢转轴固定部17的相对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挡圈139。每一环形挡圈139套设于轴颈136的外周并紧贴于滚动轴承132的内圈端面。环形挡圈139位于滚动轴承132的内圈与立板14之间。环形挡圈139避免了轴套131端面与立板14之间的接触摩擦,更好的实现枢转轴固定部17和第二枢转部123之间的相对转动。
枢转轴固定部17上固定安装枢转轴13,第二枢转部123可转动地安装于该枢转轴13上,枢转轴固定部17与第二枢转部123可相对转动,可以实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驾驶,提高车辆的底面适应性及驾驶的舒适性。
参见图23及图26,本实施例中智能电动车在非平衡车驾驶模式中用于带动两前轮3转向的两连杆机构,每一连杆机构包括转向连板45、连杆40和转向力臂168。连杆40的两端分别铰接转向连板45和转向力臂168。把手部4的转向柱44贯穿把手转向套41并向下延伸,转向柱44的延伸部分中垂直套设有转向连板45。转向柱44延伸部分的外周开设有轴向的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参见图24,转向连板45的一端设置有与转向柱44延伸部分配合的连板安装孔46,且连板安装孔46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卡块49;转向连板45的另一端设置有分别与两连杆40一端铰接的两第一铰接孔47,两第一铰接孔47的圆心至连板安装孔46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转向连板45以连板安装孔46的中心为旋转支点,转动把手部4时带动转向连板45作相等角度的转动。
参见图25,每一前轮臂16均套接有相对于前轮臂16转动的转向块162,转向块162通过转向拨杆164与前轮3连接。两前轮臂16的端部均设置有转向轴套161,每一转向轴套161与相对应的转向块162转动连接。通过前轮臂16的端部设置转向轴套161,防止前轮3转向时与前轮臂16发生碰撞而影响智能电动车的转向。转向块162上设有一转向枢轴163,转向枢轴163垂直设置于转向块162的上端面。转向枢轴163使得转向块162能够更好的相对于前轮臂16转动。
参见图25,转向枢轴163的外周套接有第一缓冲件19,转向枢轴163突出于第一缓冲件19的部分外周套接轴承组件并与转向轴套161转动连接。轴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滚针轴承1633和直线运动轴承1634。转向枢轴163包括设置于转向块162上端面的第一转轴1631和位于第一转轴1631延伸端的第二转轴1632,第一转轴1631和第二转轴1632一体成型。第一转轴1631的外周套接有第一缓冲件19,第一转轴1631突出于第一缓冲件19的部分外周与转向轴套161之间安装滚针轴承1633;第二转轴1631与转向轴套161之间安装直线运动轴承1634。
转向轴套161两端的内圈表面设有固定滚针轴承1633和直线运动轴承1634位置的环形槽,方便安装轴承组件并限制轴承组件的轴向位置。转向轴套161两端的环形槽内分别安装滚针轴承1633和直线运动轴承1634。滚针轴承1633安装于第一转轴1631与转向轴套161之间,且位于第一转轴1631的端部。直线运动轴承1634安装于第二转轴1632与转向轴套161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缓冲件19采用为弹簧,方便于第一转轴1631装配第一缓冲件19。两第一缓冲件19位于枢转轴13的前侧。智能电动车由平衡车驾驶模式转换为非平衡车驾驶模式,两前轮3与地面接触时,两第一缓冲件19能够减缓两前轮3着地时产生的撞击,减少地面对把手部的冲击力,同时提高了车辆的缓冲性能。
参见图25,前轮3在行驶过程中受路面凹凸不平的影响,通过弹簧的伸展与压缩实现前轮3的减震。当弹簧受压缩时,而迫使转向枢轴163轴向向上位移,促使第二转轴1632突出于转向轴套161的端面,使得第一转轴1632的端面相对于直线运动轴承1634之间的距离缩小。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1632的端面与直线运动轴承1634的间隔距离大于弹簧的压缩行程,可以避免第一转轴1632的端面与直线运动轴承1634发生碰撞。
第二转轴1632的端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转轴盖板。当转向枢轴163在弹簧伸展复位时,转向枢轴163轴向反向向下位移,弹簧的伸展力使得第二转轴1632迅速复位至转向轴套161的内部,容易导致转轴盖板与转向轴套161端面发生碰撞。转轴盖板与转向轴套161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部件。优选为橡胶垫。减少转轴盖板与转向轴套161端面在碰撞时造成的结构伤害。
参见图26及图27,转向块162上固定设有垂直于前轮轮毂的转向拨杆164。本实施方式中,转向块162为四方块。转向拨杆164的一端贯穿四方块与前轮3的轮毂轴轴向固定连接;转向拨杆164的另一端向外侧延伸。转向拨杆164以转向枢轴163的轴线为旋转支点。转向块162的后侧面向外延伸,延伸部分构成转向力臂168。转向力臂168上设置有与连杆40另一端铰接的第二铰接孔166。增加连杆40作用于转向块162的推力。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铰接孔166亦可以设置在转向拨杆164上。转向拨杆164的另一端向外侧延伸构成转向力臂168,第二铰接孔166设置在转向拨杆164另一端延伸部分构成的转向力臂168上。
参见图26,每一第一铰接孔47和对应侧的第二铰接孔166之间通过连杆40铰接。连杆40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孔47铰接转向连板45;连杆4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孔166铰接转向块162。两侧的连杆40长度相等,转动把手部4作用于两连杆40的推力相等,方向相反,使两前轮3作相同方向的转向。
参见图25和图27,转向轴套161亦向车架1外侧倾斜。增加两前轮3之间的跨度距离,进一步提高智能电动车的平稳性。转向枢轴163套接弹簧时,为方便安装弹簧且能限制弹簧在倾斜方向的位置,将转向块162的上端面设置为与转向轴套161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面1635。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于倾斜面1635和转向轴套161相对于转向块的相对面。倾斜面1635和相对面相互平行。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1635和相对面均设置有与弹簧外圈匹配的环形凹槽1636,如图25所示。限制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倾斜面和相对面的安装位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动车,将实施例一中的推杆组件48替换为拉线43。
请参见图28及图29,每一连杆机构包括转向连板45、拉线43和转向拨杆164。采用拉线4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控制精确。
每一连杆机构中拉线43的两端分别铰接转向连板45和转向拨杆164。车架1的两连接杆18和两前轮臂16的侧边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线43两端的软管端部的固定环167。连接杆18上固定环167的圆孔轴线延伸至转向连板45中的第一铰接孔47。前轮臂16上固定环167的圆孔轴线延伸至转向拨杆164的第二铰接孔166。
两拉线43分别位于转向连板45的两端。每一第一铰接孔47和对应侧的第二铰接孔166之间通过拉线43铰接。每一拉线43的一端贯穿连接杆18上的固定环167通过第一铰接孔47铰接转向连板45;每一拉线43的另一端贯穿前轮臂16上的固定环167通过第二铰接孔166铰接转向拨杆164。两拉线43实施推动转向拨杆164的长度相等。转动把手部4作用于两拉线43的推力方向相反,使两前轮3在相同方向上的转向角度相等。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未设有第一缓冲件19和第二缓冲件20。
参见图30至图33,第一分体11与第二分体12之间设置旋转限位件。相对转动的任一第一枢转部165和第二枢转部123之间的相对端面上均设置有轴向凸出的限位块140。相对端面之间的限位块140于横截面上可凹凸配合。凹凸配合的限位块140构成旋转限位件,限制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的相对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二枢转部123的两侧端面分别设置两组相互间隔的限位块140构成旋转限位槽。每一第一枢转部165相对于旋转限位槽的端面上设有一组限位块140。第一枢转部165的限位块140配合于第二枢转部123的旋转限位槽,限位块140和旋转限位槽围绕枢转轴13相对转动时能形成相对锁定状态。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的相对转动角度取决于限位块140相对于旋转限位槽的转动角度。
相对限位块140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图中未示出),例如:弹簧。减少限位块140的接触面在瞬间碰撞时造成的结构伤害,并提高智能电动车在行驶中减震缓冲的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后部的智能平衡车模块、安装于车架前部的至少一个前轮、安装于车架上的座垫及把手部;
所述智能平衡车模块包括主体部及安装于主体部上的至少一个后轮,所述主体部包括脚踏部、与脚踏部连接的脚踏开关、由脚踏开关控制开启的体感平衡控制系统;
该智能电动车上设置有用以检测把手部转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与体感平衡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把手部的转动带动前轮转向的同时,上述传感器将把手部转动的信号传输至体感平衡控制系统;
所述车架包括第一分体及与智能平衡车模块连接的第二分体,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为可转动连接,第一分体包括前轮臂并通过该前轮臂与前轮连接,所述座垫及把手部连接于第一分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一枢转轴固定部,该枢转轴固定部上设有枢转轴,所述第一分体的前轮臂上设有第一枢转部,第二分体包括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第二枢转部通过所述枢转轴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位于前轮臂上方的连接杆,前轮臂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位于所述枢转轴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一枢转轴固定部,第二分体包括第二枢转部,所述枢转轴固定部上设有枢转轴,第二枢转部可转动地安装于该枢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臂与前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位于所述枢转轴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位于所述枢转轴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分体连接,第二端连接于第一分体上且连接处位于座垫的后部,且第二缓冲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后轮各为两个,所述前轮臂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分别与两前轮连接;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位于两前轮臂上方的两连接杆,每一连接杆与对应的前轮臂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缓冲件,所述两第一缓冲件均位于所述枢转轴的前侧;两前轮和两后轮可以同时着地行驶或者仅由两后轮着地行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后轮各为两个,所述前轮臂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分别与两前轮连接;两前轮臂与对应的两前轮之间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缓冲件,所述两第一缓冲件均位于所述枢转轴的前侧;两前轮和两后轮可以同时着地行驶或者仅由两后轮着地行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之间设有旋转限位件。
CN201720523694.6U 2017-05-11 2017-05-11 智能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1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3694.6U CN206781968U (zh) 2017-05-11 2017-05-11 智能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3694.6U CN206781968U (zh) 2017-05-11 2017-05-11 智能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1968U true CN206781968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1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236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1968U (zh) 2017-05-11 2017-05-11 智能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19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5027A (zh) * 2017-05-11 2017-08-01 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5027A (zh) * 2017-05-11 2017-08-01 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15210B1 (en) Computerized electrical vehicle
CN105365914A (zh) 一种电动两轮汽车
CN204095952U (zh) 一种电动两轮汽车
CN105083432A (zh) 一种站坐两用式的双轮自平衡车及其平衡控制方法
WO2009059099A2 (en) Lockable tilt system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CN203921058U (zh) 一种轻便型三轮车
CN208007174U (zh) 具有偏摆机构的三轮车
CN206125145U (zh) 四轮独立转向机构
CN205769830U (zh) 四轮车
CN103587363B (zh) 双摆臂断开式前桥
CN106892039A (zh) 自平衡装置及电动车辆
CN206781968U (zh) 智能电动车
CN207644108U (zh)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的六轮独立悬挂底盘
CN205769915U (zh) 三轮车
US20230030243A1 (en) Leaning-Type Vehicle
CN205998050U (zh) 交通工具
CN106995027A (zh) 智能电动车
CN109987184B (zh) 滑板车
CN203740022U (zh) 一种两轮车的安全辅助轮装置
CN100554077C (zh) 小型电动车辆的操纵装置
CN205769914U (zh) 用于三轮车的防侧翻偏摆机构
CN205469469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的车轮连接机构
CN207060307U (zh) 左右后轮转向自动平衡稳定装置
CN214689852U (zh) 一种行走系统具有切换功能的机器人底盘
CN205469484U (zh) 一种机械式自平衡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