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4566U -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74566U CN206774566U CN201720485355.3U CN201720485355U CN206774566U CN 206774566 U CN206774566 U CN 206774566U CN 201720485355 U CN201720485355 U CN 201720485355U CN 206774566 U CN206774566 U CN 2067745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body
- air inlet
- exhaust outlet
- backboard
- solar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板体,所述背板板体的边缘板体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板体之间密封连接并固定,所述背板板体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板体之间形成密闭的中部空腔,在所述背板板体的前后端边缘板体上分别设有排气口以及进气口,所述排气口以及进气口均与中部空腔连通,所述进气口、中部空腔以及排气口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所述新型的PVT组件能快速散发光伏组件工作时温度升高产生的热量,避免其影响发电效率,延长组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PVT组件,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在使用的光伏组件,由于其本身的结构和工作特性,使得组件的发电功率和温度之间存在负温度系数关系,在温度越高时发电量越低,比如晶硅组件的温度系数为-0.41%/℃,在实际使用时候温度上升40度也是比较常见的,温度升高会导致光伏组件的本体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及时,影响其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且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PVT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板体,所述背板板体的边缘板体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板体之间密封连接并固定,所述背板板体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板体之间形成密闭的中部空腔,在所述背板板体的前后端边缘板体上分别设有排气口以及进气口,所述排气口以及进气口均与中部空腔连通,所述进气口、中部空腔以及排气口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中部空腔内设有将气流从进气口导向排气口的气流导向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设置为具有多个气流路径导向流道的导向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气流路径导向流道设置为直线型、曲线形或多折弯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路径形式。
作为优选,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设置为瓦楞结构,所述瓦楞结构设置在所述背板板体朝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部板体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瓦楞结构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部板体之间紧密抵靠接触,且所述瓦楞结构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部板体之间形成多个独立的密闭空间,所述独立的密闭空间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排气口、进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口与进气口均设置为包括多个通气孔的多孔结构,所述独立的密闭空间的上下端分别连通对应的排气口的通气孔和进气口的通气孔,多个所述密闭空间、通气孔之间形成多个单气流循环通道。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排气口的通气孔按间距直线排列,其直线排列方向与背板板体顶部边缘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进气口的通气孔按间距直线排列,其直线排列方向与背板板体底部边缘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孔孔口处均设有防尘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所述新型的PVT组件采用在光伏组件的背板设置密封背板,而且在密封背板的上下部设置进气孔以及排气孔,因而在背板内形成热量快速散发的烟囱效应,快速散发光伏组件工作时温度升高产生的热量,避免其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因而能有效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延长组件使用寿命,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效益,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1、背板板体2,所述背板板体2的边缘板体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面板体之间密封连接并固定,所述背板板体2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面板体之间形成密闭的中部空腔,在所述背板板体2的前后端边缘板体上分别设有排气口3以及进气口4,所述排气口3以及进气口4均与中部空腔连通,所述进气口4、中部空腔以及排气口3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进气口以及排气口设置为包括多个通气孔的孔状结构,继而有效提高其气流流通以及散热效果,而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进气孔4、排气孔3上均设有防尘过滤网,避免中部空腔内进入过多的灰尘而影响气流循环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所述中部空腔内设有将气流从进气口4导向排气口3的气流导向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设置为具有多个气流路径导向流道的导向机构,通过多气流路径的导向机构的设置,因而有效提高气流从进气口流向排气口的流速,提高流通效率,继而有效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气流路径导向流道设置为直线型、曲线形或多折弯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路径形式。
另外,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设置为瓦楞结构5,所述瓦楞结构设置在所述背板板体2朝向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部板体的一侧,且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瓦楞结构5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部板体之间紧密抵靠接触,且所述瓦楞结构5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部板体之间形成多个独立的密闭空间6,所述独立的密闭空间6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排气口3和进气口4的通气孔,多个所述密闭空间6、通气孔7之间形成多个单气流循环通道,瓦楞结构方便制作安装,且方便后期维护清洗,另外,瓦楞结构内的多个单气流循环通道能更快、更有效的提高气流循环流动的速度,散热效率更高。
为提高散热效率,在上述瓦楞结构的基础上,多个所述排气口3的通气孔7按间距直线排列,其直线排列方向与背板板体2顶部边缘平行设置,多个所述进气口4的通气孔7按间距直线排列,其直线排列方向与背板板体2底部边缘平行设置,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直线排列的进气孔以及排气孔与相应的瓦楞结构的条形槽的位置相对应,因而气流循环效率更高,散热效果更好。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伏组件在安装后是呈一定倾斜角度安装设置,然后光伏组件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沿着组件板体上升,而由于背板板体与光伏组件的背板板体之间形成了密封的空腔,且在其上下部分别开有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因而当组件产生的热量散发时,其热量会顺着气流循环通道从进气口处流至排气口处,因而能有效促进热量的散发,而进气口处会补充气流进入,因而,整个背板内部以及进气口,排气口之间会形成气流循环流动系统,有效提高组件内产生的热量的散发,降低温度升高对发电效率的影响,提高组件的发电效率。
上述新型的PVT组件采用在光伏组件的背板设置密封背板,而且在密封背板的上下部设置进气孔以及排气孔,因而在背板内形成热量快速散发的烟囱效应,快速散发光伏组件工作时温度升高产生的热量,避免其影响发电效率,因而能有效提高发电效率,延长组件使用寿命。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1)、背板板体(2),所述背板板体(2)的边缘板体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面板体之间密封连接并固定,所述背板板体(2)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面板体之间形成密闭的中部空腔,在所述背板板体(2)的前后端边缘板体上分别设有排气口(3)以及进气口(4),所述排气口(3)以及进气口(4)均与中部空腔连通,所述进气口(4)、中部空腔以及排气口(3)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空腔内设有将气流从进气口(4)导向排气口(3)的气流导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设置为具有多个气流路径导向流道的导向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路径导向流道设置为直线型、曲线形或多折弯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路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设置为瓦楞结构(5),所述瓦楞结构设置在所述背板板体(2)朝向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部板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结构(5)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部板体之间紧密抵靠接触,且所述瓦楞结构(5)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部板体之间形成多个独立的密闭空间(6),所述独立的密闭空间(6)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排气口(3)、进气口(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3)与进气口(4)均设置为包括多个通气孔(7)的多孔结构,所述独立的密闭空间(6)的上下端分别连通对应的排气口(3)的通气孔(7)和进气口(4)的通气孔(7),多个所述密闭空间(6)、通气孔(7)之间形成多个单气流循环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气口(3)的通气孔(7)按间距直线排列,其直线排列方向与背板板体(2)顶部边缘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气口(4)的通气孔(7)按间距直线排列,其直线排列方向与背板板体(2)底部边缘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VT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7)孔口处均设有防尘过滤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85355.3U CN206774566U (zh) | 2017-05-04 | 2017-05-04 |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85355.3U CN206774566U (zh) | 2017-05-04 | 2017-05-04 |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74566U true CN206774566U (zh) | 2017-12-19 |
Family
ID=6064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8535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74566U (zh) | 2017-05-04 | 2017-05-04 |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7456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86252A (zh) * | 2017-05-04 | 2017-08-22 | 苏州鼎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CN109379882A (zh) * | 2018-12-03 | 2019-02-22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用散热结构及显示模组 |
-
2017
- 2017-05-04 CN CN201720485355.3U patent/CN2067745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86252A (zh) * | 2017-05-04 | 2017-08-22 | 苏州鼎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CN109379882A (zh) * | 2018-12-03 | 2019-02-22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用散热结构及显示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09618B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 |
CN103887459B (zh) | 动力电池系统及包含该动力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 | |
CN206774566U (zh) |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
CN203883059U (zh) | 一种适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池箱 | |
CN201846538U (zh) | 一种散热机箱 | |
CN205016591U (zh) | 一种电池包体及其汽车 | |
CN106450380B (zh) | 大功率氢燃料电池轨道车辆用分散式冷却装置 | |
CN202111165U (zh) | 一种电池箱 | |
CN202218494U (zh) | 带有独立风道设计的机柜内部降温散热结构 | |
CN208433425U (zh) | 风冷电池包 | |
CN201590988U (zh) | 电气盒散热结构、电气盒及通风机组 | |
CN108444028B (zh) | 一种双向反弧度免边界层脱离的风机出口导流装置 | |
CN207474516U (zh) | 一种电池包换热结构 | |
TWM573085U (zh) | 用於車輛的電池組以及車輛 | |
CN201540526U (zh) | 一种改良三通道散热风道结构的刀片服务器 | |
CN107086252A (zh) | 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
CN206847075U (zh) | 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降尘装置 | |
CN21827478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散热结构 | |
CN206037213U (zh) | 一种电暖通装置 | |
CN105098198A (zh) | 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 | |
CN204720504U (zh) | 用于空气冷却燃料电池的双极板 | |
CN210346431U (zh)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
CN204806709U (zh) | 双重制热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 |
CN210570169U (zh) | 一种废气热量回收装置 | |
CN203071193U (zh) | 一种长条状电池模块风道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4 Address after: Room 1104, Intellectual Property Building, No. 211 Pubin Road, Puk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1899 Patentee after: Yuanyu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yuan Lian building, 1018 Jiayuan Road,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6F Patentee before: SUZHOU DIVINE NEW ENER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