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9750U -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9750U
CN206769750U CN201720150920.0U CN201720150920U CN206769750U CN 206769750 U CN206769750 U CN 206769750U CN 201720150920 U CN201720150920 U CN 201720150920U CN 206769750 U CN206769750 U CN 206769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vertical edge
edge
endur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09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缅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sg Intelligent Househ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isigu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isigu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isigu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509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9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9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97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包括:至少一个平开窗,窗上框,中挺,窗下框,左窗框,右窗框;窗上框,中挺,窗下框分别水平设置,左窗框,右窗框分别竖直设置;第一中挺窗竖边室内侧,第一中挺窗横边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窗竖边,倾斜中挺窗边,第一中挺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中挺排水通道,其中将倾斜中挺窗边使排水通道形成一个斜面,便于积水的排出。第一窗竖边室内侧,第一窗横边上的排水孔,第二窗竖边,倾斜窗边,第一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排水通道。倾斜窗边使排水通道形成一个斜面,便于积水的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基本都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型材和玻璃作为建筑窗户,由于窗户处于室外,必然经常遭受风雨。尽管大部分门窗都做好了充足的密封准备,但是因为风力过大有时候造成型材局部弯曲时也会有部分雨水通过玻璃和型材接触的缝隙或者窗扇和窗框搭接处的缝隙渗入窗内,此时就需要在窗框上面开孔,让已经渗入窗内的积水顺利排出室外,目前大都采用直接钻孔,这样影响窗户外观,而且容易造成雨水倒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排水孔的窗,包括:至少一个平开窗,窗上框,中挺,窗下框,左窗框,右窗框;
窗上框,中挺,窗下框分别水平设置,左窗框,右窗框分别竖直设置;
窗上框设置在窗框顶部,窗上框一端与左窗框的顶部连接,窗上框另一端与右窗框的顶部连接;窗下框设置在窗框底部,窗下框一端与左窗框的底部连接,窗下框另一端与右窗框的底部连接;中挺设置在窗上框和窗下框之间;中挺一端与左窗框连接,中挺另一端与右窗框连接;平开窗的四周分别与中挺,窗下框,左窗框,右窗框连接;
窗下框设有第一窗竖边,第二窗竖边,第三窗竖边,第四窗竖边,第一窗横边,第二窗横边,第三窗横边,倾斜窗边;第一窗竖边,第四窗竖边分别为窗下框设置在室外的外壁;
第一窗横边第一端与第一窗竖边室内侧连接,第一窗横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窗横边的第一端和第二窗竖边第一端连接,第二窗横边的第二端与第三窗竖边呈90°连接,第三窗竖边与第三窗横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窗横边的第一端与第四窗竖边呈90°连接,第四窗竖边的上端与倾斜窗边的下端连接,倾斜窗边的上端与第二窗竖边第二端连接;第一窗竖边与第四窗竖边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的顶端设有间距;第一窗横边和第二窗横边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窗横边和第二窗横边分别与第三窗横边平行;
第二窗横边,第二窗竖边,第三窗竖边,第三窗横边,第四窗竖边,倾斜窗边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窗横边上设有排水孔,第一窗竖边室内侧,第一窗横边上的排水孔,第二窗竖边,倾斜窗边,第一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排水通道。
优选地,中挺设有第一中挺窗竖边,第二中挺窗竖边,第三中挺窗竖边,第四中挺窗竖边,第一中挺窗横边,第二中挺窗横边,第三中挺窗横边,倾斜中挺窗边;第一中挺窗竖边,第四中挺窗竖边分别为中挺设置在室外的外壁;
第一中挺窗横边第一端与第一中挺窗竖边室内侧连接,第一中挺窗横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中挺窗横边的第一端和第二中挺窗竖边第一端连接,第二中挺窗横边的第二端与第三中挺窗竖边呈90°连接,第三中挺窗竖边与第三中挺窗横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中挺窗横边的第一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呈90°连接,第四中挺窗竖边的上端与倾斜中挺窗边的下端连接,倾斜中挺窗边的上端与第二中挺窗竖边第二端连接;第一中挺窗竖边与第四中挺窗竖边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中挺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的顶端设有间距;第一中挺窗横边和第二中挺窗横边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中挺窗横边和第二中挺窗横边分别与第三中挺窗横边平行;
第二中挺窗横边,第二中挺窗竖边,第三中挺窗竖边,第三中挺窗横边,第四中挺窗竖边,倾斜中挺窗边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中挺窗横边上设有中挺排水孔,第一中挺窗竖边室内侧,第一中挺窗横边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窗竖边,倾斜中挺窗边,第一中挺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中挺排水通道。
优选地,还包括:中竖框;
中竖框上端与中挺连接,中竖框下端与窗下框连接;
包括:两扇平开窗,两扇平开窗分别为第一平开窗和第二平开窗;
第一平开窗四周分别与中挺,窗下框,左窗框,中竖框连接;
第二平开窗四周分别与中挺,窗下框,右窗框,中竖框连接。
优选地,第一平开窗与左窗框铰接,第二平开窗与右窗框铰接;
中竖框上设有第一平开窗锁连件,第二开窗锁连件;
第一平开窗与第一平开窗锁连件相互锁合,第二平开窗与第二平开窗锁连件相互锁合。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窗;
固定窗的四周分别与窗上框,中挺,左窗框,右窗框连接。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门,包括:至少一个平开门,门上框,中挺,门下框,左门框,右门框;
门上框,中挺,门下框分别水平设置,左门框,右门框分别竖直设置;
门上框设置在门框顶部,门上框一端与左门框的顶部连接,门上框另一端与右门框的顶部连接;门下框设置在门框底部,门下框一端与左门框的底部连接,门下框另一端与右门框的底部连接;中挺设置在门上框和门下框之间;中挺一端与左门框连接,中挺另一端与右门框连接;平开门的四周分别与中挺,门下框,左门框,右门框连接;
门下框设有第一门竖边,第二门竖边,第三门竖边,第四门竖边,第一门横边,第二门横边,第三门横边,倾斜门边;第一门竖边,第四门竖边分别为门下框设置在室外的外壁;
第一门横边第一端与第一门竖边室内侧连接,第一门横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二门横边的第一端和第二门竖边第一端连接,第二门横边的第二端与第三门竖边呈90°连接,第三门竖边与第三门横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门横边的第一端与第四门竖边呈90°连接,第四门竖边的上端与倾斜门边的下端连接,倾斜门边的上端与第二门竖边第二端连接;第一门竖边与第四门竖边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门竖边的顶端设有间距;第一门横边和第二门横边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门横边和第二门横边分别与第三门横边平行;
第二门横边,第二门竖边,第三门竖边,第三门横边,第四门竖边,倾斜门边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门横边上设有排水孔,第一门竖边室内侧,第一门横边上的排水孔,第二门竖边,倾斜门边,第一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门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排水通道。
优选地,中挺设有第一中挺门竖边,第二中挺门竖边,第三中挺门竖边,第四中挺门竖边,第一中挺门横边,第二中挺门横边,第三中挺门横边,倾斜中挺门边;第一中挺门竖边,第四中挺门竖边分别为中挺设置在室外的外壁;
第一中挺门横边第一端与第一中挺门竖边室内侧连接,第一中挺门横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中挺门横边的第一端和第二中挺门竖边第一端连接,第二中挺门横边的第二端与第三中挺门竖边呈90°连接,第三中挺门竖边与第三中挺门横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中挺门横边的第一端与第四中挺门竖边呈90°连接,第四中挺门竖边的上端与倾斜中挺门边的下端连接,倾斜中挺门边的上端与第二中挺门竖边第二端连接;第一中挺门竖边与第四中挺门竖边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中挺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门竖边的顶端设有间距;第一中挺门横边和第二中挺门横边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中挺门横边和第二中挺门横边分别与第三中挺门横边平行;
第二中挺门横边,第二中挺门竖边,第三中挺门竖边,第三中挺门横边,第四中挺门竖边,倾斜中挺门边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中挺门横边上设有中挺排水孔,第一中挺门竖边室内侧,第一中挺门横边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门竖边,倾斜中挺门边,第一中挺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门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中挺排水通道。
优选地,还包括:中竖框,
中竖框上端与中挺连接,中竖框下端与门下框连接;
包括:两扇平开门,两扇平开门分别为第一平开门和第二平开门;
第一平开门四周分别与中挺,门下框,左门框,中竖框连接;
第二平开门四周分别与中挺,门下框,右门框,中竖框连接。
优选地,第一平开门与左门框铰接,第二平开门与右门框铰接;
中竖框上设有第一平开门锁连件,第二开门锁连件;
第一平开门与第一平开门锁连件相互锁合,第二平开门与第二平开门锁连件相互锁合。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改变窗的下边框和中挺的型材结构,第一中挺窗竖边室内侧,第一中挺窗横边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窗竖边,倾斜中挺窗边,第一中挺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中挺排水通道,其中将倾斜中挺窗边使排水通道形成一个斜面,便于积水的排出。第一窗竖边室内侧,第一窗横边上的排水孔,第二窗竖边,倾斜窗边,第一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排水通道。倾斜窗边使排水通道形成一个斜面,便于积水的排出。
在窗下框和中挺用数控铣床切开一道排水孔以及间距,第一中挺窗竖边部分挡在间距上,同样第一窗竖边部分挡在间距上,当有雨水渗入时,受重力影响,积水会沿着铣开的排水孔,间距以及斜面顺利的排出室外,保证窗户的水密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带排水孔的窗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窗下框结构图;
图3为中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排水孔的窗,包括:至少一个平开窗,窗上框,中挺,窗下框,左窗框,右窗框;本实施例带排水孔的窗包括:两扇平开窗,两扇平开窗分别为第一平开窗6和第二平开窗7;如图1至3所示,
窗上框1,中挺2,窗下框3分别水平设置,左窗框4,右窗框5分别竖直设置;
窗上框1设置在窗框顶部,窗上框1一端与左窗框4的顶部连接,窗上框1另一端与右窗框5的顶部连接;窗下框3设置在窗框底部,窗下框3一端与左窗框4的底部连接,窗下框3另一端与右窗框5的底部连接;中挺2设置在窗上框1和窗下框3之间;中挺2一端与左窗框4连接,中挺2另一端与右窗框5连接;还包括:中竖框8;中竖框8上端与中挺2连接,中竖框8下端与窗下框3连接;第一平开窗6四周分别与中挺2,窗下框3,左窗框4,中竖框8连接;第二平开窗7四周分别与中挺2,窗下框3,右窗框5,中竖框8连接。
窗下框3设有第一窗竖边21,第二窗竖边22,第三窗竖边23,第四窗竖边24,第一窗横边25,第二窗横边26,第三窗横边27,倾斜窗边28;第一窗竖边21,第四窗竖24边分别为窗下框3设置在室外的外壁;第一窗竖边21,第二窗竖边22,第三窗竖边23,第四窗竖边24,第一窗横边25,第二窗横边26,第三窗横边27,倾斜窗边28即为铝合金板条。
第一窗横边25第一端与第一窗竖边21室内侧连接,第一窗横边25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窗横边26的第一端和第二窗竖边22第一端连接,第二窗横边26的第二端与第三窗竖边23呈90°连接,第三窗竖边23与第三窗横边27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窗横边27的第一端与第四窗竖边24呈90°连接,第四窗竖边24的上端与倾斜窗边28的下端连接,倾斜窗边28的上端与第二窗竖边22第二端连接;第一窗竖边21与第四窗竖边24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窗竖边21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24的顶端设有间距29;第一窗横边25和第二窗横边26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窗横边25和第二窗横边26分别与第三窗横边27平行;在窗下框3上间隔布置第一窗竖边21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24的顶端之间的间距29。
第二窗横边25,第二窗竖边22,第三窗竖边23,第三窗横边27,第四窗竖边24,倾斜窗28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窗横边25上设有排水孔30,第一窗竖边21室内侧,第一窗横边25上的排水孔,第二窗竖边22,倾斜窗边28,第一窗竖边21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24的顶端之间的间距29形成排水通道31。
中挺2设有第一中挺窗竖边41,第二中挺窗竖边42,第三中挺窗竖边43,第四中挺窗竖边44,第一中挺窗横边45,第二中挺窗横边46,第三中挺窗横边47,倾斜中挺窗边48;第一中挺窗竖边41,第四中挺窗竖边44分别为中挺2设置在室外的外壁;
第一中挺窗横边45第一端与第一中挺窗竖边41室内侧连接,第一中挺窗横边45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中挺窗横边46的第一端和第二中挺窗竖边42第一端连接,第二中挺窗横边46的第二端与第三中挺窗竖边43呈90°连接,第三中挺窗竖边43与第三中挺窗横边47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中挺窗横边47的第一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44呈90°连接,第四中挺窗竖边44的上端与倾斜中挺窗边48的下端连接,倾斜中挺窗边48的上端与第二中挺窗竖边42第二端连接;第一中挺窗竖边41与第四中挺窗竖边44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中挺窗竖边41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44的顶端设有间距49;第一中挺窗横边45和第二中挺窗横边46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中挺窗横边45和第二中挺窗横边46分别与第三中挺窗横边47平行;
第二中挺窗横边46,第二中挺窗竖边42,第三中挺窗竖边43,第三中挺窗横边47,第四中挺窗竖边44,倾斜中挺窗边48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中挺窗横边45上设有中挺排水孔50,第一中挺窗竖边41室内侧,第一中挺窗横边45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窗竖边42,倾斜中挺窗边48,第一中挺窗竖边41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44的顶端之间的间距49形成中挺排水通道51。在中挺2上间隔的布设第一中挺窗竖边41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44的顶端之间的间距49。第一中挺窗竖边41部分挡在间距49上,既有效防止泥沙的进入,又可以防止风的进入导致雨水倒灌。
改变窗户的下边框和中挺的型材结构,第一中挺窗竖边41室内侧,第一中挺窗横边45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窗竖边42,倾斜中挺窗边48,第一中挺窗竖边41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44的顶端之间的间距49形成中挺排水通道51,其中将倾斜中挺窗边48使排水通道51形成一个斜面,便于积水的排出。第一窗竖边21室内侧,第一窗横边25上的排水孔,第二窗竖边22,倾斜窗边28,第一窗竖边21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24的顶端之间的间距29形成排水通道31。倾斜窗边28使排水通道形成一个斜面,便于积水的排出。
在窗下框和中挺用数控铣床切开一道排水孔以及间距,第一中挺窗竖边部分挡在间距上,同样第一窗竖边部分挡在间距上,当有雨水渗入时,受重力影响,积水会沿着铣开的排水孔,间距以及斜面顺利的排出室外,保证窗户的水密性能。
第一平开窗6与左窗框4铰接,第二平开窗7与右窗框5铰接;中竖框8上设有第一平开窗锁连件,第二开窗锁连件;第一平开窗6与第一平开窗锁连件相互锁合,第二平开窗7与第二平开窗锁连件相互锁合。
带排水孔的窗还包括:固定窗9;固定窗9的四周分别与窗上框1,中挺2,左窗框4,右窗框5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排水通道的门,包括:至少一个平开门,门上框,中挺,门下框,左门框,右门框;门上框,中挺,门下框分别水平设置,左门框,右门框分别竖直设置;
门上框设置在门框顶部,门上框一端与左门框的顶部连接,门上框另一端与右门框的顶部连接;门下框设置在门框底部,门下框一端与左门框的底部连接,门下框另一端与右门框的底部连接;中挺设置在门上框和门下框之间;中挺一端与左门框连接,中挺另一端与右门框连接;平开门的四周分别与中挺,门下框,左门框,右门框连接;门下框设有第一门竖边,第二门竖边,第三门竖边,第四门竖边,第一门横边,第二门横边,第三门横边,倾斜门边;第一门竖边,第四门竖边分别为门下框设置在室外的外壁;第一门横边第一端与第一门竖边室内侧连接,第一门横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二门横边的第一端和第二门竖边第一端连接,第二门横边的第二端与第三门竖边呈90°连接,第三门竖边与第三门横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门横边的第一端与第四门竖边呈90°连接,第四门竖边的上端与倾斜门边的下端连接,倾斜门边的上端与第二门竖边第二端连接;第一门竖边与第四门竖边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门竖边的顶端设有间距;第一门横边和第二门横边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门横边和第二门横边分别与第三门横边平行;
第二门横边,第二门竖边,第三门竖边,第三门横边,第四门竖边,倾斜门边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门横边上设有排水孔,第一门竖边室内侧,第一门横边上的排水孔,第二门竖边,倾斜门边,第一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门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排水通道。
中挺设有第一中挺门竖边,第二中挺门竖边,第三中挺门竖边,第四中挺门竖边,第一中挺门横边,第二中挺门横边,第三中挺门横边,倾斜中挺门边;第一中挺门竖边,第四中挺门竖边分别为中挺设置在室外的外壁;第一中挺门横边第一端与第一中挺门竖边室内侧连接,第一中挺门横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中挺门横边的第一端和第二中挺门竖边第一端连接,第二中挺门横边的第二端与第三中挺门竖边呈90°连接,第三中挺门竖边与第三中挺门横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中挺门横边的第一端与第四中挺门竖边呈90°连接,第四中挺门竖边的上端与倾斜中挺门边的下端连接,倾斜中挺门边的上端与第二中挺门竖边第二端连接;第一中挺门竖边与第四中挺门竖边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中挺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门竖边的顶端设有间距;第一中挺门横边和第二中挺门横边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中挺门横边和第二中挺门横边分别与第三中挺门横边平行;
第二中挺门横边,第二中挺门竖边,第三中挺门竖边,第三中挺门横边,第四中挺门竖边,倾斜中挺门边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中挺门横边上设有中挺排水孔,第一中挺门竖边室内侧,第一中挺门横边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门竖边,倾斜中挺门边,第一中挺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门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中挺排水通道。
带排水通道的门还包括:中竖框,中竖框上端与中挺连接,中竖框下端与门下框连接;带排水通道的门包括:两扇平开门,两扇平开门分别为第一平开门和第二平开门;第一平开门四周分别与中挺,门下框,左门框,中竖框连接;第二平开门四周分别与中挺,门下框,右门框,中竖框连接。
带排水通道的门第一平开门与左门框铰接,第二平开门与右门框铰接;中竖框上设有第一平开门锁连件,第二开门锁连件;第一平开门与第一平开门锁连件相互锁合,第二平开门与第二平开门锁连件相互锁合。
改变门的下边框和中挺的型材结构,第一中挺门竖边室内侧,第一中挺门横边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门竖边,倾斜中挺门边,第一中挺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门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中挺排水通道,其中将倾斜中挺门边使排水通道形成一个斜面,便于积水的排出。第一门竖边室内侧,第一门横边上的排水孔,第二门竖边,倾斜门边,第一门竖边的底端与第四门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排水通道。倾斜门边使排水通道形成一个斜面,便于积水的排出。
在门下框和中挺用数控铣床切开一道排水孔以及间距,第一中挺门竖边部分挡在间距上,同样第一门竖边部分挡在间距上,当有雨水渗入时,受重力影响,积水会沿着铣开的排水孔,间距以及斜面顺利的排出室外,保证门户的水密性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带排水孔的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平开窗,窗上框,中挺,窗下框,左窗框,右窗框;
窗上框,中挺,窗下框分别水平设置,左窗框,右窗框分别竖直设置;
窗上框设置在窗框顶部,窗上框一端与左窗框的顶部连接,窗上框另一端与右窗框的顶部连接;窗下框设置在窗框底部,窗下框一端与左窗框的底部连接,窗下框另一端与右窗框的底部连接;中挺设置在窗上框和窗下框之间;中挺一端与左窗框连接,中挺另一端与右窗框连接;平开窗的四周分别与中挺,窗下框,左窗框,右窗框连接;
窗下框设有第一窗竖边,第二窗竖边,第三窗竖边,第四窗竖边,第一窗横边,第二窗横边,第三窗横边,倾斜窗边;第一窗竖边,第四窗竖边分别为窗下框设置在室外的外壁;
第一窗横边第一端与第一窗竖边室内侧连接,第一窗横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窗横边的第一端和第二窗竖边第一端连接,第二窗横边的第二端与第三窗竖边呈90°连接,第三窗竖边与第三窗横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窗横边的第一端与第四窗竖边呈90°连接,第四窗竖边的上端与倾斜窗边的下端连接,倾斜窗边的上端与第二窗竖边第二端连接;第一窗竖边与第四窗竖边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的顶端设有间距;第一窗横边和第二窗横边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窗横边和第二窗横边分别与第三窗横边平行;
第二窗横边,第二窗竖边,第三窗竖边,第三窗横边,第四窗竖边,倾斜窗边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窗横边上设有排水孔,第一窗竖边室内侧,第一窗横边上的排水孔,第二窗竖边,倾斜窗边,第一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窗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排水孔的窗,其特征在于,
中挺设有第一中挺窗竖边,第二中挺窗竖边,第三中挺窗竖边,第四中挺窗竖边,第一中挺窗横边,第二中挺窗横边,第三中挺窗横边,倾斜中挺窗边;第一中挺窗竖边,第四中挺窗竖边分别为中挺设置在室外的外壁;
第一中挺窗横边第一端与第一中挺窗竖边室内侧连接,第一中挺窗横边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中挺窗横边的第一端和第二中挺窗竖边第一端连接,第二 中挺窗横边的第二端与第三中挺窗竖边呈90°连接,第三中挺窗竖边与第三中挺窗横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中挺窗横边的第一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呈90°连接,第四中挺窗竖边的上端与倾斜中挺窗边的下端连接,倾斜中挺窗边的上端与第二中挺窗竖边第二端连接;第一中挺窗竖边与第四中挺窗竖边设置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中挺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的顶端设有间距;第一中挺窗横边和第二中挺窗横边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第一中挺窗横边和第二中挺窗横边分别与第三中挺窗横边平行;
第二中挺窗横边,第二中挺窗竖边,第三中挺窗竖边,第三中挺窗横边,第四中挺窗竖边,倾斜中挺窗边合围成中空结构;第一中挺窗横边上设有中挺排水孔,第一中挺窗竖边室内侧,第一中挺窗横边上的中挺排水孔,第二中挺窗竖边,倾斜中挺窗边,第一中挺窗竖边的底端与第四中挺窗竖边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中挺排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排水孔的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中竖框;
中竖框上端与中挺连接,中竖框下端与窗下框连接;
包括:两扇平开窗,两扇平开窗分别为第一平开窗和第二平开窗;
第一平开窗四周分别与中挺,窗下框,左窗框,中竖框连接;
第二平开窗四周分别与中挺,窗下框,右窗框,中竖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排水孔的窗,其特征在于,
第一平开窗与左窗框铰接,第二平开窗与右窗框铰接;
中竖框上设有第一平开窗锁连件,第二开窗锁连件;
第一平开窗与第一平开窗锁连件相互锁合,第二平开窗与第二平开窗锁连件相互锁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排水孔的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窗;
固定窗的四周分别与窗上框,中挺,左窗框,右窗框连接。
CN201720150920.0U 2017-02-20 2017-02-20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69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0920.0U CN206769750U (zh) 2017-02-20 2017-02-20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0920.0U CN206769750U (zh) 2017-02-20 2017-02-20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9750U true CN206769750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092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69750U (zh) 2017-02-20 2017-02-20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97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155A (zh) * 2018-06-24 2018-09-14 扬中市诺格门窗有限公司 下出水防护一体窗、包括这种防护一体窗的窗户及一种制造窗户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155A (zh) * 2018-06-24 2018-09-14 扬中市诺格门窗有限公司 下出水防护一体窗、包括这种防护一体窗的窗户及一种制造窗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83017A (ko) 복합 이중창호
CN205895020U (zh) 一种外开窗结构
CN206769750U (zh) 一种带排水通道的窗及带排水通道的门
CN205713839U (zh) 一种铝合金窗排水孔结构
CN101949250A (zh) 一种铝合金内开内倒窗框架的中梃与外框结构
JP2016160673A (ja) 上げ下げ窓
KR102464446B1 (ko) 창호 일체형 물받이부를 구비한 창틀 유닛
CN206309211U (zh) 一种超密封门窗型材和密封窗
CN208578496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排水结构的型材及推拉平开一体式门窗
CN105545170A (zh) 密封推拉窗
CN206158462U (zh) 一种推拉窗及其窗框
JPH10280811A (ja) 断熱サッシ
CN201865502U (zh) 一种铝合金内开内倒窗框架的中梃与外框结构
CN213838258U (zh) 具有防雨水功能的平开窗
CN216974656U (zh) 一种保护隐私的断桥式铝合金窗
JP4459760B2 (ja) サッシ
JP5464772B2 (ja) 建物の開口部装置
CN213510182U (zh) 一种用于幕墙的轴承式悬窗结构
CN218150457U (zh) 一种新型无中挺对开窗纱一体式结构
CN207268133U (zh) 一种平开门窗的边框结构
CN110130785A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结构
CN204212601U (zh) 建筑门窗的节能附框结构
CN218541958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断桥铝合金窗
CN209384387U (zh) 一种新型箱式房屋的箱体间连接结构
CN202108368U (zh) 一种明框单元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90 Li Jun Road, Sha Tau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7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MSG INTELLIGENT HOUSEHOL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42, four yuan 102, South Garden Avenue, Panyu District South Village,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13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MSG SMART HOM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