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9083U -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9083U
CN206769083U CN201720645873.7U CN201720645873U CN206769083U CN 206769083 U CN206769083 U CN 206769083U CN 201720645873 U CN201720645873 U CN 201720645873U CN 206769083 U CN206769083 U CN 206769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pring
cast iron
spring dam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58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禹
庞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458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9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9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9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结构包括铸铁、调节螺母、外壳、螺栓固定孔、橡胶防滑垫、底座、弹簧减震器、侧边防滑垫、垫片、固定螺母、防滑颗粒,底座与外壳底部相连接,底座与外壳相互垂直,底座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底座与铸铁底端相连接,底座与铸铁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铸铁顶端中部设有一个圆孔,弹簧减震器设于底座的中间部位上,弹簧减震器顶端从铸铁中部的圆孔穿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上设有弹簧减震器,由弹簧、四氟板支撑杆、螺纹杆、弹簧防滑垫组成,通过设有弹簧把震动能量吸收,使其震动减缓,同时装置底部的橡胶防滑垫也可减缓建筑对地面的冲击,实现了双重减震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属于建筑物减震领域。
背景技术
减震,即建筑减震技术,建筑减震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弹塑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在我国,云南省是地震频发的省份,也是建筑减隔震技术运用最为广泛的省份,减震效果明显,可降低地震作用20%—30%,适用于多、高层建筑抗震及超高层、大跨结构及结构抗风,按消能器耗能机理不同,消能器可分为速度相关型消能器、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和复合型消能器三大类。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10077606.0的一种建筑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框架,所述减震框架由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组成,上部框架纵横向主框架梁交叉点的框架立柱下方与下部框架之间设有平板滑移支座,上部框架副框架梁十字交叉点的框架立柱下方与下部框架之间设有叠层橡胶支座,所述叠层橡胶支座或者平板滑移支座安装于下部框架上部的方柱形墩台上,但现有技术,传统的减震都是采用叠层的橡胶支座来作为减震装置,往往不能满足较高的抗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以解决传统的减震都是采用叠层的橡胶支座来作为减震装置,往往不能满足较高的抗震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结构包括铸铁、调节螺母、外壳、螺栓固定孔、橡胶防滑垫、底座、弹簧减震器、侧边防滑垫、垫片、固定螺母、防滑颗粒,所述底座与外壳底部相连接,所述底座与外壳相互垂直,所述底座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与铸铁底端相连接,所述底座与铸铁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
所述铸铁顶端中部设有一个圆孔,所述弹簧减震器设于底座的中间部位上,所述弹簧减震器顶端从铸铁中部的圆孔穿过,所述弹簧减震器顶端通过固定螺母与铸铁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减震器由弹簧、四氟板、支撑杆、螺纹杆、弹簧防滑垫组成,所述弹簧防滑垫设于弹簧减震器的底部,所述弹簧顶部通过与四氟板底部相连接,所述四氟板中部通过调节螺母与螺纹杆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与四氟板相互垂直,所述螺纹杆与支撑杆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从铸铁中部的圆孔穿过通过固定螺母与铸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橡胶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固定孔设于底座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防滑垫底部设有防滑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3内壁上设有侧边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防滑垫可减缓建筑对地面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上设有弹簧减震器,由弹簧、四氟板支撑杆、螺纹杆、弹簧防滑垫组成,通过设有弹簧把震动能量吸收,使其震动减缓,同时装置底部的橡胶防滑垫也可减缓建筑对地面的冲击,实现了双重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橡胶防滑垫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铸铁-1、调节螺母-2、外壳-3、螺栓固定孔-4、橡胶防滑垫-5、底座-6、弹簧减震器-7、侧边防滑垫-8、垫片-9、固定螺母-10、防滑颗粒-11、弹簧-701、四氟板-702、支撑杆-703、螺纹杆-704、弹簧防滑垫-7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铸铁1、调节螺母2、外壳3、螺栓固定孔4、橡胶防滑垫5、底座6、弹簧减震器7、侧边防滑垫8、垫片9、固定螺母10、防滑颗粒11,所述底座6与外壳3底部相连接,所述底座6与外壳3相互垂直,所述底座6与外壳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6与铸铁1底端相连接,所述底座6与铸铁1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1顶端中部设有一个圆孔,所述弹簧减震器7设于底座6的中间部位上,所述弹簧减震器7顶端从铸铁1中部的圆孔穿过,所述弹簧减震器7顶端通过固定螺母10与铸铁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减震器7由弹簧701、四氟板702、支撑杆703、螺纹杆704、弹簧防滑垫705组成,所述弹簧防滑垫705设于弹簧减震器7的底部,所述弹簧701顶部通过与四氟板702底部相连接,所述四氟板702中部通过调节螺母2与螺纹杆704相连接,所述螺纹杆704与四氟板702相互垂直,所述螺纹杆704与支撑杆703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704从铸铁1中部的圆孔穿过通过固定螺母10与铸铁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6下方设有橡胶防滑垫5,所述螺栓固定孔4设于底座6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所述橡胶防滑垫5底部设有防滑颗粒11,所述外壳3内壁上设有侧边防滑垫8,所述橡胶防滑垫5可减缓建筑对地面的冲击。
本专利所说的四氟板702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建筑物中当支座受到冲击载荷时,支撑杆703通过下移,弹簧减震器7可通过弹簧701柔性接触减缓冲击力,降低位移加速度,从而对支座本身和钢结构主体起到保护作用。其次,各相对位移面之间设有四氟板702,通过相对滑动实现位移,这样大大的降低了摩擦系数,使各部件间运动灵活,同时底部底部的橡胶防滑垫也可减缓建筑对地面的冲击,实现了双重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
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的减震都是采用叠层的橡胶支座来作为减震装置,往往不能满足较高的抗震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弹簧减震器,由弹簧、四氟板支撑杆、螺纹杆、弹簧防滑垫组成,通过设有弹簧把震动能量吸收,使其震动减缓,同时装置底部的橡胶防滑垫也可减缓建筑对地面的冲击,实现了双重减震作用。
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弹簧减震器7由弹簧701、四氟板702、支撑杆703、螺纹杆704、弹簧防滑垫705组成,所述弹簧防滑垫705设于弹簧减震器7的底部,所述弹簧减震器7与弹簧701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701顶部通过与四氟板702底部相连接,所述四氟板702中部通过调节螺母2与螺纹杆704相连接,所述螺纹杆704与四氟板702相互垂直,所述螺纹杆704与支撑杆703间隙配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结构包括铸铁(1)、调节螺母(2)、外壳(3)、螺栓固定孔(4)、橡胶防滑垫(5)、底座(6)、弹簧减震器(7)、侧边防滑垫(8)、垫片(9)、固定螺母(10)、防滑颗粒(11),所述底座(6)与外壳(3)底部相连接,所述底座(6)与外壳(3)相互垂直,所述底座(6)与外壳(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6)与铸铁(1)底端相连接,所述底座(6)与铸铁(1)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
所述铸铁(1)顶端中部设有一个圆孔,所述弹簧减震器(7)设于底座(6)的中间部位上,所述弹簧减震器(7)顶端从铸铁(1)中部的圆孔穿过,所述弹簧减震器(7)顶端通过固定螺母(10)与铸铁(1)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减震器(7)由弹簧(701)、四氟板(702)、支撑杆(703)、螺纹杆(704)、弹簧防滑垫(705)组成,所述弹簧防滑垫(705)设于弹簧减震器(7)的底部,所述弹簧(701)顶部通过与四氟板(702)底部相连接,所述四氟板(702)中部通过调节螺母(2)与螺纹杆(704)相连接,所述螺纹杆(704)与四氟板(702)相互垂直,所述螺纹杆(704)与支撑杆(703)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04)从铸铁(1)中部的圆孔穿过通过固定螺母(10)与铸铁(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下方设有橡胶防滑垫(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固定孔(4)设于底座(6)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防滑垫(5)底部设有防滑颗粒(11)。
CN201720645873.7U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Active CN206769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5873.7U CN206769083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5873.7U CN206769083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9083U true CN206769083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36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5873.7U Active CN206769083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908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6002A (zh) * 2018-06-01 2018-11-06 江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建筑物减震装置
CN108868276A (zh) * 2018-06-19 2018-11-23 南京汇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隔震装置
CN108953449A (zh) * 2018-09-27 2018-12-07 丰和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弹簧结构避震器
CN111720488A (zh) * 2020-07-06 2020-09-29 王翔宇 一种建筑施工用液压缓冲隔振装置
CN112458800A (zh) * 2020-11-18 2021-03-09 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减震钢轨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6002A (zh) * 2018-06-01 2018-11-06 江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建筑物减震装置
CN108868276A (zh) * 2018-06-19 2018-11-23 南京汇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隔震装置
CN108953449A (zh) * 2018-09-27 2018-12-07 丰和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弹簧结构避震器
CN108953449B (zh) * 2018-09-27 2024-05-24 丰和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弹簧结构避震器
CN111720488A (zh) * 2020-07-06 2020-09-29 王翔宇 一种建筑施工用液压缓冲隔振装置
CN112458800A (zh) * 2020-11-18 2021-03-09 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减震钢轨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9083U (zh)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Zhou et al. Recent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on seismic isol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control for structures in China
CN203782881U (zh) 一种隔震支座
CN103362147B (zh) 一种建筑物多向自复位隔震结构
CN106936080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气控制设备柜
CN103774767B (zh) 一种组合式高层结构消能减震加强层
CN110552429A (zh) 带自平衡的三维隔震抗摇摆装置及方法
CN105507447B (zh) 一种被动式变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装置
CN107152098A (zh) 分级减震方法
CN104074921B (zh) 一种滚珠式隔震装置
CN109972893A (zh) 一种基于水平运动隔震的三维隔震装置及方法
CN204510476U (zh) 一种多维减震支座
CN204590297U (zh) 一种多维粘弹性减隔震装置
CN105697646A (zh) 十字滑移式隔震台座及其隔震方法
CN110499835A (zh) 一种低速冲击下的剪切增稠液扭转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45191A (zh) 一种万向球轴承-滑盘式文物隔震装置
CN204000588U (zh) 一种复合支座
CN207452679U (zh) 一种基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减震装置
CN206591674U (zh) 一种橡胶‑铅芯‑三膜片复合碟簧减震支座
CN209925498U (zh) 一种sma弹簧-stf粘滞阻尼器
CN106245783A (zh) 一种可提供三维耗能的复合隔震支座
CN103572853A (zh) 海洋平台减震系统
CN205348921U (zh) 具有抗提离功能的摩擦滑移摆隔震支座
CN205772656U (zh) 一种减振降噪的电梯曳引机防倾翻装置
CN212742905U (zh) 一种抗震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