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7136U - 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 - Google Patents
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67136U CN206767136U CN201720513386.5U CN201720513386U CN206767136U CN 206767136 U CN206767136 U CN 206767136U CN 201720513386 U CN201720513386 U CN 201720513386U CN 206767136 U CN206767136 U CN 2067671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column
- sides
- dump car
- he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包括有两侧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柱,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上安装有竖直向上的钢柱,钢柱顶端上安装有钢桁架,两侧的钢桁架之间设有直接支承卸料小车的跨中刚接的钢框架,所述的两侧钢桁架与跨中刚接的钢框架固定连接组成稳定结构体系。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性高,综合经济性好,施工方便,施工简便和适用性好的结构形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生产线产能规模越来越大,而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物流的发达,使得水泥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以依据资源和市场分开到几个地方进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熟料生产就近于石灰石资源,水泥粉磨站(生产成品即为水泥)就近于工业废渣和销售市场,以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目的。
水泥成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主要原料为孰料、混合材和石膏等,这些物料密度大(一般在8KN/m3~16KN/m3),运量大,使用船舶运输经济效益最佳。为了将物料快速地从船上运输到堆棚,相关专业厂家研发了皮带输送卸料小车,它兼顾皮带输送和卸料小车的优点,具有输送量大,能耗低,可多点输送的特点。因堆棚工艺储量要求较大,相应的设卸料小车堆棚跨度通常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包括有两侧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上安装有竖直向上的钢柱,钢柱顶端上安装有钢桁架,两侧的钢桁架之间设有直接支承卸料小车的跨中刚接的钢框架,所述的两侧钢桁架与跨中刚接的钢框架固定连接组成稳定结构体系。
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桁架通过铰接支座与所述的钢柱连接,所述的钢柱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通过外包刚接柱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横向结构-跨中刚接的钢框架和两侧钢桁架共同组成卸料小车上部支承稳定结构体系,同时为了提高结构安全储备,在钢框架的柱顶角部增设了两个支撑。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横向结构:
1、与堆棚跨中设支承柱的框架和屋面采用钢梁结构形式相比,仅在四周设置支承柱,取消了堆棚跨中支承柱,除了跨中刚接钢框架的钢梁外,卸料小车的直接卸料区无任何结构构件,回避了物料对支承柱磨损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堆棚跨中支承柱对运输物料铲车的正常使用的不利影响。
2、与采用网壳的上部支承结构相比,网壳结构因平面内刚度较小,造成网架支座节点水平位移过大,进而造成下部支承柱底剪力和弯矩过大,给支承柱设计带来困难,综合经济性差。另外,网壳结构必须在卸料区域设置下弦杆,且每个下旋球处都必须设置下弦杆,下弦杆处于卸料小车的直接卸料区,物料对下弦杆的长期磨损会导致下弦杆的损坏,且该下弦杆不易更换。
3、与采用门式刚架的上部支承结构相比,因门式刚架平面内刚度较小,造成门式刚架梁柱节点水平位移过大,进而造成柱底剪力和弯矩过大,给支承柱设计带来困难,综合经济性差。
4、与采用门式刚架上部支承结构,同时在梁柱节点处设拉杆相比,结构方案优,综合经济性好;但拉杆处于卸料小车的直接卸料区,物料对拉杆的长期磨损会导致拉杆的损坏,拉杆的磨损状况不易监控,此外,拉杆处于物料堆中,不易更换,这些都会造成结构安全隐患。
5、考虑到堆料影响和铲车使用时存在误撞支承柱的可能性,堆料高度以下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堆料高度以上可采用钢柱,不用为单柱高空支模板,可缩短工期,综合经济性好。
6、跨中刚接钢框架和两侧钢桁架共同组成卸料小车上部支承稳定结构体系,同时为了提高结构安全储备,在跨中刚接钢框架柱顶角部增设了两个支撑;两侧钢桁架通过铰接支座与所述的钢柱连接。由跨中刚接钢框架和两侧钢桁架共同组成的上部支承结构平面刚度很大,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可有效大幅减小所述的钢柱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所受水平剪力,优化所述的钢柱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设计,综合经济性好。
(2)纵向结构:
1、纵向支撑体系为两侧钢桁架和跨中刚接钢框架提供平面外支撑,确保平面外稳定和使平面外计算长度符合计算假定。所述的纵向支撑体系确保皮带机头纵向水平力、卸料小车产生异常工作情况下纵向水平力、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力的可靠和有效传递;
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性高,综合经济性好,施工方便,施工简便和适用性好的结构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纵向支撑体系1-1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纵向支撑体系2-2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包括有两侧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柱4,所述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上安装有竖直向上的钢柱3,钢柱顶端上安装有钢桁架1,两侧的钢桁架之间设有直接支承卸料小车8的跨中刚接的钢框架2,所述的两侧钢桁架1与跨中刚接的钢框架2固定连接组成稳定结构体系。
所述的钢桁架1通过铰接支座6与所述的钢柱3连接,所述的钢柱3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4通过外包刚接柱脚7连接。
本实用新型横向结构-跨中刚接的钢框架和两侧钢桁架共同组成卸料小车上部支承稳定结构体系,同时为了提高结构安全储备,在钢框架的柱顶角部增设了两个支撑。由钢框架和两侧钢桁架共同组成的上部支承结构平面刚度很大,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可有效大幅减小所述的钢柱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所受水平剪力,优化所述的钢柱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设计,综合经济性好。
纵向结构-纵向支撑体系为两侧钢桁架和跨中刚接的钢框架提供平面外支撑,确保平面外稳定和使平面外计算长度符合计算假定。纵向支撑体系确保皮带机头纵向水平力、卸料小车产生异常工作情况下纵向水平力、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力的可靠和有效传递。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包括有两侧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上安装有竖直向上的钢柱,钢柱顶端上安装有钢桁架,两侧的钢桁架之间设有直接支承卸料小车的跨中刚接的钢框架,所述的两侧钢桁架与跨中刚接的钢框架固定连接组成稳定结构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桁架通过铰接支座与所述的钢柱连接,所述的钢柱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通过外包刚接柱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13386.5U CN206767136U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13386.5U CN206767136U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67136U true CN206767136U (zh) | 2017-12-19 |
Family
ID=60650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13386.5U Active CN206767136U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6713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5943A (zh) * | 2021-06-23 | 2021-09-03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悬挂输送通廊和原料堆棚网架 |
-
2017
- 2017-05-10 CN CN201720513386.5U patent/CN20676713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5943A (zh) * | 2021-06-23 | 2021-09-03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悬挂输送通廊和原料堆棚网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65977B (zh) | 一种复杂工况下的大跨度空间网壳组装胎架施工方法 | |
CN206843941U (zh) | 一种双柱式桥墩 | |
CN205775852U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撑胎架顶部的作用力转换支架 | |
CN206767136U (zh) | 皮带输送卸料小车的堆棚结构 | |
CN202202410U (zh) | 一种钢结构箱形柱与箱形梁和工字梁连接十字形异型节点 | |
CN202755370U (zh) | 一种提高基坑钢支撑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 | |
CN202000265U (zh) | 桥梁高墩混凝土施工模板 | |
CN206360399U (zh) | 一种类“双连梁”的既有钢筋混凝土连梁加固装置 | |
CN209620669U (zh) | 一种市政墙体加固结构 | |
CN207277870U (zh) | 一种电梯井定型化防护装置 | |
CN202787563U (zh) | 复合式钢板剪力墙 | |
CN202249004U (zh) | 改进型钢结构厂房结构 | |
CN105863045B (zh) | 筒仓仓顶用网架结构 | |
CN201381642Y (zh) | 大梁槽钢托梁支模系统 | |
CN208137125U (zh) |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 |
CN209244372U (zh) | 一种高强度抗风性电力铁塔 | |
CN207194301U (zh) | 双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 | |
CN207974239U (zh) | 一种石化跨越钢桁架 | |
CN203770852U (zh) | 一种多层综合管架结构 | |
CN207295980U (zh) | 一种新型网架结构 | |
CN201952103U (zh) | 一种钢筋吊架 | |
CN208023809U (zh) | 柱帽辐射交叉梁新型楼盖体系 | |
CN207194300U (zh) | 四肢中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 | |
CN208533700U (zh) | 高空悬挑型钢支撑架 | |
CN207314524U (zh) |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30051 No. 60 Wangjiang East Road, Anhui, Hefei Patentee after: Hefei cement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51 No. 60 Wangjiang East Road, Anhui, Hefei Patentee before: Hefei Ce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