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7125U -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7125U
CN208137125U CN201820339941.1U CN201820339941U CN208137125U CN 208137125 U CN208137125 U CN 208137125U CN 201820339941 U CN201820339941 U CN 201820339941U CN 208137125 U CN208137125 U CN 208137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ection
composite beam
superimposed sheet
angle steel
beam p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99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曙光
陈彪
王江华
李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99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7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7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71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预制框架和预制框架柱,所述预制框架包括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若干高强螺杆、螺帽和角钢;所述角钢的任意一边预设有用于高强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和/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上预留有用于高强螺杆穿过的预留孔洞,所述角钢高强螺杆和螺帽固定在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上;所述角钢的另一边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少或取消叠合板下部支撑数量,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符合国家绿色环保施工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叠合板施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及全部或部分的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和预制叠合板,现场拼装后浇筑叠合层或节点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一般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叠合板施工还是采用传统现浇结构支撑体系完成,既投入大量的钢管、扣件、木枋、模板等周转材料造成浪费资源,又影响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最终也无法体现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能有效减少或取消叠合板下部支撑数量,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符合国家绿色环保施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叠合板,包括预制框架和用于支撑预制框架的预制框架柱,所述预制框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所述预制框架上端放置叠合板。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若干高强螺杆、螺帽和角钢;所述角钢的任意一边预设有用于高强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和/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上预留有用于高强螺杆穿过的预留孔洞,所述角钢通过穿过通孔和预留孔洞的高强螺杆和套设在高强螺杆两端的螺帽固定在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上;所述角钢的另一边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叠合板的支撑面,用于支撑叠合板载荷。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之间还设置有不少于一个与所述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平行的纵向预制次梁,所述纵向预制次梁两端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固定连接,用于增加预制框架的支撑载荷,提高预制框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预制次梁上也预留有用于高强螺杆穿过的次梁预留孔洞,所述高强螺杆穿过角钢和次梁预留孔洞将角钢固定在纵向预制次梁上,所述角钢的另一边与纵向预制次梁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纵向预制次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边与上端面平行的角钢,形成叠合板的支撑面,用于提高预制框架的支撑载荷。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预制次梁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采用牛担板连接,牛担板可承受纵向预制次梁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之间的剪力。
进一步地,所述角钢为不等边角钢,所述通孔设置在不等边角钢的长边,所述不等边角钢的短边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或纵向预制次梁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叠合板的支撑面,用于支撑叠合板载荷。
进一步地,所述不等边角钢的短边上粘贴有海绵条,有利于叠合板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洞和次梁预留孔洞的内径比高强螺杆直径大3mm,便于高强螺杆穿过,方便施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采用在预制框架上安装角钢来支撑叠合板载荷,有效减少或取消叠合板下部支撑数量,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符合国家绿色环保施工要求。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还设置有纵向预制次梁,并在预制次梁上也安装有角钢,用于支撑叠合板的载荷,提高预制框架的对叠合板的支撑载荷,同时提高预制框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预制框梁支撑搭设示意图;
其中:1—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2—纵向预制次梁,3—角钢,4—通孔,5—预制框架柱,6—叠合板,7—高强螺杆,8—螺帽,9—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0—预留孔洞,11 —海绵条,12—独立可调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叠合板6,包括预制框架和用于支撑预制框架的预制框架柱5,所述预制框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所述预制框架上端放置叠合板6。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若干高强螺杆7、螺帽8和角钢3;所述角钢3的任意一边预设有用于高强螺杆7穿过的通孔4,所述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和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上预留有用于高强螺杆7穿过的预留孔洞10,所述角钢3通过穿过通孔4和预留孔洞10的高强螺杆7和套设在高强螺杆7两端的螺帽8固定在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上;所述角钢3的另一边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叠合板6的支撑面,用于支撑叠合板6载荷。所述预留孔洞10和次梁预留孔洞的内径比高强螺杆7直径大3mm。
施工时,先将预制框架柱5、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提前浇筑混凝土,保证整个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和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上预留有预留孔洞10,在预留孔洞10的两侧,对称放置角钢a和角钢b,使角钢a和角钢b上的通孔4均与预留孔洞10对齐,角钢a和角钢b上没有通孔4的一边沿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上端面向相反方向延伸,将高强螺杆7穿过角钢a上的通孔4,再穿过预留孔洞10、角钢b上的通孔4,然后在高强螺杆7两端旋入螺帽8,螺纹紧固,使角钢a和角钢b固定在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上。将角钢3固定完成后,吊装叠合板6,放置在预制框架上,使其支撑叠合板6载荷。
如图4所示,当叠合板6刚度满足叠合板6上部所需载荷要求时,叠合板6下部不需要再增加任何支撑架体,若叠合板6刚度不能达到叠合板6上部所需的载荷需求时,可在叠合板6下部适当增加若干独立可调支撑12,用于补充叠合板6上部所需的载荷需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相邻的所述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之间还设置有不少于一个与所述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平行的纵向预制次梁2,所述纵向预制次梁2两端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固定连接,用于增加预制框架的支撑载荷,提高预制框架的稳定性。
所述纵向预制次梁2上也预留有用于高强螺杆7穿过的次梁预留孔洞,所述高强螺杆7穿过角钢3和次梁预留孔洞将角钢3固定在纵向预制次梁2上,所述角钢3的另一边与纵向预制次梁2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纵向预制次梁2上均固定安装有一边与上端面平行的角钢3,形成叠合板6的支撑面,用于提高预制框架的支撑载荷。
优选的,所述纵向预制次梁2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的连接采用牛担板的形式连接,即纵向预制次梁2的两端设置为牛担板企口接头,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连接。所述纵向预制次梁2还可以采用缺口梁的连接方式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连接。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角钢3为不等边角钢3,所述通孔4设置在不等边角钢3的长边,所述不等边角钢3的短边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或纵向预制次梁2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叠合板6的支撑面,用于支撑叠合板6载荷。所述不等边角钢3的短边上粘贴有海绵条 11,有利于叠合板6平稳。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预制框架和用于支撑预制框架的预制框架柱(5),所述预制框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所述预制框架上端放置叠合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若干高强螺杆(7)、螺帽(8)和角钢(3);所述角钢(3)的任意一边预设有用于高强螺杆(7)穿过的通孔(4),所述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和/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上预留有用于高强螺杆(7)穿过的预留孔洞(10),所述角钢(3)通过穿过通孔(4)和预留孔洞(10)的高强螺杆(7)和套设在高强螺杆(7)两端的螺帽(8)固定在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上;所述角钢(3)的另一边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或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之间还设置有不少于一个与所述纵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9)平行的纵向预制次梁(2),所述纵向预制次梁(2)两端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预制次梁(2)上也预留有用于高强螺杆(7)穿过的次梁预留孔洞,所述高强螺杆(7)穿过角钢(3)和次梁预留孔洞将角钢(3)固定在纵向预制次梁(2)上,所述角钢(3)的另一边与纵向预制次梁(2)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预制次梁(2)与横向框架叠合梁预制部分(1)采用牛担板的形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3)为不等边角钢(3),所述通孔(4)设置在不等边角钢(3)的长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等边角钢(3)的短边上粘贴有海绵条(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独立设置在叠合板(6)下方的独立可调支撑(12)。
8.根据权利要求1~4、6、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洞(10)和次梁预留孔洞的内径比高强螺杆(7)直径大3mm。
CN201820339941.1U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37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941.1U CN208137125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941.1U CN208137125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7125U true CN208137125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8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994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37125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71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9414A (zh) * 2021-12-27 2022-02-18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冻土区架空叠合式场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9414A (zh) * 2021-12-27 2022-02-18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冻土区架空叠合式场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1158A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的现场连接方法
CN102864875B (zh) A字型屋架钢拉杆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6581591U (zh) 一种内墙模板与顶板模板体系
CN107130734B (zh) 波纹板式工字形结构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08137125U (zh)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CN202913337U (zh) 混凝土翼缘板和波纹钢腹板组成之预应力组合箱梁
CN204418000U (zh) 一种大跨径叠合梁斜拉桥压重体系
CN214942353U (zh) 一种悬挑板的组合支撑结构
CN101761241A (zh) 屋面悬挂式拔柱方法
CN204238116U (zh) 一种斜拉桥pk型断面结合梁
CN203412112U (zh) 一种带开条形孔耗能元件的易修复梁柱节点
CN206360399U (zh) 一种类“双连梁”的既有钢筋混凝土连梁加固装置
CN211850272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结构
CN205934722U (zh) 一种接缝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桥面板
CN209339326U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节点
CN202706508U (zh) 脚手架的悬挑承力钢梁构件
CN208415491U (zh) 一种带可更换空腹耗能段的多高层装配式钢框架结构
CN208965581U (zh) 一种非落地式塔吊基础平台
CN207828758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梁
CN106381927B (zh) 一种震损可替换钢梁结构
CN206599881U (zh) 整体预制的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05224289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梁与钢梁的连接结构
CN106836641A (zh) 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CN209685126U (zh) 一种钢连廊整体提升吊耳装置
CN209260529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桁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eijing road 563000 in Guizhou province Zunyi city Honghuagang District No. 57

Patentee after: The Third Construction Co.,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Bureau

Address before: Beijing road 563000 in Guizhou province Zunyi city Honghuagang District No. 57

Patentee before: THE THIRD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CO. OF CCFE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