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5572U - 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 Google Patents

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5572U
CN206765572U CN201720477672.0U CN201720477672U CN206765572U CN 206765572 U CN206765572 U CN 206765572U CN 201720477672 U CN201720477672 U CN 201720477672U CN 206765572 U CN206765572 U CN 206765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ubstrate
consumable chip
abutting part
shell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76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涛
梁观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h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76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5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5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5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耗材芯片及成像盒。该耗材芯片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电池固定架,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动作行程,在所述动作行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抵接,以将所述电池夹紧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抵接部和/或第二抵接部的设置,可以使得各抵接部通过自身的动作行程来弥补电池制造上的尺寸偏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当电池的尺寸偏小时不能被可靠固定的现象,以确保电池可靠的为耗材芯片供电。

Description

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包含成像设备主体和成像盒,该成像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中。每个成像盒上往往配置有一个耗材芯片,用于存储所在成像盒的各种数据信息。当成像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体时,成像盒上的耗材芯片通过至少一个通信端子与成像设备主体中的探针抵接,以在成像盒与成像设备主体之间建立电连接,实现成像盒与成像设备主体之间的数据通信。
现有的耗材芯片中,有些耗材芯片有着特殊的供电需求,比如,在成像设备切断电源的一段时间内,要求耗材芯片上仍然保留用于写入特定数据时所需的电量,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这样的耗材芯片上,通常会设置一块电池来供电,比如纽扣电池。
相关技术中,电池被安装在电池固定架与耗材芯片之间,并通过两者之间的夹紧力与耗材芯片上的供电端子电连接。然而,由于电池固定架与耗材芯片之间的距离固定,当电池存在制造偏差时,比如当电池的尺寸偏小时,则会出现电池固定架与耗材芯片无法夹紧电池的现象,导致电池无法可靠地为耗材芯片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耗材芯片及成像盒,能够保证电池可靠的为耗材芯片供电。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耗材芯片,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电池固定架,
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动作行程,在所述动作行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抵接,以将所述电池夹紧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固定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固定架本体以及从所述固定架本体延伸出来的第一弹脚,所述第一抵接部为所述第一弹脚。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脚与所述固定架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电池固定架为金属板材,所述第一弹脚冲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脚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脚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供电端子,所述电池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供电端子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所述固定架本体包括基体部,所述基体部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脚设置在所述基体部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本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基体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卡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本体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从所述基体部向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基板抵接,在所述基体部指向所述基板的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电池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固定架本体的边缘排布,且两者均向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所述基体部、所述连接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基板四者围成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限位部的数量均为多个,各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基体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相邻端。
优选的,所述电池容纳腔具有电池入口,所述电池从所述电池入口装入所述电池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本体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电池入口处,所述导向部为所述电池进入所述电池入口提供导向,所述导向部包括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基体部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倾斜。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脚具有弹性变形行程,在所述弹性变形行程的起始端,所述第一弹脚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池厚度的最小极限尺寸,在所述弹性变形行程的终止端,所述第一弹脚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池厚度的最大极限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脚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和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经由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基体部连接,
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基体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基板的表面平行且用于抵接至所述电池的端面。
优选的,所述延伸段包括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电池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弹簧和触点,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点连接,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触点与所述电池抵接。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盒,该成像盒上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耗材芯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耗材芯片,该耗材芯片利用电池固定架上的第一抵接部和/或电路板上的第二抵接部将电池夹紧在电路板和电池固定架之间,第一抵接部和/或第二抵接部具有动作行程,该方案中,通过第一抵接部和/或第二抵接部的动作行程可以弥补电池制造上的尺寸偏差,缓解了电池尺寸偏小时不能被可靠固定的现象,从而保证了电池能够可靠的为耗材芯片供电。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耗材芯片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耗材芯片的后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耗材芯片的剖视图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耗材芯片的剖视图Ⅱ;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固定架的主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固定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开始安装至耗材芯片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在耗材芯片安装完成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2-耗材芯片;
21-电路板;
211-基板;
212-通信端子;
213-存储部件;
22-电池固定架;
221-固定架本体;
221a-基体部;
221b-连接部;
221ba-缺口;
221c-限位部;
221d-电池容纳腔;
221da-电池入口;
221e-导向部;
222-第一弹脚;
222a-连接段;
222b-延伸段;
222ba-凸部;
3-电池。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耗材芯片2,该耗材芯片2包括电路板21和设置于电路板21上的电池固定架22,电池固定架22用于将电池3固定至电路板21,电路板21由电池3供电。耗材芯片2可拆卸地安装至墨盒或粉盒等成像盒上,负责实现成像盒与成像设备主体之间的通讯。设置在电路板21上的电池固定架2固定住电池3,保证电池3与电路板21可靠的电接触。
通常情况下,当成像设备正常运行时,由成像设备为成像盒中的耗材芯片2提供数据通信所需的电能,当成像设备的电源被切断时,通常成像设备会将耗材余量或消耗量的最新信息发送至电路板21用于写入,当电路板21写入耗材信息和一些其它需要更新的特定数据时,成像设备可能已经完成关机无法向电路板21供电,此时,则由安装于耗材芯片2中的电池为电路板21供电,以保证成像设备断电后,上述数据依然能够写入电路板21。
为了保证电池3能够可靠地固定至电路板21并为电路板21供电,本申请提出以下多种电池固定架22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
电池固定架22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具有动作行程,在该动作行程中,第一抵接部用于与电池3抵接,以将电池3夹紧在电路板21与电池固定架22之间。例如,第一抵接部可以采用螺杆,螺杆螺接在电池固定架22上,旋转螺杆可以使螺杆产生动作行程,从而使得螺杆与电池3抵接。
实施例二
电路板21包括第二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具有动作行程,在该动作行程中,第二抵接部用于与电池3抵接,以将电池3夹紧在电路板21与电池固定架22之间。其中,第二抵接部可以采用与第一抵接部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
实施例三
电池固定架22包括第一抵接部,电路板21包括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均用于与电池3抵接,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均具有动作行程,在两者的动作行程中,可以将电池3夹紧在电路板21与电池固定架22之间。同理,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均可以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抵接部的结构,也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结构。
根据上述三种实施例的描述,通过第一抵接部和/或第二抵接部的设置,可以使得各抵接部通过自身的动作行程来弥补电池3制造上的尺寸偏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当电池3的尺寸偏小时不能被可靠固定的现象,以确保电池3可靠的为电路板21供电。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一方面,考虑到在电路板21上设置第二抵接部时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考虑同时设置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的必要性较小,本实施例中,仅在电池固定架22上设置第一抵接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中虽然对第一抵接部的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第一抵接部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结构,如图3所示,电池固定架22包括固定架本体221以及从固定架本体221延伸出来的第一弹脚222,此时,第一抵接部具体实施为第一弹脚222,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一弹脚222具有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行程和外力撤除后的自动复位行程,因此,与螺杆相比,采用第一弹脚222可以使得电池3的安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本实施例中,第一弹脚222与固定架本体221为一体式结构,电池固定架22为金属板材,第一弹脚222可以通过冲压模具冲制而成,该加工方式简单,加工成本低,既节省了材料,又不会增加电池固定架22的重量。
电池3通过电池固定架22固定后,电池3的正极端面与第一弹脚222电接触,电池3的负极端面与电路板21的供电端子(图中未示出)电接触,从而实现电路的连通。当然,电池固定架22也可以采用焊接拼装以及机加工等方式加工而成。
另外,为了保证电池3与电路板21、电池固定架22可靠的电性连接,在此基础上,可以优选第一弹脚2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弹脚222间隔分布,并均与该电池3的正极端面抵接,以保证电池3在多个第一弹脚22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更加稳定、可靠地安装至耗材芯片2中并与电路板21保持电性接触。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的耗材芯片2。电路板21包括基板211、设置于基板211的通信端子212、供电端子以及存储部件213。基板211的背面设置有通信端子212,基板211的正面设置有存储部件213和电池固定架22,基板211的正面正对电池固定架22的部位设置有用于与电池3电连接的供电端子(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弹脚222和供电端子分别从电池3的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获取电能向存储部件213供电,由此可将数据写入电路板21的存储部件213。
电池固定架22装配至电路板2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两者可以采用螺栓连接、铆接、卡接、焊接等,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固定架本体221包括基体部221a和连接于基体部221a的连接部221b,连接部221b与基板211卡接,卡接方式与上述其它连接方式相比,装配操作简单,且安装效率高。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电池固定架22安装于电路板21时,基体部221a与基板211相对设置,第一弹脚222设置在基体部221a上。设置在基体部221a上的第一弹脚222与电池3的距离相对较小,因此,第一弹脚222朝电池3一侧延伸的尺寸较小,以使得第一弹脚222的刚度较大,以此能够向电池3提供较大的抵接作用力。
进一步,如图4所示,固定架本体221还包括限位部221c,限位部221c从基体部221a向靠近基板211的一侧延伸且与基板211抵接,在基体部221a指向基板211的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限位部221c与电池3限位配合。这里,为了清楚起见,将“基体部221a指向基板211的方向的垂直方向”记为第一方向。该方案中,限位部221c用于限制电池3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以避免电池3跌落。一种实施例,限位部221c可以仅与基板211接触,两者之间无需连接。另一种实施例,限位部221c不仅与基板211接触,而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例如限位部221c采用与连接部221b同样的结构卡接至基板211。
较佳地,连接部221b与限位部221c沿固定架本体221的边缘排布,且两者均向靠近基板211的一侧延伸,基体部221a、连接部221b、限位部221c与基板211四者围成电池容纳腔221d,电池3容纳在电池容纳腔221d内。该方案使得电池3被限制在电池容纳腔221d内,能够更稳定地实现电池3固定至电路板21且与第一弹脚222稳定接触,即便成像设备由于成像操作使得成像盒不断晃动,限制在电池容纳腔221d内的电池3仍然不会脱落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脚222具有弹性变形行程,在弹性变形行程的起始端,第一弹脚222与基板211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池厚度的最小极限尺寸,在弹性变形行程的终止端,第一弹脚222与基板211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池厚度的最大极限尺寸。也就是说,在电池容纳腔221d的内部空间尺寸的设置上,当第一弹脚222不发生形变时,第一弹脚222至基板211的距离稍小于电池3的厚度(电池3的正极端面与负极端面之间的尺寸)的最小极限尺寸,当第一弹脚222发生可恢复的最大形变时,第一弹脚222至基板211的距离稍大于电池3的厚度的最大极限尺寸,由此,在第一弹脚222可承受的弹性形变行程内,第一弹脚222至基板211的距离可以容纳各种厚度尺寸的电池3,保证了电池固定架22能够将不同厚度的电池3固定牢靠,并且保证了第一弹脚222、供电端子不会因装入的电池3的厚度过厚而发生不可恢复的形变导致损坏。
为了保证连接部221b与基板211之间卡接的稳定性以及限位部221c与基板211之间限位的可靠性,优选的,如图5所示,连接部221b以及限位部221c的数量均为多个,各连接部221b分别设置在基体部221a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沿直线方向间隔分布,各限位部221c设置于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的相邻端,由此可知,多个间隔分布的连接部221b可以使卡接力更加均衡,多个限位部221c可以保证限位更加可靠,使得限位的准确度更高。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连接部221b呈L形结构,该L形结构的竖直段与基体部221a连接,水平段为自由端,当连接部221b与基板211卡接时,更确切的,是水平段与基板211卡接。其中,连接部221b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1b为两个,两个连接部221b分别设置在基体部221a的两相对侧,也就是前述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连接部221b均与基板211卡接固定,两个水平段反向延伸并与基板211平行。上述连接部221b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如图4所示,限位部221c也设置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竖直段与基体部221a连接并向靠近基板211的一侧延伸,水平段与基板211平行并与基板211卡接固定。
进一步,如图5所示,两连接部221b上均开设有缺口221ba,该缺口221ba可以削弱连接部221b的刚度,以增加连接部221b与基板211卡接时的可变性形,从而可以降低卡接时的难度。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池容纳腔221d具有电池入口221da,电池3从电池入口221da装入电池容纳腔221d,电池入口221da的设置可以确保电池3更容易地固定安装于电池容纳腔221d内。
此外,固定架本体221的基体部221a在电池入口221da的一端上还设置有导向部221e,导向部221e为电池3进入电池入口221da提供导向。具体地,导向部221e包括倾斜段,倾斜段的一端与基体部221a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基板211的一侧倾斜,这样,在电池入口221da处形成比电池容纳腔221d的截面更大的开口,从而方便了电池3经由电池入口221da安装入电池容纳腔221d。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弹脚222有以下多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第一弹脚222包括与基体部221a相连接的连接段222a和延伸段222b,延伸段222b经由连接段222a与固定架本体221的基体部221a连接。连接段222a远离基体部221a向靠近基板211的一侧延伸,延伸段222b与基板211的表面平行,且用于抵接至电池3的端面。延伸段222b与基板211的表面平行的结构可以使得,当电池3安装至耗材芯片2时,延伸段222b与电池3的端面平行,从而保证了延伸段222b与电池3的端面可靠贴合,以使得延伸段222b能够与电池3实现可靠的电性接触。
进一步,考虑到当延伸段222b的面积较大时,延伸段222b的平面度对电接触性能影响较大,为了减小上述影响,优选延伸段222b包括凸部222ba,延伸段222b通过凸部222ba与电池3的端面抵接并实现电连接,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可靠接触。
以纽扣电池为例,如图7-8所示,当电池3沿第一方向(Y方向)经由电池入口221da装入电池容纳腔221d时,电池3的负极端面与基板211接触,电池3的正极端面与凸部222ba开始抵接,电池3压迫第一弹脚222的连接段222a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X方向)产生形变,使第一弹脚222的延伸段222b向远离基板211并靠近基体部221a的一侧发生位移,当电池3的圆周面与限位部221c接触时,电池3安装到位。当电池3的电量耗尽时,从电池入口221da处将电池3取出,此时,第一弹脚222与电池3的抵接作用力消失,第一弹脚222的连接段222a恢复形变,第一弹脚222的延伸段222b复位至自由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脚222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脚222还可以实施为其它结构。
实施例五
第一弹脚222还可以设置为包括弹簧和触点的构件,其中,弹簧的一端与电池固定架22,具体与基体部221a连接,另一端与触点连接,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触点与电池3抵接。
可理解地,第二抵接部也可以采用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所描述的结构。
还需说明的是,当第二抵接部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方案时,且当电池3采用纽扣电池时,可以优选将第二抵接部与纽扣电池的正极端面接触,相应地,电池固定架22与纽扣电池的负极端面接触,第二抵接部与纽扣电池的正极端面电接触,可保证纽扣电池的正极实现更稳定的电连接,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成像盒,该成像盒上安装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耗材芯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电池固定架,
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动作行程,在所述动作行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抵接,以将所述电池夹紧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固定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固定架本体以及从所述固定架本体延伸出来的第一弹脚,所述第一抵接部为所述第一弹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脚与所述固定架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电池固定架为金属板材,所述第一弹脚冲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脚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脚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供电端子,所述电池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供电端子用于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所述固定架本体包括基体部,所述基体部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脚设置在所述基体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本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基体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本体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从所述基体部向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基板抵接,在所述基体部指向所述基板的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电池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固定架本体的边缘排布,且两者均向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所述基体部、所述连接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基板四者围成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限位部的数量均为多个,各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基体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相邻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腔具有电池入口,所述电池从所述电池入口装入所述电池容纳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本体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电池入口处,所述导向部为所述电池进入所述电池入口提供导向,
所述导向部包括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基体部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脚具有弹性变形行程,在所述弹性变形行程的起始端,所述第一弹脚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池厚度的最小极限尺寸,在所述弹性变形行程的终止端,所述第一弹脚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池厚度的最大极限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脚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和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经由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基体部连接,
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基体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基板的表面平行且用于抵接至所述电池的端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包括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电池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弹簧和触点,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点连接,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触点与所述电池抵接。
16.一种成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盒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耗材芯片。
CN201720477672.0U 2017-04-28 2017-04-28 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Active CN206765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7672.0U CN206765572U (zh) 2017-04-28 2017-04-28 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7672.0U CN206765572U (zh) 2017-04-28 2017-04-28 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5572U true CN206765572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7672.0U Active CN206765572U (zh) 2017-04-28 2017-04-28 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55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839A (zh) * 2019-01-29 2019-04-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芯片接触组件及耗材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839A (zh) * 2019-01-29 2019-04-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芯片接触组件及耗材容器
CN109581839B (zh) * 2019-01-29 2024-05-1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芯片接触组件及耗材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3484B2 (en) Connection device
US20100059644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battery
CN206765572U (zh) 耗材芯片及成像盒
CN103151645B (zh) Nano-sim卡座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WO2017166574A1 (zh) 一种抗振防跌的纽扣电池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34972B (zh) 一种计算机的紧急断电保护装置
CN110571554A (zh) 电子设备
CN112186383A (zh) 卡座、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6766776A (zh) 墨盒芯片、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CN210093821U (zh) 一种车载多媒体主机
CN218386086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插座
CN208506499U (zh) 一种耗材芯片及显影盒
CN208385498U (zh) 一种电池座
CN218164279U (zh) 支架组件、供电模块和电子雾化器
CN201156557Y (zh) 电池座
CN202405488U (zh) 易于换置电池的电池连接器
CN218343089U (zh) 耗材芯片及耗材盒
US20090289597A1 (en) Charging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4801498B (zh) 打印耗材、包装组件、芯片重复使用方法和打印系统
CN218217350U (zh) 一种分体式三选二卡座连接器
CN215499754U (zh) 杠杆式计算模块拆装结构及计算机
CN218276126U (zh) 一种易于连接的充电宝pcba板
CN210806768U (zh)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CN216300537U (zh) 耗材芯片及耗材盒
JP6064739B2 (ja)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75 area B, 7th floor, building 04, No. 63, Mingzhu North Road, Qianshan,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ha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75 area B, 7th floor, building 04, No. 63, Mingzhu North Road, Qianshan,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