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6768U -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6768U
CN210806768U CN201921333061.4U CN201921333061U CN210806768U CN 210806768 U CN210806768 U CN 210806768U CN 201921333061 U CN201921333061 U CN 201921333061U CN 210806768 U CN210806768 U CN 210806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hell
socket
recited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30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宜成
陈林松
孔令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30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6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6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6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包括有第一外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彼此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安装于第一外壳内且相互层叠间距设置,第一电路板连接有插接口、蓝牙芯片,该插接口穿过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第二电路板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在第一外壳内部间距设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的插接口穿过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插接口的结构更加紧凑,车充的集成度更高,节约空间,整体尺寸能够做小,便于使用,可以提高组合后的稳定性;其次是,借助插接口进行散热,降低损耗,增加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车充已经广泛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中了,目前的电子设备为了满足生活便利需要,设计时需要将车充制造得较为小巧,同时兼具各种功能于一身。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蓝牙车充,其结构设置并不合理;尤其是电路板与USB插口、TYPE-C插口等插接口的集成度不高,导致了导致车充的整体尺寸较大,不便于使用;且蓝牙车充内部的电路板结构设置不合理,不仅缺少散热效果,而且耐发热元器件和不耐发热元器件之间没有隔离,导致车充的使用损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尺寸小、集成度高、散热效果好的小型蓝牙车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包括有第一外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彼此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安装于第一外壳内且相互层叠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有插接口、蓝牙芯片,该插接口穿过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对应电源管理单元所在端为发热区域,另一端为非发热区域,所述发热区域和非发热区域之间通过插接口隔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间距设置的距离为3.0至5.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间距设置的距离为3.8至4.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位于第二电路板的一侧,所述蓝牙芯片布置于第一电路板且位于第二电路板的另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触点显露于第一外壳的底部且通过弹性元件与第二电路板导通连接,该负极触点显露于第一外壳的侧面且通过连接片与第二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连接片呈弧形设置贴合于第一外壳的内表面上;所述连接片位于第二电路板的一侧以背离蓝牙芯片所在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地包括有一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有第二外壳、设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三电路板以及集成于第三电路板的显示屏,该显示屏显露于第二外壳的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安装有一控制按钮,所述第二外壳通过控制按钮安装于第一外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电路板通过FPC排线连接于第一电路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口USB插口或Type-C插口或Micro-USB插口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第一外壳内部间距设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的插接口穿过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可以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插接口的结构更加紧凑,车充的集成度更高,节约空间,使整体尺寸能够做小,便于使用,且可以提高组合后的稳定性;
其次是,利用插接口将第二电路板的发热区域和非发热区域隔离开;降低了车充的损耗;同时借助插接口进行散热,增加车充的散热性能。
以及,对负极触点的结构进行巧妙设计,其连接片呈弧形,与第一外壳接触,传导热量,且温度传导方向与蓝牙芯片位置相反,避免热量对蓝牙芯片造成不良影响。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外壳、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显示模块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车充温度数据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外壳 11、控制按钮
20、第一电路板 21、插接口
22、蓝牙芯片 30、第二电路板
301、发热区域 302、非发热区域
31、正极触点 32、负极触点
33、弹性元件 34、连接片
40、显示模块 41、第二外壳
42、第三电路板 43、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包括有第一外壳10、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和显示模块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彼此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安装于第一外壳10内且相互层叠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0连接有插接口21、蓝牙芯片22,该插接口21穿过第二电路板30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10;利用插接口21穿层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和插接口21的结构更加紧凑,车充的集成度更高;节省了空间,使得整体尺寸能够做得更小,更加便于使用以及放置;并且能够便于定位和装配,缩短了生产制造的时间,提高效率;还可以使第一外壳20在出模时更加容易,降低外壳的生产成本和报废率。更为具体地说,所述插接口21USB插口或Type-C插口或Micro-USB插口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选用,不以本实施例的USB插口为限。
所述第二电路板30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有正极触点31和负极触点32。具体地说,该所述第二电路板30上对应电源管理单元所在端为发热区域301,另一端为非发热区域302,所述发热区域301和非发热区域302之间通过插接口21隔离。使用插接口21将发热区域301和非发热区域302进行隔离,不仅可以降低车充使用损耗,同时可以借助插接口21增加车充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说明,(参见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间距设置的距离为3.0至5.0mm。通常,第二电路板30的发热区域301的温度在60度至65度,将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设置在3.0mm至5.0mm的区间内,能够保证芯片22的温度控制在50度以下。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间距设置的距离优选设置为3.8至4.0mm;在此高度区间中,能够在保证蓝牙芯片22温度控制在抵于50度的同时,将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的间距设置更小,从而保证车充的整体结构小。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位于第二电路板30的一侧,所述蓝牙芯片22布置于第一电路板20且位于第二电路板30的另一侧。所述正极触点31显露于第一外壳10的底部且通过弹性元件33与第二电路板30导通连接,该弹性元件33优选使用弹簧。所述负极触点32显露于第一外壳10的侧面且通过连接片34与第二电路板30导通连接;所述连接片34呈弧形设置贴合于第一外壳10的内表面上;所述连接片34位于第二电路板30的一侧以背离蓝牙芯片22所在侧。通过设置的连接片34,一方面能够利用连接片34与第一外壳10的连接以传导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连接片34件热量往蓝牙芯片22的反方向进行传导,避免了提高蓝牙芯片22温度,对蓝牙芯片22造成不良影响。
所述显示模块40包括有第二外壳41、设于第二外壳41内的第三电路板42以及集成于第三电路板42的显示屏43,该显示屏43显露于第二外壳41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10的顶部安装有一控制按钮11,所述第二外壳41通过控制按钮11安装于第一外壳10;所述控制按钮11是可以按压以及旋转的,例如,通过第二外壳41按压控制按钮11可以实现接听电话,转动第二外壳41能够调节音量又或者切换频道,具体的功可以依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更改。并且,该第三电路板42通过FPC排线(图中未显示)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0。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第一外壳10内部间距设置的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该第一电路板20的插接口21穿过第二电路30板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10,可以使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和插接口21的结构更加紧凑,车充的集成度更高,节约空间,使整体尺寸能够做小,便于使用,且可以提高组合后的稳定性;
其次是,利用插接口21将第二电路板30的发热区域301和非发热区域302隔离开;降低了车充的损耗;同时借助插接口21进行散热,增加车充的散热性能。
以及,对负极触点32的结构进行巧妙设计,其连接片34呈弧形,与第一外壳10接触,传导热量,且温度传导方向与蓝牙芯片22位置相反,避免热量对蓝牙芯片22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外壳(10)、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所述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彼此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安装于第一外壳(10)内且相互层叠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0)连接有插接口(21)、蓝牙芯片(22),该插接口(21)穿过第二电路板(30)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10);所述第二电路板(30)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有正极触点(31)和负极触点(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30)上对应电源管理单元所在端为发热区域(301),另一端为非发热区域(302),所述发热区域(301)和非发热区域(302)之间通过插接口(21)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间距设置的距离为3.0至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间距设置的距离为3.8至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位于第二电路板(30)的一侧,所述蓝牙芯片(22)布置于第一电路板(20)且位于第二电路板(30)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触点(31)显露于第一外壳(10)的底部且通过弹性元件(33)与第二电路板(30)导通连接,该负极触点(32)显露于第一外壳(10)的侧面且通过连接片(34)与第二电路板(30)导通连接;所述连接片(34)呈弧形设置贴合于第一外壳(10)的内表面上;所述连接片(34)位于第二电路板(30)的一侧以背离蓝牙芯片(22)所在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括有一显示模块(40),该显示模块(40)包括有第二外壳(41)、设于第二外壳(41)内的第三电路板(42)以及集成于第三电路板(42)的显示屏(43),该显示屏(43)显露于第二外壳(41)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0)的顶部安装有一控制按钮(11),所述第二外壳(41)通过控制按钮(11)安装于第一外壳(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路板(42)通过FPC排线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21)USB插口或Type-C插口或Micro-USB插口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CN201921333061.4U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Active CN210806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3061.4U CN210806768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3061.4U CN210806768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6768U true CN210806768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3061.4U Active CN210806768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6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8105B (zh)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1853750U (zh) 电池架、电池供电机构以及照明装置
CN210806768U (zh)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CN102588840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029818A (zh) 可插拔的卡座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38826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充电器
CN212992219U (zh) 一种具有堆叠结构的高功率适配器
CN210119764U (zh) 双无线充电鼠标垫
CN210576595U (zh) 充电插头、充电线及充电器
CN209786059U (zh) 电池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493395B (zh) 移动终端
CN208489473U (zh) 集成模块化插座
CN20773247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14176942U (zh) 一种快充充电器
CN220439940U (zh) 一种德式单控式插座
CN220774901U (zh) 一种具有多种供电方式的智能插座
CN221828635U (zh) 一种电池充电器
CN209897036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接收器
CN213816533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外壳
CN217591425U (zh) 集成式充电座的散热结构
CN219227452U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CN214957711U (zh) 一种电子转接器
CN219046345U (zh) 一种带充电电源的插座
CN209897362U (zh) 车载充电器及其电路板
CN219304519U (zh) 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