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3883U - 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63883U CN206763883U CN201720451514.8U CN201720451514U CN206763883U CN 206763883 U CN206763883 U CN 206763883U CN 201720451514 U CN201720451514 U CN 201720451514U CN 206763883 U CN206763883 U CN 2067638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ting
- slider
- mechanical property
- die casting
- inner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所述压铸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以及滑块组件;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之间设有内腔;所述上模体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浇口;所述滑块组件之间设有位于浇口下端的进液通道;所述内腔包括竖直且与进液通道连通的直浇道,设于直浇道末端的横浇道,与横浇道连通的若干内浇道,及若干铸件腔;所述内浇道的末端设有一个铸件腔;所述铸件腔的上端向前延伸,其后端向后延伸,以形成人字形腔体。本实用新型其用于压铸成形末端分叉成人字形的棒状铸件,并且在上模体、下模体分别设置油路孔以及加热管进行加热,消除局部热节区域,保证充型过程中的流动性,降低缩孔等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评价半固态铝合金热力学性能的棒状铸件采用的是重力浇铸,而不是采用半固态压铸成形制造的,现有的棒状铸件末端为圆球形,易产生缩孔缺陷,对半固态铝合金压铸成形棒状铸件热力学评价产生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所述压铸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以及滑块组件;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之间设有内腔;所述上模体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浇口;所述滑块组件之间设有位于浇口下端的进液通道;所述内腔包括竖直且与进液通道连通的直浇道,设于直浇道末端的横浇道,与横浇道连通的若干内浇道,及若干铸件腔;所述内浇道的末端设有一个铸件腔;所述铸件腔的上端向前延伸,其后端向后延伸,以形成人字形腔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滑块组件设有位于进液通道上端的凹槽,其包括前滑块,以及后滑块;所述前滑块的后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一缺口,以及位于第一缺口顶端的半圆形第一凹陷部;所述后滑块的前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二缺口,以及位于第二缺口顶端的半圆形第二凹陷部;所述前滑块的后端面与后滑块的前端面贴紧时,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形成所述的进液通道,所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形成所述的凹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下模体设有用于滑动联接前滑块的前滑槽,位于前滑槽前端的前连接座,用于滑动联接后滑块的后滑槽,位于后滑槽后端的后连接座;所述前滑块与前连接座、后滑块与后连接座之间分别采用丝杆传动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滑块设有第一油路孔;所述后滑块设有第二油路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模体设于位于所述内腔上侧的第三油路孔;所述下模体设有位于所述内腔下侧的第四油路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压铸模具还包括上加热管组和下加热管组;所述上模体设有用于安装上加热管组的上电加热棒孔;所述下模体设有用于安装下加热管组的下电加热棒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压铸模具还包括设于浇口的浇口套;所述浇口套设有注液通道,以及位于注液通道外周的环向水路通道或油路通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内浇道、铸件腔的数量为1-10个。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内腔还包括与铸件腔连通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设于铸件腔的外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横浇道的截面沿直浇道至内浇道方向缩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用于压铸成形末端分叉成人字形的棒状铸件,并且在上模体、下模体分别设置油路孔以及加热管进行加热,消除局部热节区域,以使得浆料完全充型以及保证充型过程中的流动性,降低了铸件中的缩孔等缺陷,有利于评价铝合金本固态材料的热力学倾向。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的分解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视图;
图3为上模体、下模体的油路与棒状铸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棒状铸件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滑块、后滑块与棒状铸件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压铸模具 1 棒状铸件
2 上模体 21 浇口
22 上电加热棒孔 23 第三油路孔
3 下模体 31 前滑槽
33 下电加热棒孔 34 第四油路孔
4 滑块组件 41 前滑块
42 后滑块 5 内腔
52 横浇道 53 内浇道
54 铸件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10,其包括:上模体2和下模体3,以及滑块组件4。上模体2和下模体3之间设有内腔5,上模体2设有与内腔5连通的浇口21,滑块组件4之间设有位于浇口21下端的进液通道。内腔5包括竖直且与进液通道连通的直浇道,设于直浇道末端的横浇道52,与横浇道52连通的若干内浇道53,及若干铸件腔54。在本实施例中,铸件腔54的数量为5个。内浇道53的末端设有一个铸件腔54,铸件腔54的上端向前延伸,其后端向后延伸,以形成人字形腔体。
内浇道53的末端设有一个铸件腔54,铸件腔54的上端向前延伸,其后端向后延伸,以形成人字形腔体。内浇道53、铸件腔54的数量为1-10个。
滑块组件4设有位于进液通道上端的凹槽,其包括前滑块41,以及后滑块42。下模体3设有用于滑动联接前滑块41的前滑槽31,位于前滑槽31前端的前连接座,用于滑动联接后滑块42的后滑槽,位于后滑槽后端的后连接座。前滑块41与前连接座、后滑块42与后连接座之间分别采用丝杆传动连接。通过调节丝杆,从而调节前滑块41、后滑块42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控制进液通道距离的目的。在具体实施时,滑块组件4也可以由三个滑块构成。充型时,通过调节滑块组件4也可以给内腔5的浆料形成压力,以便于充型充分。
压铸模具10还包括上加热管组和下加热管组,上模体2设有用于安装上加热管组的上电加热棒孔22,下模体3设有用于安装下加热管组的下电加热棒孔33。上模体2设于位于内腔5上侧的第三油路孔23,下模体3设有位于内腔5下侧的第四油路孔34。其中,上加热管组和下加热管组分别位于第三油路孔23、第四油路孔34的外侧,通过上加热管组、下加热管组、及第三油路孔23、第四油路孔34对压铸模具10进行油加热,从而达到压铸模具10的热平衡,以保证浆料在内腔5的流动性,从而减少压铸件中的气孔。具体实施时,上加热管组和下加热管组的数量为5-10根。
压铸模具10还包括设于浇口21的浇口套,浇口套设有注液通道,以及位于注液通道外周的环向水路通道。
如图4、图5所示,棒状铸件1的末端设有人字形分叉,具体实施时,内腔还包括与铸件腔连通的储液腔,储液腔设于铸件腔的外侧,横浇道的截面沿直浇道至内浇道方向缩小,可以防止卷气类铸造缺陷。压铸成形时,由于腔体的厚度均匀,并且通过上加热管组、下加热管组、及第三油路孔23、第四油路孔34对压铸模具10进行油加热后,铝合金浆料进入到铸件腔后充型比较充分,凝固时半固态金属熔体压力补缩提高铸件致密度,减少了缩孔等现象,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压铸成形的热力学性能评价结果也能消除缩孔、气孔等影响。
前滑块41的后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一缺口,以及位于第一缺口顶端的半圆形第一凹陷部。后滑块42的前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二缺口,以及位于第二缺口顶端的半圆形第二凹陷部,前滑块41的后端面与后滑块42的前端面贴紧时,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形成进液通道,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形成的凹槽。前滑块41设有第一油路孔,后滑块42设有第二油路孔。
进行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压铸成形的热力学性能实验时,可向内腔浇筑不同铝合金材料以及不同凝固状态的浆料,从而测试不同材料、状态时的热力学性能。
压铸模具还包括设于浇口的浇口套,浇口套设有注液通道,以及位于注液通道外周的环向水路通道或油路通道。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以及滑块组件;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之间设有内腔;所述上模体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浇口;所述滑块组件之间设有位于浇口下端的进液通道;所述内腔包括竖直且与进液通道连通的直浇道,设于直浇道末端的横浇道,与横浇道连通的若干内浇道,及若干铸件腔;所述内浇道的末端设有一个铸件腔;所述铸件腔的上端向前延伸,其后端向后延伸,以形成人字形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设有位于进液通道上端的凹槽,其包括前滑块,以及后滑块;所述前滑块的后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一缺口,以及位于第一缺口顶端的半圆形第一凹陷部;所述后滑块的前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二缺口,以及位于第二缺口顶端的半圆形第二凹陷部;所述前滑块的后端面与后滑块的前端面贴紧时,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形成所述的进液通道,所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形成所述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设有用于滑动联接前滑块的前滑槽,位于前滑槽前端的前连接座,用于滑动联接后滑块的后滑槽,位于后滑槽后端的后连接座;所述前滑块与前连接座、后滑块与后连接座之间分别采用丝杆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块设有第一油路孔;所述后滑块设有第二油路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设于位于所述内腔上侧的第三油路孔;所述下模体设有位于所述内腔下侧的第四油路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模具还包括上加热管组和下加热管组;所述上模体设有用于安装上加热管组的上电加热棒孔;所述下模体设有用于安装下加热管组的下电加热棒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模具还包括设于浇口的浇口套;所述浇口套设有注液通道,以及位于注液通道外周的环向水路通道或油路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铸件腔的数量为1-10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还包括与铸件腔连通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设于铸件腔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浇道的截面沿直浇道至内浇道方向缩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51514.8U CN206763883U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51514.8U CN206763883U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63883U true CN206763883U (zh) | 2017-12-19 |
Family
ID=6063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51514.8U Active CN206763883U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6388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6047A (zh) * | 2018-01-02 | 2019-07-09 | Ykk株式会社 | 压铸装置 |
CN110125363A (zh) * | 2019-06-24 | 2019-08-16 | 东莞东运镁业有限公司 |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压铸工艺 |
CN111024152A (zh) * | 2019-11-19 | 2020-04-17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检测气缸体铸件材料性能的方法 |
CN112222374A (zh) * | 2020-10-25 | 2021-01-15 | 沈阳工业大学 | 一种半固态流变压铸卡车后处理支架的浇注系统 |
CN112338162A (zh) * | 2020-09-30 | 2021-02-09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板状铸件的浇道系统及半固态压铸成形工艺 |
-
2017
- 2017-04-25 CN CN201720451514.8U patent/CN2067638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6047A (zh) * | 2018-01-02 | 2019-07-09 | Ykk株式会社 | 压铸装置 |
CN110125363A (zh) * | 2019-06-24 | 2019-08-16 | 东莞东运镁业有限公司 |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压铸工艺 |
CN111024152A (zh) * | 2019-11-19 | 2020-04-17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检测气缸体铸件材料性能的方法 |
CN112338162A (zh) * | 2020-09-30 | 2021-02-09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板状铸件的浇道系统及半固态压铸成形工艺 |
CN112222374A (zh) * | 2020-10-25 | 2021-01-15 | 沈阳工业大学 | 一种半固态流变压铸卡车后处理支架的浇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63883U (zh) | 一种用于测试棒状铸件热裂倾向及力学性能的压铸模具 | |
KR101480631B1 (ko) | 프레스 주조 장치 및 프레스 주조 방법 | |
CN106735086B (zh) | 一种铸造装置 | |
CN101704088B (zh) | 合金液态挤压铸造成型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 |
CN105328163A (zh) | 一种铝合金部件防缩孔压铸模具 | |
CN206732094U (zh) | 一种用于测试弯曲铸件半固态充型能力的压铸模具 | |
CN101774007B (zh) | 合金液态挤压铸造成型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 |
CN201768895U (zh) | 一种压铸模抽真空结构 | |
CN209077751U (zh) | 一种过余补偿型局部加压的压铸模具 | |
CN205437090U (zh) | 一种立式压铸机 | |
CN100496805C (zh) | 液态模锻即挤压铸造内燃机铝活塞的模具及其铸造方法 | |
CN206740477U (zh) | 一种用于测试半固态压铸充型能力的弯曲件及模具 | |
CN204220957U (zh) | 一种带有局部增压型芯的压铸模具 | |
CN205732808U (zh) | 一种制备冒口的模具 | |
RU2563398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ршней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 |
CN206763884U (zh) | 用于测试压铸成形流动稳定性平板铸件的专用模具 | |
CN206732089U (zh) | 一种用于测试半固态压铸融合性能的平板件及其模具 | |
CN206763885U (zh) | 一种用于制造断齿散热齿的半固态压铸成形专用模具 | |
CN103212690A (zh) | 一种内燃机铝活塞的挤压铸造方法 | |
CN102784898A (zh) | 局部加压机构及利用该机构制造汽车发动机悬置隔垫的方法 | |
CN203155952U (zh) | 一种制造行走机械马达盖的专用覆膜砂外壳 | |
CN202527657U (zh) | 一种铝合金集液池金属型模具 | |
CN202239566U (zh) | 采用镁合金的轿车内手动变速器壳体压铸件的浇口装置 | |
CN101596577B (zh) | 一种减少汽车制动钳体铸造缺陷的方法 | |
KR101000361B1 (ko) | 알루미늄 실린더블록 제조용 고압주조 금형장치 및알루미늄 실린더블록의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2, No. 5, No. 19 Huanguan South Road, Junjunbu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Aikodi (Shenzhen) Precision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2 / F, building B, hongyufa Industrial Park, 19 huanguan South Road, Junlong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ILVER BASIS DIE CASTING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