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5528U -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5528U
CN206755528U CN201720322237.0U CN201720322237U CN206755528U CN 206755528 U CN206755528 U CN 206755528U CN 201720322237 U CN201720322237 U CN 201720322237U CN 206755528 U CN206755528 U CN 206755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ducting
cylinder revolv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222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良锐
闫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222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5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5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5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导风装置包括: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并限定出两个风道,两个风轮安装在风道组件内部,每个风道与每个出风口相连通;两个圆柱旋转门,安装在壳体上,位于两个出风口处,每个圆柱旋转门设置有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装置,通过两个圆柱旋转门旋转使通风通道位于壳体内部或外部分别打开或关闭一个出风口或两个出风口,并通过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凸向或凹向两个出风口中间部分控制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利用两个出风口即可实现空调器的多种出风方式,保证了空调器外观的美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且扩大了出风范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为了实现正面出风或侧面出风通常设置有至少三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的设置影响了空调器外观的美观,而现有技术中利用百叶组件进行导风,使得导风范围有限,大大降低了空调器制冷制热的舒适性,使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导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风装置,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两个风轮,壳体同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导风装置包括: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并限定出两个风道,两个风轮安装在风道组件内部,每个风道与每个出风口相连通;两个圆柱旋转门,安装在壳体上,位于两个出风口处,每个圆柱旋转门设置有通风通道,每个圆柱旋转门旋转使通风通道位于壳体内部或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能够关闭或打开每个出风口;其中,通风通道为弧形结构,圆柱旋转门打开出风口时圆柱旋转门旋转使弧形结构凸向或凹向两个出风口中间部分使打开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装置,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设置有两个出风口的壳体和两个风轮,导风装置包括风道组件和两个圆柱旋转门,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并限定出两个风道,两个风轮安装在风道组件内部,每个风道与每个出风口相连通,两个圆柱旋转门安装在两个出风口处的壳体上,通过每个圆柱旋转门设置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两个圆柱旋转门旋转使通风通道位于壳体内部或外部分别打开或关闭一个出风口或两个出风口,并通过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凸向或凹向两个出风口中间部分控制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使风轮工作产生的风经打开的出风口和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限定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实现了空调器的多种出风方式,满足用户对空调器多维出风方式的追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通过两个出风口即可实现空调器的多种出风方式,避免了设置多个出风口影响空调器外观的美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风轮工作产生的风经通风通道顺畅、快速地吹出至外部环境,避免了通过百叶组件进行导风使出风范围受限,有效地增加了出风范围,保证了充足的出风量和较广的出风范围,使从壳体内部吹出至外部的风能够快速、充分地与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空调器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满足用户对空调器快速达到制冷或制热舒适度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当两个圆柱旋转门同时打开两个出风口时,通过将两个弧形结构同时凹向两个出风口的中间部分,使得两个风轮工作产生的风沿风道经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吹出至外部环境并相交汇,实现了空调器的中间出风,且有效地扩大了空调器中间出风的出风范围,有利于空调器快速、均匀地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将两个弧形结构同时凸向两个出风口的中间部分,使得两个风轮工作产生的风沿风道经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分别向两个出风口左侧和右侧吹出至外部环境且形成两个出风区,进而实现空调器的两侧出风,同时,可以通过旋转圆柱旋转门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位于不同位置进一步控制出风方向,使得同一出风口能够吹出不同方向的风,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两个风轮安装在风道组件的内部,增加了出风范围,能够满足用户对空调器多维出风方式的追求,通过将风道组件限定的两个风道分别与两个风轮工作时产生的出风区相连通,使得控制一个圆柱旋转门关闭一个出风口,另一个圆柱旋转门打开另一个出风口,控制与打开的出风口相连通的风道相靠近的风轮工作,使单个风轮工作产生的风经打开的出风口吹出至外部环境,实现空调器的单侧出风,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导风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圆柱旋转门包括形成通风通道的两个门体,两个门体中较大的一个门体与每个出风口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圆柱旋转门包括形成通风通道的两个门体,两个门体中较大的一个门体与每个出风口相适配,使得圆柱旋转门的较大门体与壳体相连接即可关闭出风口,而较大门体和较小门体之间的部分均为通风通道,进一步地增加了通风通道的出风范围,使从壳体内部吹出的风在较大的范围内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空调器能够快速、均匀、较大范围地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风道在位于出风口的两侧处与圆柱旋转门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风道在位于出风口的两侧处与圆柱旋转门相适配,避免了风道组件限定的风道与圆柱旋转门不匹配而影响出风效果,有效地增大了风道的空间,保证圆柱旋转门在打开出风口时,风轮工作产生的风经风道顺畅、快速的沿通风通道吹出至外部环境,保证了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进而满足空调器快速达到制热或制冷舒适度的需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部,连接部将两个风道相隔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道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部,通过连接部将两个风道相隔离,避免仅打开一个出风口实现单侧出风时两个风道相连通使风轮工作产生的风发生分流而影响出风效果,同时避免了两个出风口同时出风时两个风道相连通使风轮工作产生的风存在损失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与每个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充足的出风量,使空调器能够快速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提高风轮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能量损失,节约使用成本,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靠近每个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与两个门体中较大的一个门体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靠近每个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与两个门体中较大的一个门体相适配,避免了圆柱旋转门打开出风口时较大的门体与风道组件的连接部不适配高高凸出于连接部而将经风道吹出的风阻挡降低了出风量并影响出风效果,有效地保证了在圆柱旋转门打开出风口时通风通道与风道的贯通性和顺畅性,保证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增大了出风范围,使空调器能够快速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斜面为内凹的曲面结构,内凹的曲面结构与圆柱旋转门相适配,有效地减小了连接部和圆柱旋转门连接处的缝隙,减小了风轮工作产生的风流经风道时的损失,进一步保证了出风口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而内凹的曲面结构使得较小的门体能够位于曲面结构的凹槽内,进而保证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与曲面结构的第一导向斜面顺畅连通,保证出风的顺畅性和充足的出风量,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缺口,缺口连通两个出风口,连接部位于缺口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缺口,缺口连通两个出风口,连接部位于缺口处,使得通过缺口将两个出风口相连通,减少了壳体外周壁上的缝隙,进一步保证了空调器外观的美观,同时较少的缝隙有利于用户清洁空调器的壳体,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通过连接部位于缺口处,有效地利用了风道组件连接部的结构,将两个出风口分隔在连接部的两侧,简化了空调器壳体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同时扩大了风道组件限定的与两个出风口相连通的风道的空间,进而使风轮组件工作产生的风沿风道组件限定的风道顺畅、快速的经出风口处圆柱旋转门的通风通道吹出至外部环境,保证了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数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组件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道组件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有利于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且一体式结构的风道组件避免了分体式结构的风道组件存在缝隙而使风轮组件工作产生的风在流通过程中存在漏风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风轮组件工作产生的风沿一体式结构的风道组件限定的风道顺畅、充分、有效地流通,保证了充足的出风量、快速均匀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风轮组件的工作效率,避免能源浪费,节约了使用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设置在壳体上,位于每个出风口处,与每个圆柱旋转门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上每个出风口处设置密封件,密封件与每个圆柱旋转门相接触,使得圆柱旋转门和壳体的连接处能够密封,避免圆柱旋转门和壳体的连接处存在缝隙使风轮工作产生的风沿缝隙流出而影响中间出风口或侧面出风口的出风效果,进而保证了中间出风口和侧面出风口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同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两个风轮;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两个风轮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风装置,壳体同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导风装置,因而具有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导风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检测出风模式指令;控制器,设置在壳体上,与两个风轮、两个圆柱旋转门相连接,并根据出风模式指令对两个风轮、两个圆柱旋转门进行控制;其中,出风模式指令包括中间出风指令、两侧出风指令、停止出风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器,通过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检测出风模式指令,控制器设置在壳体上,与两个风轮、两个圆柱旋转门相连接,并根据中间出风指令、两侧出风指令、停止出风指令对两个风轮、两个圆柱旋转门进行控制,通过两个圆柱旋转门旋转使通风通道位于壳体内部或外部分别打开或关闭一个出风口或两个出风口,并通过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位于不同位置控制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使风轮工作产生的风经打开的出风口和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限定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实现了空调器的多种出风方式,满足用户对空调器多维出风方式的追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通过两个出风口即可实现空调器的多种出风方式,避免了设置多个出风口影响空调器外观的美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器为中间出风指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为两侧出风指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为两侧出风指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器为停止出风指令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导风装置,12风道组件,122连接部,1222第一导向斜面,14圆柱旋转门,142通风通道,144门体,20壳体,202出风口,30风轮,100空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装置10和空调器100。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风装置10,用于空调器100,空调器100包括壳体20和两个风轮30,壳体20同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202,导风装置10包括:风道组件12,设置在壳体20内部并限定出两个风道,两个风轮30安装在风道组件12内部,每个风道与每个出风口202相连通;两个圆柱旋转门14,安装在壳体20上,位于两个出风口202处,每个圆柱旋转门14设置有通风通道142,每个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通风通道142位于壳体20内部或连通壳体20内部和外部能够关闭或打开每个出风口202;其中,通风通道142为弧形结构,圆柱旋转门14打开出风口202时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弧形结构凸向或凹向两个出风口202中间部分使打开的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不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装置10,用于空调器100,空调器100包括设置有两个出风口202的壳体20和两个风轮30,导风装置10包括风道组件12和两个圆柱旋转门14,风道组件12设置在壳体20内部并限定出两个风道,两个风轮30安装在风道组件12内部,每个风道与每个出风口202相连通,两个圆柱旋转门14安装在两个出风口202处的壳体20上,通过每个圆柱旋转门14设置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两个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通风通道142位于壳体20内部或外部分别打开或关闭一个出风口202或两个出风口202,并通过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凸向或凹向两个出风口202中间部分控制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使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经打开的出风口202和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限定的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实现了空调器100的多种出风方式,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多维出风方式的追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通过两个出风口202即可实现空调器100的多种出风方式,避免了设置多个出风口202影响空调器100外观的美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经通风通道142顺畅、快速地吹出至外部环境,避免了通过百叶组件进行导风使出风范围受限,有效地增加了出风范围,保证了充足的出风量和较广的出风范围,使从壳体20内部吹出至外部的风能够快速、充分地与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空调器100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快速达到制冷或制热舒适度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当两个圆柱旋转门14同时打开两个出风口202时,通过将两个弧形结构同时凹向两个出风口202的中间部分,使得两个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沿风道经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吹出至外部环境并相交汇,实现了空调器100的中间出风,且有效地扩大了空调器100中间出风的出风范围,有利于空调器100快速、均匀地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将两个弧形结构同时凸向两个出风口202的中间部分,使得两个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沿风道经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分别向两个出风口202左侧和右侧吹出至外部环境且形成两个出风区,进而实现空调器100的两侧出风,同时,可以通过旋转圆柱旋转门14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位于不同位置进一步控制出风方向,使得同一出风口202能够吹出不同方向的风,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两个风轮30安装在风道组件12的内部,增加了出风范围,能够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多维出风方式的追求,通过将风道组件12限定的两个风道分别与两个风轮30工作时产生的出风区相连通,使得控制一个圆柱旋转门14关闭一个出风口202,另一个圆柱旋转门14打开另一个出风口202,控制与打开的出风口202相连通的风道相靠近的风轮30工作,使单个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经打开的出风口202吹出至外部环境,实现空调器100的单侧出风,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个圆柱旋转门14包括形成通风通道142的两个门体144,两个门体144中较大的一个门体144与每个出风口202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圆柱旋转门14包括形成通风通道142的两个门体144,两个门体144中较大的一个门体144与每个出风口202相适配,使得圆柱旋转门14的较大门体144与壳体20相连接即可关闭出风口202,而较大门体144和较小门体144之间的部分均为通风通道142,进一步地增加了通风通道142的出风范围,使从壳体20内部吹出的风在较大的范围内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空调器100能够快速、均匀、较大范围地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个风道在位于出风口202的两侧处与圆柱旋转门14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风道在位于出风口202的两侧处与圆柱旋转门14相适配,避免了风道组件12限定的风道与圆柱旋转门14不匹配而影响出风效果,有效地增大了风道的空间,保证圆柱旋转门14在打开出风口202时,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经风道顺畅、快速的沿通风通道142吹出至外部环境,保证了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进而满足空调器100快速达到制热或制冷舒适度的需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风道组件12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部122,连接部122将两个风道相隔离。
在该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2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部122,通过连接部122将两个风道相隔离,避免仅打开一个出风口202实现单侧出风时两个风道相连通使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发生分流而影响出风效果,同时避免了两个出风口202同时出风时两个风道相连通使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存在损失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与每个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202充足的出风量,使空调器100能够快速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提高风轮30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能量损失,节约使用成本,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部122靠近每个出风口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222,第一导向斜面1222与两个门体144中较大的一个门体144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部122靠近每个出风口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222,第一导向斜面1222与两个门体144中较大的一个门体144相适配,避免了圆柱旋转门14打开出风口202时较大的门体144与风道组件12的连接部122不适配高高凸出于连接部122而将经风道吹出的风阻挡降低了出风量并影响出风效果,有效地保证了在圆柱旋转门14打开出风口202时通风通道142与风道的贯通性和顺畅性,保证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增大了出风范围,使空调器100能够快速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斜面1222为内凹的曲面结构,内凹的曲面结构与圆柱旋转门14相适配,有效地减小了连接部122和圆柱旋转门14连接处的缝隙,减小了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流经风道时的损失,进一步保证了出风口202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而内凹的曲面结构使得较小的门体144能够位于曲面结构的凹槽内,进而保证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与曲面结构的第一导向斜面1222顺畅连通,保证出风的顺畅性和充足的出风量,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壳体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缺口,缺口连通两个出风口202,连接部122位于缺口处。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缺口,缺口连通两个出风口202,连接部122位于缺口处,使得通过缺口将两个出风口202相连通,减少了壳体20外周壁上的缝隙,进一步保证了空调器100外观的美观,同时较少的缝隙有利于用户清洁空调器100的壳体20,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通过连接部122位于缺口处,有效地利用了风道组件12连接部122的结构,将两个出风口202分隔在连接部122的两侧,简化了空调器100壳体20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同时扩大了风道组件12限定的与两个出风口202相连通的风道的空间,进而使风轮组件工作产生的风沿风道组件12限定的风道顺畅、快速的经出风口202处圆柱旋转门14的通风通道142吹出至外部环境,保证了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数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风道组件12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2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有利于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且一体式结构的风道组件12避免了分体式结构的风道组件12存在缝隙而使风轮组件工作产生的风在流通过程中存在漏风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风轮组件工作产生的风沿一体式结构的风道组件12限定的风道顺畅、充分、有效地流通,保证了充足的出风量、快速均匀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风轮组件的工作效率,避免能源浪费,节约了使用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设置在壳体20上,位于每个出风口202处,与每个圆柱旋转门14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20上每个出风口202处设置密封件,密封件与每个圆柱旋转门14相接触,使得圆柱旋转门14和壳体20的连接处能够密封,避免圆柱旋转门14和壳体20的连接处存在缝隙使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沿缝隙流出而影响中间出风口202或侧面出风口202的出风效果,进而保证了中间出风口202和侧面出风口202充足的出风量和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100,包括:壳体20,壳体20同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202;两个风轮30;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风装置1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包括壳体20、两个风轮30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风装置10,壳体20同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202。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导风装置10,因而具有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导风装置10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20上,用于检测出风模式指令;控制器,设置在壳体20上,与两个风轮30、两个圆柱旋转门14相连接,并根据出风模式指令对两个风轮30、两个圆柱旋转门14进行控制;其中,出风模式指令包括中间出风指令、两侧出风指令、停止出风指令。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器,通过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20上,检测出风模式指令,控制器设置在壳体20上,与两个风轮30、两个圆柱旋转门14相连接,并根据中间出风指令、两侧出风指令、停止出风指令对两个风轮30、两个圆柱旋转门14进行控制,通过两个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通风通道142位于壳体20内部或外部分别打开或关闭一个出风口202或两个出风口202,并通过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位于不同位置控制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使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经打开的出风口202和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限定的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实现了空调器100的多种出风方式,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多维出风方式的追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通过两个出风口202即可实现空调器100的多种出风方式,避免了设置多个出风口202影响空调器100外观的美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检测装置检测到中间出风指令时,如图1所示,控制每个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通风通道142连通壳体20的内部和外部打开两个出风口202,控制每个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每个弧形结构凹向两个出风口202的中间部分,控制两个风轮30开始工作,使得两个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经沿风道经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吹出至外部环境并相交汇,实现了空调器100的中间出风,且有效地扩大了空调器100中间出风的出风范围,有利于空调器100快速、均匀地达到制热或制冷的舒适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通过旋转圆柱旋转门14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位于不同位置进一步控制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使得同一出风口202能够吹出不同方向的风,进一步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多维出风的追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当检测装置检测到两侧出风指令时,如图2所示,控制每个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通风通道142连通壳体20内部和外部打开两个出风口202,控制每个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每个弧形结构凸向两个出风口202的中间部分,控制两个风轮30开始工作,使得两个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沿风道经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分别向两个出风口202左侧和右侧吹出至外部环境且形成两个出风区,进而实现空调器100的两侧出风。同时,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旋转圆柱旋转门14使弧形结构的通风通道142位于不同位置进一步控制出风方向,使得同一出风口202能够吹出不同方向的风,使得两个出风可即可实现空调器100的多维出风方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停止出风指令时,如图4所示,控制两个风轮30停止工作停止产生风,控制每个圆柱旋转门14旋转使通风通道142位于壳体20内部关闭每个出风口202,避免了空调器100在停止出风模式下两个出风口202暴露在壳体20外周壁上而影响空调器100外观的美观,有效地保证了空调器100外观的美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出风模式指令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出风指令。例如,出风模式指令为单侧出风指令,通过将风道组件12限定的两个风道分别与两个风轮30工作时产生的出风区相连通,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出风指令时,控制一个圆柱旋转门14关闭一个出风口202,另一个圆柱旋转门14打开另一个出风口202,控制与打开的出风口202相连通的风道相靠近的风轮30工作,使单个风轮30工作产生的风经打开的出风口202吹出至外部环境,实现空调器100的单侧出风,能够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多维出风方式的追求,扩大了两个出风口202的使用范围,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地,单侧出风指令可以为右侧出风指令或左侧出风指令,以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多维出风方式的追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风装置,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两个风轮,所述壳体同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包括:
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限定出两个风道,两个所述风轮安装在所述风道组件内部,每个所述风道与每个所述出风口相连通;
两个圆柱旋转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位于两个所述出风口处,每个所述圆柱旋转门设置有通风通道,每个所述圆柱旋转门旋转使所述通风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或连通所述壳体内部和外部能够关闭或打开每个所述出风口;
其中,所述通风通道为弧形结构,所述圆柱旋转门打开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圆柱旋转门旋转使所述弧形结构凸向或凹向两个所述出风口中间部分使打开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圆柱旋转门包括形成所述通风通道的两个门体,两个所述门体中较大的一个所述门体与每个所述出风口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风道在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处与所述圆柱旋转门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两个所述风道相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靠近每个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两个所述门体中较大的一个所述门体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缺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每个所述出风口处,与每个所述圆柱旋转门相接触。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同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
两个风轮;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检测出风模式指令;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两个所述风轮、两个圆柱旋转门相连接,并根据所述出风模式指令对两个所述风轮、两个所述圆柱旋转门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出风模式指令包括中间出风指令、两侧出风指令、停止出风指令。
CN201720322237.0U 2017-03-30 2017-03-30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Active CN206755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2237.0U CN206755528U (zh) 2017-03-30 2017-03-30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2237.0U CN206755528U (zh) 2017-03-30 2017-03-30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5528U true CN206755528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22237.0U Active CN206755528U (zh) 2017-03-30 2017-03-30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55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1405A (zh) * 2017-03-30 2017-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9282467A (zh) * 2018-09-27 2019-01-2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1405A (zh) * 2017-03-30 2017-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9282467A (zh) * 2018-09-27 2019-01-2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282467B (zh) * 2018-09-27 2021-08-0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9541A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00682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755528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03940068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958860A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6755516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06196291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979555A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7830579A (zh) 天花机
CN110762620A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76263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
CN106839368A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6755523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06755529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06907774A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6839369A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9442573A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6594867A (zh) 空调器
CN21111969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739564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WO2018176627A1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6739563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06739557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01223310Y (zh) 一种烤箱
CN217178726U (zh) 一种风口结构、风管机及中央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