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4289U -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 Google Patents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4289U
CN206754289U CN201720473940.1U CN201720473940U CN206754289U CN 206754289 U CN206754289 U CN 206754289U CN 201720473940 U CN201720473940 U CN 201720473940U CN 206754289 U CN206754289 U CN 206754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gear
worm screw
cabinet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39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 Y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39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4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4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4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该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包括:机箱、驱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机箱内至少安装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分别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分别与一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机箱结构将至少两个蜗轮蜗杆机构集成为一体式,结构紧凑,方便组装;并且用蜗轮蜗杆的方式替代原先斜齿轮传动的方式,拥有较大的传动比,能有平稳的传动,噪音也非常小。

Description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现代化工厂里,设备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机械装备的设计上,使用减速机的情况很常见。减速机能把电机的转速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以一定的减速比给减下来,根据力学定律,减速机的输出力矩就会相应的增大。机械设计中常使用小力矩但高速旋转的电机,配合减速机来实现低速高力矩的输出效果。
机床上有时候涉及到两个空间方向的驱动时(比如上下及前后),现有的设备上的减速机都是通过两个加工件以及六个斜齿轮分别组成两组传动部件,分别通过两个伺服电机分别带动其中一个齿轮,继而带动另外两个齿轮转动。这样的组装方式不仅加工件耗时,而且安装复杂;另外斜齿轮传动方式,轮齿啮合时的作用力有轴向分力,该轴向分力有害,将增大传动装置中的摩擦损失,影响寿命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以解决现有采用斜齿轮的减速机在涉及到两个空间方向的驱动时,组装方式复杂,齿轮磨损严重,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包括:机箱、驱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机箱内至少安装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分别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分别与一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
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安装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一蜗杆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安装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二蜗杆与另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在所述机箱内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蜗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蜗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蜗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蜗杆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的一端分别具有蜗杆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的另一端分别具有蜗杆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采用立方体的铝铸件。
第二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床,该机床包括上述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该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设置于机床上,包括机箱、驱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机箱内至少安装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分别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分别与一输出轴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改变了现有减速机中六个斜齿轮以及两个加工件组成的结构,通过一机箱结构将至少两个蜗轮蜗杆机构集成为一体式,结构紧凑,方便组装;并且用蜗轮蜗杆的方式替代原先斜齿轮传动的方式,拥有较大的传动比,能有平稳的传动,噪音也非常小,这主要是用蜗杆和蜗轮齿的啮合时连续的,并且啮合的齿对数还相对较多,所以传动比较平稳,噪音小。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床,该机床采用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利于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机箱; 2-第一输出轴; 3-密封圈;
4-第二输出轴; 5-第一蜗轮; 6-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7-第一蜗杆; 8-蜗杆连接件; 9-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10-第二蜗轮; 11-第二蜗杆; 12-平头螺钉;
13-蜗杆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包括:机箱1、驱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机箱1内至少安装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分别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分别与一输出轴连接。可见,本实施例中的减速机改变了现有减速机中六个斜齿轮以及两个加工件组成的结构,通过一机箱1结构将至少两个蜗轮蜗杆机构集成为一体式,结构紧凑,方便组装;并且用蜗轮蜗杆的方式替代原先斜齿轮传动的方式,拥有较大的传动比,能有平稳的传动,噪音也非常小,这主要是用蜗杆和蜗轮齿的啮合时连续的,并且啮合的齿对数还相对较多,所以传动比较平稳,噪音小。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机箱1内安装有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当然,为了特殊需要,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机箱1内安装三个、四个、五个并列的蜗轮蜗杆机构。此处不再一一局限。
优选地,所述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第一蜗杆7、第一蜗轮5、第二蜗杆11和第二蜗轮10;
所述第一蜗杆7和第一蜗轮5安装于所述机箱1内,所述第一蜗轮5与所述第一蜗杆7相啮合,所述第一蜗杆7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蜗轮5与第一输出轴2(R轴)连接;
所述第二蜗杆11和第二蜗轮10安装于所述机箱1内,所述第二蜗轮10与所述第二蜗杆11相啮合,所述第二蜗杆11与另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蜗轮10与第二输出轴4(X轴)连接。
这里面,所述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输出轴4平行设置,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输出轴4均伸出机箱1。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输出轴4的伸出方向相反,例如:一前一后,或者,一左一右等等。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当然,除此之外,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输出轴4的伸出方向也可以相同。此处不再局限。
优选地,每个输出轴还可以采用双向输出的方式,两侧的输出轴同轴度达到0.01mm,当然,还可以配合使用密封圈3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可以理解为并列的开设在机箱1内,两者相互独立。所述第一蜗杆7和第一蜗轮5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蜗杆11和第二蜗轮10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第一蜗杆7与第二蜗杆11在所述机箱1内平行设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采用立方体的铝铸件。铸铝件为立方体的整体外形,每个平面均经过加工,使减速机与辅助设施的安装极具弹性。本实施例中,内六角圆柱头螺钉6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9等等配合组装。
对应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蜗杆7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蜗杆7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蜗杆1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蜗杆11进行转动。
这里面,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机壳可以通过法兰安装。电机选为伺服电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蜗杆7、第二蜗杆11的一端分别具有蜗杆连接件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蜗杆7、第二蜗杆11的另一端分别具有蜗杆固定件13。
值得说明的是,蜗杆连接件8与蜗杆固定件13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通过两者的限制实现蜗杆能够稳定的在机箱1内转动。
例如:蜗杆连接件8可以为轴承,当然还可以采用闷盖等结构,通过平头螺钉12配合使用。
例如:蜗杆固定件13可以为轴承座或者限位销等等。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
第一蜗杆7连接一个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蜗杆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5转动,R轴(第一输出轴2)跟第一蜗轮5连接,因此随之一起运动;
同样的,第二蜗杆11连接一个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蜗杆1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轮10转动,X轴(第二输出轴4)跟第二蜗轮10连接,因此随之一起运动,实现空间两个不同方向的传动。
综上,采用上述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不仅铸铝件省时,安装方便,而且蜗轮蜗杆传动具有:
其一、拥有较大的传动比,非常紧凑的结构;
其二、能有平稳的传动,噪音也非常小,这主要是用蜗杆和蜗轮齿的啮合时连续的,并且啮合的齿对数还相对较多,所以传动比较平稳,噪音小;
其三、能使用自锁性能,如果蜗杆的螺旋角没有齿轮间的当量摩擦角大时,蜗杆传动就会启动自锁,换句话说就是只有蜗杆带动蜗轮,蜗轮不能带动蜗杆。
其四、两侧的输出轴同轴度达到0.01mm,精度高;
其五、铸铝件为立方体的整体外形,每个平面均经过加工,使减速机与辅助设施的安装极具弹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还可以进一步地变形,主要针对第一输出轴2与所述第二输出轴4垂直设置的描述。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相应部件可以参见图1至图2所示),其包括:机箱1、驱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机箱1内至少安装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分别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分别与一输出轴连接。优选地,所述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第一蜗杆7、第一蜗轮5、第二蜗杆11和第二蜗轮10;所述第一蜗杆7和第一蜗轮5安装于所述机箱1内,所述第一蜗轮5与所述第一蜗杆7相啮合,所述第一蜗杆7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蜗轮5与第一输出轴2(R轴)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1和第二蜗轮10安装于所述机箱1内,所述第二蜗轮10与所述第二蜗杆11相啮合,所述第二蜗杆11与另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蜗轮10与第二输出轴4(X轴)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输出轴4垂直设置,当然对应在机箱1内构成相应的安装结构。这里面,例如:所述第一输出轴2的伸出方向可以朝前,第二输出轴4的伸出方向可以朝左;又例如:所述第一输出轴2的伸出方向可以朝后,第二输出轴4的伸出方向可以朝上,等等。
至于其他的具体特征,已在上面实施例一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机床,其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一个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至少一个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设置于机床上,包括机箱1、驱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机箱1内至少安装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分别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分别与一输出轴连接。此外,机床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驱动每组蜗轮蜗杆机构对应的驱动机构。当然,该机床还包括其他配套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
至于其他结构,已经在上面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机床而言,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利于推广与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驱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机箱内至少安装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分别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分别与一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
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安装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一蜗杆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安装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二蜗杆与另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在所述机箱内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蜗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蜗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蜗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蜗杆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的一端分别具有蜗杆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的另一端分别具有蜗杆固定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采用立方体的铝铸件。
10.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01720473940.1U 2017-05-02 2017-05-02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Active CN206754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3940.1U CN206754289U (zh) 2017-05-02 2017-05-02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3940.1U CN206754289U (zh) 2017-05-02 2017-05-02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4289U true CN206754289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6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3940.1U Active CN206754289U (zh) 2017-05-02 2017-05-02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42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8623A (zh) * 2017-05-02 2017-07-18 上海葛世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8623A (zh) * 2017-05-02 2017-07-18 上海葛世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9531A (zh) 具有双蜗轮蜗杆消隙机构的回转工作台驱动装置
CN103753529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关节无间隙传动机构
CN101280823A (zh) 双蜗轮精密传动装置
CN206754289U (zh)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CN105465315B (zh) 一种多进两出式组合差速减速机
CN109048869B (zh) 腕体传动结构及六轴机器人
CN205371463U (zh) 一种组合差速减速机
CN110630692A (zh) 直角型减速机
CN106958623A (zh) 双伺服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机床
CN113202906B (zh)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电机
CN210715753U (zh) 新型直角型减速机
CN206468796U (zh) 高精度行星减速器
CN204387290U (zh) 一种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蜗轮自动消隙装置
CN210715754U (zh) 直角型减速机
CN115126838A (zh) 基于锥蜗杆传动侧隙可调式的双自由度机械臂
CN108533683A (zh) 用于交叉轴传动的凸-凸啮合纯滚动螺旋锥齿轮机构
CN212859198U (zh) 一种转向器壳体加工用定位夹持工装
CN211082715U (zh) 一种高扭矩蜗轮蜗杆减速器
CN209925523U (zh) 一种轻型机器人用行星摆线式减速机
CN107160385A (zh) 一种具有柔性齿轮结构的五轴机械手
CN203680297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关节无间隙传动机构
CN203579205U (zh) 一种数控旋转工作台双驱动结构
CN203230794U (zh) 工业管机械设备用无间隙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CN108044645B (zh) 一种变厚机器人关节传动结构
CN107202099B (zh) 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en Wei

Inventor after: Liu Changcheng

Inventor after: Qiao Rongwang

Inventor before: Cao 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8

Address after: 271411 Shandong province Ningyang County magnetic kiln Town happiness Road North First Kui Xing Road South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a Yi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8 Chuansh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109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Ge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