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0113U - 一种无人机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0113U
CN206750113U CN201720453194.XU CN201720453194U CN206750113U CN 206750113 U CN206750113 U CN 206750113U CN 201720453194 U CN201720453194 U CN 201720453194U CN 206750113 U CN206750113 U CN 206750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 pan
unmanned plane
framework
electricity
plan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31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旭
刘佳
司李征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fei Global Avi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fei Global Avi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fei Global Avi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0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0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壳体,包括:底壳、托板、上盖和框架。所述底壳为具有上端敞口及内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底壳底部上设置安装柱;所述托板位于所述安装柱上并与所述安装柱上端连接;所述上盖罩设在所述底壳的上端敞口处;所述框架安装于所述底壳侧壁的外侧,所述框架上设置用于安装机臂的安装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能够对无人机中心壳体进行模块化设置,方便拆卸与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壳体。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用途广泛,不仅在现代战争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民用领域更有广阔的前景。目前,无人机已被广泛运用到警备、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壳体有一体成型的也有各部分组装在一起的。对于一体成型结构的无人机壳体如遇部分损坏需整体替换,各部分组装在一起的无人机壳体如果各部分过于零散又会导致拆卸组装不方便。
电调全称电子调速器,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电动机的转速。无人机在飞行时电调会发出较大的热量,长时间过热会导致电调过温停机或烧毁;同时,用于喷洒农药的无人机工作时,药雾会对暴露在外的电调产生侵蚀,进而导致短路现象。一般无人机的电动机与电调安装在各旋翼臂上,但是在检修时需逐个检修,浪费时间和精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壳体,能够对无人机中心壳体进行模块化设置,方便拆卸与更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机壳体,包括:底壳、托板、上盖和框架。所述底壳为具有上端敞口及内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底壳底部上设置安装柱;所述托板位于所述安装柱上并与所述安装柱上端连接;所述上盖罩设在所述底壳的上端敞口处;所述框架安装于所述底壳侧壁的外侧,所述框架上设置用于安装机臂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可以由底壳、托板、上盖组成中心壳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电调安装在底壳和托板之间,将飞机控制组件安装在托板和上盖之间。上盖对中心壳体内组件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中心壳体内如有组件损坏,可以将底壳从框架上拆卸后移至任意地方进行修复与更换,方便操作者拆卸。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底壳的侧壁外侧具有与所述框架连接的延伸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延伸部使底壳与框架连接,方便拆卸。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底壳的上端敞口处的侧壁;所述延伸部具有一体连接的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用于与所述框架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一体连接的凸部和凹部,在将底壳与框架拆卸后,操作者的手位于凸部和凹部之间,方便将底壳拿出。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框架包括依序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与所述凸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设置用于安装机臂的所述安装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依序顺次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用于连接机臂,在拆卸时如需单独拆卸机臂,可以直接将第二连接框从第一连接框上拆下。如此,在维修及安装时方便拆卸、组装。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上盖具有流线型且截面为弧形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从所述上盖的顶部至底部侧面延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盖的形状设计有利于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上盖的顶部具有顶盖,所述凹陷部从所述顶盖底端以弧形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方式延伸至所述上盖底部侧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盖的形状设计有利于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底壳的内置空间内安装电调和电源线集成板,所述电源线集成板上设有并排排列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电调具有通过正极电源线与所述正极板连接的正极电源线出线端和通过负极电源线与负极板连接的负极电源线出线端,所述正极电源线、所述负极电源线交叉布设。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电调集中安装于底壳上,方便维修、更换。采用电源线集成板将电调的电源线有序连接,并将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交叉布设可以抵消其各自产生的磁场。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托板盖设在所述电调和所述电源线集成板上;所述底壳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口,所述底壳底部的另一侧开设有散热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托板盖设在电调和电源线集成板上,将底壳的内部形成类似封闭空间,有利于电调四周的空气循环;采用风机、散热孔和托板形成了风冷系统,对电调降温。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底壳设置具有穿设孔的集线支架,所述底壳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集线支架安装于所述底壳内并对应所述通孔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集线支架的设置,方便了布线。电调的输出线从电调引出后集中穿过集线支架后再通过底壳侧壁的通孔布设连接至电动机,使集中排列设置的电调周围线路排列清晰整洁。
进一步,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所述托板上安装有飞机控制组件;所述上盖的侧壁设置LED灯窗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壳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壳,2、托板,3、上盖,4、框架,5、飞机控制组件,11、安装柱,12、延伸部,13、电调,14、电源线集成板,15、风机口,16、散热孔,17、集线支架,18、通孔,121、凸部,122、凹部,131、正极电源线出线端,132、负极电源线出线端,133、第一电调,134、第二电调,135、第三电调,136、第四电调,141、正极板,142、负极板,31、凹陷部,32、顶盖,33、LED灯窗口,41、安装孔,42、第一连接框,43、第二连接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壳体,包括底壳1、托板2、上盖3和框架4。底壳1为具有上端敞口及内置空间的壳体。底壳1底部上设置安装柱11。托板2位于安装柱11上并与安装柱11上端连接,以使安装柱11支撑托板2。上盖3罩设在底壳1的上端敞口处。框架4安装于底壳1侧壁的外侧。框架4上设置用于安装机臂的安装孔41。
具体的,安装柱11的一端与底壳1的底面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安装装柱1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也可以在其内设置内螺纹,以便与托板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可以由底壳1、托板2、上盖3组成中心壳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电调13安装在底壳1和托板2之间,将飞机控制组件5安装在托板2和上盖3之间。上盖3对中心壳体内组件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中心壳体内如有组件损坏,可以将底壳1从框架4上拆卸后移至任意地方进行修复与更换,方便操作者拆卸。
进一步的,底壳1的侧壁外侧具有与框架4连接的延伸部12。如图1所示,延伸部12位于底壳1的上端敞口处的侧壁。也就是说,例如底壳1的上端敞口为四边形,底壳1的上端敞口处的一个边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延伸部12。延伸部12具有一体连接的凸部121和凹部122。凸部121用于与框架4连接。
进一步的,框架4包括依序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框42和第二连接框43。第一连接框42与凸部121连接。第二连接框43设置用于安装机臂的安装孔41。具体的,第一连接框42与第二连接框43依序顺次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框4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框43。第二连接框43用于连接机臂。如图1所示,延伸部12与第一连接框42连接。在拆卸时如需单独拆卸机臂,可以直接将第二连接框43从第一连接框42上拆下。如此,在维修及安装时方便拆卸、组装。
这样,凸部121与框架4的上端面连接,方便拆卸。当然,延伸部12也可以位于底壳1外侧壁的中部或者其他任意位置,从而凸部121与框架4的对应位置连接,可以选择螺纹连接或其他便于拆卸的连接方式。
具体的,凸部121和凹部122间隔连续的一体成型,形成波浪状的外形。如图1所示,延伸部12具有三个凸部121和两个凹部122。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将凸部121设置为三个以上,将凹部122设置为两个以上,以形成波浪状的延伸部12,便于握持。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通过延伸部12使底壳1与框架4连接,方便拆卸。采用一体连接的凸部121和凹部122,在将底壳1与框架4拆卸后,在握持延伸部12时,操作者的手弯曲握持于凹部122,凸部121位于操作者手指的间隔之间,方便操作者握持延伸部12从而便于将底壳1从框架4中移除。
进一步的,上盖3具有流线型且截面为弧形的凹陷部31。凹陷部31从上盖3的顶部至底部侧面延伸。具体的,上盖3的顶部具有顶盖32。顶盖32圆形平面与上盖3一体成型。凹陷部31从顶盖32底端以弧形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方式延伸至上盖3底部侧面。如图1所示,顶盖32与上盖3底部存在垂直方向的落差,即,上盖3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上盖3的内部形成了一个用于容纳飞机控制组件5的内置空间。由于凹陷部31的弧形截面的弧长逐渐缩小,从而两个凹陷部31之间形成上盖3三角形的侧壁。三角形的侧壁底端与上盖3的底端之间形成上盖3的底部侧面。两相邻凹陷部31在顶盖32底端处相互衔接。当然,凹陷部31在上盖3上的个数不受限制。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在飞行时,气流沿着凹陷部31从顶盖32底端流出。由于顶盖32底端处凹陷部31弧形截面的弧长最大,而此处两相邻凹陷部31相互衔接,也就是说,在空间上无阻挡,气流顺畅流出。
进一步的,底壳1的内置空间内安装电调13和电源线集成板14。电源线集成板14上设有并排排列的正极板141和负极板142。电调13具有通过正极电源线与正极板141连接的正极电源线出线端131和通过负极电源线与负极板142连接的负极电源线出线端132。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交叉布设。
具体的,请参阅图3,电调13设置为并排排列的四个,分别依次为第一电调133、第二电调134、第三电调135、第四电调136。为了使正极电源线和负极电源线交叉布设,将首尾端两个电调13也就是第一电调133和第四电调136的正极电源线出线端131、负极电源线出线端132同向设置并位于电源线集成板14的近端;将中间两个电调13也就是第二电调134和第三电调135的正极电源线出线端131、负极电源线出线端132同向设置并位于电源线集成板14的远端。第一电调133和第二电调134的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分别与正极板141、负极板142的一端连接,其连接端同方向;第三电调135和第四电调136的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分别与正极板141、负极板142的另一端连接,其连接端同方向。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将电调13集中安装于底壳1上,方便维修、更换。采用电源线集成板14将电调13的电源线有序连接,并将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交叉布设可以抵消其各自产生的磁场,从而减少由于电源线产生的磁场对飞机控制组件5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的,托板2盖设在电调13和电源线集成板14上。底壳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口15。底壳1底部的另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6。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电调13通过其自身的散热板将热量散发至电调13的四周形成热空气。开启风机,风机将电调13四周的热空气抽至风机口15从而排出底壳1。同时风机将底壳1外的冷空气通过散热孔16导入底壳1内至电调13的四周,电调13四周的冷、热空气进行能量交换,从而对电调13降温。
进一步的,底壳1设置具有穿设孔的集线支架17。底壳1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8。集线支架17安装于底壳1内并对应通孔18处。具体的,通孔18的位置与上述第二连接框43对应。也就是说,第二连接框43位于通孔18的外侧,机臂安装于第二连接框43的安装孔41上。通孔18设置为3个,对应电调13输出线的个数。在使用过程中,电调13的输出线穿过集线支架17的穿设孔再穿过通孔18与安装于机臂的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托板2上安装有飞机控制组件5。上盖3的侧壁设置LED灯窗口33。托板2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使其强度大、重量轻。LED灯安装于LED灯窗口33的内部,在飞行时用于照亮飞行的前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1),所述底壳(1)为具有上端敞口及内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底壳(1)底部上设置安装柱(11);
托板(2),所述托板(2)位于所述安装柱(11)上并与所述安装柱(11)上端连接;
上盖(3),所述上盖(3)罩设在所述底壳(1)的上端敞口处;
以及框架(4),所述框架(4)安装于所述底壳(1)侧壁的外侧,所述框架(4)上设置用于安装机臂的安装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侧壁外侧具有与所述框架(4)连接的延伸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位于所述底壳(1)的上端敞口处的侧壁;
所述延伸部(12)具有一体连接的凸部(121)和凹部(122),所述凸部(121)用于与所述框架(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包括依序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框(42)和第二连接框(43),所述第一连接框(42)与所述凸部(1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43)设置用于安装机臂的所述安装孔(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具有流线型且截面为弧形的凹陷部(31),所述凹陷部(31)从所述上盖(3)的顶部至底部侧面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顶部具有顶盖(32),所述凹陷部(31)从所述顶盖(32)底端以弧形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方式延伸至所述上盖(3)底部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内置空间内安装电调(13)和电源线集成板(14),所述电源线集成板(14)上设有并排排列的正极板(141)和负极板(142),所述电调(13)具有通过正极电源线与所述正极板(141)连接的正极电源线出线端(131)和通过负极电源线与负极板(142)连接的负极电源线出线端(132),所述正极电源线、所述负极电源线交叉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盖设在所述电调(13)和所述电源线集成板(14)上;
所述底壳(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口(15),所述底壳(1)底部的另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设置具有穿设孔的集线支架(17),所述底壳(1)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8),所述集线支架(17)安装于所述底壳(1)内并对应所述通孔(18)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上安装有飞机控制组件(5);
所述上盖(3)的侧壁设置LED灯窗口(33)。
CN201720453194.XU 2017-04-14 2017-04-26 一种无人机壳体 Active CN2067501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4069X 2017-04-14
CN201720404069 2017-04-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0113U true CN206750113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3194.XU Active CN206750113U (zh) 2017-04-14 2017-04-26 一种无人机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01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3438A (zh) * 2017-12-29 2019-01-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中心架及无人飞行器
WO2021056194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3438A (zh) * 2017-12-29 2019-01-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中心架及无人飞行器
WO2019127360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中心架及无人飞行器
WO2021056194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0113U (zh) 一种无人机壳体
CN205986590U (zh) 一种节能电控柜
CN203839766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配电箱
CN110994412A (zh) 一种具有驱虫装置的控制柜
CN212087209U (zh) 一种育苗设备
CN209449146U (zh) 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
CN212138977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旋转式蚕桑养殖温控箱
CN109788719B (zh) 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控柜
CN208862528U (zh) 一种散热型密集式母线槽
CN110160195B (zh) 一种建筑通风节能风机
CN20966538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
CN207530512U (zh) 一种能够散热防尘的电缆分接箱
CN206674390U (zh) 一种无人机用电调模块化结构
CN207134682U (zh) 一种房建工地用的防水散热配电箱
CN208402316U (zh) 一种智能通讯设备防雨控制柜
CN215345662U (zh) 一种可编程控制柜
CN214591097U (zh) 一种动车组牵引辅助变流器
CN220087667U (zh)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CN219421260U (zh) 一种建筑暖通空调设备的智能化电气控制柜
CN205213212U (zh) 一种瞬变接收机散热装置
CN110829225B (zh) 一种无功补偿配电箱
CN211266206U (zh) 一种气流内循环式控制柜
CN210007153U (zh) 一种低散热能耗的逆变中频配电柜
CN213244761U (zh) 一种通信机柜
CN220233926U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0

Address after: 516000 Zhongkai Sixth Road, Chenjiang Street, Zhongkai High-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139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4, 6th floor, No. 1 Building, No. 3 Courtyard, Jinguanbei Second Street, Nanfaxin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before: Tengfei global avi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