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7209U - 一种育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育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7209U
CN212087209U CN202020636633.2U CN202020636633U CN212087209U CN 212087209 U CN212087209 U CN 212087209U CN 202020636633 U CN202020636633 U CN 202020636633U CN 212087209 U CN212087209 U CN 212087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water
seedling raising
seedling
spray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66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星�
李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6366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7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7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7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育苗设备,包括上部敞口的育苗盒,所述育苗盒内支撑有种盒架,所述种盒架上均布有若干用于盛放种盒的种盒孔;所述育苗盒的侧壁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内安装有弥雾加热装置,所述弥雾加热装置包括弥雾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弥雾装置包括喷雾头和为喷雾头供水的水循环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风道进风口处的加热片和设于风道中的风机;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箱、水泵、上水管和下水管;所述上水管连接水泵和喷雾头,喷雾头设于风道出风口处,风机能够将喷雾头喷出的水雾吹入育苗盒内,形成弥雾;所述下水管连接水箱和育苗盒,育苗盒中积蓄的水回流至水箱。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温湿度较为均匀的育苗环境,有助于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育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设备,属于农业生产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是人民优质生活的重要保障,高效、精准、便捷、轻松的农业活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育苗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着作物的产量和效率,智能控制是现在蓬勃发展的控制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组合一款智能控制的便捷的一体化的育苗设备,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现实意义。现有的育苗设备普遍存在智能化不高、结构不够紧凑、温、湿度控制不均的问题,导致育苗环境欠佳,育苗质量和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育苗设备,其结构紧凑,能够提供温湿度较为均匀的育苗环境,有助于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育苗设备,包括上部敞口的育苗盒,所述育苗盒内支撑有种盒架,所述种盒架上均布有若干用于盛放种盒的种盒孔;
所述育苗盒的侧壁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内安装有弥雾加热装置,所述弥雾加热装置包括弥雾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弥雾装置包括喷雾头和为喷雾头供水的水循环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风道进风口处的风机和和设于风道中的风机;
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箱、水泵、上水管和下水管;所述上水管连接水泵和喷雾头,以使水箱中的水能够从喷雾头喷洒至育苗盒内;所述下水管连接水箱和育苗盒,以使育苗盒中积蓄的水回流至水箱。
优选地,所述育苗盒的底板倾斜设置,所述下水管连接在所述底板高度最低的一侧或与底板最低边缘对接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光照通风机构,所述光照通风机构包括排风组件、灯箱座和支撑于灯箱座上的灯排,所述排风组件包括排风扇和立设于所述灯箱座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扇设于排风口内。
优选地,所述灯排为红、蓝色均匀分布的LED灯泡阵列。
优选地,所述光照通风机构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灯箱座上的灯罩。
优选地,所述种盒架上还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支撑框架,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所述左、右侧板上分别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通孔,并与风道相连通;所述前、后面板上分别带有观察窗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下盒体和上盒体,所述上盒体嵌合于下盒体上以形成控制室。
优选地,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控制器、继电器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各用电单元供电,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环境传感器和调节按钮,所述控制器根据环境传感器和/或调节按钮传递的信息,通过断路器控制各用电单元的电源通断。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配置了弥雾加热装置,其包括弥雾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弥雾装置能够制造雾状水喷洒至均匀分布有若干种盒的种盒架上,代替传统的喷淋装置,使得灌溉更加均匀,辅以水循环机构有助于节约水资源;加热装置包括设于风道进风口处的加热片和设于风道中的风机,风机、加热片和喷雾头均设置于风道内,具有较高的集成度,有助于减少育苗设备体积,且风机能够将加热片发出的热能及喷雾头喷洒出的雾状水及时吹送至育苗盒内形成弥雾,能够使育苗盒内的温湿度更加均匀;且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方式,相比传统的酿热大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且加热片功率比地热线低,用电量少;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各模块协同工作,让育苗动作更精准,充分保障育苗率和育苗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图1育苗设备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设备控制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3控制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设备育苗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5育苗盒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设备弥雾加热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设备光照通风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9是图8光照通风装置排风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设备水循环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设备柜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控制盒;1-1、调节按钮;1-2、继电器模块;1-3、下盒;1-4、控制模块;1-5、电源模块;1-6、上盒;1-7、显示器;
2、柜体;3、种盒;4、右侧板;5、种盒架;
6、弥雾加热装置;6-1、盖板;6-2、盒体;6-3、风道入风口;6-4、加热片;6-5、风机;6-6、风道;6-7、喷雾头;
7、连接水管;7-1、下水管;7-2、上水管;
8、前面板;9、水泵;10、水箱;11、底座;12、支撑框架;13、LED灯排;14、排风组件;15、左侧板;16、后面板;
17、灯箱;17-1、透明灯罩;17-2、灯箱座;
18、育苗盒;19、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育苗设备,包括柜体2,柜体2内设有育苗盒18、水循环机构、光照通风机构和控制盒1。
如图11所示,柜体2包括底座11、支撑框架12、前面板8、后面板16、左侧板15、右侧板4。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为带四角支撑的矩形体;支撑框架12为标准L型材搭建的矩形框架;前面板8和后面板16为中间镶嵌玻璃窗的四边框薄板门,通过铰链与支撑框架12相连,并能旋转开关;左侧板15和右侧板4为一端面敞开的窄矩形空腔体,对应端面靠边沿处开若干通风孔,通过螺栓与支撑框架12相连。
具体地,底座11的四角支撑下可以安装滚轮,以便于设备移动;支撑框架12可以根据现成具体条件采用角钢、钢管等各种材料,采用螺栓连接、焊接等各种连接手段搭建;左侧板15和右侧板4开有通风孔,一个通风孔在下端,另一个在上端,与风道相连。前面板8和后面板16上带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可旋转开启,用于实现柜体内的操作。柜体内通风形式分自然通风和强迫通风,自然通风由左右侧板的通风孔进出,形成低进高出的烟囱模式;强迫通风在自然通风基础上开启风机6-5和排风组件14,可以加快空气流动。
如图5-6所示,育苗盒18为上部敞口的矩形空腔体,空腔体内部留有台阶为放置种盒架5,内腔底面为倾斜面,便于盒体内多余水向下水口汇集,同时形成锥形结构的风道,实现盒体内的风量均匀分布。种盒架5为开有通风孔和种盒孔的矩形板,种盒3放置在种盒架5的种盒孔中,种盒3为圆锥形开若干通孔的空腔体。
如图5-7所示,育苗盒18的侧壁开设有风道6-6,风道6-6另一端连接右侧面板空腔,空气经由右侧板4的通风孔进入,经过风道6-6进入育苗盒18。风道6-6内安装有弥雾加热装置6。弥雾加热装置6包括弥雾装置和加热装置,弥雾装置包括喷雾头6-7和为喷雾头6-7供水的水循环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风道进风口处的加热片6-4和设于风道中的风机6-5。
具体地,风道6-6为两端开口圆管通道;弥雾装置和加热装置共用一台风机6-5,风机6-5为离心式风机,由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片6-4为电阻丝加热盘状结构,由控制系统控制。
如图10所示,水循环机构用于柜体2内温湿度的调节装置,包括水箱10和放置在水箱10中的水泵9、连接水管7、喷雾头6-7,喷雾头6-7设于风道出风口处,风机6-5能够将喷雾头6-7喷出的水雾吹入育苗盒18内,形成弥雾。连接水管7包括上水管7-2和下水管7-1,上水管7-2连接水泵9和喷雾头6-7,水箱10中的水通过上水管7-2输送至喷雾头6-7,风机6-5将喷雾头6-7喷出的水雾以弥雾的状态吹入育苗盒18内;下水管7-1连接水箱10和育苗盒18,以使育苗盒18中积蓄的水回流至水箱10。
具体地,水箱10为矩形空腔体;水泵9为静音压力水泵,由控制系统控制;喷雾头6-7为喷射式喷头;连接水管7为PVC圆管,也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采用软管、不锈钢管、铸铁管等管道。
如图8所示,光照通风机构包括光照机构和排风组件14,安装在柜体2的支撑框架12上。光照机构包括灯箱17和灯排,灯箱17包括灯箱座17-2和透明灯罩17-1,透明灯罩17-1安装在灯箱座17-2上,灯排封装在灯箱17内。排风组件14包括盒体和排风扇,盒体开通孔,排风扇安装在盒体的通孔内。排风组件14安装在光照机构灯箱17的侧面。
具体地,光照通风机构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在柜体2的支撑框架12上,也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排风组件14通过螺钉安装在光照机构灯箱17的侧面,也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
具体地,灯箱17座为一面敞开矩形空腔体,透明灯罩17-1为透明有机玻璃板,也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采用其它透光板。灯排为红、蓝色均匀分布的LED灯泡阵列,由控制系统控制。根据研究表明,红光可促进幼苗的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的增加,蓝光可以促进新合成的有机物中蛋白质的积累,红蓝光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多,营养充足,生长旺盛。
具体地,排风组件14盒体为开圆柱通孔的矩形体。排风扇为轴流式风扇,由控制系统控制。
如图3-4所示,控制系统放置在控制盒1内,包括调节按钮1-1、继电器模块1-2、下盒1-3、控制模块1-4、电源模块1-5、上盒1-6、显示器1-7和传感器19。
具体地,下盒1-3为承载盒,安放控制模块1-4、电源模块1-5、继电器模块1-2,各模块可以通过螺纹方式固定,也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上盒1-6为盒盖,安放有显示器1-7、调节按钮1-1,侧面开通风散热孔,以嵌盒形式与下盒1-3相连。
具体地,传感器19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控制模块1-4为数据处理模块组,其作用为处理传感器19采集的数据,分析运算,并生成指令,控制执行单元工作。电源模块1-5由外接电源和电源稳压变压模块构成,为控制系统和执行单元供电。继电器模块1-2为继电器开关组,连接执行单元和控制模块1-4,为控制模块1-4控制执行单元搭建控制桥梁。显示器为控制系统信息展示电子液晶面板。调节按钮1-1为调节各个参数的按钮开关,与控制模块1-4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标准单元模块制造,成本低,维修使用简单;使用成熟技术合理搭配和优化,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结构简单;以智能控制形式实现精准控制,让生产动作更精准;产品为模块化拼装形式,可以根据需要拼装调节、重构,通用性强,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敞口的育苗盒,所述育苗盒内支撑有种盒架,所述种盒架上均布有若干用于盛放种盒的种盒孔;所述育苗盒的侧壁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内安装有弥雾加热装置,所述弥雾加热装置包括弥雾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弥雾装置包括喷雾头和为喷雾头供水的水循环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风道进风口处的加热片和设于风道中的风机;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箱、水泵、上水管和下水管;所述上水管连接水泵和喷雾头,喷雾头设于风道出风口处,风机能够将喷雾头喷出的水雾吹入育苗盒内,形成弥雾;所述下水管连接水箱和育苗盒,以使育苗盒中积蓄的水回流至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盒的底板倾斜设置,所述下水管连接在所述底板高度最低的一侧或与底板最低边缘对接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照通风机构,所述光照通风机构包括排风组件、灯箱座和支撑于灯箱座上的灯排,所述排风组件包括排风扇和立设于所述灯箱座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扇设于排风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排为红、蓝色均匀分布的LED灯泡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通风机构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灯箱座上的灯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盒架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支撑框架,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左、右侧板和前、后面板,所述左、右侧板上分别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通孔,并与风道相连通;所述前、后面板上分别带有观察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下盒体和上盒体,所述上盒体嵌合于下盒体上以形成控制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控制器、继电器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各用电单元供电,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环境传感器和调节按钮,所述控制器根据环境传感器和/或调节按钮传递的信息,通过断路器控制各用电单元的电源通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显示屏。
CN202020636633.2U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育苗设备 Active CN212087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6633.2U CN21208720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育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6633.2U CN21208720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育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7209U true CN21208720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1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6633.2U Active CN21208720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育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72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2503A (zh) * 2023-09-20 2023-11-03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分院) 一种智能型小麦育种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2503A (zh) * 2023-09-20 2023-11-03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分院) 一种智能型小麦育种设备
CN116982503B (zh) * 2023-09-20 2023-12-15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分院) 一种智能型小麦育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86465U (zh) 便携式可控温室培养箱
JP3218810U (ja) 栽培箱と栽培箱を利用した植物栽培機
CN202095336U (zh) 一种密闭式微型植物工厂
CN203968616U (zh) 种子催芽装置
CN103931298A (zh) 一种作物种子催芽用箱
CN212087209U (zh) 一种育苗设备
CN113875456B (zh) 一种用于森林幼苗快速生长的培育装置
CN210076129U (zh) 一种具有光照强度可调的植物培养箱
CN213153148U (zh) 温室大棚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CN111296107A (zh) 一种育苗设备
CN106125802A (zh) 一种生态水培控制系统
CN217038120U (zh) 一种插入式多层立体嫁接苗愈合系统
CN204560403U (zh) 农业用育苗装置
CN113647278A (zh) 一种用于根系科普的全环境人工气候箱
CN205992183U (zh) 一种生态水培控制系统
CN214902538U (zh) 一种顶置光源简易拆装型培养箱
CN213306522U (zh) 一种分体式植物培养架
CN209693597U (zh) 一种温湿度可控的蔬菜种植大棚
CN219019690U (zh) 一种核桃种植用树苗养护装置
CN215648670U (zh) 一种调节石斛组培苗快繁的红蓝光自动化调节装置
CN216931106U (zh) 一种百香果育苗装置
CN216452149U (zh) 基于拆卸组合的模块式多功能作物育苗装置
CN215074262U (zh) 一种自动补水加湿的植物生长箱
CN220528752U (zh) 一种百合种植用育种箱
CN218649786U (zh) 一种适用于冀北地区的蚯蚓越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