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7667U -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7667U
CN220087667U CN202321588982.1U CN202321588982U CN220087667U CN 220087667 U CN220087667 U CN 220087667U CN 202321588982 U CN202321588982 U CN 202321588982U CN 220087667 U CN220087667 U CN 220087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power supply
air duct
supply box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89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亮
钱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x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x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x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x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89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7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7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7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涉及电源箱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散热电源箱,所述散热电源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的内部底侧设置有下侧风道腔,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的内部顶侧设置有上侧风道腔,所述下侧风道腔的内侧位于散热电源箱上设置有蓄电池本体。本实用新型当风道散热风机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上端处理面板本体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中变压器本体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箱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箱主要是为真空断路器及其它高压开关提供操作电源。电源箱均采用输入电压220V或380V经可控硅调压整流,输出直流,具有输出直流电压多档可调电流大的特点或交流电压,进行单分、单合操作的功能。
现有电源箱的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通过箱体、散热风机和散热风道组成,从而有效散发内部的蓄电池、处理面板和变压器的温度。
但是,上述的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在摆放时,采用横流风进行热量的散发,这样在散热时,不能带出拐角处的热气,而且横流散热时,对处理面板散热不是很高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当风道散热风机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上端处理面板本体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中变压器本体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包括散热电源箱,所述散热电源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的内部底侧设置有下侧风道腔,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的内部顶侧设置有上侧风道腔,所述下侧风道腔的内侧位于散热电源箱上设置有蓄电池本体,所述处理板散热架的上端设置有处理面板本体,所述处理面板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变压器散热架,所述变压器散热架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散热架的左侧位于散热电源箱上设置有风道散热风机。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散热电源箱因内部的处理板散热架,从而将散热电源箱内部分为上侧风道腔和下侧风道腔两个区域,当风道散热风机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上端处理面板本体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中变压器本体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板散热架包括斜向上孔透气槽、直角架板和斜向下孔槽,所述直角架板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下孔槽,所述直角架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上孔透气槽,所述直角架板连接在散热电源箱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处理板散热架结构,从而便于通风散热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压器散热架包括凹型架板、安装套腔和侧边散热孔,所述凹型架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腔,所述凹型架板的两端内侧设置有侧边散热孔,所述凹型架板连接在散热电源箱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变压器散热架结构,从而便于横风散热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道散热风机包括连接竖板和散热风扇,所述连接竖板的下端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连接竖板连接在散热电源箱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风道散热风机结构,这样便于风力散热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电源箱包括左侧散热槽、箱体外壳和右侧散热槽,所述箱体外壳的左端内侧设置有左侧散热槽,所述箱体外壳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侧散热槽。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散热电源箱结构,这样便于横风散热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道散热风机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风道散热风机对称设置在散热电源箱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风道散热风机共设置有两个,且风道散热风机对称设置在散热电源箱上,这样便于风力散热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散热电源箱和处理板散热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便于加工制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电源箱和变压器散热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散热电源箱和变压器散热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便于加工制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当风道散热风机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上端处理面板本体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中变压器本体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2、通过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结构,这样便于散热使用,处理板散热架的直角架板一体连接在散热电源箱上,从而直角架板便于稳定放置,直角架板因下端的斜向下孔槽,这样外部右侧风经过斜向下孔槽时,因孔由大变小,从而加速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可以上升到斜向下孔槽中,而后因由小变大,则可以及时带走处理面板本体散发的热量,使得便于高效散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的处理板散热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的变压器散热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的风道散热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的散热电源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电源箱;11、左侧散热槽;12、箱体外壳;13、右侧散热槽;2、处理面板本体;3、变压器本体;4、变压器散热架;41、凹型架板;42、安装套腔;43、侧边散热孔;5、上侧风道腔;6、处理板散热架;61、斜向上孔透气槽;62、直角架板;63、斜向下孔槽;7、下侧风道腔;8、蓄电池本体;9、风道散热风机;91、连接竖板;92、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5,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包括散热电源箱1,散热电源箱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6,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的内部底侧设置有下侧风道腔7,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的内部顶侧设置有上侧风道腔5,下侧风道腔7的内侧位于散热电源箱1上设置有蓄电池本体8,处理板散热架6的上端设置有处理面板本体2,处理面板本体2的上方设置有变压器散热架4,变压器散热架4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本体3,变压器散热架4的左侧位于散热电源箱1上设置有风道散热风机9,在使用时,散热电源箱1因内部的处理板散热架6,从而将散热电源箱1内部分为上侧风道腔5和下侧风道腔7两个区域,当风道散热风机9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6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6上端处理面板本体2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8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4中变压器本体3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具体的,处理板散热架6包括斜向上孔透气槽61、直角架板62和斜向下孔槽63,直角架板62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下孔槽63,直角架板6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上孔透气槽61,直角架板62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处理板散热架6的直角架板62一体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从而直角架板62便于稳定放置,直角架板62因下端的斜向下孔槽63,这样外部右侧风经过斜向下孔槽63时,因孔由大变小,从而加速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可以上升到斜向下孔槽63中,而后因由小变大,则可以及时带走处理面板本体2散发的热量,使得便于高效散热使用。
具体的,变压器散热架4包括凹型架板41、安装套腔42和侧边散热孔43,凹型架板4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腔42,凹型架板41的两端内侧设置有侧边散热孔43,凹型架板41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变压器散热架4的凹型架板41一体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从而凹型架板41便于稳定放置,因凹型架板41内部安装套腔42的区域,这样变压器本体3便于安装,凹型架板41因两端内侧的侧边散热孔43,从而横风通过时,可以带走凹型架板41内部变压器本体3产生的热量。
具体的,风道散热风机9包括连接竖板91和散热风扇92,连接竖板9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风扇92,连接竖板91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风道散热风机9的连接竖板91粘连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从而连接竖板91便于稳定放置,连接竖板91因下端的散热风扇92,这样可以从右向左输送风力进行散热使用。
具体的,散热电源箱1包括左侧散热槽11、箱体外壳12和右侧散热槽13,箱体外壳12的左端内侧设置有左侧散热槽11,箱体外壳12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侧散热槽13,散热电源箱1的箱体外壳12因两端的左侧散热槽11和右侧散热槽13,从而风力便于横风通过使用。
具体的,风道散热风机9共设置有两个,且风道散热风机9对称设置在散热电源箱1上,这样便于风力散热使用。
具体的,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便于加工制备使用。
具体的,散热电源箱1和变压器散热架4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便于加工制备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散热电源箱1因内部的处理板散热架6,从而将散热电源箱1内部分为上侧风道腔5和下侧风道腔7两个区域,当风道散热风机9通电工作时,则吸附前方的气体进行排出散热,吸附的气体从处理板散热架6处过时,则向上移动,这样则可以带走处理板散热架6上端处理面板本体2处的热力,并且有效带走蓄电池本体8放置拐角处的热量,而变压器散热架4中变压器本体3的热量则被横风带走,从而有效确保电源内部功能模块热量能在风道中及时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包括散热电源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源箱(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板散热架(6),所述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的内部底侧设置有下侧风道腔(7),所述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的内部顶侧设置有上侧风道腔(5),所述下侧风道腔(7)的内侧位于散热电源箱(1)上设置有蓄电池本体(8),所述处理板散热架(6)的上端设置有处理面板本体(2),所述处理面板本体(2)的上方设置有变压器散热架(4),所述变压器散热架(4)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本体(3),所述变压器散热架(4)的左侧位于散热电源箱(1)上设置有风道散热风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板散热架(6)包括斜向上孔透气槽(61)、直角架板(62)和斜向下孔槽(63),所述直角架板(62)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下孔槽(63),所述直角架板(6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斜向上孔透气槽(61),所述直角架板(62)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散热架(4)包括凹型架板(41)、安装套腔(42)和侧边散热孔(43),所述凹型架板(4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腔(42),所述凹型架板(41)的两端内侧设置有侧边散热孔(43),所述凹型架板(41)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散热风机(9)包括连接竖板(91)和散热风扇(92),所述连接竖板(9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风扇(92),所述连接竖板(91)连接在散热电源箱(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源箱(1)包括左侧散热槽(11)、箱体外壳(12)和右侧散热槽(13),所述箱体外壳(12)的左端内侧设置有左侧散热槽(11),所述箱体外壳(12)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侧散热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散热风机(9)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风道散热风机(9)对称设置在散热电源箱(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源箱(1)和处理板散热架(6)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源箱(1)和变压器散热架(4)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CN202321588982.1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Active CN220087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8982.1U CN22008766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8982.1U CN22008766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7667U true CN220087667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8982.1U Active CN22008766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7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4619U (zh) 新型热交换通信机柜
CN208675101U (zh) 一种应用于变频器上的通风冷却系统
CN110418557A (zh) 一种密封型机箱散热装置及密封型机箱
CN220087667U (zh) 一种电源内部功能模块风道结构
CN207939905U (zh) 一种导风装置
CN211827143U (zh) 一种面向云制造应用的数据处理设备
CN209962840U (zh) 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
CN209861243U (zh) 一种新型散热电路板
CN214223263U (zh) 一种空调驱动散热结构及其空调器
CN206195214U (zh) 机柜散热系统和变流器柜
CN211698691U (zh) 一种多功能plc智能型变压器冷却器
CN211378618U (zh) 一种用于风冷散热器的翅片结构
CN209449143U (zh) 一种大功率电磁加热控制柜
CN112654207A (zh) 一种带散热风道的电气盒以及电气设备
CN218062742U (zh) 一种散热型吹风扇结构
CN211266206U (zh) 一种气流内循环式控制柜
CN218301824U (zh) 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控制柜
CN218179101U (zh) 一种多功能凉霸
CN212344224U (zh) 一种智能型温湿度控制器
CN220895749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池箱盖
CN210671100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led内置驱动电源装置
CN219833510U (zh) 一种智能散热plc控制柜
CN219086634U (zh) 一种散热型开关配电柜
CN220325074U (zh) 一种带有降温结构的控制柜
CN22110376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频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