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8700U -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8700U
CN206748700U CN201720086337.8U CN201720086337U CN206748700U CN 206748700 U CN206748700 U CN 206748700U CN 201720086337 U CN201720086337 U CN 201720086337U CN 206748700 U CN206748700 U CN 206748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connecting rod
plate
bas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63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伟
何明海
朱安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63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8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8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8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底座、芯座、分别铰接到所述底座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可拆卸用于将预制件产品吊装出模的顶盖;毗邻的各侧板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底座与各侧板之间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锁止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通过设置助力缓冲机构不仅可以辅助模具的侧板闭合,使模具闭合更加容易、省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土木工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因此为了保护主体工程的安全以及保护周围环境的自然生态,特别是对于铁路、公路工程,矿山开发,河川挡护以及丘陵地区的工业及民用建筑来说,更出现了必须保持山坡稳定与自然环境的挡护工程。现有的挡护工程大致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采用自然护坡,此种方式不但土方工程大,而且占用大量土地,显然不合乎现代要求;2、浆砌卵石或块石挡护,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质状况较好的小工程,对于大工程或地质状况较差的,因石料采集及运输困难,并不适用;3、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4、倒T字型或L字型挡土墙。在后两种的挡土墙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在模具中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掉模具即得到挡土墙预制件,由于挡护工程中混凝土预制件需求量较大,拆卸、拼装频繁,目前的挡土墙模具的侧板完全靠人力或机械力直接推动闭合或开启,不仅费力而且容易导致预制件变形,造成人力、时间和材料的浪费。另外,混凝土凝固后,在开启模具时,由于重力和水泥的张力的作用,侧板会迅速向外张开,不仅容易导致人员的受伤,也会造成器械的损毁,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可快速闭合侧板的用于生产挡土墙预制件的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底座、芯座、分别铰接到所述底座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可拆卸用于将预制件产品吊装出模的顶盖;所述模具内部被固定在底座上的分隔板隔断为以所述分隔板为轴对称的两个塑形空间;所述分隔板设置有分别向所述塑形空间中延伸的芯座;所述芯座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芯座远离所述分隔板的侧面在远离分隔板的方向与所述底座成50°~70°角;所述芯座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下部分别形成向前侧板延伸的前凸台和向后侧板延伸的后凸台,所述模具在闭合状态下,所述前凸台与所述前侧板贴合,所述后凸台与所述后侧板贴合,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凸台的侧面平行设置;所述芯座除前凸台和后凸台之外的部分均不与各侧板和顶盖接触;
毗邻的各侧板间设置有锁紧机构以及一个或多个锁止机构;
其中,所述锁紧机构由相配合的主动接头和被动接头组成;
所述主动接头,其为平行于所在侧板侧面的水平面设置的条块,所述主动接头突出末端的接触面与所在侧板侧面的水平面形成45°的夹角;
所述被动接头,其为垂直于所在侧板水平面设置的条块,其突出末端具有与所述主动接头的接触面相配合的接触面;
所述主动接头的突出末端在模具闭合状态时挤压所述被动接头的突出末端以使所述被动接头所在的侧板受到闭合方向的压力;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限位构件和脚踏部件;
所述第一基座固定在底座边框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基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固定在侧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铰接的末端具有重合部,在所述重合部远离模具的一侧设置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固定在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以阻止另一连杆向接近模具的方向转动;
所述脚踏部件是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点处横向延伸的圆柱金属杆。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侧面设置有向所述模具的侧面突出的翼板,所述翼板与各自对应的侧板的形状相匹配并在模具闭合状态时紧密贴合;所述主动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翼板上;所述被动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被动接头分别与一个主动接头对应配合。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后侧板的翼板上各设置有一个偏心轮,所述前侧板的侧面各设置有一个沟槽,当模具处于闭合时,锁定机构的一端卡设在所述沟槽中,同时旋紧偏心轮,且所述锁定机构的另一端通过与所述偏心轮相配合的凹槽锁定;所述锁定机构选自锁定杆和链条中的一种。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偏心轮分别设置在后侧板的主动接头上,所述沟槽分别设置在前侧板的主动接头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侧板邻近底座的部分向模具内部方向倾斜形成斜面,所述斜面与底座向远离模具内部空间延伸的面成45°角;所述斜面的高度为整个侧板高度的1/5~1/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铰接的末端为U形末端,所述U形末端的开口朝向模具,并将第一连杆的相应末端夹持,所述U形末端的封闭底部形成限位构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杆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的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模具,并将第一连杆的相应末端夹持,所述U形结构的封闭底部形成限位构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锁止机构分别设置在左侧板与底座、右侧板与底座之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侧板对应的设置两个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的第二基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板邻近侧边的位置,所述第一基设置在底座上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对应的位置。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模具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的内侧边缘分别设置有胶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通过设置助力缓冲机构不仅可以辅助模具的侧板闭合,使模具闭合更加容易、省力;而且还能够防止在模具开启时侧板对操作人员和模具结构部件的冲击,有效地防止了人员受伤和器械损毁,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挡土墙预制件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挡土墙预制件模具的锁紧机构的整体结构;
图3为上述锁紧机构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挡土墙模具的锁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1-前侧板,102-后侧板,103-左侧板,104-底座,105-锁紧机构,106-锁止机构,107-助力缓冲机构,201-钢筋混凝土预制件,202-偏心轮,203-沟槽, 204-翼板,205-主动接头,206-被动接头,207-分隔板,208-顶盖,306-第一连杆,307-第二连杆,308-第一基座,309-限位构件,310-第二基座,311-脚踏部件,501-前侧板凸起部位,502-芯座,503-前凸台,504-后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现在参照图1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挡土墙预制件模具的整体结构。以底座104为基础建立结构框架,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右侧板(未示出)、左侧板103分别铰接到底座框架上,而顶盖105则在各侧板闭合后覆盖于由侧板和底座104围成的空间上,使模具密闭。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左侧板103 和右侧板中相毗邻的侧板间紧密贴合,同时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右侧板、左侧板103与底座104也紧密贴合,使灌入的混凝土、水等材料不能向模具外渗漏。如图1所示的,在前侧板101和左侧板103之间以及后侧板102和左侧板103之间均设置了锁紧机构,前侧板101和右侧板之间、后侧板102和右侧板之间虽未示出,但也相应地设置有锁紧机构105;该模具的左侧板103与底座 104之间设置了锁止机构106,应当理解,虽未在图1中示出,右侧板与底座104 之间也设置有相同的锁止机构;模具中设置了在底座104和左侧板103之间以及底座104与右侧板之间均设置了助力缓冲机构107。
现在参照图2说明锁紧机构105的整体结构,所述锁紧机构105由偏心轮 202、沟槽203、主动接头205和被动接头206组成,前侧板101和后侧板102 的侧面均形成向左侧板103和右侧板(未示出)延伸的翼板204,该翼板204的形状与左侧板103、右侧板的形状相契合。主动接头205则设置在相应的翼板 204上。偏心轮202和沟槽203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前侧板101和后侧板102的翼板204上。偏心轮202也可能设置在前侧板101或后侧板104的主动接头205 上,而对应的沟槽203则设置在后侧板102或前侧板101的主动接头205上主动接头205和被动接头206为硬质金属条块,例如钢,通过具有相配合的光滑接触面的末端贴合,其中,主动接头205的末端接触面与其所在的侧板平面形成45°角。被动接头206的末端接触面与其所在的侧板平面也形成与主动接头 205的末端相配合的角度。当前侧板101闭合时,主动接头205通过接触面挤压被动接头206,被动接头206的接触面由于角度的原因使受到的力转化为使所在的左侧板103闭合方向的力,从而使被动接头206所在的左侧板103更易于闭合。通过锁定杆或链条将偏心轮202与沟槽203锁定,在后侧板203的侧面设置有偏心轮202,在前侧板101的侧面设置沟槽208,锁定杆或链条的一端固定于沟槽208中,另一端通过与偏心轮202相匹配的凹槽与偏心轮202锁定。最后盖上顶盖201,从而锁定模具的闭合状态。
图3所示为锁紧机构105的主动接头205和被动接头206的放大图,现参照图3进一步说明设置在前侧板101与左侧板103之间的主动接头205与被动接头206的具体结构。主动接头205设置在前侧板101的翼板204邻近顶盖201 的上沿,其末端接触面与左侧板103所在平面形成45°角;被动接头206垂直于左侧板103所在平面,在闭合状态时,被动接头206末端的接触面与主动接头205的接触面紧密贴合,从而通过锁定前侧板101和后侧板102的同时实现将左侧板103锁紧。虽然,图3中所示的主动接头205和被动接头206的截面均为矩形,但是,在实施中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横截面为椭圆形、半圆形、梯形等适用条块。
现结合图4详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模具的锁止机构106,该模具的左侧板103与底座104之间设置了锁止机构106,该锁止机构由第一基座308、第二基座310、第一连杆306、第二连杆307、限位构件309组成。第一基座308 固定在底座104的框架上,第一连杆306的一端与第一基座308铰接,第一连杆306的另一端延伸,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07的一端贴合铰接,第二连杆307 的另一端与第二基座310铰接,如图4所示的,第二基座310实际上实施为纵向设置在左侧板103中间的加强脊,应当理解,这与单独地另行设立置第二基座并本本质区别。如图4所示,第二连杆307与第一连杆306铰接的末端为U 形末端,所述U形末端的开口朝向模具,并将第一连杆306的相应末端夹持,所述U形末端的封闭底部形成限位构件309,所述第二连杆307可以是整体U 形结构,也可能是仅在末端形成U形结构。在本实施方案中还在第一连杆306 和第一连杆37的连接点处设置了脚踏部件311,该脚踏部件311在此实施为由连接点横向延伸的圆柱金属杆,也可以是类似自行车脚蹬的围绕由连接点横向延伸形成的轴转动的条块。图4中所示的锁止机构106在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连杆306和第二连杆307被限位构件309所限制,因而连接处不能转动,使锁止机构106成为刚性的支撑件,使模具的闭合更加紧密。在开启模具时,向远离模具的方向拉动限位构件309或脚踏部件311,使第一连杆306和第二连杆307从连接处弯曲,因此,左侧板103不再受锁止机构的支撑。当要将左侧板103闭合时,在推动左侧板103的同时踩踏限位构件309,从而使限位构件 309受到压迫,该限位构件309便将力传导到第一连杆306和第二连杆307,由于一端铰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杆306和第二连杆307的另一端分别被铰接到了第一基座308、第二基座310,因此,力被传导到左侧板103上,使左侧板103更容易闭合,直到第一连杆306和第二连杆307形成直线形的支撑结构。如图4 所示的,在左侧板103邻近底座104的部分向模具内部方向倾斜形成斜面,所述斜面与底座104向远离模具内部空间延伸的面成45°角;所述斜面的高度为整个左侧板103高度的1/5~1/2,第二基座310设置在该斜面上,从而使左侧板103受力更充分。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挡土墙模具的内部结构。所述模具内部被固定在底座上的分隔板207隔断为以所述分隔板207为轴对称的两个塑形空间;所述分隔板207设置有分别向所述塑形空间中延伸的芯座502;所述芯座 50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04固接,所述芯座502远离所述分隔板207的侧面在远离分隔板207的方向与所述底座成50°~70°角;所述芯座502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下部分别形成向前侧板101延伸的前凸台503和向后侧板102延伸的后凸台504,所述模具在闭合状态下,所述前凸台503与所述前侧板101贴合,所述后凸台504与所述后侧板102贴合,所述左侧板103和右侧板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芯座502的侧面平行设置;所述芯座502除前凸台503和后凸台504之外的部分均不与各侧板接触,形成混凝土容纳空间,使混凝土在模具中凝固成形。如图5所示的,前侧板101的前侧板凸起部位501,在模具闭合时,与分隔板 207、左侧板103、右侧板(未示出)相对应位置的凹进部位相贴合;相应地,后侧板102也存在后侧板凸起部位,在模具闭合时,与分隔板207、左侧板103、右侧板(未示出)相对应位置的凹进部位相贴合
虽然上述实施例仅详述了左侧板与底座间设置的锁止机构,但是应当理解,相同或类似的锁止机构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侧板与底座之间。并且,每个侧面可以设置多个锁止机构,例如在靠近侧板与其它侧板邻接的两个侧边处分别设置一个锁止机构。也可以选择仅将锁止机构分别设置在左侧板与底座,以及右侧板与底座之间。
应当理解,为了增强模具的密封性,模具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的内侧边缘可以分别设置有胶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底座、芯座、分别铰接到所述底座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可拆卸用于将预制件产品吊装出模的顶盖;所述模具内部被固定在底座上的分隔板隔断为以所述分隔板为轴对称的两个塑形空间;所述分隔板设置有分别向所述塑形空间中延伸的芯座;所述芯座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芯座远离所述分隔板的侧面在远离分隔板的方向与所述底座成50°~70°角;所述芯座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下部分别形成向前侧板延伸的前凸台和向后侧板延伸的后凸台,所述模具在闭合状态下,所述前凸台与所述前侧板贴合,所述后凸台与所述后侧板贴合,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凸台的侧面平行设置;所述芯座除前凸台和后凸台之外的部分均不与各侧板和顶盖接触;
毗邻的各侧板间设置有锁紧机构以及一个或多个锁止机构;
其中,所述锁紧机构由相配合的主动接头和被动接头组成;
所述主动接头,其为平行于所在侧板侧面的水平面设置的条块,所述主动接头突出末端的接触面与所在侧板侧面的水平面形成45°的夹角;
所述被动接头,其为垂直于所在侧板水平面设置的条块,其突出末端具有与所述主动接头的接触面相配合的接触面;
所述主动接头的突出末端在模具闭合状态时挤压所述被动接头的突出末端以使所述被动接头所在的侧板受到闭合方向的压力;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限位构件和脚踏部件;
所述第一基座固定在底座边框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基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固定在侧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铰接的末端具有重合部,在所述重合部远离模具的一侧设置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固定在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以阻止另一连杆向接近模具的方向转动;
所述脚踏部件是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点处横向延伸的圆柱金属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侧面设置有向所述模具的侧面突出的翼板,所述翼板与各自对应的侧板的形状相匹配并在模具闭合状态时紧密贴合;所述主动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翼板上;所述被动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被动接头分别与一个主动接头对应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的翼板上各设置有一个偏心轮,所述前侧板的侧面各设置有一个沟槽,当模具处于闭合时,锁定机构的一端卡设在所述沟槽中,同时旋紧偏心轮,且所述锁定机构的另一端通过与所述偏心轮相配合的凹槽锁定;所述锁定机构为锁定杆或链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分别设置在后侧板的主动接头上,所述沟槽分别设置在前侧板的主动接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邻近底座的部分向模具内部方向倾斜形成斜面,所述斜面与底座向远离模具内部空间延伸的面成45°角;所述斜面的高度为整个侧板高度的1/5~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铰接的末端为U形末端,所述U形末端的开口朝向模具,并将第一连杆的相应末端夹持,所述U形末端的封闭底部形成限位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的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模具,并将第一连杆的相应末端夹持,所述U形结构的封闭底部形成限位构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分别设置在左侧板与底座、右侧板与底座之间。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侧板对应的设置两个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的第二基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板邻近侧边的位置,所述第一基设置在底座上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对应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的内侧边缘分别设置有胶条。
CN201720086337.8U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Active CN206748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6337.8U CN206748700U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6337.8U CN206748700U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8700U true CN206748700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8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6337.8U Active CN206748700U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8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2412A (zh) * 2019-10-11 2020-01-14 日照市禹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开闭的水泥护坡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2412A (zh) * 2019-10-11 2020-01-14 日照市禹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开闭的水泥护坡模具
CN110682412B (zh) * 2019-10-11 2020-11-03 日照市禹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开闭的水泥护坡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3665B (zh) 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吊装墙体
CN106149554B (zh) 一种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CN205171549U (zh) 管廊预制件及预制式综合管廊
CN106827192A (zh) 一种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CN106827194A (zh)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和助力缓冲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CN107165271A (zh) 一种装配式异形柱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03590599B (zh) 自挤密锁模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6748700U (zh)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CN106481347B (zh) 一种抗内水压力复合式盾构管片
CN208669320U (zh) 预埋钢板抗横椭圆变形盾构隧道加固结构
CN206815539U (zh) 一种墙板与梁的连接节点
CN206748689U (zh) 一种具有助力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CN105442457B (zh) 一种采用细砂填充的延伸桥面板桥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748688U (zh) 一种具有快速锁紧机构和助力缓冲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CN204940608U (zh) 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吊装墙体
CN104775410B (zh) 一种横拉闸门可拆卸底侧轨
CN204401377U (zh) 可调式无碴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组合模板
CN206748691U (zh) 具有快速锁止机构的挡土墙预制件模具
CN215519942U (zh) 应用于超高层双核心筒结构的拼装模板
CN206338075U (zh) 一种抗内水压力复合式盾构管片
CN203247838U (zh) 全埋式地下室侧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模板
CN108677979A (zh) 一种方形装配式双壁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N206529712U (zh)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八字墙型涵洞洞口
CN105113701B (zh) 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墙体
CN208396295U (zh) 一种明挖车站施工用楼梯支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