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5181U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5181U
CN206745181U CN201621301122.5U CN201621301122U CN206745181U CN 206745181 U CN206745181 U CN 206745181U CN 201621301122 U CN201621301122 U CN 201621301122U CN 206745181 U CN206745181 U CN 206745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ulge
swinging mounting
kettle body
heating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11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春来
何新华
陈炜杰
刘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011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5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5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5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顶部设有开口;手柄,安装在壶体的侧部,手柄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固定支架固设在容置槽内;壶盖,其外边缘固设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固定支架枢转连接以带动壶盖打开或者封闭壶体的开口端,固定支架上设有供转动支架活动的转动槽;限位组件,设置在转动槽的底部,限位组件在被转动支架的下表面抵接时向下运动,并在被转动支架的末端越过时向上运动至复位,以止抵转动支架的上表面;关盖组件,安装在手柄的侧部,能对限位组件施加侧向力,使限位组件向下运动以解除对转动支架上表面的止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按压关盖组件实现壶盖下落封闭壶体,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喝热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由于人们担心水质的安全,注重饮水的健康,沸腾后的热水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液体加热容器。相关技术中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人工手动直接按压盖体以关闭开口,使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顶部设有开口;手柄,安装在壶体的侧部,手柄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固定支架固设在容置槽内;壶盖,壶盖外边缘固设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固定支架可枢转连接,以带动壶盖打开或者封闭壶体的开口端,固定支架上设有供转动支架活动的转动槽;限位组件,设置在转动槽的底部,限位组件在被转动支架的下表面抵接时向下运动,并在被转动支架的末端越过时向上运动至复位,以止抵转动支架的上表面;关盖组件,安装在手柄的侧部,能对限位组件施加侧向力,限位组件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解除对转动支架上表面的止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壶体顶部设有开口,手柄安装在壶体的侧部,手柄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固定支架固设在容置槽内,壶盖外边缘固设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固定支架可枢转连接以带动壶盖打开或封闭壶体的开口端,固定支架上设有供转动支架活动的转动槽,通过限位组件设置在转动槽的底部,限位组件在被转动支架的下表面抵接时向下运动,并在被转动支架的末端越过时向上运动至复位,止抵转动支架的上表面,使得在壶盖打开壶体开口端后,限位组件限制转动支架的移动并阻止壶盖下落,进而方便用户通过开口装入或倒出液体,避免在装入或倒出液体过程中壶盖下落而影响用户的使用,同时避免在装入或倒出液体过程中壶盖下落而需要用户用手扶住壶盖,使得用户用一只手提住手柄即可实现装入或倒出液体,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通过在手柄的侧部安装关盖组件,关盖组件对限位组件施加侧向力,使限位组件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解除对转动支架上表面的止抵,壶盖下落并封闭壶体的开口端,实现了用户通过按压关盖组件使壶盖下落并封闭壶体,避免用户通过手动按压壶盖以关闭壶体容易被壶体内较热的液体烫伤,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用户可以同时用提手柄的手直接按压关盖组件实现一键关盖,避免用户用一只手提手柄,用另一只手按压盖体组件以关闭壶体开口端,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限位组件在被转动支架的下表面抵接时的向下运动包括垂直向下运动和斜向下运动,能够满足不同限位组件结构和不同转动支架结构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开盖按键,设置在手柄上,且伸入转动槽内,位于转动支架的上方,开盖按键能对转动支架施加侧向下的力,转动支架在侧向下的力的作用下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手柄上设置开盖按键,且伸入转动槽内,位于转动支架的上方,通过按压开关按键对转动支架施加侧向下的力,使得开盖按键被按压时,开盖按键与转动支架相抵使转动支架转动以使壶盖打开壶体的开口端,实现了通过按压开盖按键能够一键开盖,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转动支架的下表面与限位组件相抵使限位组件向下运动,并在转动支架的末端越过限位组件时,限位组件向上运动复位以止抵转动支架的上表面,阻止壶盖下落,使得转动支架在限位组件的限制下能够稳固的打开壶盖,且避免壶盖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影响用户的使用,操作方便,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壶盖上设置有缺口,通过抓住壶盖的缺口使壶盖打开壶体,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转轴,连接固定支架并枢纽连接转动支架;扭簧,扭簧包括卷绕部、悬臂和支脚,卷绕部安装在转轴上,悬臂安装在转动支架上,支脚安装在转轴下方的固定支架的凹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轴连接固定支架并枢转连接转动支架,有利于壶盖相对于壶体能够自由转动,进而实现壶盖打开或封闭壶体,成本较低、质量可靠,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扭簧包括卷绕部、悬臂和支脚,通过卷绕部安装在转轴上,悬臂安装在转动支架上,支脚安装在转轴下方的固定支架的凹槽内,使得按压关盖组件时,转动支架脱离限位组件的限制,在扭簧提供的向下扣合力的作用下,壶盖自由下落与壶体闭合并封闭壶体,避免用户需要手动按压壶盖以关闭壶体,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通过按压开盖按键,转动支架在侧向下力的作用下转动,转动支架与限位组件相抵使限位组件向下运动,并在转动支架的末端越过限位组件时,限位组件向上运动复位至初始位置与转动支架的上表面相抵,在此过程中,壶盖克服扭簧的扣合力进行转动,并打开壶体。进一步地,壶盖在扭簧的作用下关闭壶体,有效地保证了壶体内部的液体清洁、干净,同时使被加热后的液体能够有效保温,避免了用户忘记关闭壶盖而使壶体内的液体易脏或易凉,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手柄包括手柄座,固定支架安装在手柄座的上方,固定支架的底部与手柄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关盖组件安装在第一滑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手柄包括手柄座,固定支架安装在手柄座的上方,通过固定支架的底部与手柄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关盖组件安装在第一滑槽内,有效地利用了手柄自身的结构,简化了关盖组件安装结构的设置,能够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同时,第一滑槽设置在固定支架的底部和手柄座之间,使得用户利用握住手柄的手即可同时按压关盖组件,进而实现了单手操作液体加热容器关闭壶盖,操作方便,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适应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组件安装在手柄座和固定支架之间,并伸入第一滑槽和转动槽,固定支架的底部设有供限位组件伸入转动槽内的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组件安装在手柄座和固定支架之间,并伸入第一滑槽和转动槽,固定支架的底部设有供限位组件伸入转动槽内的通孔,有效地利用了手柄的自身结构,简化了限位组件安装结构的设置,使其结构紧凑,能够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同时,由于限位组件连通第一滑槽和转动槽,使得通过按压位于第一滑槽内的关盖组件和位于转动槽内的开盖按键,能够使限位组件运动止抵转动支架的上表面或解除对转动支架上表面的止抵,进而实现一键开盖或一键关盖,操作方便,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位于限位块下方的凸筋,凸筋与手柄座相抵接,凸筋为弹性凸筋。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位于限位块下方的凸筋,通过凸筋与手柄座相抵接,且凸筋为弹性凸筋,使得在按压开盖按键时,转动支架与限位块相抵并使限位块向下移动,而在转动支架的末端越过限位块时,限位块在弹性凸筋与手柄座相抵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使限位块与转动支架相抵限制转动支架的移动,壶盖打开壶体并且壶盖无法自动下落,避免了壶盖在打开壶体后自动下落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当按压关盖组件时,限位块受到侧向力的挤压向下移动,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无法限制转动支架移动,转动支架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自动关闭壶体,实现一键关盖,当松开关盖组件后,限位块在弹性凸筋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便下次按压开盖按键。进一步地,限位块与凸筋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适合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一体式结构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地,通过将凸筋设置为弹性凸筋,有利于限位块上下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相抵接,另一端与手柄座相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相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手柄座相抵接,使得在按压开盖按键时,转动支架与限位块相抵并使限位块向下移动,而在转动支架的末端越过限位块时,限位块在弹簧与手柄座相抵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使限位块与转动支架相抵限制转动支架的移动,壶盖打开壶体并且壶盖无法自动下落,避免了壶盖在打开壶体后自动下落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当按压关盖组件时,限位块受到侧向力的挤压向下移动,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无法限制转动支架移动,转动支架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自动关闭壶体,实现一键关盖,当松开关盖组件后,限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便下次按压开盖按键。进一步地,通过限位块与弹簧相连接,弹簧与手柄座相抵接,有利于限位块上下移动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块包括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和关盖组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引导面,第一凸起结构和关盖组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面相适配的第一斜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块包括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凸起结构,通过在第一凸起结构和关盖组件中的一个上设置第一引导面,第一凸起结构和关盖组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面相适配的第一斜面,使得关盖组件被按压时,第一斜面与第一引导面相适配,有利于限位块快速、顺畅向下移动,进而使转动支架快速脱离限位块的限制使壶盖快速与壶体扣合,实现关闭盖体,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第一引导面或第一斜面设置在关盖组件靠近第一凸起结构的一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块包括位于转动槽内的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上形成有与转动支架下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引导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块包括位于转动槽内的第二凸起结构,通过在第二凸起结构上形成有与转动支架下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引导面,有利于转动支架的下表面和限位块相抵时顺畅、快速地越过限位块,提高一键开关的速度,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转动支架的上表面也设置有引导面,通过转动支架上表面的引导面能够使限位块第二凸起结构与转动支架稳定相抵,进而使壶盖稳固地被限位块限制住,避免壶盖在打开壶体时与限位块相抵不稳定而下落并影响用户的使用,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手柄还包括手柄盖,手柄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与转动槽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关盖组件通过第一安装槽和第一滑槽设置在手柄上,开盖按键通过第二安装槽和转动槽设置在手柄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手柄包括手柄盖,通过手柄盖设置有与第一滑槽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与转动槽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关盖组件通过第一安装槽和第一滑槽设置在手柄上,开盖按键通过第二安装槽和转动槽设置在手柄上,方便用户通过按压手柄盖上的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关盖组件和位于第二安装槽内的开盖按键实现关闭或打开壶盖,同时使得用户用一只手即可实现一键关盖和一键开盖,操作方便、简单,有效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关盖组件包括关盖按键和关盖弹簧,关盖弹簧的一端抵接关盖按键,关盖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两侧的固定支架和手柄座上中的至少一者相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关盖组件包括关盖按键和关盖弹簧,关盖弹簧的一端抵接关盖按键,关盖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两侧的固定支架和手柄座中的至少一者相抵接,使得关盖按键被按压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于,以便用户下次按压关盖按键实现一键关盖,简化了操作步骤,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开盖按键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与第二安装槽两侧的手柄盖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开盖按键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与第二安装槽两侧的手柄盖相适配,使得开盖按键被按压后,转动支架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并关闭壶体时与开盖按键相抵,使开盖按键的第三凸起结构与第二安装槽两侧的手柄盖相抵,进而使开盖按键复位至初始位置,避免了开盖按键滑落出第二安装槽而无法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孔向下延伸在固定支架的底部形成有导向筋。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支架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向下延伸在固定支架的底部形成有导向筋,使得安装在通孔内部的限位组件受力时在导向筋的限制下能够在通孔内灵活地上下运动且不发生偏转,进而保证限位组件能够灵活、准确地止抵转动支架或解除对转动支架的止抵,进而通过按压关盖组件和开盖按键能够灵活、准确地实现一键关盖和一键开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向筋包括靠近壶体与关盖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筋,和与第一导向筋相互垂直的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向筋靠近壶体并与关盖组件相对设置,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与第一导向筋相互垂直,使得在关盖组件对限位组件施加侧向力时,限位组件在第一导向筋的限制下沿第一导向筋能够自如的向下运动,并且在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的限制下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使限位组件准确、灵活地解除对转动支架的止抵,使壶盖快速、灵活、准确定下落并关闭壶体;同时,使得限位组件受到转动支架的侧向下力时,在第一导向筋、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的限制下,在通孔内沿第一导向筋、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向下运动,进而避免限位组件偏移或卡死,有效地保证了限位组件能够灵活自如的运动,并准确地与止抵转动支架,使壶盖打开壶体且不会下落,方便用户使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使得限位组件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在通孔内沿第一导向筋、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快速、准确地复位至原始位置,以保证关盖组件和转动支架能够再次对限位组件施加力,使其运动与转动支架相配合打开或封闭壶体。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筋为圆环形导向筋,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导向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蒸汽管,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蒸汽管安装在内胆和外壳之间,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凸起结构,位于通孔靠近壶体的一侧,第四凸起结构与蒸汽管相对设置,固定支架靠近内胆的一侧设置有第六凸起结构,第六凸起结构与内胆上的缺口相适配,第四凸起结构和第六凸起结构设置有相贯通的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蒸汽管,蒸汽管安装在壶体的内胆和外壳支架,通过在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第四凸起结构,位于通孔靠近壶体的一侧,第四凸起结构与蒸汽管相对设置,使得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第四凸起结构能够快速、准确、方便地将固定支架插入蒸汽管内,进而提高装配速度和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在固定支架靠近内胆的一侧设置有第六凸起结构,第六凸起结构与内胆上的缺口相适配,使得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第六凸起结构能够快速、准确、方便地将固定支架和内胆定位,进而提高装配速度和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在第四凸起结构和第六凸起结构设置有相贯通的通孔,连通蒸汽管和内胆,使得内胆中的蒸汽能够顺畅流进蒸汽管,进而有利于通过蒸汽温度、浓度控制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状态,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通孔的设置,减小了固定支架的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减小了液体加热容器的整体重量,能够满足产品轻型化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支架与手柄座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五凸起结构,固定支架与手柄座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五凸起结构相适配的定位结构,第五凸起结构或定位结构设置在固定支架的底部,位于通孔远离壶体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支架与手柄座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五凸起结构,固定支架与手柄座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五凸起结构相适配的定位结构,第五凸起结构或定位结构设置在固定支架的底部,位于通孔远离壶体的一侧,使得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第五凸起结构与定位结构相适配,能够快速、准确、方便的完成固定支架与手柄座的装配,有效地提高了装配速度和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制造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地,第五凸起结构和定位结构不同位置的设定,能够满足不同手柄座和不同固定支架结构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四凸起结构、第五凸起结构、第六凸起结构、定位结构为以下至少之一:挡板、挡柱、挡筋、挡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四凸起结构、第五凸起结构、第六凸起结构、定位结构为以下至少之一但不限于此:挡板、挡柱、挡筋、挡块,第四凸起结构、第五凸起结构、第六凸起结构和定位结构的不同形式,能够满足不同手柄座、不同固定支架、不同蒸汽管道的结构,适用范围广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螺钉,固定支架的四角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手柄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螺钉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固定支架固定在手柄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支架的四角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手柄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螺钉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固定支架固定在手柄座上,使得固定支架能够稳定、牢固的固定在手柄座上,进而使得安装在固定支架通孔内的限位组件在受力运动时能够稳定、灵活的运动,进而保证一键开盖和一键关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同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液体加热容器为豆浆机、电热水瓶、电茶壶、养生壶、电水壶或电水杯,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液体加热容器,适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关盖组件被按压时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关盖组件被按压时液体加热容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开盖按键被按压时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开盖按键被按压时液体加热容器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壶体和手柄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a至图5b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壶体,20手柄,22固定支架,2202转动槽,2204通孔,2206导向筋,2208第四凸起结构,2210第五凸起结构,2212第一安装孔,2214第六凸起结构,2216凹槽,24手柄座,242第一滑槽,246定位结构,248第二安装孔,26手柄盖,262第一安装槽,264第二安装槽,30壶盖,32转动支架,40限位组件,42限位块,44弹簧,50关盖组件,52关盖按键,54关盖弹簧,60开盖按键,70扭簧,8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a至图3b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a、图1b和图2a、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10,顶部设有开口;手柄20,安装在壶体10的侧部,手柄20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固定支架22固设在容置槽内;壶盖30,壶盖30外边缘固设有转动支架32,转动支架32与固定支架22可枢转连接,以带动壶盖30打开或者封闭壶体10的开口端,固定支架22上设有供转动支架32活动的转动槽2202;限位组件40,设置在转动槽2202的底部,限位组件40在被转动支架32的下表面抵接时向下运动,并在被转动支架32的末端越过时向上运动至复位,以止抵转动支架32的上表面;关盖组件50,安装在手柄20的侧部,能对限位组件40施加侧向力,限位组件40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解除对转动支架32上表面的止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壶体10顶部设有开口,手柄20安装在壶体10的侧部,手柄20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固定支架22固设在容置槽内,壶盖30外边缘固设有转动支架32,转动支架32与固定支架22可枢转连接以带动壶盖30打开或封闭壶体10的开口端,固定支架22上设有供转动支架32活动的转动槽2202,通过限位组件40设置在转动槽2202的底部,限位组件40在被转动支架32的下表面抵接时向下运动,并在被转动支架32的末端越过时向上运动至复位,止抵转动支架32的上表面,使得在壶盖30打开壶体10开口端后,限位组件40限制转动支架32的移动并阻止壶盖30下落,进而方便用户通过开口装入或倒出液体,避免在装入或倒出液体过程中壶盖30下落而影响用户的使用,同时避免在装入或倒出液体过程中壶盖30下落而需要用户用手扶住壶盖30,使得用户用一只手提住手柄20即可实现装入或倒出液体,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通过在手柄20的侧部安装关盖组件50,关盖组件50对限位组件40施加侧向力,使限位组件40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解除对转动支架32上表面的止抵,壶盖30下落并封闭壶体10的开口端,实现了用户通过按压关盖组件50使壶盖30下落并封闭壶体10,避免用户通过手动按压壶盖30以关闭壶体10容易被壶体10内较热的液体烫伤,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用户可以同时用提手柄20的手直接按压关盖组件50实现一键关盖,避免用户用一只手提手柄20,用另一只手按压盖体组件以关闭壶体10开口端,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限位组件40在被转动支架32的下表面抵接时的向下运动包括垂直向下运动和斜向下运动,能够满足不同限位组件40结构和不同转动支架32结构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进一步地,图2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即为关盖组件108被按压的方向。
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开盖按键60,设置在手柄20上,且伸入转动槽2202内,位于转动支架32的上方,开盖按键60能对转动支架32施加侧向下的力,转动支架32在侧向下的力的作用下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手柄20上设置开盖按键60,且伸入转动槽2202内,位于转动支架32的上方,通过按压开关按键对转动支架32施加侧向下的力,使得开盖按键60被按压时,开盖按键60与转动支架32相抵使转动支架32转动以使壶盖30打开壶体10的开口端,实现了通过按压开盖按键60能够一键开盖,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转动支架32的下表面与限位组件40相抵使限位组件40向下运动,并在转动支架32的末端越过限位组件40时,限位组件40向上运动复位以止抵转动支架32的上表面,阻止壶盖30下落,使得转动支架32在限位组件40的限制下能够稳固的打开壶盖30,且避免壶盖30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影响用户的使用,操作方便,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图3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即为开盖按键112被按压的方向。进一步地,壶盖30上设置有缺口,通过抓住壶盖30的缺口使壶盖打开壶体10,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a、图2b、图4b和图5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转轴80,连接固定支架22并枢纽连接转动支架32;扭簧70,扭簧70包括卷绕部、悬臂和支脚,卷绕部安装在转轴80上,悬臂安装在转动支架32上,支脚安装在转轴80下方的固定支架22的凹槽2226内。
在该实施例中,转轴80连接固定支架22并枢纽连接转动支架32,有利于壶盖30相对于壶体10能够自由转动,进而实现壶盖30打开或封闭壶体10,成本较低、质量可靠,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扭簧70包括卷绕部、悬臂和支脚,通过卷绕部安装在转轴80上,悬臂安装在转动支架32上,支脚安装在转轴80下方的固定支架22的凹槽2216内,使得按压关盖组件50时,转动支架32脱离限位组件40的限制,在扭簧70提供的向下扣合力的作用下,壶盖30自由下落与壶体10闭合并封闭壶体10,避免用户需要手动按压壶盖30以关闭壶体10,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通过按压开盖按键60,转动支架32在侧向下力的作用下转动,转动支架32与限位组件40相抵使限位组件40向下运动,并在转动支架32的末端越过限位组件40时,限位组件40向上运动复位至初始位置与转动支架32的上表面相抵,在此过程中,壶盖30克服扭簧70的扣合力进行转动,并打开壶体10。进一步地,壶盖30在扭簧70的作用下关闭壶体10,有效地保证了壶体10内部的液体清洁、干净,同时使被加热后的液体能够有效保温,避免了用户忘记关闭壶盖30而使壶体10内的液体易脏或易凉,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手柄20包括手柄座24,固定支架22安装在手柄座24的上方,固定支架22的底部与手柄座24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242,关盖组件50安装在第一滑槽242内。
在该实施例中,手柄20包括手柄座24,固定支架22安装在手柄座24的上方,通过固定支架22的底部与手柄座24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242,关盖组件50安装第一滑槽242内,有效地利用了手柄20自身的结构,简化了关盖组件50安装结构的设置,能够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同时,第一滑槽242设置在固定支架22的底部和手柄座24之间,使得用户利用握住手柄20的手即可同时按压关盖组件50,进而实现了单手操作液体加热容器关闭壶盖30,操作方便,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适应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组件40安装在手柄座24和固定支架22之间,并伸入第一滑槽242和转动槽2202,固定支架22的底部设有供限位组件40伸入转动槽2202内的通孔2204。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组件40安装在手柄座24和固定支架22之间,并伸入第一滑槽242和转动槽2202,固定支架22的底部设有供限位组件40伸入转动槽2202内的通孔2204,有效地利用了手柄20的自身结构,简化了限位组件40安装结构的设置,使其结构紧凑,能够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同时,由于限位组件40连通第一滑槽242和转动槽2202,使得通过按压位于第一滑槽242内的关盖组件50和位于转动槽2202内的开盖按键60,能够使限位组件40运动止抵转动支架32的上表面或解除对转动支架32上表面的止抵,进而实现一键开盖或一键关盖,操作方便,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组件40包括限位块42和位于限位块42下方的凸筋,凸筋与手柄座24相抵接,凸筋为弹性凸筋。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组件40包括限位块42和位于限位块42下方的凸筋,通过凸筋与手柄座24相抵接,且凸筋为弹性凸筋,使得在按压开盖按键60时,转动支架32与限位块42相抵并使限位块42向下移动,而在转动支架32的末端越过限位块42时,限位块42在弹性凸筋与手柄座24相抵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使限位块42与转动支架32相抵限制转动支架32的移动,壶盖30打开壶体10并且壶盖30无法自动下落,避免了壶盖30在打开壶体10后自动下落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当按压关盖组件50时,限位块42受到侧向力的挤压向下移动,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无法限制转动支架32移动,转动支架32在扭簧70的作用下转动,自动关闭壶体10,实现一键关盖,当松开关盖组件50后,限位块42在弹性凸筋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便下次按压开盖按键60。进一步地,限位块42与凸筋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适合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一体式结构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地,通过将凸筋设置为弹性凸筋,有利于限位块42上下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
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组件40包括限位块42和弹簧44,弹簧44的一端与限位块42相抵接,另一端与手柄座24相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组件40包括限位块42和弹簧44,弹簧44的一端与限位块42相抵接,弹簧44的另一端与手柄座24相抵接,使得在按压开盖按键60时,转动支架32与限位块42相抵并使限位块42向下移动,而在转动支架32的末端越过限位块42时,限位块42在弹簧44与手柄座24相抵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使限位块42与转动支架32相抵限制转动支架32的移动,壶盖30打开壶体10并且壶盖30无法自动下落,避免了壶盖30在打开壶体10后自动下落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当按压关盖组件50时,限位块42受到侧向力的挤压向下移动,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无法限制转动支架32移动,转动支架32在扭簧70的作用下转动,自动关闭壶体10,实现一键关盖,当松开关盖组件50后,限位块42在弹簧44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便下次按压开盖按键60。进一步地,通过限位块42与弹簧44相连接,弹簧44与手柄座24相抵接,有利于限位块42上下移动并在弹簧44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块42包括位于第一滑槽242内的第一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和关盖组件50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引导面,第一凸起结构和关盖组件50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面相适配的第一斜面。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块42包括位于第一滑槽242内的第一凸起结构,通过在第一凸起结构和关盖组件50中的一个上设置第一引导面,第一凸起结构和关盖组件50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面相适配的第一斜面,使得关盖组件50被按压时,第一斜面与第一引导面相适配,有利于限位块42快速、顺畅向下移动,进而使转动支架32快速脱离限位块42的限制使壶盖30快速与壶体10扣合,实现关闭盖体,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第一引导面或第一斜面设置在关盖组件50靠近第一凸起结构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块42包括位于转动槽2202内的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上形成有与转动支架32下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引导面。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块42包括位于转动槽2202内的第二凸起结构,通过在第二凸起结构上形成有与转动支架32下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引导面,有利于转动支架32的下表面和限位块42相抵时顺畅、快速地越过限位块42,提高一键开关的速度,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转动支架32的上表面也设置有引导面,通过转动支架32上表面的引导面能够使限位块42第二凸起结构与转动支架32稳定相抵,进而使壶盖30稳固地被限位块42限制住,避免壶盖30在打开壶体10时与限位块42相抵不稳定而下落并影响用户的使用,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手柄20还包括手柄盖26,手柄盖26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242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262和与转动槽2202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264,关盖组件50通过第一安装槽262和第一滑槽242设置在手柄20上,开盖按键60通过第二安装槽264和转动槽2202设置在手柄20上。
在该实施例中,手柄20包括手柄盖26,通过手柄盖26设置有与第一滑槽242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262和与转动槽2202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264,关盖组件50通过第一安装槽262和第一滑槽242设置在手柄20上,开盖按键60通过第二安装槽264和转动槽2202设置在手柄20上,方便用户通过按压手柄盖26上的位于第一安装槽262内关盖组件50和位于第二安装槽264内的开盖按键60实现关闭或打开壶盖30,同时使得用户用一只手即可实现一键关盖和一键开盖,操作方便、简单,有效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关盖组件50包括关盖按键52和关盖弹簧54,关盖弹簧54的一端抵接关盖按键52,关盖弹簧54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242两侧的固定支架22和手柄座24上中的至少一者相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关盖组件50包括关盖按键52和关盖弹簧54,关盖弹簧54的一端抵接关盖按键52,关盖弹簧54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242两侧的固定支架22和手柄座24中的至少一者相抵接,使得关盖按键52被按压后,在关盖弹簧54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于,以便用户下次按压关盖按键52实现一键关盖,简化了操作步骤,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开盖按键6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与第二安装槽264两侧的手柄盖26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开盖按键6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与第二安装槽264两侧的手柄盖26相适配使得开盖按键60被按压后,转动支架32在扭簧70的作用下转动并关闭壶体10时与开盖按键60相抵,使开盖按键60的第三凸起结构与第二安装槽264两侧的手柄盖26相抵,进而使开盖按键60复位至初始位置,避免了开盖按键60滑落出第二安装槽264而无法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4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孔2204向下延伸在固定支架22的底部形成有导向筋220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通孔2204向下延伸在固定支架22的底部形成有导向筋2206,使得安装在通孔2204内部的限位组件40受力时在导向筋2206的限制下能够在通孔2204内灵活地上下运动且不发生偏转,进而保证限位组件40能够灵活、准确地止抵转动支架32或解除对转动支架32的止抵,进而通过按压关盖组件50和开盖按键60能够灵活、准确地实现一键关盖和一键开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向筋2206包括靠近壶体10与关盖组件50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筋,和与第一导向筋相互垂直的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筋靠近壶体10并与关盖组件50相对设置,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与第一导向筋相互垂直,使得在关盖组件50对限位组件40施加侧向力时,限位组件40在第一导向筋的限制下沿第一导向筋能够自如的向下运动,并且在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的限制下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使限位组件40准确、灵活地解除对转动支架32的止抵,使壶盖30快速、灵活、准确定下落并关闭壶体10;同时,使得限位组件40受到转动支架32的侧向下力时,在第一导向筋、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的限制下,在通孔2204内沿第一导向筋、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向下运动,进而避免限位组件40偏移或卡死,有效地保证了限位组件40能够灵活自如的运动,并准确地与止抵转动支架32,使壶盖30打开壶体10且不会下落,方便用户使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使得限位组件40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在通孔2204内沿第一导向筋、第二导向筋和第三导向筋快速、准确地复位至原始位置,以保证关盖组件50和转动支架32能够再次对限位组件40施加力,使其运动与转动支架32相配合打开或封闭壶体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筋2206为圆环形导向筋,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导向筋2206。
如图4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蒸汽管,壶体10包括内胆和外壳,蒸汽管安装在内胆和外壳之间,固定支架22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凸起结构2208,位于通孔靠近壶体10的一侧,第四凸起结构2208与蒸汽管相对设置,固定支架22靠近内胆的一侧设置有第六凸起结构2214,第六凸起结构2214与内胆上的缺口相适配,第四凸起结构2208和第六凸起结构2214设置有相贯通的通孔
在该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蒸汽管,蒸汽管安装在壶体10的内胆和外壳之间,通过在固定支架22的底部设置第四凸起结构2208,位于通孔2204靠近壶体10的一侧,第四凸起结构2208与蒸汽管相对设置,使得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第四凸起结构2208能够快速、准确、方便地将固定支架22插入蒸汽管内,进而提高装配速度和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在固定支架22靠近内胆的一侧设置有第六凸起结构2214,第六凸起结构2214与内胆上的缺口相适配,使得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第六凸起结构2214能够快速、准确、方便地将固定支架22和内胆定位,进而提高装配速度和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在第四凸起结构2208和第六凸起结构2214设置有相贯通的通孔,连通蒸汽管和内胆,使得内胆中的蒸汽能够顺畅流进蒸汽管,进而有利于通过蒸汽温度、浓度控制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状态,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通孔的设置实用新型减小了固定支架22的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减小了液体加热容器的整体重量,能够满足产品轻型化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如图4a和图5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支架22与手柄座24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五凸起结构2210,固定支架22与手柄座24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五凸起结构2210相适配的定位结构246,第五凸起结构2210或定位结构246设置在固定支架22的底部,位于通孔2204远离壶体10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支架22与手柄座24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五凸起结构2210,固定支架22与手柄座24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五凸起结构2210相适配的定位结构246,第五凸起结构2210或定位结构246设置在固定支架22的底部,位于通孔2204远离壶体10的一侧,使得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第五凸起结构2210与定位结构246相适配,能够快速、准确、方便的完成固定支架22与手柄座24的装配,有效地提高了装配速度和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制造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地,第五凸起结构2210和定位结构246不同位置的设定,能够满足不同手柄座24和不同固定支架22结构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进一步地,如图4a和图5b所示,第五凸起结构2210设置在固定支架22上,定位结构246设置在手柄座24上,这只是一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五凸起结构2210设置在手柄座24上,定位结构246设置在固定支架22上,显然也是可行的。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这种情况的附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四凸起结构2208、第五凸起结构2210、第六凸起结构2214、定位结构246为以下至少之一:挡板、挡柱、挡筋、挡块。
在该实施例中,第四凸起结构2208、第五凸起结构2210、定位结构246为以下至少之一但不限于此:挡板、挡柱、挡筋、挡块,第四凸起结构2208、第五凸起结构2210、第六凸起结构2214和定位结构246的不同形式,能够满足不同手柄座24、不同固定支架22、不同蒸汽管道的结构,适用范围广泛。
如图4b、图4c和图5a、图5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螺钉,固定支架22的四角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12,手柄座2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48,螺钉通过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48将固定支架22固定在手柄座24上。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支架22的四角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12,手柄座2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48,螺钉通过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48将固定支架22固定在手柄座24上,使得固定支架22能够稳定、牢固的固定在手柄座24上,进而使得安装在固定支架22通孔2204内的限位组件40在受力运动时能够稳定、灵活的运动,进而保证一键开盖和一键关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同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液体加热容器为豆浆机、电热水瓶、电茶壶、养生壶、电水壶或电水杯,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液体加热容器,适用范围广泛。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顶部设有开口;
手柄,安装在所述壶体的侧部,所述手柄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固定支架固设在所述容置槽内;
壶盖,其外边缘固设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可枢转连接,以带动所述壶盖打开或者封闭所述壶体的开口端,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供所述转动支架活动的转动槽;
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槽的底部,所述限位组件在被所述转动支架的下表面抵接时向下运动,并在被所述转动支架的末端越过时向上运动至复位,以止抵所述转动支架的上表面;
关盖组件,安装在所述手柄的侧部,能对所述限位组件施加侧向力,所述限位组件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解除对所述转动支架上表面的止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盖按键,设置在所述手柄上,且伸入所述转动槽内,位于所述转动支架的上方,所述开盖按键能对所述转动支架施加侧向下的力,所述转动支架在所述侧向下的力的作用下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并枢纽连接转动支架;
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卷绕部、悬臂和支脚,所述卷绕部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悬臂安装在所述转动支架上,所述支脚安装在所述转轴下方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座,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手柄座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和所述手柄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关盖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手柄座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并伸入所述第一滑 槽和所述转动槽,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设有供所述限位组件伸入所述转动槽内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位于所述限位块下方的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手柄座相抵接,所述凸筋为弹性凸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座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和所述关盖组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和所述关盖组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面相适配的第一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包括位于所述转动槽内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转动支架下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引导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还包括手柄盖,所述手柄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与所述转动槽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关盖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开盖按键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转动槽设置在所述手柄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盖组件包括关盖按键和关盖弹簧,所述关盖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关盖按键,所述关盖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手柄座中的至少一者相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盖按键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两侧的所述手柄盖相适配。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向下延伸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形成有导向筋。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蒸汽管,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蒸汽管安装在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
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凸起结构,位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壶体的一侧,所述第四凸起结构与所述蒸汽管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支架靠近所述内胆的一侧设置有第六凸起结构,所述第六凸起结构与所述内胆上的缺口相适配,所述第四凸起结构和所述第六凸起结构设置有相贯通的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手柄座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五凸起结构,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手柄座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凸起结构相适配的定位结构,所述第五凸起结构或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位于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壶体的一侧。
CN201621301122.5U 2016-11-30 2016-11-30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06745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1122.5U CN206745181U (zh) 2016-11-30 2016-11-30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1122.5U CN206745181U (zh) 2016-11-30 2016-11-30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5181U true CN206745181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7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1122.5U Active CN206745181U (zh) 2016-11-30 2016-11-30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51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3467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
CN108652485A (zh) * 2018-06-01 2018-10-16 刘锋 一种投料盒及具有其的面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3467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
CN108652485A (zh) * 2018-06-01 2018-10-16 刘锋 一种投料盒及具有其的面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5039B2 (ja) 作業用容器の内容物を加熱する装置を備える家庭用食品準備器具
CN206062888U (zh) 压力锅无压开盖解锁结构
KR101657704B1 (ko) 주방용품
CN206745181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2775970U (zh) 液体食品发泡机
CN106073513A (zh) 包括用于放置在家电设备的搅拌碗上的冷凝液回收槽的用于蒸气式烹饪的附件
CN211795799U (zh) 烹饪器具
CN108113467A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6612605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7492606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625306U (zh) 厨用料理炒菜一体机
CN203555601U (zh) 阻尼件和具有其的液体加热容器
CN105534298B (zh) 水壶
JP2015221118A (ja) 炊飯器
CN207604803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7532296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6612606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07536467B (zh) 电热水壶
CN109077611A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0540874U (zh) 一种水壶的开盖机构及电热水壶
CN207055358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机
CN209826399U (zh) 带提手收纳功能的豆浆机
CN207492608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5729032U (zh) 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煲汤机
CN207532298U (zh) 液体加热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