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9571U - 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9571U
CN206739571U CN201720506336.4U CN201720506336U CN206739571U CN 206739571 U CN206739571 U CN 206739571U CN 201720506336 U CN201720506336 U CN 201720506336U CN 206739571 U CN206739571 U CN 206739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ed arm
water
water tank
storing device
dehumid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063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郎红军
廖昌晰
曹姚松
李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063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9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9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95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蓄水装置及除湿机,其中,所述蓄水装置包括旋转支架,以及水泵头或抽水管,所述旋转支架具有相连且互为钝角设置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所述第一转臂与所述第二转臂的连接处设有枢接部,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枢接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敞口上方位置,所述枢接部具有与所述钝角所在平面相交的旋转轴心线;所述水泵头或抽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臂上,且随所述第一转臂伸入所述水箱的敞口,所述第二转臂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转臂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1。旨在提高蓄水装置的拆装便利性。

Description

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蓄水装置被广泛的应用到家电产品中,特别是应用蓄水装置的除湿机等产品,蓄水装置的使用更加广泛。在此类产品上的蓄水装置往往具有用于排水的旋转支架,旋转支架具有转臂。所述转臂的自由端用于安装水泵头或抽水管,另一端可转动设置在水箱的敞口上方位置,水泵头或抽水管随着该转臂伸入水箱的敞口,用于把水箱内的水抽出。
目前,水箱取出时,需要通过手动拨动旋转支架,以使转臂转动并脱离水箱的敞口。此外,当把水箱装入时,也需要通过手动拨动旋转支架,以使转臂跨过水箱的外壁并令水泵头或抽水管伸入敞口。因此,水箱与蓄水装置的拆装均需要有人力手动操作,拆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蓄水装置及除湿机,旨在提高蓄水装置的拆装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蓄水装置包括旋转支架、水泵头或抽水管,所述旋转支架具有相连且互为钝角设置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所述第一转臂与所述第二转臂的连接处设有枢接部,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枢接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敞口上方位置,所述枢接部具有与所述钝角所在平面相交的旋转轴心线;所述水泵头或抽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臂上,且随所述第一转臂伸入所述水箱的敞口,所述第二转臂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转臂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1。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心线垂直钝角所在平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臂的重力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2倍所述第一转臂的重力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1。
优选地,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重力块,所述重力块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臂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除湿机,包括接水盘,以及前述的蓄水装置,所述接水盘的一侧具有顶壁,所述顶壁的底部与其正对的下方形成一用于对所述水箱让位的容置空间,所述水箱的敞口面向所述顶壁;所述水箱与所述接水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支架通过其枢接部安装在所述接水盘的顶壁上,所述旋转支架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依次沿所述水箱水平装入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前、后布置,所述水箱的敞口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转臂及/或第二转臂的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臂的底部朝向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端面为相交的两斜面。
优选地,所述接水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顶壁相连的立壁,所述立壁上设有过孔,所述第二转臂穿过所述过孔,所述第一转臂脱离所述水箱的敞口后,所述第二转臂抵接在所述立壁上。
优选地,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拨杆,所述拨杆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拨杆位于所述第一转臂与所述第二转臂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转臂呈夹角设置;所述水箱的敞口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拨杆的自由端,所述立壁上的过孔对所述拨杆转动时让位。
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磁铁,所述重力块为导磁金属件,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重力块抵接在所述立壁的位置上,且与所述重力块相吸。
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一顶板及垂直所述顶板向下凸设的两个挂板,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接水盘上,所述两个挂板并行设置;所述两个挂板的相对位置设有枢接孔,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枢接孔与所述接水盘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蓄水装置,该蓄水装置的旋转支架通过枢接部可旋转安装在家电设备的机架上。机架的下方具有放置水箱的容置空间,蓄水装置的水泵头或抽水管安装在旋转支架的第一转臂上,以随着第一转臂伸入水箱的敞口内,用于抽吸水箱中的水。该旋转支架还设有第二转臂,第二转臂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上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第一转臂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上的力矩M1。当力矩M2等于力矩M1时,第二转臂与第一转臂绕枢接部的旋转轴心线呈对重关系,水箱抽出或装入都较为省力,从而使水箱与蓄水装置的拆装更为方便。当力矩M2大于力矩M1时,由于第二转臂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臂自动转离水箱,避免人手操作的麻烦,从而使水箱与蓄水装置的拆装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装置的旋转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旋转支架 61 顶壁
11 第一转臂 62 立壁
12 第二转臂 63 过孔
13 枢接部 64 安装位
20 水泵头 70 导向部
30 水箱 80 固定座
40 重力块 81 顶板
50 拨杆 82 挂板
60 接水盘 821 枢接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水装置,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蓄水装置的水箱30具有一敞口,用于接水后把水蓄在水箱30内。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旋转支架10,旋转支架10具有相连且互为钝角设置的第一转臂11和第二转臂12,第一转臂11与第二转臂12的连接处设有枢接部13,旋转支架10通过枢接部13可转动设置在水箱30的敞口上方位置,枢接部13具有与钝角所在平面相交的旋转轴心线;蓄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臂11上的水泵头20或抽水管(图未示出),水泵头20或抽水管随第一转臂伸入水箱的敞口,第二转臂12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第一转臂11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13的力矩M1。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蓄水装置的旋转支架10通过枢接部13可旋转安装在家电设备的机架上。为了更加清楚地介绍旋转支架10,以家电设备是除湿机为例,该家电设备的机架以接水盘为例,介绍本案的技术方案。接水盘的下方具有放置水箱30的容置空间,水箱30与接水盘60可拆卸连接并水平方向装入该容置空间内。旋转支架10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挂置在水箱30的敞口上方,蓄水装置的水泵头20或抽水管安装在旋转支架的第一转臂11上,以随着第一转臂11伸入水箱30的敞口内,用于抽吸水箱30中的水。该旋转支架10还设有第二转臂12,第二转臂12与第一转臂11相连且互为钝角设置,枢接部13设置在第一转臂11与第二转臂12的连接处,以使第一转臂11和第二转臂12可以绕枢接部13的旋转轴心线同轴转动。旋转支架10的第一转臂11和第二转臂12依次沿水箱30水平装入容置空间的方向前、后布置。即当水箱30伸入容置空间时,先与第一转臂11相遇,再与第二转臂12相遇。水箱30装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水箱30的外壁面抵触第一转臂11或第二转臂12,以推动旋转支架10转动。当水箱30的外壁面抵触第一转臂11时,随着水箱30在水平方向移动,推动旋转支架10转动以抬高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当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高于水箱30敞口的竖直高度时,第一转臂11跨过水箱30的外壁并在重力作用下伸入水箱30的敞口内。当水箱30的外壁面抵触第二转臂12时,随着水箱30在水平方向移动,推动旋转支架10转动以降低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当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低于水箱30敞口的竖直高度时,第一转臂11伸入水箱30的敞口内。水箱30抽出容置空间的过程中,水箱30的内壁面抵触第一转臂11,以拉动旋转支架10转动,从而抬高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当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高于水箱30敞口的竖直高度时,第一转臂11跨过水箱30的外壁脱离水箱30的敞口。
优选地,第二转臂12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上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第一转臂11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上的力矩M1,以使旋转支架10脱离水箱30时,旋转支架10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位,并使推、拉旋转支架更为省力。
参照图2所示,当第二转臂12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上的力矩M2等于第一转臂11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上的力矩M1时,优选地,水箱30的敞口低于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且高于第二转臂12的自由端。在水箱30装入时,水箱30水平方向推动第二转臂12,以带动第一转臂11顺利旋转进入水箱30的敞口内。在水箱30抽出时,转动支架10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转臂12与第一转臂11绕枢接部13的旋转轴心线呈对重关系,水箱30装入时较为省力,从而使水箱30与蓄水装置的拆装更为方便。
参照图2所示,当第二转臂12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上的力矩M2大于第一转臂11的重力作用在旋转轴心线上的力矩M1时,优选地,水箱30的敞口高于第二转臂12的自由端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由于第一转臂11与第二转臂12互为钝角设置,第二转臂12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臂11翘起,以使水箱30在容置空间内具有较大的行程。在水箱30装入时,水箱30水平方向推动第二转臂12,以带动第一转臂11向下转动,使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降低后进入水箱30的敞口内。在水箱30抽出时,第二转臂12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臂11向上转动,使第一转臂11的自由端升高后脱离水箱30敞口。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转臂12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臂11自动脱离水箱30,免去人手操作的麻烦,抽出水箱30时更为省力,从而使水箱30与蓄水装置的拆装更为方便。
参照图2所示,优选地,枢接部13的旋转轴心线垂直钝角所在平面设置,以令旋转支架10在钝角所在平面内转动,使旋转支架10绕旋转轴心线旋转时不发生偏心,从而提高旋转支架10旋转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二转臂12的重力作用在枢接部13的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2倍第一转臂11的重力作用在枢接部13的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1,通过加强第二转臂12作用在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2,使第二转臂12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的加速度较大,从而使蓄水装置在力矩M2的作用下快速旋转。在水箱30抽出时,第二转臂12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臂11快速朝远离水箱30敞口的方向转动,以提高水箱30的拆装效率。
参照图2所示,优选地,蓄水装置还包括重力块40,重力块40固定在第二转臂12上,以对第二转臂12上的力矩M2进行调节。当然,可以通过设置重力块40的重量以调节驱动力,或通过设置重力块40位于第二转臂12上位置调节力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获得相应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作赘述。重力块40在第二力臂12上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滑动连接,当重力块40在第二力臂12上可滑动连接时,可以设置限位机构对重力块40进行限位,以调整重力块40在第二力臂上的力臂。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出于节省生产用料考虑,重力块40设置在第二力臂12的自由端,以增大重力块40在第二转臂12上的力臂。通过杠杆原理可知,通过增大力臂后,重力块40的重量要求不再严苛,因此,可以节省重力块40的生产用料。
参照图2所示,优选地,蓄水装置还包括拨杆50,拨杆50设置在第一转臂11与第二转臂12之间,且与第二转臂12呈夹角设置,以方便水箱30装入时抵触拨杆50,缩减了水箱30装入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进一步方便水箱30装入时,带动第一转臂11转动伸入水箱30的敞口中。在水箱30装入时,水箱30的外壁面与第二转臂12或拨杆50抵接,用于拨动旋转支架10产生作用在枢接部13的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3,进一步方便水箱30装入时,带动第一转臂11转动伸入水箱30中。
参照图2所示,优选地,蓄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臂11的导向部70,导向部70用于在水箱30抽出时,与水箱30抵触,以使旋转支架产生绕枢接部13的力矩M4。导向部70可以是导杆、导槽或导向筋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获得相应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中,导向部70为设置在第一转臂11底部的凸缘,该凸缘的端面为相交的两斜面。当水箱30抽出时,水箱30的内壁面抵触在凸缘靠近第二转臂12的端面,以使第一转臂11在凸缘的带动下产生绕枢接部13转动的力矩M4,凸缘的端面设置为线性的坡面可以使力矩M4为常量。在力矩M4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臂11朝远离水箱30敞口方向转动,进一步方便了水箱30抽出。当水箱30装入时,水箱30的内壁抵触在凸缘的远离第二转臂12的端面,以带动第一转臂11转动插入水箱30的敞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除湿机,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除湿机包括接水盘60,接水盘60的一侧具有顶壁61,顶壁61的底部与其下方形成一用于对水箱30让位的容置空间,水箱30具有面向顶壁61的敞口;水箱30在容置空间内与接水盘60可拆卸连接,旋转支架10通过其枢接部13可转动连接在接水盘60的顶壁61上。旋转支架10的第一转臂11和第二转臂12依次沿水箱30水平装入容置空间的方向前、后布置,水箱30的敞口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一转臂11及/或第二转臂12的自由端。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接水盘60的底部设有与顶壁61相连的立壁62,立壁62用于支撑接水盘60。水箱30位于立壁62的一侧,以在顶壁61的一侧水平拆装。立壁62上设有过孔63,第二转臂12穿过过孔63位于立壁62的另一侧,第一转臂11离开水箱30的敞口后,第二转臂12抵接在立壁62上。通过立壁62对第二转臂12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二转臂12转动过度而对水箱30或顶壁61造成损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出于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考虑,本实施例中,拨杆50设置在第一转臂11上,使水箱30的外壁在第一转臂11的凸缘的导向下抵触拨杆50,以防止水箱30与拨杆50之间发生抵触错位。过孔63对拨杆50转动时让位,可以增大旋转支架10的转动行程,使水箱的行程不仅仅受限于拨杆50与立壁6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此外,以防止拨杆50与立壁62之间发生碰撞,延长了拨杆5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除湿机还包括磁铁(图未示出),重力块40为导磁金属件,磁铁设置在重力块40抵接在立壁62的位置上,且与重力块40相吸。当第二转臂12转动不到位时,磁铁对重力块40进行吸合,吸合后的重力块40通过立壁62与磁铁进行双重限位,防止转动支架10与水箱30之间因转动不到位或转动过度而产生干涉,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旋转支架与立壁之间产生的震动,具有静音等效果。
出于方便安装考虑,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除湿机还包括固定座80,固定座80具有一顶板81及垂直顶板81向下凸设的两个挂板82,接水盘60的顶壁61设有安装位64,固定座80通过顶板81与安装位64固定在接水盘60上,以方便旋转支架10安装,固定的方式可以是螺接、铆接或卡接等,在此不作详述。两个挂板82并行设置,以方便旋转支架10在挂板82上安装;两个挂板82的相对侧设有枢接孔821,旋转支架10的枢接部13与枢接孔821适配。此处所述的适配可以是:枢接部13为自其表面凸设的转轴,转轴伸入挂板82的枢接孔821内。当然,枢接部13也可以为枢接孔,旋转支架10通过转轴插入枢接孔内。从而使蓄水装置10在安装时可以先通过与固定座80进行预安装。再将固定座80固定在除湿机的接水盘60上,从而方便了蓄水装置生产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蓄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一敞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具有相连且互为钝角设置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所述第一转臂与所述第二转臂的连接处设有枢接部,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枢接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敞口上方位置,所述枢接部具有与所述钝角所在平面相交的旋转轴心线;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臂上的水泵头或抽水管,所述水泵头或抽水管随所述第一转臂伸入所述水箱的敞口,所述第二转臂的重力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转臂的重力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心线垂直钝角所在平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臂的重力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2大于或等于2倍所述第一转臂的重力作用在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力矩M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重力块,所述重力块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臂上。
5.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水盘,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蓄水装置,所述接水盘的一侧具有顶壁,所述顶壁的底部与其正对的下方形成一用于对所述水箱让位的容置空间,所述水箱的敞口面向所述顶壁;所述水箱与所述接水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支架通过其枢接部安装在所述接水盘的顶壁上,所述旋转支架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依次沿所述水箱水平装入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前、后布置,所述水箱的敞口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转臂及/或第二转臂的自由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臂的底部朝向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端面为相交的两斜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顶壁相连的立壁,所述立壁上设有过孔,所述第二转臂穿过所述过孔,所述第一转臂脱离所述水箱的敞口后,所述第二转臂抵接在所述立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拨杆,所述拨杆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拨杆位于所述第一转臂与所述第二转臂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转臂呈夹角设置;所述水箱的敞口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拨杆的自由端,所述立壁上的过孔对所述拨杆转动时让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磁铁,所述重力块为导磁金属件,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重力块抵接在所述立壁的位置上,且与所述重力块相吸。
10.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一顶板及垂直所述顶板向下凸设的两个挂板,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接水盘上,所述两个挂板并行设置;所述两个挂板的相对位置设有枢接孔,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枢接孔与所述接水盘枢接。
CN201720506336.4U 2017-05-08 2017-05-08 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9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6336.4U CN206739571U (zh) 2017-05-08 2017-05-08 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6336.4U CN206739571U (zh) 2017-05-08 2017-05-08 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9571U true CN206739571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4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0633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9571U (zh) 2017-05-08 2017-05-08 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95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3819A (zh) * 2020-07-22 2021-01-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3819A (zh) * 2020-07-22 2021-01-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12283819B (zh) * 2020-07-22 2022-06-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9571U (zh) 蓄水装置及除湿机
CN207688328U (zh) 一种具有可升降水泵组件的空调扇
CN214355604U (zh) 便于在天花板安装汽车充电桩的吊架
CN204378452U (zh) 一种智能中药药柜
CN215062790U (zh) 一种变风量箱
CN212252249U (zh) 一种可清理浮灰的吸顶灯
CN213856738U (zh) 一种铜弯管上料装置
CN205443708U (zh) 一种雨天自动收衣装置
CN213909224U (zh) 一种升降橱柜
CN204722639U (zh) 家具升降系统
CN209152610U (zh) 一种衣柜中自动升降衣架
CN208456925U (zh) 一种具有摆臂式水泵组件的空气调节装置
CN20858807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挂式空调组件
CN206563165U (zh) 一种摄像头安装支架
CN206787027U (zh) 一种带有防雨板的空调外机支架
CN206666667U (zh) 适用于环形镀铬生产线的挂具
CN204438350U (zh) 除湿机
CN216583001U (zh) 一种自动补料的减薄线生产用吊车
CN218479387U (zh) 一种led灯碰珠检修口
CN220245328U (zh) 一种钢包盖吊具
CN221011734U (zh) 一种风干鸡悬挂装置
CN205458389U (zh) 坐便器的升降装置
CN219526371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水箱自洁消毒器
CN216897552U (zh) 一种空调制冷装置
CN211555412U (zh) 一种新型财务管理用统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