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8574U -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8574U
CN206738574U CN201720456553.7U CN201720456553U CN206738574U CN 206738574 U CN206738574 U CN 206738574U CN 201720456553 U CN201720456553 U CN 201720456553U CN 206738574 U CN206738574 U CN 206738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outer shroud
polyurethane
modified polyamide
polyurethane r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65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wan Sea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ONESEAL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NESEAL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ONESEAL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65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8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8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8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包括内环和外环,外环套设在内环上,外环为橡胶圈,内环包括相连接的聚氨酯和改性聚酰胺,外环与聚氨酯之间形成密封或外环与聚氨酯和改性聚酰胺之间形成密封。该密封件支撑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并且减少了安装空间和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背景技术
油履带密封件在国内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上虽出现油履带密封件但是局限于技术以及材料,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市场要求。上海唯万密封科技有限公司早在几年前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履带油封”,申请号为:201220731139.X。这种结构在市场常规工况以及重载工况下应用反馈良好。这是一种三件套组合密封件,其中部件1是丁腈橡胶,为部件3提供共轴向和径向预载力防止水、泥沙侵入密封件;部件2是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泄,抗扭曲变形;部件3起支撑作用,耐磨耗。但是,在轻载或者狭窄空间内,此类密封件成本较高,不适合安装,如果除去三件套油履带中的金属环,则其承载力减少,聚氨酯部分支撑强度不够,密封件很快会磨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不仅满足对密封件的支撑强度的要求,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并且减少了安装空间,节约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外环套设在所述内环上,所述外环为橡胶圈,所述内环包括相连接的聚氨酯环和改性聚酰胺环,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之间形成密封或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和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之间形成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改进,所述聚氨酯环位于所述内环的外层,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位于所述内环的内层,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之间形成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改进,所述内环的外层的一部分为所述聚氨酯环,所述内环的外层的其余部分以及所述内环的内层为所述改性聚酰胺环,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和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之间形成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改进,所述聚氨酯环嵌设在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之间,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和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之间形成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改进,所述聚氨酯环位于唇口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改进,所述外环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改进,所述聚氨酯环的材质为ShA95聚氨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改进,所述改性聚酰胺环内添加有二硫化钼和石墨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改进,所述聚氨酯环和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油履带密封件不仅能够满足支撑强度的要求,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并且减少了安装空间和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聚氨酯环和改性聚酰胺环为一体设计,既能提供一定的支持强度,又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在改性聚酰胺环中填充二硫化钼和石墨,提高了其自润滑性能和支撑强度;
聚氨酯环选用硬度为95的聚氨酯材质以及在唇口位置设置聚氨酯环,能够使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
外环采用丁腈橡胶材质,使得外环能够提供轴向和径向的迫紧力,防止泥沙和灰尘进入销轴;
减少了传统三件套中的铜铁碳合金环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履带油封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的剖面图。
图中,1-金属环;2-密封环;3-弹性圈;4-外环;5-内环;51-聚氨酯环;52-改性聚酰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履带油封包括金属环1、密封环2和弹性圈3,并且在密封环2内填充有金属骨架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是将现有技术中的履带油封的密封环2和弹性圈3融合在一起,这样既能起到支撑耐磨作用,又能起到密封作用,具体内容请参看以下描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实施3的附图,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结合图1进行理解,请注意区分。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包括内环5和外环4,外环4套设在内环5上,外环4为橡胶圈,内环5包括相连接的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外环4与聚氨酯环51之间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外环4与聚氨酯环51之间形成密封”是指外环4与聚氨酯环51接触,从而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的融合,既能起到支撑耐磨作用,又能起到密封作用。其中外环4提供轴向和径向的迫紧力,能够防止泥沙和灰尘进入销轴。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51位于内环5的外层,改性聚酰胺环52位于内环5的内层,外环4与聚氨酯环51之间形成密封。该设计中,聚氨酯环51类似于外环4和改性聚酰胺环52之间的夹层,但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为一体的。
进一步地,外环4由丁腈橡胶制成。该设计能更好地向内环5提供轴向及径向迫紧力,防止泥沙、灰尘进入销轴。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51为ShA95聚氨酯。该设计中,聚氨酯环具有较佳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改性聚酰胺环52内添加有二硫化钼和石墨材料。该设计能够增加改性聚酰胺环52的自润滑性能和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和改性聚酰胺环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一体结构”是指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在模具中成型的,不做分拆。
实施例2
参考图1,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包括内环5和外环4,外环4套设在内环5上,外环4为橡胶圈,内环5包括相连接的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外环4与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之间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外环4与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之间形成密封”是指外环4与聚氨酯环51以及改性聚酰胺环52均接触,从而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的融合,既能起到支撑耐磨作用,又能起到密封作用。其中外环4提供轴向和径向的迫紧力,能够防止泥沙和灰尘进入销轴。
进一步地,内环5的外层的一部分为聚氨酯环51,内环5的外层的其余部分以及内环5的内层为改性聚酰胺环52,外环4与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之间形成密封。应当理解的是,该设计中所指的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均为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51位于唇口位置。该设计能更好地实现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外环4的材质为丁腈橡胶。该设计能够更好地向内环5提供轴向及径向迫紧力,防止泥沙、灰尘进入销轴。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51的材质为ShA95聚氨酯。该设计中,聚氨酯环51具有较佳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改性聚酰胺环52内添加有二硫化钼和石墨材料。该设计能够增加改性聚酰胺环52的自润滑性能和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和改性聚酰胺环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一体结构”是指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在模具中成型的,不做分拆。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包括内环5和外环4,外环4套设在内环5上,外环4为橡胶圈,内环5包括相连接的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外环4与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之间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外环4与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之间形成密封”是指外环4与聚氨酯环51以及改性聚酰胺环52均接触,从而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的融合,既能起到支撑耐磨作用,又能起到密封作用。其中外环4提供轴向和径向的迫紧力,能够防止泥沙和灰尘进入销轴。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51嵌设在改性聚酰胺环52之间,外环4与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之间形成密封。本设计中聚氨酯环51类似于夹层,其空间相对于改性聚酰胺环52较小。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51位于唇口位置。该设计能更好地实现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外环4的材质为丁腈橡胶。该设计能够更好地向内环5提供轴向及径向迫紧力,防止泥沙、灰尘进入销轴。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51的材质为ShA95聚氨酯。该设计中,聚氨酯环51具有较佳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改性聚酰胺环52内添加有二硫化钼和石墨材料。该设计能够增加改性聚酰胺环52的自润滑性能和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聚氨酯环和改性聚酰胺环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一体结构”是指聚氨酯环51和改性聚酰胺环52在模具中成型的,不做分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外环套设在所述内环上,所述外环为橡胶圈,所述内环包括相连接的聚氨酯环和改性聚酰胺环,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之间形成密封或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和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之间形成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环位于所述内环的外层,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位于所述内环的内层,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之间形成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的外层的一部分为所述聚氨酯环,所述内环的外层的其余部分以及所述内环的内层为所述改性聚酰胺环,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和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之间形成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环嵌设在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之间,所述外环与所述聚氨酯环和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之间形成密封。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环位于唇口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环的材质为ShA95聚氨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酰胺环内添加有二硫化钼和石墨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环和所述改性聚酰胺环为一体结构。
CN201720456553.7U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Active CN206738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6553.7U CN206738574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6553.7U CN206738574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8574U true CN206738574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6553.7U Active CN206738574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85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2402A (zh) * 2018-02-09 2020-06-23 乐清市华尊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刹车卡钳的密封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2402A (zh) * 2018-02-09 2020-06-23 乐清市华尊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刹车卡钳的密封件
CN111322402B (zh) * 2018-02-09 2021-09-21 乐清市泰博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刹车卡钳的密封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12500A1 (en) Floating seal
TW200824998A (en) Bearing roller chain
CN101553393A (zh) 密封装置以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链条铰链
CN102269237A (zh) 密封链条
CN206738574U (zh) 一种新型油履带密封件
CN201089639Y (zh) 皮带输送机互补双轴承托辊
CN106499817B (zh) 超耐磨浮动油封环及其生产加工方法
CN201432981Y (zh) 用于皮带运输机的托辊
CN2789498Y (zh) 向心关节轴承
CN205118251U (zh) 塑料浮动油封耐磨环
US7568988B2 (en) Chain joint seal
CN203189734U (zh) 一种梯形滑环式组合密封圈
CN214036093U (zh) 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双联齿轮泵的密封结构
CN202201077U (zh) 支重轮
JP4815258B2 (ja) アンローダ用シールチェーン
JP4255787B2 (ja) シールチェーン
CN104132142A (zh) 一种梯形滑环式组合密封圈
CN210290050U (zh) 一种支撑环及其气缸
US20200406995A1 (en) Torque resistant seal
CN215950145U (zh) 防尘式自润滑轴套
CN201265653Y (zh) 三合一油封
CN201116535Y (zh) 一种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轴承动密封结构
CN21802379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滚动体
CN207346656U (zh) 一种复合陶瓷合金滚筒
CN203757002U (zh) 弹力柔型变量密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373 Renqi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31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eiwan Seal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319, No. 1300, Lane 3, Cambridge East Road, Cambridge Town,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VONESEALS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