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7776U - 一种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7776U
CN206727776U CN201720435843.3U CN201720435843U CN206727776U CN 206727776 U CN206727776 U CN 206727776U CN 201720435843 U CN201720435843 U CN 201720435843U CN 206727776 U CN206727776 U CN 206727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jacket
casing
stator
motor
armature spi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358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文美
徐新荣
袁卫华
张水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TAIPING WEITE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TAIPING WEITE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TAIPING WEITE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TAIPING WEITE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358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7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7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7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机,包括:机壳,机壳的端部开口密封连接有端盖;套设在机壳内的定子防护套;密封于机壳和定子防护套之间的定子线圈;转动的设置在定子防护套内腔中的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一端伸出机壳的转子轴;将磁瓦固定并密封在转子轴上的转子防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机中,磁瓦和全部电路部件均与外界隔离,避免了液相介质对电路部件的影响,并且定子防护套、机壳和前端盖的配合密封,以及转子防护套和转子轴的配合密封,均为静密封方式,相对于现有的动密封方式,其密封可靠性更高,使得电动机由于密封失效而被烧毁的风险显著降低,令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机已经成为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驱动设备。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液相介质进入到电动机中而烧毁电动机的电路部件,需要对电动机进行密封,而对电动机的密封方式一般都是在电动机的外壳(具体为前端盖)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O形圈或油封。但是,由于动力输出轴需要相对于外壳进行转动,所以此种密封方式为动密封,而动密封非常容易导致密封件老化失效,使得液相介质进入到电动机内部的几率较大,令电动机具有很大的烧毁风险,严重影响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电动机的密封结构,已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机,通过对其密封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电动机由于密封失效而烧毁的风险显著降低,延长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端部开口密封连接有端盖;
套设在所述机壳内的定子防护套;
密封于所述机壳和所述定子防护套之间的定子线圈;
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定子防护套内腔中的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一端伸出所述机壳的转子轴;将磁瓦固定并密封在所述转子轴上的转子防护套。
优选的,上述电动机中,所述端盖包括对圆筒形所述机壳的后端开口密封的后端盖,以及对所述机壳的前端开口和所述定子防护套的开口均实现密封的前端盖,所述转子轴穿过所述前端盖。
优选的,上述电动机中,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允许液相介质进入到气隙中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并围绕所述前端盖的轴线均匀分布。
优选的,上述电动机中,所述机壳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定子防护套的中间端盖。
优选的,上述电动机中,所述机壳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前端盖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机壳密封连接。
优选的,上述电动机中,所述定子防护套和所述转子防护套均为不导磁的不锈钢套。
优选的,上述电动机中,所述转子轴通过耐液相介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定子防护套的内腔中,并且所述定子防护套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室,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机,主要包括机壳、端盖、定子防护套、定子线圈和转子组件。其中,机壳、端盖、定子防护套和定子线圈构成了电动机的定子组件,并且机壳和端盖能够实现电动机的内部结构与外界液相介质的隔离,同时机壳、定子防护套和端盖的配合又能够实现对定子线圈的密封,使得定子线圈完全与外界和转子组件隔离,而转子组件中,使用转子防护套将磁瓦固定并密封在转子轴上,不仅能够将转子组件集成为一体,而且能够实现对磁瓦的密封。上述结构的电动机中,定子组件的电路部件(定子线圈)在定子防护套、机壳和前端盖的配合下与外界完全隔离,并且磁瓦也被转子防护套密封在转子轴上而与外界隔离,使得电动机的全部电路部件均与外界实现了隔离,避免了液相介质对电路部件的影响,并且定子防护套、机壳和前端盖的配合密封,以及转子防护套和转子轴的配合密封,均为静密封方式,相对于现有的动密封方式,其密封可靠性更高,使得电动机由于密封失效而被烧毁的风险显著降低,令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机的分解图;
图2为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3为电动机的侧视图;
图4为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子防护套的剖视图。
在图1-图5中:
1-定子组件,2-转子组件;
101-机壳,102-定子防护套,103-定子线圈,104-后端盖,105-前端盖,106-通孔,107-中间端盖,108-连接法兰,201-转子轴,202-转子防护套,203-第一轴承,204-第二轴承,205-第一轴承室,206-第二轴承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机,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电动机的密封结构得到了优化,令电动机能够长时间的在液相介质中工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机,具体指的是圆筒形直线电动机,其包括:机壳101,该机壳101的端部开口通过与其密封连接的端盖实现封堵;套设在机壳101内的定子防护套102;密封于机壳101和定子防护套102之间的定子线圈103,对定子线圈103的密封,是在机壳101、定子防护套102和前端盖105的包围下实现的,机壳101、端盖、定子防护套102和定子线圈103构成了电动机的定子组件1;转动的设置在定子防护套102内腔中的转子组件2,此转子组件2主要包括转子轴201、磁瓦和转子防护套202,转子轴201的一端穿过前端盖105并伸出至机壳101外侧,磁瓦固定在转子轴201上,而转子防护套202则是与转子轴201密封连接以将磁瓦固定并密封在转子轴201上的部件。
上述结构的电动机,能够通过机壳101、定子防护套102和端盖(具体为前端盖105)的配合,对定子组件1的定子线圈103实现密封,以使定子组件1的电路部件完全与外界隔离,还能够通过转子防护套202和转子轴201的密封连接对磁瓦实现密封以使其完全与外界隔离,从而使得电动机的全部电路部件和磁瓦均与外界实现了隔离,并且定子防护套102、机壳101和端盖的配合密封,以及转子防护套202和转子轴201的配合密封,均为静密封方式,从而使密封可靠性显著提高,进而使电动机由于密封失效导致液相介质进入而烧毁的风险大大降低,令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机中,端盖包括对圆筒形机壳101的后端开口密封的后端盖104,以及对机壳101的前端开口和定子防护套102的端部开口均实现密封的前端盖105,转子轴201穿过前端盖105,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优选为圆筒形直线电动机,所以其机壳101为两端均具有开口的圆筒形机壳,而为了防止液相介质进入到电动机的内部,就需要利用机壳101将液相介质隔离在电动机之外,所以需要对机壳101的两端开口进行封堵,即用后端盖104密封连接机壳101的后端开口以实现对后端开口的封堵,同时使用前端盖105密封连接机壳101的前端开口以实现对前端开口的封堵。而为了保证电动机的正常工作,还需要使转子轴201穿过前端盖105,使得动力能够正常输出。另外,由于定子防护套102为桶形结构,其靠近机壳101前端开口的部位也具有端部开口,所以为了优化结构,当前端盖105在封堵前端开口时,也对定子防护套102的端部开口同时实现封堵,如图2所示,从而形成一个包围定子线圈103的完整腔体,同时也避免了设置专门的端部开口封堵件,简化了电动机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将定子组件1设置为由机壳101、前端盖105和后端盖104连接而成的分体式结构,是为了方便定子防护套102与定子线圈103的组装。同时,为了保证机壳101和后端盖104的密封连接,本实施例还优选在组装定子组件1时,使用胶水直接将后端盖104密封粘接在机壳101的后端开口上。
优选的,前端盖105上开设有允许液相介质进入到气隙中的通孔106,并且令通孔106为多个,多个通孔106围绕前端盖105的轴线均匀分布,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气隙,指的是是电动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空隙,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定子组件1的内层结构为定子防护套102,转子组件2的外层结构为转子防护套202(也包括一部分的转子轴201),所以本实施例中的气隙具体为定子防护套102和转子防护套202之间的空间(即后续提到的冷却空间),此空间为定子防护套102内腔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之所以在前端盖105上开设通孔106,是为了使外界的液相介质能够通过通孔106进入到气隙中,以对电动机的电路部件实现冷却,从而避免电动机的内部温度过高,使得电路部件均能够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工作,进而提高了电动机的工作寿命。并且,通过转子防护套202和转子轴201的密封连接,使得磁瓦被隔离,从而避免了位于定子防护套102内腔中的磁瓦与液相介质接触,使得液相介质只能在定子防护套102、转子防护套202和前端盖105围成的冷却空间中流动。而令通孔106为均匀设置的多个,则是为了使液相介质能够更加顺畅、及时的进入到整个冷却空间中,以提高对电动机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机壳101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定子防护套102的密封端(此密封端指的是与定子防护套102的端部开口相对的另一端)的中间端盖107,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中间端盖107的目的,是在定子防护套102的端部开口与前端盖105密封连接的前提下,还对定子防护套102的另一端(即密封端)也进行支撑和固定,以保证定子防护套102及设置在定子防护套102内的转子组件2的工作稳定性。另外,优选将中间端盖107设置为环形,还能够提高定子防护套102及设置在定子防护套102内的转子轴201与定子组件1的同轴度。
如图1和图3所示,还优选机壳101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连接法兰108,前端盖105通过连接法兰108与机壳101密封连接。设置连接法兰108能够提高前端盖105和机壳101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所以将其作为优选结构。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本实施例还优选机壳101和连接法兰108为一体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优选定子防护套102和转子防护套202均为不导磁的不锈钢套。优选定子防护套102和转子防护套202为不锈钢套,是为了避免液相介质对转子防护套202造成腐蚀,以使电动机具有更长的工作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轴201通过第一轴承203和第二轴承204转动的设置在定子防护套102的内腔中,并且形成定子防护套102的密封端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第一轴承203的第一轴承室205,前端盖105上设置有安装第二轴承204的第二轴承室206,如图2、图4和图5所示。通过上述结构,将第一轴承203设置在定子防护套102上,将第二轴承204设置在前端盖105上,使得定子防护套102和前端盖105配合实现对转子轴201的安装,从而简化了电动机的结构,使得电动机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令其密封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具体的,第一轴承203和第二轴承204优选为耐液相介质的轴承,如在煤油中工作时,第一轴承203和第二轴承204可为石墨烯轴承。
此外,本实施例中,转子防护套202与转子轴201的密封连接,是通过端环的压合实现的。此种连接方式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所以将其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电动机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端部开口密封连接有端盖;
套设在所述机壳内的定子防护套;
密封于所述机壳和所述定子防护套之间的定子线圈;
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定子防护套内腔中的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一端伸出所述机壳的转子轴;将磁瓦固定并密封在所述转子轴上的转子防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对圆筒形所述机壳的后端开口密封的后端盖,以及对所述机壳的前端开口和所述定子防护套的开口均实现密封的前端盖,所述转子轴穿过所述前端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允许液相介质进入到气隙中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并围绕所述前端盖的轴线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定子防护套的中间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前端盖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机壳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防护套和所述转子防护套均为不导磁的不锈钢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通过耐液相介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定子防护套的内腔中,并且所述定子防护套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室,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通过端环的压合实现与转子轴的密封连接。
CN201720435843.3U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电动机 Active CN206727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5843.3U CN206727776U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电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5843.3U CN206727776U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电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7776U true CN206727776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6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35843.3U Active CN206727776U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77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7549A (zh) * 2017-04-24 2017-06-20 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7549A (zh) * 2017-04-24 2017-06-20 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4602U (zh) 永磁电机装配定位工装
CN103548240B (zh) 电动电机的自支撑壳体
CN104753284B (zh) 潜油永磁同步电机
CN206727776U (zh) 一种电动机
JP2021048763A (ja) エンジンとモータのアセンブリ
CN106877549A (zh) 一种电动机
CN101272080A (zh) 燃油发电机
WO2021051795A1 (zh)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总成
CN107276257A (zh) 转子及其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子水泵
CN209462090U (zh) 盘式电机
CN208904826U (zh) 一种可更换高温线的电动车轮毂电机
CN103337928B (zh) 一种相变冷却节能电机
CN110350679A (zh) 一种定子密封结构及具有该密封结构的电机
CN213661288U (zh) 一种定子模块、电机和管道泵
CN103840573A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的定子密封结构
CN206149118U (zh) 同步电机和车辆
CN205377521U (zh) 一种屏蔽式电子水泵电机
CN205105051U (zh) 一体式轮毂电机
CN205725335U (zh) 用于高压清洗机的水冷电机
CN209419359U (zh) 电机的密封结构及电机
CN107994436A (zh) 一种双层嵌套结构的汇流环
CN107269546A (zh) 电子水泵
CN210577980U (zh) 双定子轴向磁场电机机壳和轴向磁场电机
CN204205787U (zh) 采用迷宫盘密封结构的振动电机
CN205681214U (zh) 齿轮泵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