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7535U -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7535U
CN206727535U CN201720610332.0U CN201720610332U CN206727535U CN 206727535 U CN206727535 U CN 206727535U CN 201720610332 U CN201720610332 U CN 201720610332U CN 206727535 U CN206727535 U CN 206727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able
cable guide
electric power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03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103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7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7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75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线缆导向架,两个线缆导向架之间通过若干长度可调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杆连接;线缆导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固定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活动杆与固定杆平行且可调节间距,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接杆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活动杆和固定杆均沿杆长方向设置有一排线缆导向轮,活动杆上若干线缆导向轮的中心连线与固定杆上若干线缆导向轮的中心连线相互平行,活动杆上的线缆导向轮与固定杆上的线缆导向轮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可使电力线缆在搭设拉出的过程中不发生左右晃动,能够加快搭线工程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线缆安装搭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空安装搭设两根电力线缆时,一般先利用动力伞或其它飞行器从初始位置的电力塔拉出一对细缆绳至终点电力塔,然后利用细缆绳拉出一对粗缆绳,最后再利用粗缆绳将两根电力线缆拉出去并连接在两座电力塔之间。目前的这种电力线缆的搭设方式虽然能够完成线缆搭设过程,但是最后在拉电力线缆时,由于初始位置的电力塔缺少有效的并线导向装置,使得在拉线过程中,电力线缆会晃动的比较厉害,两座电力塔之间跨越的越远,操作难度越大,给电力工程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线缆导向架,两个线缆导向架之间通过若干长度可调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杆连接;
线缆导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固定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活动杆与固定杆平行且可调节间距,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接杆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
活动杆和固定杆均沿杆长方向设置有一排线缆导向轮,活动杆上若干线缆导向轮的中心连线与固定杆上若干线缆导向轮的中心连线相互平行,活动杆上的线缆导向轮与固定杆上的线缆导向轮一一对应。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连接杆由套杆和芯杆组成,套杆与其中一个线缆导向架中的固定杆固定连接,芯杆与另外一个线缆导向架中的固定杆固定连接,套杆设置有U型槽,芯杆套在套杆的U型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芯杆从U型槽的开口部向封闭部插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套杆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条形槽,螺栓依次贯穿正面的条形槽、芯杆和背面的条形槽。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若干套杆之间相互平行,若干芯杆之间相互平行,相邻两根套杆之间、相邻两根芯杆之间均通过带挂环的剪刀叉加固。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活动杆上的线缆环、固定在线缆环上的连接座、与支架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螺杆的端头卡在连接座内并可转动,螺杆相对于连接座轴向限位。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线缆环的整体外形结构为方体,线缆环的中孔为套穿线缆的圆形孔,圆形孔的孔径为线缆截面直径的三倍以上,连接座与线缆环的外侧面焊接,连接座设置有卡孔,螺杆设置有与卡孔结构相匹配的卡头,螺杆的卡头卡在卡孔中并可转动,卡头为直径大于螺杆直径的圆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安装于电力线缆拉线的初始电力塔上,两根线缆在拉出时经过并线器的两个线缆导向架限制位置,使得两根线缆最初只能向前方运动,而不发生左右晃动,自该并线器拉出的两根电力线缆的位置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拉至目标电力塔的过程中,晃动幅度更小,能够加快搭线工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线缆并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线缆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座位剖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活动杆,2-线缆导向轮,3-线缆环,4-连接座,5-螺杆,6-支架,7-固定杆,8-套杆,9-条形槽,10-螺栓,11-芯杆,12-线缆,13-线缆,14-挂环,15-剪刀叉,16-圆形孔,17-卡孔,18-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线缆导向架,两个线缆导向架之间通过若干长度可调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杆连接;线缆导向架用于限制线缆的位置,使得线缆只能向前或向后拉动,不易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连接杆长度可调,便于符合调配两根线缆之间的距离。
线缆导向架包括固定杆7和活动杆1,固定杆7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活动杆1与固定杆7平行且可调节间距,活动杆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接杆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活动杆1和固定杆7均沿杆长方向设置有一排线缆导向轮2,活动杆1上若干线缆导向轮2的中心连线与固定杆7上若干线缆导向轮2的中心连线相互平行,活动杆1上的线缆导向轮2与固定杆7上的线缆导向轮2一一对应。活动杆1与固定杆7之间的间距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可调,即活动杆1上的线缆导向轮2相对于固定杆7上的线缆导向轮2的间距可调,这样便于将线缆穿入活动杆1的线缆导向轮2与固定杆7的线缆导向轮2之间夹住;线缆导向轮2的环面都是设置有卡槽的,以保证电力线缆不会从两组线缆导向轮2之间滑出。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连接杆由套杆8和芯杆11组成,套杆8与其中一个线缆导向架中的固定杆7固定连接,芯杆11与另外一个线缆导向架中的固定杆7固定连接,套杆8设置有U型槽18,芯杆11套在套杆8的U型槽18内并通过螺栓10固定,芯杆11从U型槽18的开口部向封闭部插入。当需要将连接杆调长时,可松开螺栓10,并将芯杆11从U型槽18中拉出至适当距离,之后再通过螺栓10固定。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套杆8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条形槽9,螺栓10依次贯穿正面的条形槽9、芯杆11和背面的条形槽9。这种结构螺栓10可沿着条形槽9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保证在松开螺栓10时,芯杆11可沿着U型槽18移动。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若干套杆8之间相互平行,若干芯杆11之间相互平行,相邻两根套杆8之间、相邻两根芯杆11之间均通过带挂环14的剪刀叉15加固。剪刀叉15使得整个结构更见稳定、可靠,挂环14的设计可作为将整个并线器固定安装在电力塔上的一种结构方式。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的支架6、固定安装在活动杆1上的线缆环3、固定在线缆环3上的连接座4、与支架6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5,螺杆5的端头卡在连接座4内并可转动,螺杆5相对于连接座4轴向限位。螺杆5相对于连接座4可以转动,使得螺杆5在转动时,即调节活动杆1与固定杆7之间的间距时,连接座4主要受到轴向拉力或推力,而基本不会受到环向的作用力。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线缆环3的整体外形结构为方体,线缆环3的中孔为套穿线缆的圆形孔16,圆形孔16的孔径为线缆截面直径的三倍以上,圆形孔16应足够大,以保证活动杆1和固定杆7之间的间距改变时,圆形孔16的内壁不会接触到线缆。连接座4与线缆环3的外侧面焊接,连接座4设置有卡孔17,螺杆5设置有与卡孔17结构相匹配的卡头,螺杆5的卡头卡在卡孔17中并可转动,卡头为直径大于螺杆5直径的圆形头,卡孔17的结构与卡头的结构是相互匹配的,从而能够轴向限位,利于螺杆5拉动或推动连接座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整个并线器通过螺栓10或其它种类的夹具固定在初始位置的电力塔上,使得两个线缆导向架正好指向终点位置的电力塔,线缆在图1中的标号分别为12和13。将两根线缆分别穿入两个线缆导向架中,在同时贯穿前后位置的线缆环3后,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将活动杆1靠向固定杆7,使得线缆夹在在活动杆1上的线缆导向轮2与固定杆7上的线缆导向轮2之间。此时便可利用之前拉好的粗缆绳将两根线缆拉向终点位置的电力塔,在线缆拉出的过程中,都受到了并线器上线缆导向架的限制,大大减小了线缆在空中的晃动幅度。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线缆导向架,两个所述线缆导向架之间通过若干长度可调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杆连接;
所述线缆导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杆平行且可调节间距,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杆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固定杆均沿杆长方向设置有一排线缆导向轮,所述活动杆上若干线缆导向轮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固定杆上若干线缆导向轮的中心连线相互平行,所述活动杆上的线缆导向轮与所述固定杆上的线缆导向轮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缆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由套杆和芯杆组成,所述套杆与其中一个所述线缆导向架中的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芯杆与另外一个所述线缆导向架中的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套杆设置有U型槽,所述芯杆套在所述套杆的U型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芯杆从所述U型槽的开口部向封闭部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缆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条形槽,所述螺栓依次贯穿正面的所述条形槽、所述芯杆和背面的所述条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缆并线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套杆之间相互平行,若干所述芯杆之间相互平行,相邻两根所述套杆之间、相邻两根所述芯杆之间均通过带挂环的剪刀叉加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缆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杆上的线缆环、固定在所述线缆环上的连接座、与所述支架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螺杆的端头卡在所述连接座内并可转动,所述螺杆相对于所述连接座轴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线缆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环的整体外形结构为方体,所述线缆环的中孔为套穿线缆的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孔径为所述线缆截面直径的三倍以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线缆环的外侧面焊接,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卡孔,所述螺杆设置有与所述卡孔结构相匹配的卡头,所述螺杆的卡头卡在所述卡孔中并可转动,所述卡头为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圆形头。
CN201720610332.0U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7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0332.0U CN20672753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0332.0U CN20672753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7535U true CN206727535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11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033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753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75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770A (zh) * 2020-06-24 2020-09-15 仙居云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电线材料的自动并线器
CN112952650A (zh) * 2021-03-24 2021-06-11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昌供电局 一种配电网架空线路实时监测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770A (zh) * 2020-06-24 2020-09-15 仙居云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电线材料的自动并线器
CN112952650A (zh) * 2021-03-24 2021-06-11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昌供电局 一种配电网架空线路实时监测设备
CN112952650B (zh) * 2021-03-24 2022-10-14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昌供电局 一种配电网架空线路实时监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7535U (zh) 一种电力线缆并线器
CN101651308B (zh) 耐张四联串整串合成绝缘子更换装置
CN104821517A (zh) 双拉杆翼形导线提升装置
CN212025936U (zh) 用于斜拉桥塔端连续型钢绞线斜拉索安装的设备
CN103618259B (zh) 碳纤维导线专用牵引工具
CN203281765U (zh) 拉线制作专用工具
CN103779809B (zh) 带电调整双分裂子导线间距作业方法
CN203135324U (zh) 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收紧工具
CN205061419U (zh) 一种高强度缆索吊机分索器
CN204982669U (zh) 一种消除退扭的斜拉索张拉装置
CN211126808U (zh) 一种高空对接挂线系统
CN208815422U (zh) 一种现浇桥面板多处钢绞线同时穿束装置
CN208835596U (zh) 带线滑车
CN209402069U (zh) 一种绝缘导线紧线装置
CN110148915B (zh) 一种快速调节导线弧垂装置
CN207218127U (zh) 一种高强度马道杆
CN206293856U (zh) 一种铜合金绞线用张线夹
CN209053002U (zh) 一种钢绞线直锁线夹及钢绞线连接装置
CN209040659U (zh) 一种防倾斜输电杆系统
CN207905453U (zh) 一种电力专用牵引钢绞线矫直捆扎装置
CN205399213U (zh) 一种空间索面结构缆索系统横向对拉装置
CN219874794U (zh) 一种可调节线径的铝合金导线卡线器
CN204538561U (zh) 一种电力系统中放线用牵引走板
CN110932170A (zh) 一种快速调节导线弧垂装置
CN217590000U (zh) 电网架设用高度可调的扶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