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5472U - 安全检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全检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5472U
CN206725472U CN201720098266.3U CN201720098266U CN206725472U CN 206725472 U CN206725472 U CN 206725472U CN 201720098266 U CN201720098266 U CN 201720098266U CN 206725472 U CN206725472 U CN 206725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e channel
radiation
detection
emitting device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82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彦强
王涛
王勤忏
韩喜林
周祖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82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5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5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5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检查系统,该安全检查系统包括: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屏蔽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之间;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的远离第二检测通道的一侧;第一探测器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中,以接收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检测射线;第二射线发射装置,以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检测通道的远离第一检测通道的一侧;以及第二探测器装置,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中,以接收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检测射线。能够实现提高生成的辐射图像的成像质量、便于对辐射图像进行物质识别、使判图逻辑清晰的目的。

Description

安全检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重要公共场所诸如机场、海关、轨道交通站点等对大宗物品的安全检查日益重视,特别是针对航空货运领域的物品检测更是严格。
为了提高安全检查的效率,以X光机作为辐射源的辐射图像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的安检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通过在例如机场安检通道入口以及其他需要对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物品检查现场、检查道口等位置安置包含上述辐射图像系统的安全检查系统,能够对行李箱等物品进行扫描检测,以排除安全隐患。具体地,待检测物品通过输送装置平稳地进入安全检查系统的检测通道中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辐射图像系统向检测物品发射检测射线,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同时,由探测器将接收到的穿过检测物品后的检测射线转化成电信号,从而生成辐射图像并在显示装置上进行显示,以便于根据辐射图像观察物品的密度分布情况进行物质识别。
但是,由于两个检测通道共用一个侧视角光机,为避免造成两个检测通道的检测物品扫描后形成的辐射图像叠加,而无法对检测物品进行物质识别的问题,两个通道的检测物品不能同时进行扫描检测,而是采用分时检测的方法分别对两个检测通道的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这样会影响安全检查的通过效率,尤其在客流量较大时,会造成客流堆积。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安全检查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检查系统,能够实现简化安全检查的操作过程,并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提高检测物品的通过效率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检查系统,该安全检查系统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屏蔽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之间;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支撑主体上,并以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的远离第二检测通道的一侧;第一探测器装置,第一探测器装置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第一探测器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对应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中,以接收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检测射线;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第二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支撑主体上,并以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检测通道的远离第一检测通道的一侧;以及第二探测器装置,第二探测器装置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第二探测器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对应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中,以接收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探测器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检测通道的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第一探测器装置被构成为L形;并且第二探测器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二检测通道的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第二探测器装置被构成为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第三射线发射装置,第三射线发射装置以能够分别向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三射线发射装置沿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彼此错开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系统包括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其中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以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并且,另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以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沿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别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彼此错开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第三探测器装置,第三探测器装置包括第一组探测器模块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其中,第一组探测器模块对应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中,以接收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向第一检测通道发射的检测射线,并且,第二组探测器模块对应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中,以接收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向第二检测通道发射的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组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检测通道的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第一组探测器模块被构成为L形;并且第二组探测器模块沿第二检测通道的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第二组探测器模块被构成为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输送检测物品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其中,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检测物品输送至第一检测通道中;并且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检测物品输送至第二检测通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当检测物品进入第一检测通道中时,控制与第一检测通道相对应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向第一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并且当检测物品进入第二检测通道中时,控制与第二检测通道相对应的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向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由控制装置发送的对检测物品检测后生成的辐射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包括本地显示装置和/或远程显示装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在支撑主体的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之间设置能够屏蔽检测射线的屏蔽装置,并为第一检测通道单独配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对应的第一探测器装置,同时为第二检测通道单独配置第二射线发射装置以及对应的第二探测器装置。由此,使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能够同时执行检测工作,即,同时对各自内的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进而能够提高安全检查系统的检测效率(即检测物品的通过效率),同时,能够提高检测物品的辐射图像的成像质量,从而便于对检测物品进行物质识别,提高判图效率,降低对检测物品漏判、误判的几率。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安全检查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中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和第一探测器装置的布置方式的一个具体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中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和第一探测器装置的布置方式的另一个具体示例。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安全检查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检查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检查系统能够安置于各类安检通道入口处,辅助对检测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实施例中仅以将安全检查系统安置于机场的安检通道入口处,对旅客携带的行李物品进行扫描检测的情况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安全检查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对检测物品进行安全检测的环境中,只是当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应用于其他环境中时,需要对其尺寸或者局部结构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系统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安全检查系统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全检查系统100包括:支撑主体10、屏蔽装置20、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第一探测器装置41以及第二探测器装置42。
支撑主体10包括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屏蔽装置20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之间。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设置于支撑主体10上,并以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11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的远离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一侧。第一探测器装置41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对应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11中,以接收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发射的检测射线。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设置于支撑主体10上,并以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112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检测通道112的远离第一检测通道111的一侧。第二探测器装置42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第二探测器装置42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对应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12中,以接收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发射的检测射线。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100通过在两个检测通道之间设置能够屏蔽检测射线的屏蔽装置20,并分别为两个检测通道单独地配置射线发射装置,从而使两个检测通道能够同时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进而提高安全检查系统100的检测效率(即检测物品的通过效率)。
以往的安全检查系统中,两个检测通道共用位于其中一个检测通道一侧的射线发射装置,而使两个检测通道相对于射线发射装置具有远近之分,造成两个检测通道中的检测物品所形成的辐射图像大小之间差别较大,需要通过软件和算法来缩小两个检测通道中检测物品所形成的辐射图像大小的差别,从而满足民航测试指标。而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检查系统100由于两个检测通道各自通过独立的射线发射装置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则两个检测通道中的检测物品所形成的辐射图像大小不会有差别,从而简化对辐射图像通过软件和算法的处理的过程,进而能够简化整个安全检查的过程,提高安全检查系统100的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进行限制,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中的辐射源具体可以包括:X光管、电子直线加速器、同位素放射源、中子辐射源等。以下首先以安全检查系统为常见的托运行李检查系统为例,对其结构构成和各部件协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主体10整体为框架形结构,作为安全检查系统的整体支撑,支撑主体10由金属材料制成。具体地,支撑主体10包括: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以及第三支撑部13,其中,第一支撑部11位于整体结构的大致中间位置,而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皆围绕第一支撑部11设置。
第一支撑部11通过位于底部的底壁11a和底壁11b、位于底壁11a一侧的侧壁11c、位于底壁11b一侧的侧壁11d以及过渡连接于侧壁11c和侧壁11d之间的顶壁11e构成两端敞口的大致矩形框架结构。
第一支撑部11在其大致矩形的框架结构中形成有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屏蔽装置20隔设于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之间,而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分别在第一支撑部11的两端敞口处各自形成检测入口和检测出口。此外,为了简化安全检查系统100的结构,优选地,第一检测通道111及其内部结构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以及内部结构相对于屏蔽装置20彼此对称。
示例性地,屏蔽装置20可以由铅材料制成,以避免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所发射的检测射线相互干扰,使第一检测通道111中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中的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能够同时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同时,为了防护需要,避免检测通道中的检测射线向外泄露,底壁11a、底壁11b、侧壁11c、侧壁11d以及顶壁11e可以具有屏蔽射线功能,例如由铅材料制成。在检测入口和检测出口处还可以设置防护用铅门帘,由此,使得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被构成封闭空间。
在第一检测通道111的底壁11a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51,在第二检测通道112的底壁11b上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52。示例性地,第一输送装置51和第二输送装置52为皮带传送机,因此,即可通过第一输送装置51和第二输送装置52将检测物品分别送至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中。
第二支撑部12连接于侧壁11c的外侧,并且第二支撑部12通过其侧壁围成第一容置空间121,以通过第一容置空间121容设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使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远离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一侧。侧壁11c上还可以设置准直器(图中未示出),以将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发射的检测射线调整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扇形射线束后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11中,以通过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的扇形射线束覆盖第一探测器装置41。为了防护需要,第二支撑部12的各个侧壁以及顶壁和底壁同样可以由具有屏蔽性能的材料制成,当然,此时侧壁11c可以不具备屏蔽性能。
第一探测器装置41对应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11中。第一探测器装置41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多个探测器模块可以按照阵列形式布置或者按照线性形式排列布置。当然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具体布置形式需要根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发射的检测射线的位置确定,只要使第一探测器装置41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相对应,即能够接收由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发射的检测射线即可。
第三支撑部13连接于侧壁11d的外侧,并且第三支撑部13通过其侧壁围成第二容置空间131,以通过第二容置空间131容设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使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设置在第二检测通道112远离第一检测通道111的一侧。侧壁11d上还可以设置有准直器(图中未示出),以将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发射的检测射线调整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扇形射线束后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12中,通过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的扇形射线束覆盖第二探测器装置42。为了防护需要,第三支撑部13的各个侧壁以及顶壁和底壁同样可以由具有屏蔽性能的材料制成,当然,此时侧壁11d可以不具备屏蔽性能。
第二探测器装置42对应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12中。第二探测器装置42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多个探测器模块可以按照阵列形式布置或者按照线性形式排列布置。当然第二探测器装置42的具体布置形式需要根据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发射的检测射线的位置确定,只要使第二探测器装置42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相对应,即能够接收由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发射的检测射线即可。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100中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布置方式的一个具体示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对应设置方式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和第二探测器装置42的对应设置方式相对于屏蔽装置20彼此对称,所以以下仅以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与第一探测器装置41之间的对应设置方式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探测器装置41对应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检测通道111的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第一探测器装置41被构成为L形(“L形”是指结构的大体形状,在具体描述中并不限定“L形”结构的摆放方向)。具体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通过第二支撑部12的一个侧壁的壁面设置的连接座固定于第一容置空间121的偏下方位置处,并且,为使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发射出的扇形射线束能够覆盖置第一输送装置51(图3未示出)上的检测物品整体,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的射线发射端与水平面方向之间形成预定夹角。
具体地,在第一容置空间121中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的射线发射端相对于水平方向略向上方倾斜,而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相邻的屏蔽装置20一侧面以及顶壁11e按照线性形式排列。示例性地,第一探测器装置41分为探测器分段41a和探测器分段41b,其中,探测器分段41a的多个探测器模块贴合在顶壁11e,并沿第一支撑部11的中间位置向远离第二检测通道112的方向呈线性形式排列,探测器分段41b的多个探测器模块贴合在屏蔽装置20一侧面,并由上至下呈线性形式排列。因此,第一探测器装置41通过探测器分段41a和探测器分段41b被构成为L形,并且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多个探测器模块的接收端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形成的扇形射线束共面。同样地,第二探测器装置42也分为探测器分段42a和探测器分段42b,使得第二探测器装置42同样被构成为L形。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100中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布置方式的另一个具体示例。同样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对应设置方式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和第二探测器装置42的对应设置方式相对于屏蔽装置20彼此对称,所以以下仅以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与第一探测器装置41之间的对应设置方式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图4与图3中,相同或等同的结构或部件使用相同的编号。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布置方式与图3中所示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布置方式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通过第二支撑部12的一个侧壁的壁面设置的连接座固定于第一容置空间121的偏上方位置处,并且,为使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发射出的扇形射线束能够覆盖置第一输送装置51上的检测物品整体,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的射线发射端同样与水平面方向之间形成预定夹角。
具体地,在第一容置空间121中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位于偏上方位置处,并且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的射线发射端相对于水平方向略向下方倾斜,而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检测通道111中相邻的屏蔽装置20的一侧面以及底壁11a按照线性形式排列。具体地,第一探测器装置41分为探测器分段41a和探测器分段41b,其中,探测器分段41a的多个探测器模块贴合在底壁11a,并沿第一支撑部11的中间位置向远离第二检测通道112的方向呈线性形式排列,探测器分段41b的多个探测器模块贴合在屏蔽装置20的一侧面,并由下至上地呈线性形式排列。因此,第一探测器装置41通过探测器分段41a和探测器分段41b被构成为L形,并且第一探测器装置41的多个探测器模块的接收端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形成的扇形射线束共面。同样地,第二探测器装置42也分为探测器分段42a和探测器分段42b,使得第二探测器装置42同样被构成为L形。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100通过在第一检测通道111中设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并在第二检测通道112中设置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使得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能够同时对各自中的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解决了两个检测通道不能同时对各自中的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的问题,对于安全检查系统100本身,相比现有的双通道检测系统的安全检查的通过效率具有明显提高。
另外,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相对于屏蔽装置20完全对称地设置,以至于两个检测通道相对于各自的射线发射装置没有远近的差别,使得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对各自内的检测物品扫描检测后所生成的辐射图像大小不存在差别,从而能够更加符合民航测试指标,进而简化后期通过软件和算法对辐射图像的处理过程。同时,更便于判图员对检测物品所生成的辐射图像进行物质识别,从而提高了判图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漏判和复检的几率。
此外,通过为每个检测通道单独设置射线发射线装置和对应的探测器装置,使得安全检查系统100在自检过程中,能够形成两组不同的校正表,当不同的检测通道需要执行检测工作时,可以调用对应的校正表,并控制对应的射线发射装置发射检测射线,满足检测通道的检测需要,对相应生成的辐射图像进行处理。避免由于两个检测通道共用一组校正表而影响辐射图像的成像质量,而出现对检测物品误判、漏判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通过在第一容置空间121和第二容置空间131的侧壁壁面处设置的连接座被分别固定于第一容置空间121和第二容置空间131中,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还可以通过自身设置的连接底座与第一容置空间121和第二容置空间131的侧壁壁面连接而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间121和第二容置空间131中,或者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还可以分别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21和第二容置空间131的底壁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探测器装置41和第二探测器装置42被描述为分别贴合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壁面设置,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探测器装置41和第二探测器装置42还可以分别通过支撑架或者其他固定部件被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中。此外,第一探测器装置41和第二探测器装置42还可以不按照线性形式排列,只要能够使第一探测器装置41和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相对应,而第二探测器装置42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相对应即可。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2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安全检查系统2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200与上述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10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200在安全检查系统100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支撑部14和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图5和图6与图1、图2中相同或等同的结构或部件使用相同的编号。
第四支撑部14连接于顶壁11e的外侧,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支撑部14为梯形架构,其通过顶面构成支撑平台141,以通过支撑平台141支承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将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方。顶壁11e上还可以设置有准直器(图中未示出),以将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发射的检测射线调整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扇形射线束后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中,覆盖第三探测器装置43。为了防护需要,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同样可以被具有屏蔽性能的侧壁以及顶壁所包围(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方,并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中发射检测射线。对应地,第三探测器装置43包括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各自分别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其中,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对应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11中,以接收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向第一检测通道111发射的检测射线,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对应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12中,以接收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向第二检测通道112发射的检测射线。
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探测器装置41和第二探测器装置42相似的是,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各自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可以按照阵列形式布置或者按照线性形式排列布置,只要保证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能够接收由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发射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11中的检测射线,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能够接收由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发射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12中的检测射线即可。
具体地,支撑平台141位于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整体的大致中间位置处,使得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即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的射线发射端)能够位于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大致中间位置。这样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发射的扇形射线束能够平均地一部分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11中,另一部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12中。而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相邻的底壁11a和侧壁11c按照线性形式排列,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相邻的底壁11b以及侧壁11d按照线性形式排列。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在第一检测通道111中的设置方式与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在第二检测通道112中的设置方式相对于屏蔽装置20彼此对称,因此以下只对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在第一检测通道111中的设置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检测通道111的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被构成为L形。具体地,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分为探测器分段431a和探测器分段431b,其中,探测器分段431a的多个探测器模块贴合在底壁11a,并沿第一支撑部11的中间位置向远离第二检测通道112的方向呈线性形式排列,探测器分段431b的多个探测器模块贴合在侧壁11c,并由下至上地呈线性形式排列。因此,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通过探测器分段431a和探测器分段431b被构成为L形。同样地,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分为探测器分段432a和探测器分段432b,并且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和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相对于屏蔽装置20为对称结构,因此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同样可以被构成为L形,并且第三探测器装置43的多个探测器模块的接收端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形成的扇形射线束共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通过第四支撑部14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方,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还可以通过第四支撑部14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下方。当然,对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下方的具体设置方式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上方时的设置方式类似,故不再加以赘述。只是,当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下方时,第三探测器装置43的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则需要对应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分别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部位置处。示例性地,对于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此时沿第一检测通道111相邻的顶壁11e(即位于第一检测通道111一侧)和侧壁11c呈线性形式排列布置;而对于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此时沿第二检测通道112相邻的顶壁11e(即位于第二检测通道112一侧)和侧壁11d呈线性形式排列布置。
将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下方,能够使得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与两个检测通道中的检测物品之间相距的距离更短,从而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不需要较大的功率即可通过发射的检测射线穿过检测物品后形成清晰的辐射图像,即,在不增加安全检查系统100本身成本的前提下,即可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由此,通过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上方或下方设置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能够使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在对检测物品扫描检测后分别形成两个视角的辐射图像。也就是说,对于第一检测通道111来说,当检测物品经过第一检测通道111后,通过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探测器装置41生成一个视角的辐射图像,而通过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生成另一个视角的辐射图像。对于第二检测通道112来说,当检测物品经过第二检测通道112后,通过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探测器装置42生成一个视角的辐射图像,而通过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生成另一个视角的辐射图像。
这样每个射线发射装置对应单独的探测器装置,相互之间不会出现干涉,使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既可以采用分时方式执行扫描检测工作又可以同时执行扫描检测工作。同时,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能够分别生成两个视角的辐射图像,从而便于判图员对检测物品(即旅客的行李物品)进行物质识别,提高判图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判图的准确度,降低了漏判和复检的几率。
另外,在使用已有的安全检查系统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时,由于射线发射装置被放置在检测通道的一侧,为了便于对检测物品进行物质识别,需将检测物品(即行李物品),例如行李箱侧立于输送装置上进行输送,而当检测物品(即行李物品)为异形或宽度较窄时,检测物品随同输送装置在检测通道内移动时,可能在检测通道内翻倒,进而造成需要对翻倒的检测物品进行复检或设备出现报警,最终影响安全检查的通过效率。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200,通过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上方或下方设置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可以由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方向下或下方向上发射检测射线,不会因为检测物品的摆放影响辐射图像的清晰度,则可以根据检测物品的具体形状在输送装置上进行合理摆放,避免出现检测物品在检测通道内翻倒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物品安全检查的通过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沿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以及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彼此错开地设置。也就是说在沿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延伸方向上,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的设置位置彼此之间相互错开。以避免由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和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以及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发射的检测射线之间相互干扰,同时便于在相应的检测通道中对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相对应的第一探测器装置41、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相对应的第二探测器装置42以及与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相对应的第三探测器装置43的位置进行合理地布置。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200的其他变换形式以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100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全检查系统200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用于:当检测物品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11中时,控制与第一检测通道111相对应的射线发射装置(即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向第一检测通道111中发射检测射线;并且当检测物品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12中时,控制与第二检测通道112相对应的射线发射装置(即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向第二检测通道112中发射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全检查系统200还包括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经由控制装置发送的对检测物品检测后生成的辐射图像。示例性地,显示装置为本地显示装置,其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显示由第一探测器装置41和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配合对检测物品经过扫描检测后所生成的辐射图像、第二探测器装置42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配合对检测物品经过扫描检测后所生成的辐射图像以及第三探测器装置43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配合对检测物品扫描检测后所生成的辐射图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为远程显示装置,也就是说显示装置设置在远程端并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还用于,将对检测物品检测后生成的辐射图像发送给远程显示装置。由此,可以在远程端对生成的辐射图像进行相应的处理,并由远程显示装置对辐射图像进行显示,以便于判图员在远程对检测物品经过扫描检测后生成的辐射图像进行判图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全检查系统200包括两个控制装置和两个显示装置,采用两个控制装置和两个显示装置分别查看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中的检测物品所生成的辐射图像。由此,通过为每一个检测通道配备独立的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对两个检测通道分别单独地进行图像管理,即,通过单独查看两个检测通道的辐射图像,使本地判图的逻辑清晰,并且在判图时辐射图像与检测物品的对应关系清晰,从能减少了漏判和复检几率。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3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300和图6中示出的安全检查系统200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安全检查系统300包括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和两个第四支撑部14。图7与图6中,相同或等同的结构或部件使用相同的编号。
由于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其中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以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11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另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以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112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方或下方。也就是说,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方,或同时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下方。
对应地,安全检查系统300设置有两个第四支撑部14,每个第四支撑部14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200的第四支撑部14的结构相同。由此,可将两个第四支撑部14分别对应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连接于顶壁11e的外侧,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的具体设置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200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另外,图7中只示出了将其中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上方,并且另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也同样设置在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方的情形。此外,安全检查系统300的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的设置情形还可以是:将其中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的上方,而将另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下方;或者将其中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的下方,而将另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第二检测通道112的上方。
当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同时设置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上方时,第三探测器装置43的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的设置方式与上述安全检查系统200中的第三探测器装置43的设置方式相同。但是当其中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上方,而另一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在下方时,则需要将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对应向第一检测通道111中发射检测射线的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11的相应位置处,而将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对应向第二检测通道112中发射检测射线的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12的相应位置处。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300的其他变换形式以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系统100和安全检查系统200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沿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延伸方向分别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以及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彼此错开地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与上述安全检查系统200中的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沿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以及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彼此错开地设置的设置目的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300中,由于每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只负责向与其相对应的检测通道中发射检测射线,则每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相对于各自对应的检测通道的安装高度可降低,同时还可以降低功率。同时,分别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上方或者下方对应地单独设置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在提高辐射图像的成像质量的同时,使得对每个检测通道的射线发射装置的控制逻辑变得更加简单,能够更容易地通过软件实现控制过程,同时使安全检查系统300的可靠性更高。
下面结合上述安全检查系统200结构组成对安全检查系统200的运行步骤、工作原理进行简单说明。
当有检测物品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11时,第一检测通道111开始执行检测工作。即,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以及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开始向第一检测通道111发射检测射线,对应地,经由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发出的检测射线穿过第一输送装置51上的检测物品后,被相对应地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11中的第一探测器装置41和第三探测器装置43的第一组探测器模块431不断接收。第一探测器装置41和第三探测器装置43将接收到的检测射线转换成电信号输入至控制装置,最终经由显示装置将由控制装置处理后生成的辐射图像进行显示。
当第一检测通道111中的检测物品离开第一检测通道111时,第一检测通道111停止检测工作。即,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停止向第一检测通道111中发射检测射线。
当有检测物品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12时,第二检测通道112开始执行检测工作。即,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以及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开始向第二检测通道112发射检测射线,对应地,经由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发出的检测射线穿过第二输送装置52上的检测物品后,被相对应地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12中的第二探测器装置42和第三探测器装置43的第二组探测器模块432不断接收。第二探测器装置42和第三探测器装置43将接收到的检测射线转换成电信号输入至控制装置,最终经由显示装置将由控制装置处理后生成的辐射图像进行显不。
当第二检测通道112中的检测物品离开第二检测通道112时,第二检测通道112停止检测工作。即,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停止向第二检测通道112中发射检测射线。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全检查系统200对检测物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只有在第一检测通道111需要执行检测工作时才会发射检测射线,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只有在第二检测通道112需要执行检测工作时才会发射检测射线。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则需要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两者的任一者需要执行检测工作时发射检测射线,并在第一检测通道111和第二检测通道112两者全部停止检测工作后停止发射检测射线,以保证两个检测通道的检测需要。
安全检查系统100和安全检查系统300同样包括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对于安全检查系统100和安全检查系统300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检查系统200相似,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安全检查系统100运行时,当有检测物品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11中时,只需要控制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发射检测射线;并且,当有检测物品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12中时,只需要控制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发射检测射线。而安全检查系统300运行时,当有检测物品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11中时,只需要控制与第一检测通道111对应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31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发射检测射线;并且,当有检测物品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12中时,只需要控制与第二检测通道112对应的第二射线发射装置32和第三射线发射装置33发射检测射线。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通过在两个检测通道之间设置能够屏蔽检测射线的屏蔽装置,并分别为两个检测通道单独地配置射线发射装置以及对应的探测器装置,从而使两个检测通道能够同时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进而提高安全检查系统的检测效率(即检测物品的通过效率)。
另外,进一步地在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上方或者下方设置共同或者单独的第三射线发射装置以及对应的第三探测器装置,使得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能够分别生成两个视角的辐射图像,从而便于判图员对检测物品(即旅客的行李物品)生成的辐射图像进行物质识别,提高判图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判图的准确度,降低了漏判和复检的几率。而且通过第三射线发射装置由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上方向下或下方向上发射检测射线,不会因为检测物品的摆放影响辐射图像的清晰度,则可以根据检测物品的具体形状在输送装置上进行合理摆放,避免出现检测物品在检测通道内翻倒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检查的通过效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并且,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
屏蔽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和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之间;
第一射线发射装置,所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上,并以能够向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的远离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的一侧;
第一探测器装置,所述第一探测器装置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所述第一探测器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对应于所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中,以接收从所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检测射线;
第二射线发射装置,所述第二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上,并以能够向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的远离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的一侧;以及
第二探测器装置,所述第二探测器装置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所述第二探测器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对应于所述第二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中,以接收从所述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检测射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的与所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所述第一探测器装置被构成为L形;并且
所述第二探测器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的与所述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所述第二探测器装置被构成为L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射线发射装置,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以能够分别向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和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和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沿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和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彼此错开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以能够向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并且另一个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以能够向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沿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和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彼此错开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探测器装置,所述第三探测器装置包括第一组探测器模块和第二组探测器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组探测器模块对应于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中,以接收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发射的检测射线,并且
所述第二组探测器模块对应于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中,以接收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发射的检测射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探测器模块沿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的与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所述第一组探测器模块被构成为L形;并且
所述第二组探测器模块沿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的与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所述第二组探测器模块被构成为L形。
9.根据权利要求1-6、8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检测物品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检测物品输送至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中;并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检测物品输送至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检测物品进入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中时,控制与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和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并且当检测物品进入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中时,控制与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和所述第三射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由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对所述检测物品检测后生成的辐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地显示装置和/或远程显示装置。
CN201720098266.3U 2017-01-25 2017-01-25 安全检查系统 Active CN206725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8266.3U CN206725472U (zh) 2017-01-25 2017-01-25 安全检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8266.3U CN206725472U (zh) 2017-01-25 2017-01-25 安全检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5472U true CN206725472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49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8266.3U Active CN206725472U (zh) 2017-01-25 2017-01-25 安全检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54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5232A (zh) * 2017-01-25 2017-05-10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检查系统
CN109521500A (zh) * 2018-07-05 2019-03-26 北京中广通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运站安检协同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973355A (zh) * 2020-07-23 2022-01-2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布设于安检点的无线终端、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5232A (zh) * 2017-01-25 2017-05-10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检查系统
CN106645232B (zh) * 2017-01-25 2023-12-0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检查系统
CN109521500A (zh) * 2018-07-05 2019-03-26 北京中广通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运站安检协同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973355A (zh) * 2020-07-23 2022-01-2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布设于安检点的无线终端、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CN113973355B (zh) * 2020-07-23 2023-05-09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布设于安检点的无线终端、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5472U (zh) 安全检查系统
CN106645232A (zh) 安全检查系统
CN102686999B (zh) 移动式飞机检查系统
JP5037328B2 (ja) 物体の2エネルギー放射線走査
EP3252507B1 (en) Security detection system
CA3115336C (en) Muon detector array stations
CN104170051A (zh) 组合散射和透射的多视图成像系统
CN105807328B (zh) 基于背散射成像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US20060018428A1 (en) Double-radiant-source framework for container detecting system
CN103842254B (zh) 用于行李件的传送系统、包括这种传送系统的登记系统和用于使用这种传送系统的方法
JP2006518463A (ja) 海港などにおける運搬貨物の放射線走査
CN106290422B (zh) 一种用于车辆安全检查的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CN106164707B (zh) 特别用于对象的无损检测的方法和x-射线检测系统
US20100282960A1 (en) Combined imaging and trace-detection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3333594A1 (en) Inspection devices and inspection methods
CN106596601A (zh) 安全检查系统
CN110850493A (zh) 一种扫描成像机器视觉判图的线阵列高速安检机
CN202994690U (zh) L形结构的单源x射线透射与康普顿散射安检装置
CN206431070U (zh) 安全检查系统
CN206132670U (zh) 一种用于车辆安全检查的成像装置
US20140341339A1 (en) X-ray testing facility for detecting certain materials in a test object
WO20150579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z threat alarm resolution
CN218630219U (zh) 一种探测无盲区的x射线异物检测机
US10809415B2 (en) Imaging device for use in vehicle security check and method therefor
CN215067350U (zh) 一种双x射线源绿色通道车辆快速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