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8449U -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8449U
CN206718449U CN201720495047.9U CN201720495047U CN206718449U CN 206718449 U CN206718449 U CN 206718449U CN 201720495047 U CN201720495047 U CN 201720495047U CN 206718449 U CN206718449 U CN 206718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ube
shaping roller
shaping
tube mechanism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50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en naphthalene composite material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pecial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pecial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pecial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950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8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8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8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包括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以及冷风机构,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配合,使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对通过的薄膜进行朝向两侧的延展,使薄膜定型,解决薄膜冷却发生不规则收缩的技术问题,同时配合设置冷风机构,在对薄膜进行冷却的同时,对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进行风冷,解决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工作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输送过程中的冷却定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的吹塑加工过程中,薄膜是由高温溶融状态吹塑而成,故吹塑出的薄膜带有较高的温度,而薄膜成形之后,其输送过程中,薄膜上的热量会传递给用于输送薄膜的辊筒,如果输送辊同的温度过高,将导致薄膜不平整、起皱或者粘连在辊筒上,影响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并且,薄膜在成形之后的输送过程中,薄膜会逐渐冷却,而冷却过程中,薄膜会发生一定比例的收缩,而传送薄膜的辊筒表面温度不均,将导致薄膜收缩不均匀,造成薄膜起皱,不平整,影响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在专利号为CN106393518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薄膜冷却辊筒,包括辊筒与冷却管,通过冷却管,冷水能在辊筒内均匀流转,冷却辊筒,消除辊筒上的温差,进而达到使薄膜在辊筒上不会发生变形、起皱,收缩均匀,但是,其仍存在以下问题,冷水进入辊筒后,其前后温度仍存在差别,因此冷水在后段对辊筒的冷却效果不如前段,且该辊筒无法对薄膜进行定型,薄膜仍会受冷发生一定比例收缩,影响薄膜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配合,使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对通过的薄膜进行朝向两侧的延展,使薄膜定型,解决薄膜冷却发生不规则收缩的技术问题,同时配合设置冷风机构,在对薄膜进行冷却的同时,对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进行风冷,解决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工作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
第一定型辊筒机构,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其自由转动;
第二定型辊筒机构,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其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体机构的上方,且其自由转动,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配合,对穿过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之间的薄膜进行展开定型;
冷风机构,所述冷风机构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其位于所述第二定型滚筒机构的上方,且其对通过其下方的薄膜进行冷却。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均包括:
主辊,所述主辊为圆柱形设置,其中部空腔设置,且其两端开口设置;
第一移动定型板,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主辊的圆弧外壁上,且其与所述主辊同心设置;
第二移动定型板,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应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设置于所述主辊的圆弧外壁的另一侧,且其对称滑动设置于该主辊的圆弧外壁上,该第二移动定型板与所述主辊同心设置;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辊的两端,其一端套设置于该主辊端部的开口处,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的中部空腔内,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以及第二移动定型板铰接,且其还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的中空内腔内,其中部通孔设置,
第一铰接臂,所述第一铰接臂对称铰接设置于所述连接头的两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的铰接;
第二铰接臂,所述第二铰接臂对应所述第一铰接臂设置于所述连接头的另一侧,其对称铰接设置于该连接头的两端,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铰接;
悬臂,所述悬臂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头的两端,其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头的中部通孔内,且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头中部通孔设置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限位部,且该限位部为环形设置;所述悬臂插设于所述连接头的中部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圆球部;所述限位部对所述圆球部进行限位。
作为改进,所述冷风机构包括:
风箱,所述风箱包裹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外部,其与所述机架固定密封连接,且其顶部开设有进风孔,其底部开设有出风孔;
若干风机,所述风机均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风箱的顶部,该风机用于吸取冷风输入所述风箱内。
作为改进,还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同步运转,该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的下方一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带动该第一定型辊筒机构运转;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的另一侧;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同一侧,该从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上。
作为改进,还包括对称设置于风箱前后两侧的薄膜导向机构,所述薄膜导向机构包括:
限位辊组件,所述限位辊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之间,其包括竖直方向对称设置的限位辊,且其对所述薄膜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
导向辊组件,所述导向辊组件悬挂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的,其位于所述限位辊组件的外侧。
作为改进,所述导向辊组件包括:
导向辊,所述导向辊通过对称设置于其两端的连接臂与所述机架铰接;
导向臂,所述导向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通过导向螺栓与所述机架连接;
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臂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两端均通过弹性连接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
作为改进,弹性连接机构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两端;
光轴,所述光轴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该支撑座套设于光轴上;
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光轴上,其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机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配合,使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上的第一移动定型板与第二移动定型板交替对通过的薄膜进行朝向两侧的延展,使薄膜定型,避免薄膜在遇冷过程中收缩变形,并配合设置的冷风机构对薄膜、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进行冷却,避免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工作温度过高导致薄膜变形、粘连,提高了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时,通过将连接头悬空设置于主辊的一侧,并配合设置第一铰接臂与第二铰接臂分别铰接第一移动定型板与第二移动定型板,使主辊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改变第一铰接臂的夹角以及第二铰接臂的夹角,控制第一移动定型板与第二移动定型板交替延展与合拢,实现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的延展定型;
(3)本实用新型在设置冷却机构时,放弃了水冷方式,使用风冷,利用冷风机构快速出风、均匀充分冷却的特点,使冷风能快速、充分包裹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带走薄膜传导出的热度,消除温差,有效避免薄膜粘连情况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在设置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时,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将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与机架连接,使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在工作时,能进行弹性调整,使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厚度薄膜的输送冷却定型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定型效果好、冷却均匀、消除装置温差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薄膜输送过程中的冷却定型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包括机架1,还包括:
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自由转动;
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体机构2的上方,且其自由转动,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 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配合,对穿过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与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之间的薄膜4进行展开定型;
冷风机构5,所述冷风机构5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第二定型滚筒机构5的上方,且其对通过其下方的薄膜4进行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配合,使薄膜4在输送过程中,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对3通过的薄膜4进行朝向两侧的延展,使薄膜4定型,解决薄膜4冷却发生不规则收缩的技术问题,同时配合设置冷风机构5,在对薄膜进行冷却的同时,对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进行风冷,解决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 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工作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薄膜4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在旋转过程中,其同步对薄膜4的上下表面进行延展定型。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同轴线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均包括:
主辊21,所述主辊21为圆柱形设置,其中部空腔设置,且其两端开口设置;
第一移动定型板22,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圆弧外壁上,且其与所述主辊21同心设置;
第二移动定型板23,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23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应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圆弧外壁的另一侧,且其对称滑动设置于该主辊21的圆弧外壁上,该第二移动定型板23与所述主辊21同心设置;
连接座24,所述连接座24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两端,其一端套设置于该主辊21端部的开口处,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
连接组件25,所述连接组件25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中部空腔内,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以及第二移动定型板23铰接,且其还与所述连接座24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组件25包括:
连接头251,所述连接头251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中空内腔内,其中部通孔设置,
第一铰接臂252,所述第一铰接臂252对称铰接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两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的铰接;
第二铰接臂253,所述第二铰接臂253对应所述第一铰接臂252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另一侧,其对称铰接设置于该连接头251的两端,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23铰接;
悬臂254,所述悬臂254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两端,其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中部通孔内,且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4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主辊21旋转时,连接座24固定不动,第一移动定型板22 与第二移动定型板23随主辊21旋转过程中,不断的交替进行延展与合拢。
进一步说明的是,连接头251悬空设置于主辊21内的一侧,并配合设置第一铰接臂252与第二铰接臂253分别铰接第一移动定型板22与第二移动定型板 23,使主辊21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改变第一铰接臂252的夹角以及第二铰接臂 253的夹角,控制第一移动定型板22与第二移动定型板23交替延展与合拢,实现薄膜4在输送过程中的延展定型。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251中部通孔设置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限位部2511,且该限位部2511为环形设置;所述悬臂254插设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中部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圆球部2541;所述限位部2511对所述圆球部2541进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主辊21旋转过程中,连接头251同步旋转,但其位置不发生改变,限位部2511与圆球部2541的配合,防止连接头251从悬臂254上脱落。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风机构5包括:
风箱51,所述风箱51包裹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外部,其与所述机架1固定密封连接,且其顶部开设有进风孔511,其底部开设有出风孔512;
若干风机52,所述风机52均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风箱51的顶部,该风机 52用于吸取冷风输入所述风箱51内。
需要说明的是,风冷方式较水冷方式更为的快捷,且风冷具有冷却均匀的特点,能迅速包括需要冷却的机构进行冷却,反应速度快。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风箱51为密封设置,风机52从风箱51的进风孔511 吸取外部的空气传送至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处,对薄膜4 以及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进行冷却后,由出风孔512输出到外界。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机构7,该驱动机构7带动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同步运转,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7 包括:
驱动电机71,所述驱动电机71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的下方一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带动该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运转;
主动齿轮72,所述主动齿轮72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71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的另一侧;
从动齿轮72,所述从动齿轮72与所述主动齿轮72设置于同一侧,该从动齿轮72套设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71通过皮带传动方式带动第一定型辊筒机构 2运转,而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则通过其另一侧设置主动齿轮72与从动齿轮73 啮合的带动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同步运转,节省了动力装置,节约能源消耗。
实施例2: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种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1 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6所示,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还包括对称设置于风箱前后两侧的薄膜导向机构6,所述薄膜导向机构6包括:
限位辊组件61,所述限位辊组件61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之间,其包括竖直方向对称设置的限位辊611,且其对所述薄膜4 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
导向辊组件62,所述导向辊组件62悬挂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的,其位于所述限位辊组件61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辊组件62包括:
导向辊621,所述导向辊621通过对称设置于其两端的连接臂622与所述机架1铰接;
导向臂623,所述导向臂6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622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通过导向螺栓624与所述机架1连接;
拉簧625,所述拉簧62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62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臂62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辊组件61是为了保证输送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之间的薄膜4处于一种水平输送的状态,使薄膜4在受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进行延展定型工作时,其迎向冷风机构5 的面积最大,冷却更进均匀。
进一步说明的是,导向辊组件62则是为了保证薄膜4在输送过程中,可以实时的调整应力,避免薄膜4输送过程中应力集中导致变形。
实施例3: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的实施例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种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图1 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两端均通过弹性连接机构8与所述机架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机构8包括:
支撑座81,所述支撑座8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两端;
光轴82,所述光轴82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81的两侧,该支撑座81套设于光轴82上;
缓冲弹簧83,所述缓冲弹簧83套设于所述光轴82上,其位于所述支撑座 81与机架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缓冲弹簧83可以调整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之间的间歇,进而使薄膜冷却定型设备可以适应更多厚度的薄膜产品的冷却定型。
工作过程如下:
薄膜4经薄膜导向机构6输入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 之间的缝隙内,薄膜4穿过缝隙后输出,在输送过程中,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 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旋转,其上的第一移动定型板22与第二移动定型板23 交替的对薄膜4进行横向的延展定型,同时冷风机构5对薄膜4与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以及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进行风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自由转动;
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体机构(2)的上方,且其自由转动,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配合,对穿过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与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之间的薄膜(4)进行展开定型;
冷风机构(5),所述冷风机构(5)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第二定型滚筒机构(5)的上方,且其对通过其下方的薄膜(4)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同轴线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均包括:
主辊(21),所述主辊(21)为圆柱形设置,其中部空腔设置,且其两端开口设置;
第一移动定型板(22),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圆弧外壁上,且其与所述主辊(21)同心设置;
第二移动定型板(23),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23)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应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圆弧外壁的另一侧,且其对称滑动设置于该主辊(21)的圆弧外壁上,该第二移动定型板(23)与所述主辊(21)同心设置;
连接座(24),所述连接座(24)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两端,其一端套设置于该主辊(21)端部的开口处,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
连接组件(25),所述连接组件(25)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中部空腔内,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以及第二移动定型板(23)铰接,且其还与所述连接座(2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5)包括:
连接头(251),所述连接头(251)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中空内腔内,其中部通孔设置,
第一铰接臂(252),所述第一铰接臂(252)对称铰接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两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的铰接;
第二铰接臂(253),所述第二铰接臂(253)对应所述第一铰接臂(252)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另一侧,其对称铰接设置于该连接头(251)的两端,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23)铰接;
悬臂(254),所述悬臂(254)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两端,其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中部通孔内,且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51)中部通孔设置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限位部(2511),且该限位部(2511)为环形设置;所述悬臂(254)插设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中部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圆球部(2541);所述限位部(2511)对所述圆球部(2541)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构(5)包括:
风箱(51),所述风箱(51)包裹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外部,其与所述机架(1)固定密封连接,且其顶部开设有进风孔(511),其底部开设有出风孔(512);
若干风机(52),所述风机(52)均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风箱(51)的顶部,该风机(52)用于吸取冷风输入所述风箱(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7),该驱动机构(7)带动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同步运转,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7)包括:
驱动电机(71),所述驱动电机(71)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的下方一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带动该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运转;
主动齿轮(72),所述主动齿轮(72)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71)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的另一侧;
从动齿轮(72),所述从动齿轮(72)与所述主动齿轮(72)设置于同一侧,该从动齿轮(72)套设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风箱前后两侧的薄膜导向机构(6),所述薄膜导向机构(6)包括:
限位辊组件(61),所述限位辊组件(61)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之间,其包括竖直方向对称设置的限位辊(611),且其对所述薄膜(4)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
导向辊组件(62),所述导向辊组件(62)悬挂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的,其位于所述限位辊组件(6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组件(62)包括:
导向辊(621),所述导向辊(621)通过对称设置于其两端的连接臂(622)与所述机架(1)铰接;
导向臂(623),所述导向臂(6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622)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通过导向螺栓(624)与所述机架(1)连接;
拉簧(625),所述拉簧(62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62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臂(6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两端均通过弹性连接机构(8)与所述机架(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机构(8)包括:
支撑座(81),所述支撑座(8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两端;
光轴(82),所述光轴(82)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81)的两侧,该支撑座(81)套设于光轴(82)上;
缓冲弹簧(83),所述缓冲弹簧(83)套设于所述光轴(82)上,其位于所述支撑座(81)与机架(1)之间。
CN201720495047.9U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Active CN206718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5047.9U CN206718449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5047.9U CN206718449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8449U true CN206718449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5047.9U Active CN206718449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84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3799A (zh) * 2020-10-13 2021-01-05 杭州中易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制备用加工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3799A (zh) * 2020-10-13 2021-01-05 杭州中易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制备用加工系统
CN112173799B (zh) * 2020-10-13 2021-06-04 江苏新三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制备用加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367B (zh) 基于涡环原理的空调送风优化装置
JP7246495B2 (ja) 曲げ強化ガラス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CN206718449U (zh)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CN208238180U (zh) 一种基于涡环原理的空调送风优化装置
CN106965413A (zh)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CN211138076U (zh) 一种流延膜生产快速风冷装置
CN206703374U (zh) 一种高性能薄膜快速定型输送设备
CN210679685U (zh) 一种亚克力板加工冷却装置
CN214612176U (zh) 一种玻璃钢化风栅及包含该风栅的玻璃钢化装置
CN208166855U (zh) 一种光纤冷却装置
CN104176917A (zh) 真空封闭式椭圆曲面灯泡用自动封口机
CN207347392U (zh) 一种防辊道磨痕的水平辊道式玻璃连续钢化成型设备
CN101844863A (zh) 玻璃钢化风冷装置
CN106938511A (zh) 一种高性能薄膜快速定型输送设备
CN214725736U (zh) 一种保鲜膜加工用风冷装置
CN204674185U (zh) 一种导光板降温设备
CN212025188U (zh) 一种可控制风压的钢化玻璃冷却设备
CN210946292U (zh) 一种预浸渍纸的冷却装置
CN211170445U (zh) 玻璃回火装置
CN209481770U (zh) 一种汇流带高速涂锡机
CN216614419U (zh) 一种玻璃光边冷却装置
CN209940836U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冷却风栅
CN203652886U (zh) 轮胎成型机胎体层胶料纠偏装置
CN210098139U (zh) 一种烘烤装置及涂布系统
CN207150343U (zh) 一种表面可通风散热的电机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3100 Chu Kang village, Si an town,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Ben naphthalene composite materi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3100 Zhejiang Huzhou two Changxing County Ling Xiang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Zhejiang ban napht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pecial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